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明軍威武

雖然明軍從山坡上,從伏擊圈外要騎馬追上官道,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可他們是一直跟在建虜屁股後面追,相距建虜並不是很遠。

建虜剛停下來,掉頭整軍待戰之時,那些穿着奇怪服飾的明軍就已經衝到離他們不遠的地方了。

這些明軍並沒有直接衝過去,而是在近距離就勒馬停住,然後紛紛下馬,端起燧發槍就是一陣射擊。

建虜滿懷希望地準備好了短兵相接,結果卻迎來了一陣彈雨。而且明軍的火槍聲音連綿不絕,顯然是採用了三段射。

最前面的建虜,不管是人馬,只要中彈了,全都躺地上去了,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這那還能打啊!多鐸無奈,只好又返身逃跑。

又逃了一段距離,彙集了所有後續部隊,並且付出那些逃地慢的建虜作爲代價,暫時拖延住了明軍的追擊速度,又和明軍拉開了距離。

在獲得了緩衝之後,多鐸又下令準備再戰。這次他預備了弓箭手,準備和明軍的火槍手對拼,無論如何要把這支明軍的勢頭給壓下去,纔有反敗爲勝的機會。

但事與願違,那些明軍彷彿打瘋了一般,照樣騎馬衝到近前,然後翻身下馬就開槍。

多鐸很納悶,前一次沒看清,這次他看得很清楚了。明軍竟然不需要點火,端起槍來就能射擊,這火槍怎麼也變得如此詭異?

他只瞭解火繩槍,知道騎兵要下馬用火繩槍射擊的話,必然要用火繩來點火。而且戰馬跑得那麼快,火繩是不是熄滅了也未知,說不定還得先把火繩點了火後才能去引火開槍。

多鐸就是認爲明軍開槍需要時間,弓箭手的射速比火繩槍快多了,因此扼制住明軍追擊的勢頭,從而反敗爲勝的機會不小。

但新軍在追擊的時候,都是事先裝填好燧發槍後,才發起衝鋒的。因此一下馬,也無需點火,直接端起來就能射擊。這麼一來,初期的射速並不比弓箭要慢。

而且新軍中箭的,只要不是要害部位,比如面門什麼的,就還能繼續打槍,這從不少明軍士卒身上掛着箭仍在射擊就能看出來。因爲新軍的新式軍服裡面還穿着棉甲,否則單憑薄薄的新式軍服,防禦力顯然不夠。

而建虜這邊,不管是站在最前面的盾牌手,還是在盾牌手後面的弓箭手,都無例外。只要捱了明軍的槍彈,就必然躺地上,不死也喪失了戰鬥力。

並且明軍還有騎軍在繼續往前衝,要是繼續對射下去,眨眼就能衝到近前。

多鐸這下死了心,不再打着要反敗爲勝的念頭,狼狽地往遼陽而逃。

遼陽城建虜的頭領還是納木泰,他正趴在一張簡易地牀上,由親衛擡着在箭樓上,看着遠處的官道,想着事情。

他認爲多鐸無知,才把城外的事情都怪到他頭上。大汗是英明的,必然會明白自己的苦衷,應該不會像多鐸一樣怪罪自己。

現在多鐸去追擊明軍,看前後速度,納木泰覺得多鐸應該能追上明軍。

以多鐸率領的四千大金精銳,對付那囂張至極的兩千明軍,取勝應該是毫無問題的。要是自己手中也有這四千精銳,怎麼也不可能讓明軍在城外囂張!

想到多鐸會帶着勝利返回,納木泰的臉色忽然一下變得很是慘白。

因爲他想到多鐸打贏了之後,不管過程是否會很艱難,他都會說擊殺明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來打擊自己。

也就是說,明軍的戰力很弱。這麼一來,就襯托出自己的無能、膽小了。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城外的一切顯然是要有人來負責的。之前還可以藉口城內兵少,纔不好出擊。

但在多鐸勝利的對比之下,這藉口就顯得有點勉強。而且要以城內兵少爲藉口,那豈不是說大汗抽調了太多兵,這責任要有大汗來承擔?

顯然皇太極是不可能承擔責任的,那麼就只剩下一個人來負責,就是自己。

納木泰想到這裡,冷汗就開始冒出來了。他忽然無比渴望,多鐸打不過明軍,或者直接就被明軍滅了,這樣才能顯得他不出城攻擊明軍的決定是多麼的英明!

他在心裡不停地給明軍加持各種祝福,給自己這邊的多鐸部隊則加持各種詛咒,暗自許諾只要祈禱成真,回頭一定去給神佛獻祭品。

多鐸要是知道納木泰心裡想這些東西,估計就不會打他二十軍棍,而是直接宰了。

納木泰在這種煎熬中渡過了半日時間左右,在天色已經快近黃昏之時,忽然發現遠處有騎軍往遼陽而來。

他當即緊張起來,甚至都想站起來看。可惜他的屁股不允許,只好讓眼力好的手下第一時間向他稟告。

當他一聽到說是多鐸狼狽逃回,城內是否要開城門接應時,納木泰是大喜過望,他下意識地說道:“不能開城門。”多鐸最好是全軍覆沒了,這才如他的意。

原本他的手下只是例行地問下而已,畢竟那個逃回來的是和碩貝勒,大金最頂尖的統治者之一,遼陽城當然是要開城門接應的。但沒想納木泰卻直接否了,讓他們都面露驚諤地看着他。

納木泰一看他們的臉色,馬上就明白過來自己好像泄露了心底的想法。不過他腦子一轉,馬上掩蓋道:“傳令讓他貼着城繞城而走,去西門入城。由城頭提供掩護,免得明軍趁勢衝進來。”

他的手下一聽,當即大讚納木泰的英明,馬上領命前去執行了。

然後納木泰不顧屁股的疼痛,雖然額頭都疼出了一顆顆地汗珠,但仍然讓人把他扶了起來,他要親自看着手下接應多鐸入城。

這又讓他的手下感到納木泰重情重義,不顧被多鐸打屁股的現實,也要親自看着多鐸進城了才放心。

納木泰在城頭看着多鐸狼狽逃回,帶出去的四千精銳只剩下一千多人馬跟着他一起逃回來時,心裡就在得意地笑。讓你囂張,讓你打我屁股!這下爽了吧,丟臉了吧!

然後他又擡頭看着尾追多鐸而來的明軍,正是如同看到親人一般,心中對這支明軍有了格外的好感。

看着明軍追到城外,在那裡耀武揚威的樣子,真覺得非常威武!

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648章 吐血第174章 影響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278章 伏擊建虜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16章 面聖第279章 殺奴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247章 思海戰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183章 勸降不成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277章 求援灤州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112章 一條龍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109章 再議鹽政第404章 大明工業化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241章 作秀和託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80章 通州路上第16章 面聖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255章 大奸似忠麼第241章 作秀和託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169章 內閣風波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308章 要自救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624章 勳章第31章 京師之戰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412章 屌絲的力量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27章 薊州第45章 銀子第553章 新軍擴編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765章 瀋陽城破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754章 紅夷大炮來了第121章 徐光啓第273章 清水明月關口第65章 監軍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568章 搶糧缺人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7章 變故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101章 論鹽政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266章 屠城第29章 餉銀(1)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226章 宋應星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101章 論鹽政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第71章 親近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109章 再議鹽政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238章 建虜自大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52章 救災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48章 結賬
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648章 吐血第174章 影響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278章 伏擊建虜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16章 面聖第279章 殺奴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247章 思海戰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183章 勸降不成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277章 求援灤州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112章 一條龍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109章 再議鹽政第404章 大明工業化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241章 作秀和託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80章 通州路上第16章 面聖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255章 大奸似忠麼第241章 作秀和託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169章 內閣風波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308章 要自救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624章 勳章第31章 京師之戰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412章 屌絲的力量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27章 薊州第45章 銀子第553章 新軍擴編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765章 瀋陽城破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754章 紅夷大炮來了第121章 徐光啓第273章 清水明月關口第65章 監軍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568章 搶糧缺人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7章 變故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101章 論鹽政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266章 屠城第29章 餉銀(1)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226章 宋應星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101章 論鹽政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第71章 親近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109章 再議鹽政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238章 建虜自大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52章 救災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48章 結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