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宋應星

“臣工部營繕所所正宋應星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宋應星原本在家準備第四次會試,以期能中榜得進士出身。誰料錦衣衛直接找上門來,當上了正七品的工部營繕所所正。

原本還有顧慮自己只是舉人的身份,卻沒想直接入了工部尚書徐大人的法眼,還得了崇禎皇帝的接見,讓宋應星放下了顧慮,一心撲到了幾個廠子的管理上。

今天是他第二次覲見,還是比較激動,一見崇禎皇帝就大禮參拜了。

“宋卿,平身。”崇禎皇帝看着這個略顯拘束的樸實男子,和藹地說道。

他自從在左應選的提拔事情上被進士出身的人噁心了一把之後,略爲有了點逆反心態,對於有本事的舉人更關注,更有好感。

“謝陛下!”宋應星再磕一頭才起身,而後低頭不敢看龍顏,靜待垂詢。

“宋卿,剛纔安貴義給朕稟告說你提供不出水泥讓他發售,可有此事?”

宋應星一聽,皇上是責怪自己提供不出水泥,就準備跪下答話。

“此非正式朝會,宋卿又是鍾師傅推薦之人,就不必多禮了,就事論事。此事處理完了,朕還得傳首輔。”崇禎皇帝阻止了宋應星的下跪,語氣和緩地說道。

宋應星如果是一步一步從官場混上來的,也就不會如此緊張了。

他聽崇禎皇帝這麼一說,才知道是誰推薦了自己。雖奇怪這個人怎麼會推薦自己,但他從皇上的語氣中,還是能知道這個鍾師傅是極得皇上信任之人。

“陛下,水泥產量在京畿大捷之後已不夠用,哪怕新的水泥廠投產後怕也無多餘,難以用之發售。”宋應星聽從了崇禎皇帝的話,不再施禮,低頭解釋道。

“哦,這是爲何?”崇禎皇帝有點好奇地問道,怎麼水泥產量不夠還和京畿大捷聯繫起來了。

“陛下,京畿大捷之後的這段時間內,天氣較之前已有升溫。路面冰凍程度也是解凍不少,修路進度得以加快,水泥消耗就也爲之增多。二則,京營改編過來修路的軍隊已到位,人數的增多也加快了修路的進度。三則,三則…”

宋應星說到第三點的時候,有點猶豫着沒繼續往下說。

崇禎皇帝看到這個情況,眉頭稍微皺了一下,心想這個宋應星還是太拘束了,他開口說道:“宋卿,有話就直說,就事論事,朕不會怪罪的。”

宋應星一聽,聯想到崇禎皇帝前面的態度,一咬牙,擡頭看着崇禎皇帝,語氣稍快地說道:“陛下也給諸位大臣賞賜了不少水泥,幾個事情一合起來,就沒有多餘的水泥給安公公去售賣了。”

宋應星說完之後,額頭微微有點見汗,不過他此時仍然鼓着勇氣直視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聽了宋應星說得這幾點理由,想了下才說道:“既然如此,那就不用交給安貴義去售賣了。先緊着修路用,朕賞給諸位大臣水泥,也是有用意的。鍾師傅說過,只要廣告做好了,水泥就不會愁賣。這事先不急,那玻璃的事兒如何了?”

又是鍾師傅,宋應星好奇了,不知道這位鍾師傅是何方神聖,如此得皇上重視。

“陛下,臣現在就盯着玻璃廠,產量倒是沒問題,也移交給了安公公一批玻璃,讓他去售賣。只是現在對於朝廷交代下來的那顯微鏡,倍數還達不到要求,正在努力中。”宋應星不敢忽視崇禎皇帝的問話,撇開腦中的疑問,連忙回答道。

“好,朕知道心急吃不得熱豆腐。只是這顯微鏡至關重要,對於鼠疫等防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顯微鏡也關係到其他學科的開展,你須得用心。”崇禎皇帝對於國企賺錢的事兒沒有以前那麼急了,畢竟現在手頭有糧,心裡不慌,他把鍾進衛跟他說過的話又轉給宋應星聽,強調顯微鏡的重要性。

宋應星對於崇禎皇帝話裡的幾個詞聽得很新鮮,意思大概能猜到,卻不敢再向崇禎皇帝求證,只是點頭應道:“臣一定盡力。”

崇禎皇帝微微點頭,這個宋應星去了那幾個廠子之後,早起晚睡,確實一心撲在裡面,這點他是知道的。

至於鍊鐵的事情,因爲不涉及到國企去售賣的事,崇禎皇帝就沒打算問宋應星,瞭解的情況差不多了,就讓宋應星迴去做事。

宋應星出了殿門後,悄悄擦了一把汗,然後被帶着寒意的春風一吹,感到冷颼颼的。但在他內心,卻是一片火熱。

他能感覺到,崇禎皇帝對他的信任。想着自己以舉人身份在短短一些天內卻有了人生重大的轉折,真是不可想象啊!

宋應星加快腳步,隨着內侍出了紫禁城後,往套馬的邊側走去。但他馬上發現那邊有人在等着自己。

宋應星定睛一看後,連忙迎過去拱手道:“安公公是等下官麼?”

“呵呵,正是。”安貴義笑着回道。

“折殺下官了,哪能讓安公公等呢,有事不妨通知一聲,下官自當過去。”宋應星作揖後走過去,解開馬的繮繩。

“也沒啥事,咱家只是想着我們不是一路麼,就一起回去,路上也好有個伴。”安公公從隨從手中接過繮繩,翻身上馬後說道。

宋應星纔不信他的鬼話,自己和他又沒有交情。只是他也不方便直接問,就順着安貴義的話回道:“如此勞煩安公公等候了,請安公公先行。”說完之後,他也是輕鬆翻身上馬,落後安貴義一個馬頭,往京師城外而去。

走了一會,安貴義稍微控制了下馬速,對着身側的宋應星道:“今日是皇上問起水泥售賣的事,咱家也只是據實奏報,只是對事,並不對人…”

“啊…哪敢哪敢,咱們都是給皇上辦差,應該的應該的。”宋應星一聽,原來安貴義是爲了給自己解釋這個事情而專門等在午門,驚詫之餘連忙迴應安貴義道。

安貴義側頭看到宋應星的臉上並無介意之色,也就放了心,說道:“是啊,我們都是給皇上辦事。呵呵,走,晚上有空咱家請你喝一杯。”

“那怎麼可以,還是下官請安公公吧。”宋應星客氣地回道,心裡有點納悶了,怎麼這個安公公對自己如此客氣,好像還有點怕自己一樣。難道是因爲皇上重視自己的緣故?也不對,自己纔剛來,啥成績都還沒有,也沒理由啊。

宋應星一邊趕路一邊想着幾個疑問,都沒想明白。難道是和那個舉薦自己的鐘師傅有關係?可自己從未認識什麼鍾師傅啊!

宋應星越想腦袋越亂,最後忍不住就問安貴義道:“安公公,下官有個問題,不知該問不該問。”

安貴義一聽,轉過頭來笑着對宋應星道:“有什麼該問不該問的,有話儘管說好了,咱家知道的就一定不瞞你。”

“陛下一直說什麼鍾師傅,不知道這個鍾師傅是誰?”宋應星終於拋出了自己的疑問,盯着安貴義,等着他回答。

安貴義沒想宋應星竟然問出這麼一個問題,先是一臉愕然,然後疑惑地道:“你不知道誰是鍾師傅?”

宋應星點點頭:“是啊,要知道也不會問您了,下官只知道這位鍾師傅舉薦了下官。”

安貴義盯着宋應星看,見他的眼中帶有一絲疑惑,看來是沒有說謊,不禁有點好笑,宋應星竟然不知道舉薦自己的人是誰。

“鍾師傅就是中興侯,他向皇上和工部尚書徐大人舉薦了你。你竟然不知道?”

安貴義一說完,輪到宋應星一臉愕然了:“啊,是他。下官到了京師面聖後,就直接去廠裡了,沒見過中興侯,剛纔還是聽皇上所說,才知道是中興侯舉薦了下官。”

宋應星到了廠裡後,全心做事,利用自己幾次到京師趕考,在路上考察民情所得到的知識,改進了好幾處流程,卻也沒顧上其他事情。

安貴義暗歎一聲,這呆頭呆腦地江西老表竟然無故得到了中興侯這個貴人的垂青,自己還矇在鼓裡不知道福從哪來,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宋應星聽過中興侯的名頭,在京師,在廠裡,不時可以聽到中興侯的事情。現在搞清楚了竟然是中興侯推薦自己,也就難怪皇上信任自己,安貴義會等候自己給解釋,不想自己誤會了。

他心裡暗自決定,等中興侯回來,一定要去登門拜謝。

一路上,安貴義又向宋應星講他和中興侯有如何如何的交情,你是中興侯推薦的,那咱們就是一家人。

於是,兩人關係更爲融洽,一路說話一路回去京師外的廠子區。

天近傍晚,在清水明月關,這個剛經歷過一場大戰,關內建築被投石車投出的巨石砸得滿目瘡痍的地方,如今已經基本恢復了原樣。

淅淅瀝瀝地春雨籠罩着這個劫後重生的關口,雖天氣很冷,但卻顯出勃勃生氣。

給這小小關城帶來生氣的是剛到達的五千餘名死營的將士,這支騎軍在此做最後一次補給,而後就將踏上一條艱險的復仇之路。

士卒們都在休息,但幾個將領卻聚在曹文詔的營房內,商議事情。

第510章 到西洋送禮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688章 腦袋被驢踢了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588章 偷城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14章 趁機撈錢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631章 授勳第109章 再議鹽政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21章 漢魂漢奸第247章 思海戰第333章 驚變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51章 難民營第573章 出發第28章 浩劫第574章 應對第156章 劉興祚第262章 血債血償第841章 暴乳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297章 賺錢的幾件事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568章 搶糧缺人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28章 浩劫第701章 獻寶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86章 理想第2章 相識第684章 凱旋迴京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732章 那中興侯本王認識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747章 鄭成功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8章 擔憂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148章 教育部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227章 同袍之情第738章 敢犟嘴就戰場見第67章 將爺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4章 相信(2)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21章 漢魂漢奸第16章 面聖第582章 男兒本色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89章 危險臨近第93章 以一敵四第494章 藩王會議(4)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16章 面聖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533章 全軍覆沒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250章 紅衣大炮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252章 不甘認輸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498章 藩王會議(8)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391章 海蘭珠
第510章 到西洋送禮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688章 腦袋被驢踢了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588章 偷城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14章 趁機撈錢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631章 授勳第109章 再議鹽政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21章 漢魂漢奸第247章 思海戰第333章 驚變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51章 難民營第573章 出發第28章 浩劫第574章 應對第156章 劉興祚第262章 血債血償第841章 暴乳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297章 賺錢的幾件事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568章 搶糧缺人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28章 浩劫第701章 獻寶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86章 理想第2章 相識第684章 凱旋迴京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732章 那中興侯本王認識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747章 鄭成功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8章 擔憂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148章 教育部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227章 同袍之情第738章 敢犟嘴就戰場見第67章 將爺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4章 相信(2)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21章 漢魂漢奸第16章 面聖第582章 男兒本色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89章 危險臨近第93章 以一敵四第494章 藩王會議(4)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16章 面聖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533章 全軍覆沒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250章 紅衣大炮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252章 不甘認輸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498章 藩王會議(8)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391章 海蘭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