一、開篇氣勢

本書名義上還是《水滸傳》的續書,自然從梁山寫起。書接金聖嘆腰斬水滸後的最後一個情節“梁山泊英雄驚惡夢”,寫梁山大聚義後當晚,盧俊義做了一場噩夢,夢見長人嵇康手執一張弓,把一百單八個好漢都在草地盡數處決,不留一個。驚出一身大汗,醒轉來微微閃開眼,只見“天下太平”四個青字。

這個情節是本書的總綱,暗喻張叔夜剿平梁山,之後天下太平。後有一段盧俊義的內心獨白:

“再不道我盧俊義今年三十三歲,卻在這裡做強盜。夢雖是假,若只管如此下去,這般景象難保不來。招安不知在何日,可恨那班貪官污吏閃到我這般地位!今日如果做得成,亦未嘗不妙。”

感嘆自己際遇的同時,卻又不乏對招安的幻想。這是本書中盧俊義性格的總結,和水滸傳承接得很好。他不是宋江和吳用,本沒有政治野心的盧俊義到了此地,心中充滿了無數的矛盾,忠義恩仇始終是他心中的一個結。盧俊義的內心一直在搖擺,這使得他在本書中,性格變得非常的猶豫,絲毫沒有了槍棒天下無對的氣勢。

是夜,忠義堂失火,連“替天行道”的杏黃旗也被大火捲去。公孫勝驅法仍不能保住忠義堂和杏黃旗。追問失火原因時,才發現大家都作了和盧俊義類似的夢。但宋江仍然將值宿的三十二人全數斬首。

此處作者先給了梁山當頭一棒,開篇即凶兆當頭,後來如何能不敗。而單單燒去忠義堂和杏黃旗,則是暗諷梁山不忠不義,假替天行道之名了。這裡還給了大家暗伏了兩個印象:一、公孫勝的法術還不能達到無所不能的境界;二、宋江嗜殺,絕非仁義之輩。

爲梁山解石碣天書的道士何玄通用風水理論解釋了失火的原因,並帶來了一首童謠:

山東縱橫三十六,

天上下來三十六。

兩邊三十六,

狠鬥廝相撲。

待到東京面聖君,

卻是八月三十六。

這首童謠則是本書的又一個總結,暗示上天將派下36雷將和宋江殊死相搏,最後於九月初六(八月三十六)在東京市曹斬殺梁山被俘殘黨。

吳用卻曲解成梁山在一百八之外,還會有三十六籌好漢來投。所以宋江重修忠義堂後,設立了兩座招賢堂,招募一百八之外的好漢。之後梁山露出本來面目:嘯聚到四十五六萬人。連次分投下山,打破了許多的州縣,各處倉庫錢糧都打劫一空,搶擄子女頭口不計其數,都搬回梁山泊。用林沖守濮州(梁山西南),呼延灼守嘉祥(梁山東南),八字大開,向着東京。青雲山、冷豔山、鹽山、清真山都依附了梁山。

此是梁山全盛時期(政和五年),完全不同於徵四寇被動防守等招安的策略。梁山積極主動地攻城略地,搶佔有利的戰略防禦地形,擴大生存空間。作者欲抑先揚,寫作手法高明。鋪開了再打,總比一百八人窩在梁山,等官軍來包圍來的精彩。

當然這樣一來就不能不引起朝廷的重視了,朝廷命蔡京起兵二十萬,攻打梁山。梁山只好派戴宗、周通去東京借徐寧好友範天喜的幫助,打探官軍的消息。不料這官軍卻像脫胎換骨一般,戴宗、周通都魂驚魄蕩,暗暗的咂着舌頭道:“果然利害!把我們山泊裡的操演,直比得沒了。如果真來征討,這般軍威,如何敵得?”

щшш ☢тTk ān ☢c○

徵四寇裡是童貫、高俅攻梁山,爲避免重複,這裡該輪到蔡京了。《蕩寇志》裡的官軍完全不像是北宋的軍隊,有點漢軍威武、雖遠必株的味道了。俞萬春的邏輯是,官軍征剿梁山不利,不是兵的問題。只要良將一到,官軍便所向無敵了。

這裡,俞萬春爲了給小說添彩,把大炮、鳥槍、佛朗機都加了進去,使《蕩寇志》變成了半冷半***的戰爭,這一點我先不作評價。

梁山與朝廷大戰之前,俞萬春先讓雷部神將和天罡地煞來了一場預演。兩個都監鄧宗弼、辛從忠,攻打梁山的附庸鹽山(滄州附近),殺一將、擒一將。宋江只好派秦明、索超、朱仝、雷橫前去救援。這是兩股勢力的第一戰,結果梁山十分狼狽,秦明初戰馬頭就被鄧宗弼砍掉,幾乎喪命!最後,天降大雨冰雹,兩邊只好罷戰。

以上大致是第一回的內容,作者開篇就給了梁山很多記悶棍。宋江攻城略地,是爲不忠,妄殺部下,是爲不義。盧俊義心裡有嚴重的死結、吳用對童謠的曲解、公孫勝法術的打折,四個梁山巨無霸光彩未見,弱點已出。戰將呢?五虎秦明被人把馬頭砍落,掀下地來,比當年與史文恭一戰還要不堪。反觀朝廷,官軍如同天兵一般神勇,隨便捏兩個都監都已經是五虎的級數。奸臣當道似乎是朝廷唯一的軟肋,一旦得以解決,不管梁山怎樣壯大,覆滅也是早晚的事情了。

亮相武將:

鄧宗弼,保定人(宋時並無此地,應爲河北西路保州人),身長七尺五六寸,使兩口雌雄劍,各長五尺餘。

軍A武S智B情B名B

武力應強於秦明,但考慮秦明實力爲五虎中最差,加之有輕敵因素,所以鄧宗弼的武力應爲五虎級數。但作爲統兵之人,識得埋伏、撤退之法,勝於一般水平。其他諸項無特殊之處,普通人處理。

辛從忠,保定人(宋時並無此地,應爲河北西路保州人),使丈八蛇矛,身長八尺。能使一手好飛標。

軍B武S智B情B名B

特技:[飛標],A

武力同爲S級,能使飛標,使得他斬將能力大增。但飛標尚沒達到神乎其技的水平,給A。其他諸項無特殊之處,普通人處理。

斬將擒將記錄:

鄧宗弼用埋伏擒鹽山頭領金毛犼施威,後者被解到東京斬首。

辛從忠飛標殺死鹽山頭領毒火龍楊烈。

十四、三打兗州第十二回(上) 方臘夢託水邊木十、仙道民團第八回(下) 盧員外武略樂平山六、萬年永清二十六、英雄末路八、又見招安第二回(上) 欒廷玉義釋飛天虎二十三、臂膀盡失二、陳氏父女第十三回(下) 小旋風奪取洞庭湖十三、沂蒙條約二十、如鯁在喉第八回(上) 樊魔君文韜隆慮嶺第二回(下) 許貫忠智脫玉麒麟第十回(下) 李俊結義榆柳莊七、武聖傳人第三回(上) 汴京獄妖道入縛第六回(上) 三好漢血染開封府二十四、回光一擊第十一回(下) 張嵇仲險奪幫源洞第八回(下) 盧員外武略樂平山第十四回(上) 承遺訓柯引掌明教二十一、冷箭天火九、快意恩仇二十三、臂膀盡失第六回(下) 兩鴛鴦淚灑大梁門第十三回(下) 小旋風奪取洞庭湖第三回(上) 汴京獄妖道入縛第十三回(上) 衆英雄聚會華容道第三回(下) 梁山寨巧燕脫籠第十回(上) 穆弘受擒烏龍嶺二十七、天下無賊第十一回(下) 張嵇仲險奪幫源洞九、快意恩仇十三、沂蒙條約第二回(下) 許貫忠智脫玉麒麟第九回(上) 太行山玉麒麟創業第九回(上) 太行山玉麒麟創業十二、雷將統領第二回(上) 欒廷玉義釋飛天虎第二回(下) 許貫忠智脫玉麒麟八、又見招安第二回(下) 許貫忠智脫玉麒麟第十二回(下) 柴進緣定樹上金六、萬年永清十九、虎入羊羣十八、神來一筆第一回(下) 決黃河玉郎獻狠計第六回(上) 三好漢血染開封府二十八、忽來道人五、忠義強盜第十回(下) 李俊結義榆柳莊第十二回(上) 方臘夢託水邊木七、武聖傳人十一、勝敗無憑十三、沂蒙條約第四回(上) 老周侗勇爲單絲線第八回(下) 盧員外武略樂平山二、陳氏父女二十三、臂膀盡失二十一、冷箭天火二十四、回光一擊二、陳氏父女二十四、回光一擊第七回(上) 智多星分兵五路第十二回(下) 柴進緣定樹上金第六回(上) 三好漢血染開封府二十八、忽來道人二十二、匹夫之勇第四回(上) 老周侗勇爲單絲線第十一回(上) 混江龍智取洞庭山第三回(上) 汴京獄妖道入縛第八回(上) 樊魔君文韜隆慮嶺第三回(下) 梁山寨巧燕脫籠三、天生死敵第八回(上) 樊魔君文韜隆慮嶺十一、勝敗無憑第十二回(下) 柴進緣定樹上金十三、沂蒙條約第十三回(下) 小旋風奪取洞庭湖第八回(下) 盧員外武略樂平山第八回(下) 盧員外武略樂平山第五回(上) 雙英巧定連環計第一回(上) 踐祖約徽宗開天恩第九回(下) 鳳翔府九紋龍除名十六、賣友求生第八回(下) 盧員外武略樂平山第十二回(上) 方臘夢託水邊木二、陳氏父女十九、虎入羊羣第一回(上) 踐祖約徽宗開天恩引子 柳浪浦女飛衛射雁 寧陵驛陳希真圓光十八、神來一筆第十回(上) 穆弘受擒烏龍嶺第十二回(上) 方臘夢託水邊木四、奸寇勾結第四回(上) 老周侗勇爲單絲線
十四、三打兗州第十二回(上) 方臘夢託水邊木十、仙道民團第八回(下) 盧員外武略樂平山六、萬年永清二十六、英雄末路八、又見招安第二回(上) 欒廷玉義釋飛天虎二十三、臂膀盡失二、陳氏父女第十三回(下) 小旋風奪取洞庭湖十三、沂蒙條約二十、如鯁在喉第八回(上) 樊魔君文韜隆慮嶺第二回(下) 許貫忠智脫玉麒麟第十回(下) 李俊結義榆柳莊七、武聖傳人第三回(上) 汴京獄妖道入縛第六回(上) 三好漢血染開封府二十四、回光一擊第十一回(下) 張嵇仲險奪幫源洞第八回(下) 盧員外武略樂平山第十四回(上) 承遺訓柯引掌明教二十一、冷箭天火九、快意恩仇二十三、臂膀盡失第六回(下) 兩鴛鴦淚灑大梁門第十三回(下) 小旋風奪取洞庭湖第三回(上) 汴京獄妖道入縛第十三回(上) 衆英雄聚會華容道第三回(下) 梁山寨巧燕脫籠第十回(上) 穆弘受擒烏龍嶺二十七、天下無賊第十一回(下) 張嵇仲險奪幫源洞九、快意恩仇十三、沂蒙條約第二回(下) 許貫忠智脫玉麒麟第九回(上) 太行山玉麒麟創業第九回(上) 太行山玉麒麟創業十二、雷將統領第二回(上) 欒廷玉義釋飛天虎第二回(下) 許貫忠智脫玉麒麟八、又見招安第二回(下) 許貫忠智脫玉麒麟第十二回(下) 柴進緣定樹上金六、萬年永清十九、虎入羊羣十八、神來一筆第一回(下) 決黃河玉郎獻狠計第六回(上) 三好漢血染開封府二十八、忽來道人五、忠義強盜第十回(下) 李俊結義榆柳莊第十二回(上) 方臘夢託水邊木七、武聖傳人十一、勝敗無憑十三、沂蒙條約第四回(上) 老周侗勇爲單絲線第八回(下) 盧員外武略樂平山二、陳氏父女二十三、臂膀盡失二十一、冷箭天火二十四、回光一擊二、陳氏父女二十四、回光一擊第七回(上) 智多星分兵五路第十二回(下) 柴進緣定樹上金第六回(上) 三好漢血染開封府二十八、忽來道人二十二、匹夫之勇第四回(上) 老周侗勇爲單絲線第十一回(上) 混江龍智取洞庭山第三回(上) 汴京獄妖道入縛第八回(上) 樊魔君文韜隆慮嶺第三回(下) 梁山寨巧燕脫籠三、天生死敵第八回(上) 樊魔君文韜隆慮嶺十一、勝敗無憑第十二回(下) 柴進緣定樹上金十三、沂蒙條約第十三回(下) 小旋風奪取洞庭湖第八回(下) 盧員外武略樂平山第八回(下) 盧員外武略樂平山第五回(上) 雙英巧定連環計第一回(上) 踐祖約徽宗開天恩第九回(下) 鳳翔府九紋龍除名十六、賣友求生第八回(下) 盧員外武略樂平山第十二回(上) 方臘夢託水邊木二、陳氏父女十九、虎入羊羣第一回(上) 踐祖約徽宗開天恩引子 柳浪浦女飛衛射雁 寧陵驛陳希真圓光十八、神來一筆第十回(上) 穆弘受擒烏龍嶺第十二回(上) 方臘夢託水邊木四、奸寇勾結第四回(上) 老周侗勇爲單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