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老驥伏櫪

“回少保,下官巡撫得是您熟悉的登萊,不過尚未就任。此次特意向皇上要來這份傳旨的差事,一則是請您出山,二則也是想請教您有關登萊之事。”

來給袁可立傳旨的欽使正是新近提爲登萊巡撫的盧象升。

袁可立聽了一怔,沒想這位欽使竟然是自己當年付出了很多心血所在地的巡撫。

他稍微愣了下,然後低頭一看手中的信,發現信封上寫得是節寰吾兄親啓。

袁可立一眼就看出來,這是至交好友愷陽的字跡。

在天啓年間和孫承宗先後去職之後,就再沒聽說他的消息。因此咋一見孫承宗的書信,袁可立心中大爲高興,當即拆開信封,抽出信紙看了起來。

在信中,孫承宗首先簡略地介紹了下自己的情況。就是在中興侯的舉薦之下臨危擔任勤王軍統帥,不負聖恩完成任務而後出任薊遼督師一職。而後又介紹了遼東的局勢,懇請他出山幫助自己一起鎮守關寧一線。

孫承宗在信中還特別推崇了盧象升,並言明其活抓奴酋愛新覺羅-阿敏,並在中興侯的率領下血戰清水明月關。如對局勢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儘可以當面找盧象升問個明白。

最後,孫承宗再次懇請袁可立出山。

袁可立看完信後,默默無語,低着頭想着信中所獲得的信息。

他自從住進袁家山之後,就不讓家人用俗事打擾他修行,因此對京畿之戰的經過、結果和朝廷發生的事情都不瞭解。

現在一下知道了那麼多信息,心底其實還是頗有感觸的。

虛無縹緲的神仙之道在登萊一觀之後,再無所得。自己雖癡長孫承宗一歲,卻遠沒有他的成就大。

眼下孫承宗力挽國難,又致力遼事,一心撲在國事上。相對自己這些年而言,隱約有點虛度光陰的遺憾。

他擡頭看欽使,也就是孫承宗心中推崇的盧象升,見他仍然站那,靜待自己看完信。

袁可立不由得心中又生好感,年紀輕輕,已立大功,位居巡撫之職。卻又能在已致仕的自己面前恭敬有加,確實不錯。

“九臺是吧,來,請坐着說話。”袁可立收起了信,然後指着隔茶几的椅子說道。

“多謝少保。”盧象升恭敬地抱拳一拱手,然後纔去邊上位置坐了。他在袁可立的面前,是打定了主意以末學後進的身份自居。

袁可立向外喊了一聲“上茶”,然後才把頭扭回來準備和盧象升說話。

盧象升聽着袁可立喊上茶時中氣十足,心中暗自好笑少保拿了個年老體弱的理由來推託,一看就知道是搪塞。

“九臺,能否把朝廷最近發生的詳細情況給老夫說說?”

袁可立確實有資格在盧象升面前自稱老夫,盧象升絲毫不覺得刺耳,應其所請,開始給袁可立詳細地說起去年開始朝廷發生的情況。

在盧象升講述的過程中,阿洪進來上了兩杯茶,然後面帶笑容地退了下去。

他見老爺在聽欽使講解官場之事,就知道老爺的一顆心已從道事上轉移了。

袁可立聽着聽着,臉上開始微微露出驚容,而後越來越濃,到最後以他多年修道出來的鎮定,仍然沒有忍住,打斷了盧象升的話,問他道:“這朝局大變動,都察院改制,錦衣衛和東廠也都變動職能,還有京畿之戰的轉折,全部源自這個中興侯。這中興侯到底是什麼人,竟然給老夫的感覺是橫空出世,難不成真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孫猴子?”

盧象升一聽,呵呵一笑,回答袁可立道:“少保言之有理,侯爺確實是橫空出世,天佑大明啊!他乃前宋海外遺民,因思念故國而回,在街上偶遇首輔。首輔因其見識不凡乃引薦給皇上,又因緣湊巧有了救駕之功,皇上因此開始重用於他。”

袁可立不大相信海外之民有如此能耐,觀其所爲,從民事到政事,再到軍事,無所不涉及,有的方面甚至可謂精通。他這麼一出世,竟然引起朝局大變動。就這麼一個人,要是前宋的海外遺民,試問何人能教出此等人物,如有這等老師,那前宋也就不會滅亡了。

袁可立的思緒一轉,又想起自己在登萊看到的那海市蜃樓,看到裡面的蓬萊仙境。心念一動,莫非真得有神仙,這中興侯乃是上天派來助大明中興的?

此時的袁可立,還是比較相信道教傳說,這麼一懷疑,他就遲疑地問盧象升道:“這中興侯到底是何等人物?”說完之後,他看到盧象升有點疑惑,就又解釋道:“有關這中興侯,可有什麼傳言?”

盧象升一怔,沒想堂堂大明的太子少保,官至兵部尚書的袁可立會問出這話,不過他既然問了,盧象升自然知無不言了。

“這個還真有,在京師傳得尤其神乎。據說他乃太祖派他下凡輔助皇上的神仙。最開始好像是宮中傳出來的,而後在京師百姓中傳得更爲廣泛,甚至更離譜。”

袁可立一邊聽一邊用手捋起鬍子,心裡不禁涌起想迫切見見這位中興侯,看到底是否是上天派來的,也好一解心中多年的疑惑。

但如果想見中興侯,總不可能讓人家一個侯爵跑來拜見自己。那是侯爵,高於文武百官的身份,只能自己去找他了。

“那這位中興侯現在可在京師?”袁可立傾着上身,看着盧象升關切地問道。

“侯爺忙於國事,主動延遲了婚事,押送邊軍軍餉前往陝西,至多還要一個月便會返回京師。”盧象升有意在袁可立面前誇獎鍾進衛,因此多說了些有關鍾進衛的事情。

“哦,婚事?”袁可立一聽,有點疑惑地問道。

“是的,去年皇上賜婚,侯爺有感於建虜肆虐京畿之地,向皇上稟明擊退建虜才完婚。但京畿大捷之後,邊軍糧餉又拖延不得。因貪腐之案,皇上只信任侯爺等少數幾人。因此侯爺又請命押送軍餉去邊關,婚事不得不再次推遲了。”

盧象升說到這裡,心中一動,就又說道:“侯爺曾說在海外聽聞少保大名,甚爲佩服。幾欲向皇上推薦,卻聽聞少保不願出山,爲此嘆息功德未滿,可惜可惜。”

袁可立聽了一愣,什麼,這中興侯的意思是自己功德未滿,因此不得仙蹤,不見神蹟,難以成道?

他已是先入爲主地把鍾進衛當作了上天派下來的神仙,因此聽了盧象升這麼一說,就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善事未做夠了。

其實盧象升這是看他言行,順勢導利,誑他出山而已。

鍾進衛壓根就沒有提過袁可立,他根本就不知道袁可立這人的存在。

因爲袁可立在原本的歷史上,從天啓末年致仕之後,一直到崇禎六年逝世再未出山。而且滿清封殺有關袁可立的詩集,著作,立傳,以致後世之人很少有聽聞袁可立的事蹟,一個特別的明證,就是連個貼吧都沒有。

袁可立卻不知道盧象升原來是誑他的,他以爲盧象升也算是鍾進衛的心腹之人,說話應該可信。

袁可立沉吟片刻,而後對盧象升道:“愷陽出任薊遼督師應已足夠,爲何還要老夫前去當那遼東巡撫?”

盧象升一聽袁可立問起這事,知道他已改主意,想出山了,因此給他詳細解釋道:“關寧一線,在這幾年並無一點實際功勞,反而使遼東本地將門爲之坐大。單祖家而言,祖大壽、祖大樂、祖澤潤、祖澤溥、祖澤洪、祖澤清、祖可法、祖寬等據爲關寧一線的總兵,副將,參將等職,控制着關寧軍。孫閣老意欲少保出任遼東巡撫,出鎮寧遠錦州。閣老本人鎮守山海關,兼管薊鎮一線,加強防禦,以免給建虜有再次叩關的機會。”

盧象升說到這裡,身子坐直,認真地道:“孫閣老有言,希望與少保攜手,在有生之年,滅掉建虜,還我大明東北之安寧,還望少保老驥伏櫪,共同完成此夙願!”

袁可立聽到這裡,想起以前和小自己一歲的孫承宗把酒言歡,慷慨激昂,暢談修身治家治國平天下,不覺宛如昨日。

袁可立又想起曾經一個個熟悉的屬下,爲遼事慷概捐軀,回想自己卻悠閒修道顧着自身,不覺有點慚愧,他看向盧象升,點點頭道:“好,老夫就把此命拋在遼東,不滅建虜誓不休!”

第26章 再坑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3章 相信(1)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92章 瀕臨絕境第145章 推薦甘薯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284章 清水明月關的危機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774章 身死國滅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573章 出發第69章 汰兵得行第105章 匆忙善後第279章 殺奴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255章 大奸似忠麼第851章 朝貢之策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406章 御廚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38章 兩策之論第372章 一石二鳥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594章 陷阱第47章 物價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726章 太不象話了第790章 大賞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132章 開民智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103章 開中法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38章 兩策之論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30章 餉銀(2)第3章 相信(1)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301章 去宣府鎮的路上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707章 再一次打擊了建虜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539章 戰後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60章 猛虎出籠第617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473章 都有收穫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760章 老驥伏櫪第828章 第二重運糧保險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78章 思念第855章 僱傭兵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58章 貨幣戰爭第27章 薊州第85章 密謀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247章 思海戰第248章 鳥銃第183章 勸降不成第301章 去宣府鎮的路上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176章 捷報分析
第26章 再坑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3章 相信(1)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92章 瀕臨絕境第145章 推薦甘薯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284章 清水明月關的危機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774章 身死國滅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573章 出發第69章 汰兵得行第105章 匆忙善後第279章 殺奴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255章 大奸似忠麼第851章 朝貢之策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406章 御廚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38章 兩策之論第372章 一石二鳥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594章 陷阱第47章 物價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726章 太不象話了第790章 大賞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132章 開民智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103章 開中法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38章 兩策之論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30章 餉銀(2)第3章 相信(1)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301章 去宣府鎮的路上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707章 再一次打擊了建虜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539章 戰後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60章 猛虎出籠第617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473章 都有收穫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760章 老驥伏櫪第828章 第二重運糧保險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78章 思念第855章 僱傭兵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58章 貨幣戰爭第27章 薊州第85章 密謀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247章 思海戰第248章 鳥銃第183章 勸降不成第301章 去宣府鎮的路上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176章 捷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