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

因爲不止是鄉村,就是城鎮之中,也大都是以宗族爲單位。在當時大部分人的觀念之中,是沒有國家民族的概念,更多的是宗族。

這一點,哪怕到了後世,宗族觀念強於國家觀念,在某些地方還是存在的。

大明要強盛,必然要改變這個觀念。否則宗族這種小羣體會敗壞大明的根基,從根子上腐化大明。

但這個問題又太難了,以至於鍾進衛一路上一直皺着眉頭,沒有說話。

快近傍晚時分,鍾進衛去到了幼學先生所在。也算是運氣,先生並沒有出去走親訪友,因此鍾進衛得以瞭解到了很多情況。

鍾進衛一從幼學先生的住所出來,已經得到消息趕過來的縣令連忙向前參見道:“大人駕臨鄙縣,下官深感榮幸。特意備了薄酒,給大人接風洗塵。”

這一天鐘進衛遇到的事情,讓他感覺有很多事情要做。因此他對吃沒興趣,直接對縣令說道:“我要給皇上寫奏章,今晚就住你們縣城了。除非有什麼特別的事情,否則不要打擾我。”

縣令稍微一愣,不過馬上就作揖道:“下官遵命!”

他的級別比典史就高多了,在等鍾進衛的時候,已經由東廠番役給他看了腰牌,讓他知曉身份,而不是瞎猜。

至於鍾進衛的身份,縣令不知道,也不敢再問。這麼多番役護衛着的官員,級別定然非常之高。

而且既然對方不想告訴他,他也樂得不知道。

鍾進衛在縣令安排的住所早早用過晚餐,就開始給崇禎皇帝寫奏章。因爲他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回去,不能當面討論,鍾進衛就把奏章寫得很詳細。

在奏章中,他主要說了以下幾個事情。

一,標點符號、黑板、粉筆在幼學教育中幫助很大,值得大力推廣。但因爲上幼學的多爲家庭貧困戶,用不起粉筆。因此鍾進衛建議加大粉筆的研究,看如何最大可能地降低成本,使得更多的人能用得起粉筆。

二,就是關於拼音的事情,沒有一套簡單易用的識字方法,幼學的教學進度會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幼學先生。爲此,鍾進衛向崇禎皇帝推薦了自己所學過的漢語拼音。

在奏章中夾着的漢語拼音使用規則中,鍾進衛還列舉了幾個好處。有這漢語拼音,能很大程度上減輕幼學老師教認漢字的難度。

鍾進衛還建議這套漢字拼音由朝中大儒進行整理之後,再編寫一本字典,集合拼音,字形查字。這樣只要學生有一本字典在手,自己都可以自學漢字。

三,就是有關繁體字的問題。人類自有文字以來,象形文字已經經過多次變遷,一個最大的趨勢就是漢字變得越來越簡單。但鍾進衛認爲現在的繁體字還不夠簡單,不少字的筆畫太多,書寫很麻煩,又費時間。

爲此,鍾進衛甚至還結合以前推廣的大白話進行說明。文字和說話一樣,也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一種體現,只不過這種溝通不是面對面的溝通。

但不管如何,創造文字的一個最重要的用途,就是表達書寫者要表達的意思。爲此,文字如果以簡單明瞭,容易記憶的話,就是最好的文字。

因此鍾進衛建議朝廷組織文學大儒對漢字再進行一次簡化。至少要把日常所用的文字進行簡化,提高百姓的書寫效率。

四,就是宗族問題。鍾進衛先是簡略地說了下今天遇到的事情,然後給崇禎皇帝分析宗族問題可能給大明帶來的諸多害處。

最後,他向崇禎皇帝說明,要提高官府在農村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就必須要最大程度的減輕宗族的影響力。

爲此,鍾進衛提了幾個建議:一是最好把官府從最低的縣一級再往下延伸,官府機構再到村鎮一級。

如果上述措施在短時間內沒法做到的話,可以選出一些有善舉的鄉紳來代替官府做事。但必須要有任期,多少年後必須換人。

最好是官府挑選幾個有明確善舉的鄉紳,讓所在村鎮的百姓進行無記名投票,選舉出他們最願意的那個鄉紳,讓其幫助官府做事。

這樣能最大程度的減少那些替官府管事的鄉紳,在村鎮爲非作歹,欺上瞞下。

這種做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地方官府和有些鄉紳聯合起來,狼狽爲奸,禍害一方。

鍾進衛原本是不想寫上這一條的,後來想想這只是選出村鎮一級的鄉紳而已,並不是官員,連一點俸祿都沒有的義務管理者。說到底這其實還是民選民而已,不涉及到官員。應該不會觸動崇禎皇帝和朝中大臣的神經,因此,鍾進衛就把這條拋出來了。

針對宗族問題,鍾進衛最後還建議,從根本上瓦解宗族的凝聚力。

他在奏章中給崇禎皇帝分析,宗族之所以有那麼強大的力量,是因爲宗族掌握了太多的生產資料。百姓必須依靠宗族的力量,才能比較好的生存下去。

但如果有一天,百姓可以不依靠宗族,自己都有能力過好自己的日子。那麼就不會有百姓會喜歡去拍族長馬屁,事事被族長所管。

針對這一點,鍾進衛建議朝廷在一定程度上,向銀行做擔保,讓村鎮一級的百姓也能從銀行貸到低息貸款,從而能做點小生意之類的,減少他們對宗族的依賴,這樣就能從根本上瓦解宗族。

當然,敢貸款,能靠做小生意獨立於宗族之外的百姓,都是有頭腦的百姓,這樣的百姓人數必然不會多。

但沒關係,能獨立出多少百姓,就算多少百姓。萬事都沒有完美的,只要去做了就成。

鍾進衛想想寫寫,寫寫想想,一直忙到了深夜,洋洋灑灑地寫出了穿越到大明之後,最長的一封奏章。

而鍾進衛就沒在諸暨縣耽擱,繼續南下廣州。

之後的一路上,並沒有發生特別的事情,一行人順利地進入了廣東境內。沒過多少天,廣州城就出現在他們的眼前。

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623章 擔得起第5章 相信(3)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772章 高瞻遠矚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627章 剃髮易服第24章 防禦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510章 到西洋送禮第656章 第一次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732章 那中興侯本王認識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460章 冰棍第262章 血債血償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638章 產鉗第37章 標點符號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102章 袁世振鹽政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17章 漢奸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731章 哥薩克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223章 贖罪銀第70章 汰兵安置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28章 浩劫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694章 有心無力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747章 鄭成功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404章 大明工業化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584章 海灘演講第865章 電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臉第24章 防禦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90章 危機四伏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570章 苦啊第49章 扁人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614章 這是咋了第51章 難民營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184章 拂曉襲城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607章 一招打建虜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597章 勝利者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638章 產鉗第444章 皆大歡喜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760章 老驥伏櫪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35章 盧象升第264章 灤州光復第499章 藩王會議(9)
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623章 擔得起第5章 相信(3)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772章 高瞻遠矚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627章 剃髮易服第24章 防禦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510章 到西洋送禮第656章 第一次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732章 那中興侯本王認識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460章 冰棍第262章 血債血償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638章 產鉗第37章 標點符號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102章 袁世振鹽政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17章 漢奸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731章 哥薩克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223章 贖罪銀第70章 汰兵安置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28章 浩劫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694章 有心無力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747章 鄭成功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404章 大明工業化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584章 海灘演講第865章 電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臉第24章 防禦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90章 危機四伏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570章 苦啊第49章 扁人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614章 這是咋了第51章 難民營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184章 拂曉襲城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607章 一招打建虜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597章 勝利者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638章 產鉗第444章 皆大歡喜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760章 老驥伏櫪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35章 盧象升第264章 灤州光復第499章 藩王會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