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反腐難啊

“臣理解陛下的用意,也明白吏治不清,萬事難成,臣是支持陛下大力整頓吏治的。”

溫體仁先是表態支持崇禎皇帝的用意,然後語氣一轉:“但官員的腐敗不是現在纔有的,從開國以來,甚至三皇五帝時期就已存在,這種慢性病不是一劑猛藥就能治癒的。”

這些話的意思,崇禎皇帝在上一次就聽溫體仁說過,就是想讓自己收手,放過其他蛀蟲。

溫體仁看崇禎皇帝聽了自己的話,並沒有馬上表態,就繼續說道:“臣知道陛下是以太祖爲榜樣,那陛下應該知道太祖反腐的決心,貪污六十兩銀子就要剝皮警示下一輪官員,甚至也有幾次大的反腐案,涉及官員的人數衆多,但就算這樣,就沒有官員貪腐了麼?”

“就算還有,也所剩不多了吧。”崇禎皇帝本來想把自己的顧慮說出來,但溫體仁這麼一問,不由得按照溫體仁的話題直接反問了。

“是,陛下,但太祖時期的朝局和現在不一樣。太祖時期,剛開國不久,不管朝中還是軍中,人心向上,大部分人以貪腐爲恥,少部分人就算貪腐也是偷偷摸摸地。可現在呢,陛下應該有所瞭解了吧。”溫體仁耐心地給崇禎皇帝分析。

崇禎皇帝皺着眉頭,對溫體仁道:“你說。”

溫體仁沒法,只好打開天窗說亮話道:“陛下,據臣所知,上官出巡地方,地方必須送禮,這是規矩。誰要是不送,就很難在官場立足。什麼品級的官收多少禮金,都有一個數,要是低於這個數的,會被別人恥笑。甚至有的官員見面,第一句問候語就是你收了麼。”

溫體仁說到這裡,讓崇禎皇帝稍微消化了下,然後又說道:“朝廷所收稅銀,每過一個官員的手,就會少一分;朝廷所發地方或軍隊銀兩,每過一個部門,就會漂沒幾成。這都是公開的事情,沒人認爲這有問題。”

幾十萬銀兩的進出,貪個一成就是筆大數目了。

崇禎皇帝再也聽不下去,一拍御案怒喝道:“這麼多銀兩,他們吃得下麼?”

剛說完,崇禎皇帝就想起之前供狀上有個御史直接把二十萬兩庫銀貪爲己有的事。他悲哀地想到,這些蛀蟲還真做的出來。

“陛下,臣不是爲他們開脫,他們貪進去的這些銀兩,大部分還是要送出去的,否則,沒有這些進項,他們很難維持在官場的關係。”

崇禎皇帝聽了,有點不滿,對溫體仁道:“首輔爲什麼不早點跟朕說呢?”

“臣要是以前說這些話,陛下會信麼?”溫體仁反問道。

崇禎皇帝聽了一怔,然後想起之前的時候,原戶部給事中韓一良吞吞吐吐的想說又不敢說的事情。原來所有人都知道官場的腐敗,就瞞着朕一個人。

韓一良怕說出來得罪了官場上所有的人,又不能得朕信任,落得裡外不是人。

崇禎皇帝想到這裡,無力的靠在御椅背上,開始發呆。

忽然,他像普通老百姓收拾舊衣服的時候,發現口袋裡還有紋銀一樣,對溫體仁說道:“大明官場不是還有溫卿麼?”

“陛下,這是爲臣的本分,臣不敢忘。”溫體仁認真地回答道。

“那就是說,應該還有一些人也記得爲臣本份吧?”崇禎皇帝帶着希望問道。

“陛下,是有,但不多了。”溫體仁回答完之後,發現好像話題有點扯遠了,就又說道:“陛下,您看這案子是不是該到此爲止?”

崇禎皇帝聽溫體仁又舊話重提,沉默了一會,問道:“那已抓的這麼多人,如何處理?他們要是還要牽扯出別人怎麼辦?”

溫體仁一聽,崇禎皇帝不再堅持了,心中一喜,就建議道:“陛下,可擇一些貪污金額巨大,情節嚴重的官吏法辦,其他人等,還得讓他們回去做事,這樣打擊面縮小的話,大家都不會撕破臉皮。以後有的是機會再慢慢收拾他們。”

崇禎皇帝一聽,心裡並不滿意,想了良久,還是沒下定決心,就對溫體仁道:“溫卿還是讓朕再考慮考慮,你先去做事吧。”

溫體仁見崇禎皇帝的態度比上次好多了,就沒再勸,怕適得其反。於是,回內閣去辦事了。

再說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正在自己的衙門辦公,東廠番役闖進去奉旨抓人,不由得又驚又怒。

驚得是錦衣衛衙門的不法之事,現在被別人供出來了,怒的是自己都已向文官妥協,前去息事寧人了,竟然還敢扯上錦衣衛的人。

東廠的人有聖旨,自個和他們一樣,屬於天子近臣,皇上說啥就是啥,他也不敢阻攔。

等番役一走,駱養性就去找輔臣周延儒,想問個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不是說好幾方面同時收手的麼。

沒想他去找周延儒的時候,周延儒不見他,說什麼內閣閣臣不方便與天子親軍有來往。

駱養性真怒了,他明白自己怕是被周延儒耍了。

好,你們把幾年前的舊事都要捅出來,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氣了。還有東廠的人,一個都不要跑,既然都抓到自己頭上來了,那就豁出去了,誰也別想好過。

周延儒在暗處看着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氣沖沖而走,心中暗暗高興,這就是他要的效果,把所有人都拖下水,法纔不會責衆。

再說張同敞,原本該離京前去各地巡查鹽政,監督新政實施情況。但他去吏部和都察院辦理有關手續的時候,相關人員已被抓進牢裡了,還沒有其他官員來接手這些工作。

而且所有衙門基本都人心惶惶地,整天聚在一起討論接下來誰會被抓,一個個都無心辦公。

張同敞很無奈,等到天色將晚之時,纔不得不回家。

對於京師這反腐風暴,他是贊成的。他年輕熱血,早就看不慣那些辦什麼事都要收錢的做法。

但現在這反腐風暴,影響到了正常辦公,他就覺得朝廷做事有點欠妥了。至少想個完全之策後,再把這些貪官污吏一網打盡,又不會影響正常辦公,這樣才完美。

他卻不知道,皇上決定做這件事的時候,是壓根就不知道會有如此巨大的貪腐規模。

不過這些,暫時都和他無關。他的任務是鹽政的新政。皇上鄭重託付,要辦好這件事情,所以,張同敞一門心思都撲在如何辦好這新政的事兒上面。

張同敞家不富裕,官又小,因此是走路回家的。

當他走到一處叫醉仙樓的酒樓門口時,剛好碰到有兩人迎面而來,大搖大擺的也不避讓,擦着他的身子走過,往酒樓而去。

一邊走的時候,一邊還大聲說話,就好象張同敞聽不到似的:“兄弟,瞧這些當官的,平時收錢收到手軟,現在報應了吧。心情好啊,今天哥哥我請你喝酒。”

“那得多謝哥哥了,我也得多喝幾杯慶祝慶祝,讓他們收老子的錢,回頭再去檢舉了他們。”另外一人也大聲迴應道。

“別,哥哥勸你自個樂下就行了,你要去檢舉,小心官官相護。”那人壓低了聲音勸自己的兄弟。

張同敞聽到了他們的對話,停下來看着那兩人進了酒樓,心中若有所思:皇上此次反腐是順應民心,但老百姓終究還是怕官的,不敢用實際行動支持皇上的反腐。

京師的風暴再大,也沒有影響到鍾進衛,此時,他正與建虜在捉迷藏。

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547章 有喜了第57章 貨幣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645章 這一年第32章 反腐第407章 肉鬆第179章 兵書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812章 宗族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60章 猛虎出籠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746章 天津衛第641章 建虜反撲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第827章 海上緝私隊第763章 侯爺到哪裡了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52章 救災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29章 餉銀(1)第306章 晉商的作用第751章 我來了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860章 和平演變第738章 敢犟嘴就戰場見第38章 兩策之論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第84章 相逢而泣第181章 昌黎動員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509章 綁架范文程麼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486章 徐霞客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169章 內閣風波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92章 瀕臨絕境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62章 義捐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360章 災情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183章 勸降不成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675章 束手無策第70章 汰兵安置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98章 廠衛正式出山第262章 血債血償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86章 理想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547章 有喜了第88章 年夜飯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385章 開封府第819章 陳子壯第36章 監軍制度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92章 瀕臨絕境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39章 查漏補缺第30章 餉銀(2)
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547章 有喜了第57章 貨幣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645章 這一年第32章 反腐第407章 肉鬆第179章 兵書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812章 宗族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60章 猛虎出籠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746章 天津衛第641章 建虜反撲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第827章 海上緝私隊第763章 侯爺到哪裡了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52章 救災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29章 餉銀(1)第306章 晉商的作用第751章 我來了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860章 和平演變第738章 敢犟嘴就戰場見第38章 兩策之論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第84章 相逢而泣第181章 昌黎動員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509章 綁架范文程麼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486章 徐霞客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169章 內閣風波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92章 瀕臨絕境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62章 義捐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360章 災情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183章 勸降不成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675章 束手無策第70章 汰兵安置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98章 廠衛正式出山第262章 血債血償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86章 理想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547章 有喜了第88章 年夜飯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385章 開封府第819章 陳子壯第36章 監軍制度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92章 瀕臨絕境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39章 查漏補缺第30章 餉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