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我忙你愁

鍾進衛一聽,就問道:“陛下,是什麼事?”

“這段時間以來,已有諸多王公大臣,勳貴皇親向朕探聽這水泥之事,或用或賣,不知道是什麼個章程。朕想問問你,有關此事,你是如何一個想法?”崇禎皇帝把情況說了下。

鍾進衛一聽,這水泥的廣告一出去,就有人來跑崇禎皇帝的後門了,這可不行。

他在之前的時候,已經有在想這個問題,但還沒想好。現在崇禎皇帝問了,他就理了下思路,說道:“陛下,這水泥是國企將來最重要的產品之一,得規劃好了才能賣出大價錢。如此纔有錢去做後續的一系列事情。所以臣覺得,任何企圖伸過來憑關係撈錢的手都要斬斷。”

溫體仁聽了微微搖搖頭,中興侯這是要得罪很多人啊。

崇禎皇帝聽鍾進衛這麼一說,稍微有點臉紅,因爲那些向他打聽水泥的人裡面,就有他的幾個老丈人。

鍾進衛沒有去細心察看其他人的神情,還在按着自己的思路說道:“當然,如果他們不仗勢欺人,按照事先訂好的規矩做事,就沒有問題,反正有錢誰賺都是賺。”

溫體仁這下聽得點點頭,這點是肯定的,大明的食鹽開中法,其實就是因爲有人仗勢搶奪鹽引的兌換,導致普通百姓手中的鹽引一直得不到兌換而爛在了手裡,最終把開中法給敗壞了。

畢自嚴一聽談錢的事情,就上心了,現在聽了鍾進衛的話,就問道:“中興侯,這事先訂好的規矩,是什麼規矩?”

“買賣規矩啊。”鍾進衛理所當然地說道。

“鍾師傅,如何個買賣規矩?”崇禎皇帝也出言問道。

“陛下,臣想了下,現在國企都還沒成立,無人,無場地,無門面。因此如果讓國企來生產並銷售的話,不大現實。”鍾進衛說道。

“那是否可以和食鹽一樣的官賣之法?”溫體仁在旁邊插話道。

“有點不一樣,食鹽是必需品,而水泥雖然需求很大,但卻不是必需品,不會影響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所以,我想了個法子,可以說給大家看看可以不可以。”

沒有人反對,鍾進衛就把他的大概想法說了下。

崇禎皇帝聽了後,想了下,對鍾進衛說道:“鍾師傅,這水泥,國企,銀行都是你提出來的,朕把這些都交給你,由你來負責,內閣、戶部配合。等諸項事宜立好了章程,再讓其他人接手可好?”

“臣沒問題。”鍾進衛想着這些事情應該是自己最熟悉,整個架構也都是自己提出來的,由自己來負責應該是最合適的。

“諸位臣工覺得如何?”崇禎皇帝再徵求其他人的意見。

文華殿內的溫體仁、孫承宗都沒有想着從中撈好處,對於銀行、國企更是不熟,由中興侯先按照他所說的那樣,把框架搭起來,也無不可。因此,他們都沒有反對。

只有畢自嚴猶豫了下後,還是提出了一個問題:“陛下,這銀行、國企是歸於戶部所轄吧?”

崇禎皇帝聽了看向鍾進衛,問他道:“鍾師傅覺得呢?”

鍾進衛一想戶部相當於後世的財政部,這銀行、國企就應該屬於財政部纔對。於是,他點點頭道:“陛下,臣覺得歸於戶部所轄沒問題。”

“好,就依鍾師傅所言。”崇禎皇帝說道。

事情商議的差不多了,就散會,各忙各的去了。

鍾進衛原本還有點清閒,巡視一下就成,工地上有吳勝大,水泥廠有安貴義,各有章程,自有他們在忙碌。

現在不行了,幾個事情正式由他負責,還是從無到有的過程。鍾進衛就把這些事情當作一個項目來做,需求已經明確,接下來開始畫流程圖,然後開工,最後運行。

從紫禁城出來後,鍾進衛就先回了自己的府裡,問了下於海寧有關投石報信的事後,就一頭扎進自己的書房,開始寫寫畫畫。

第二天,鍾進衛就讓人找來吳勝大,把一張圖紙給了他,讓他在水泥廠前面的大路邊平整一塊空地出來,按照圖紙建房。

然後他又去戶部找畢自嚴,讓他出人,先把銀行所需人員配備齊全。

本來鍾進衛還想在記賬這塊要好好傳授下自己後世的經驗,結果發現明朝這個時候,已經有了“龍門帳”的記法。對此時來說,已是實用,其要點是將全部賬目劃分爲進、繳、存、該四大類。

“進”指全部收入,“繳”指全部支出,“存”指資產幷包括債權,“該”指負債幷包括業主投資,四者的關係是:“該”十“進”=“存”十“繳”。也就是說,結帳時“進”大於“繳”或“存”大於“該”即爲贏利。

流程爲根據原始憑證登記流水賬,再從流水賬過入分類賬或總清賬,年終結出個賬戶餘額,根據進繳賬戶餘額登記進繳表,根據存該帳戶餘額登記存該表,軋算兩表是否相符,就是所謂的“和龍門”。進繳表和存該表與後來的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沒有本質的差別。

鍾進衛就沒有多少可以教得了,只是讓他們把一筆賬按“進”、“出”記兩筆,變爲複式記賬,方便查賬。

其實就是不用鍾進衛教,再過了幾十年後,就在“龍門帳”的基礎上,出現了“四角賬”,就是中式的複式記賬法。和西式的借貸複式簿記方法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教完了這些,鍾進衛又用了一整天的時間,讓這些人模擬了一遍將來他們要做的事情,以免到時候真的開始做事時,發生手忙腳亂的事情。

果然,因爲鍾進衛搞的這個銀行是個新生事物,一演練就出現了好多差錯。鍾進衛不得不一一指正,然後再演練,一直到所有人都明白自己做的事,能做好事爲止。

再說建虜,皇太極在沒有明軍干擾下,縱兵掠奪,卻沒有抓到多少人口。原因就是建虜在前期的時候已經把京畿之地糟蹋了個遍,掠奪走了大量人口,剩下的人不是逃走,就是死於戰火,建虜自然就沒有多少人口可抓了。

就這麼掠奪了幾日之後,還是沒有多少人口,皇太極無奈只好押着爲數不多的明國百姓班師回盛京,把關內的一切交給了阿敏。

阿敏知道他的責任不輕,在明國境內,特別是京師附近,佔了幾座城池,明軍肯定是會源源不斷地來攻打的。

因此,他一邊整軍備戰,一邊多備滾木礌石,倒是盡心盡力。

然則關內建虜少了皇太極和其他幾個和碩貝勒,以阿敏爲首,發號施令,無人敢違背。這種無人壓制的權力,讓阿敏在幾天後就有點飄飄然起來。

再加上阿敏沒有皇太極的胸襟,和其他的兄弟一樣,歧視投降建虜的漢人,他開始有意無意地表露出了對他手下漢官的厭惡和歧視。這讓他手下的漢官漸漸地惶恐起來。

而阿敏手下的八千建虜軍隊,則在上行下效的作用下,開始隨意欺壓他們佔領地的漢人百姓。

這一日,阿敏召集漢官討論民政,爲了一點小事把一羣漢官大罵了一頓,甚至打了幾個地位比較低的漢奸。

散會之後,永平的漢奸頭目白養粹憂心重重地回到家裡,爲他自己的前途擔心。

甚至當他的夫人過來和他說話,他都沒理睬。要知道,當年他夫人是方圓百里出了名的美人,讓他得了手,自是寵愛的不得了。現在卻不理睬,可見他的憂心之深。

雖然白夫人已有生育,年齡也有三十多,但因爲保養得好,風韻猶存,韻味十足,成熟之美更勝少女之時,因此白養粹對她的寵愛之情絲毫未隨年齡的增加而減少。

今天她見老爺表現的和平時完全不一樣,不由得有點擔心,就給白養粹斟茶倒水加捶背撒嬌,終於哄得他把擔心說了出來。

白夫人一聽,秀眉一翹,說道:“老爺,這有什麼難的,何必如此愁眉苦臉呢。”

第67章 將爺第582章 男兒本色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20章 趙率教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516章 陽謀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423章 自己兒子怎麼辦第181章 昌黎動員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64章 輿論之論第300章 宣傳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765章 瀋陽城破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367章 洪承疇第751章 我來了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254章 白杆軍第334章 不擺譜第570章 苦啊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503章 生員之禍第828章 第二重運糧保險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407章 肉鬆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138章 永平第183章 勸降不成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79章 斷人財路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124章 話劇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238章 建虜自大第53章 集中供應第380章 張縛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641章 建虜反撲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860章 和平演變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473章 都有收穫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544章 威脅信第423章 自己兒子怎麼辦第49章 扁人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47章 物價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10章 遇刺第186章 昌黎第二戰前夕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24章 防禦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640章 糧食問題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23章 勤王詔第751章 我來了第93章 以一敵四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80章 通州路上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334章 不擺譜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574章 應對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
第67章 將爺第582章 男兒本色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20章 趙率教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516章 陽謀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423章 自己兒子怎麼辦第181章 昌黎動員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64章 輿論之論第300章 宣傳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765章 瀋陽城破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367章 洪承疇第751章 我來了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254章 白杆軍第334章 不擺譜第570章 苦啊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503章 生員之禍第828章 第二重運糧保險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407章 肉鬆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138章 永平第183章 勸降不成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79章 斷人財路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124章 話劇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238章 建虜自大第53章 集中供應第380章 張縛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641章 建虜反撲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860章 和平演變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473章 都有收穫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544章 威脅信第423章 自己兒子怎麼辦第49章 扁人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47章 物價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10章 遇刺第186章 昌黎第二戰前夕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24章 防禦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640章 糧食問題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23章 勤王詔第751章 我來了第93章 以一敵四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80章 通州路上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334章 不擺譜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574章 應對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