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不止是鄉村,就是城鎮之中,也大都是以宗族爲單位。在當時大部分人的觀念之中,是沒有國家民族的概念,更多的是宗族。
這一點,哪怕到了後世,宗族觀念強於國家觀念,在某些地方還是存在的。
大明要強盛,必然要改變這個觀念。否則宗族這種小羣體會敗壞大明的根基,從根子上腐化大明。
但這個問題又太難了,以至於鍾進衛一路上一直皺着眉頭,沒有說話。
快近傍晚時分,鍾進衛去到了幼學先生所在。也算是運氣,先生並沒有出去走親訪友,因此鍾進衛得以瞭解到了很多情況。
鍾進衛一從幼學先生的住所出來,已經得到消息趕過來的縣令連忙向前參見道:“大人駕臨鄙縣,下官深感榮幸。特意備了薄酒,給大人接風洗塵。”
這一天鐘進衛遇到的事情,讓他感覺有很多事情要做。因此他對吃沒興趣,直接對縣令說道:“我要給皇上寫奏章,今晚就住你們縣城了。除非有什麼特別的事情,否則不要打擾我。”
縣令稍微一愣,不過馬上就作揖道:“下官遵命!”
他的級別比典史就高多了,在等鍾進衛的時候,已經由東廠番役給他看了腰牌,讓他知曉身份,而不是瞎猜。
至於鍾進衛的身份,縣令不知道,也不敢再問。這麼多番役護衛着的官員,級別定然非常之高。
而且既然對方不想告訴他,他也樂得不知道。
鍾進衛在縣令安排的住所早早用過晚餐,就開始給崇禎皇帝寫奏章。因爲他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回去,不能當面討論,鍾進衛就把奏章寫得很詳細。
在奏章中,他主要說了以下幾個事情。
一,標點符號、黑板、粉筆在幼學教育中幫助很大,值得大力推廣。但因爲上幼學的多爲家庭貧困戶,用不起粉筆。因此鍾進衛建議加大粉筆的研究,看如何最大可能地降低成本,使得更多的人能用得起粉筆。
二,就是關於拼音的事情,沒有一套簡單易用的識字方法,幼學的教學進度會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幼學先生。爲此,鍾進衛向崇禎皇帝推薦了自己所學過的漢語拼音。
在奏章中夾着的漢語拼音使用規則中,鍾進衛還列舉了幾個好處。有這漢語拼音,能很大程度上減輕幼學老師教認漢字的難度。
鍾進衛還建議這套漢字拼音由朝中大儒進行整理之後,再編寫一本字典,集合拼音,字形查字。這樣只要學生有一本字典在手,自己都可以自學漢字。
三,就是有關繁體字的問題。人類自有文字以來,象形文字已經經過多次變遷,一個最大的趨勢就是漢字變得越來越簡單。但鍾進衛認爲現在的繁體字還不夠簡單,不少字的筆畫太多,書寫很麻煩,又費時間。
爲此,鍾進衛甚至還結合以前推廣的大白話進行說明。文字和說話一樣,也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一種體現,只不過這種溝通不是面對面的溝通。
但不管如何,創造文字的一個最重要的用途,就是表達書寫者要表達的意思。爲此,文字如果以簡單明瞭,容易記憶的話,就是最好的文字。
因此鍾進衛建議朝廷組織文學大儒對漢字再進行一次簡化。至少要把日常所用的文字進行簡化,提高百姓的書寫效率。
四,就是宗族問題。鍾進衛先是簡略地說了下今天遇到的事情,然後給崇禎皇帝分析宗族問題可能給大明帶來的諸多害處。
最後,他向崇禎皇帝說明,要提高官府在農村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就必須要最大程度的減輕宗族的影響力。
爲此,鍾進衛提了幾個建議:一是最好把官府從最低的縣一級再往下延伸,官府機構再到村鎮一級。
如果上述措施在短時間內沒法做到的話,可以選出一些有善舉的鄉紳來代替官府做事。但必須要有任期,多少年後必須換人。
最好是官府挑選幾個有明確善舉的鄉紳,讓所在村鎮的百姓進行無記名投票,選舉出他們最願意的那個鄉紳,讓其幫助官府做事。
這樣能最大程度的減少那些替官府管事的鄉紳,在村鎮爲非作歹,欺上瞞下。
這種做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地方官府和有些鄉紳聯合起來,狼狽爲奸,禍害一方。
鍾進衛原本是不想寫上這一條的,後來想想這只是選出村鎮一級的鄉紳而已,並不是官員,連一點俸祿都沒有的義務管理者。說到底這其實還是民選民而已,不涉及到官員。應該不會觸動崇禎皇帝和朝中大臣的神經,因此,鍾進衛就把這條拋出來了。
針對宗族問題,鍾進衛最後還建議,從根本上瓦解宗族的凝聚力。
他在奏章中給崇禎皇帝分析,宗族之所以有那麼強大的力量,是因爲宗族掌握了太多的生產資料。百姓必須依靠宗族的力量,才能比較好的生存下去。
但如果有一天,百姓可以不依靠宗族,自己都有能力過好自己的日子。那麼就不會有百姓會喜歡去拍族長馬屁,事事被族長所管。
針對這一點,鍾進衛建議朝廷在一定程度上,向銀行做擔保,讓村鎮一級的百姓也能從銀行貸到低息貸款,從而能做點小生意之類的,減少他們對宗族的依賴,這樣就能從根本上瓦解宗族。
當然,敢貸款,能靠做小生意獨立於宗族之外的百姓,都是有頭腦的百姓,這樣的百姓人數必然不會多。
但沒關係,能獨立出多少百姓,就算多少百姓。萬事都沒有完美的,只要去做了就成。
鍾進衛想想寫寫,寫寫想想,一直忙到了深夜,洋洋灑灑地寫出了穿越到大明之後,最長的一封奏章。
而鍾進衛就沒在諸暨縣耽擱,繼續南下廣州。
之後的一路上,並沒有發生特別的事情,一行人順利地進入了廣東境內。沒過多少天,廣州城就出現在他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