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關注

瀋陽城的戰事如火如荼,牽動着知道此戰事的許多人的心。

朝鮮漢城,朝鮮國王和君臣就在商議有關明國的事情。

“殿下,運載明國接受釜山的水師船隊已經出發前往明國登州了。”領議政洪翼漢高興地向國王李溰稟告道。

“好,總算了了孤一樁心事了。”李溰聞言,終於鬆了一口氣,感嘆道。

建虜所留的後遺症一直嚴重影響了朝鮮的民事,即糧食不足的事情。而去年冬季只下了一場小雪,讓朝鮮君臣都爲之擔心,今年的收成怕又是歉收。

現在明國接受釜山的事情已經塵埃入定,以後朝鮮就能少一部分負擔了。李溰想想,又叮囑洪翼漢道:“那些去年凍死的人就清理出釜山,免得給明國使者看到了不好。另外再分一部分災民過去,讓明國分擔一下。”

“是,殿下。”洪翼漢答應一聲。沒想到大明會耽擱到今年才接受釜山,原本驅趕過去的那些老弱婦孺死了一大批。

現在再驅趕過去的都是已篩選過一次的百姓了,如果朝鮮糧食足夠的話,李溰都不想驅趕了,因爲這些都是有一定勞動能力的人。

左議政尹集猶豫了一下,還是給李溰潑冷水道:“殿下,釜山一事怕還會存在變數。”

李溰一聽,心中一緊,當即看向尹集問道:“水師都出發了,爲何有如此一說?”

“殿下您想,明國要了釜山,不就是爲了能流放建虜到蝦夷地去麼?要是明國沒打贏這場戰事,或者被建虜跑了,那豈不是沒人可以流放,這釜山就成了明國的雞肋。到時候,明國會出多少物資來養釜山,還是一個問題。”

尹集這麼一說,殿內朝鮮君臣都想起來了,現在明國和建虜的決戰已經開始,也不知道怎麼樣了。

右領政吳達濟插話說道:“明軍戰力強悍,既然有此計劃,當無意外。”

“話不是這麼說!我不是長敵人士氣,建虜的軍力也不弱啊!雖然連敗給明軍,但他們的主力未損。戰事有太多的不確定,有個意外也是正常的事情。”尹集皺着眉頭反駁道。

殿內這幾個人都見識過建虜的厲害,被建虜欺凌過,當然知道尹集說得不是沒道理。說句良心話,至少建虜比起朝鮮軍隊來說,要強百倍。

這麼一來,殿內幾人因爲擔心現在大明和建虜的決戰,一時都不說話,使得殿內安靜了下來。

服侍的宮女內侍一見,更是小心謹慎,不敢發出異響,招來禍患。

突然,領議政洪翼漢笑了起來,打破了沉寂道:“哈哈,沒事,沒事的。”

在吸引了注意力之後,洪翼漢向李溰解釋道:“殿下,明軍的主帥是那中興侯,殿下和臣等都有幸見識過。那中興侯英明神武,談吐間渾不把建虜放在眼裡。有此大氣勢,加上中興侯又是連敗建虜之統帥。殿下可以試想一下,難道中興侯這次對上建虜,就會失敗麼?”

“對,對,對,孤險些忘了。中興侯那麼厲害,建虜肯定逃不出他的手掌心。”李溰一聽,連忙出聲贊同道。

尹集和吳達濟只是站那,看着李溰,沒有說話。

“那有關釜山一事,還是按照計劃進行吧!”李溰接着吩咐道。

“是,殿下。”這下,三個朝鮮權臣一起向李溰答應一聲。

在他們的心中,唯有一廂情願的想着最好的結果。至於戰事的最終結果如何,他們就只有等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心中祈禱明軍大勝。

而遠在大明京師的文華殿內,大明君臣在討論的事情,和朝鮮君臣商議的事情一樣。

“陛下,這是登萊巡撫盧象升在出征前送來的奏章,說朝鮮願出水師船隊接我大明前去接受釜山。”大明首輔溫體仁雙手捧着一份奏章,一邊呈上去一邊說道。

邊上站着的內侍見了,自然主動過去接過奏章,再轉呈給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接過來之後,快速瀏覽完。然後就放在御案上,擡頭對溫體仁道:“朕正擔心船隻不夠用,這倒是好,登萊巡撫就替朕找了船隊過來,不會因爲遼東戰事而耽擱藩王封建北美的進度。”

溫體仁笑着點點頭道:“登萊巡撫趁着朝鮮想讓我大明早點接受釜山,而多要了船隊過來,就是有此考慮。”

“那就這麼辦吧,鍾師傅使拖延這招,應該替大明省了不少負擔。”崇禎皇帝一邊說着一邊伸手舒展了下身子,批閱奏章的時間久了,腰就有點勞累。

溫體仁點點頭,心道中興侯的鬼點子真是不少。他還有一個想法,向崇禎皇帝提議道:“陛下,經過一個冬天,能活下來的人應該體質都不錯。臣建議,修建釜山的勞動力,就不用罪囚了,直接就近徵集朝鮮人修建即可。這樣省時省力省成本,還能加快修建速度,一舉四得。”

“好,就照溫卿的意思辦吧,除了必要的工匠官員之外,就運送物資過去即可。至於罪囚麼,就運去蝦夷地好了。”崇禎皇帝贊同道。

原定蝦夷地,是由建虜戰俘來修建。但現在遼東戰事不知道怎麼樣,不確定的因素太多。而藩王封建北美的進度又不想拖延,因此把挪出來的罪囚發配蝦夷地修建水師船隊的補給點,就是一個替代的選擇了。

一想起這個,崇禎皇帝的臉上就出現了擔憂之色,他問溫體仁道:“溫卿,你說現在遼東戰事如何了?”

遼東那麼遠,就算有八百里加急,也沒有那麼快能傳信息到京師。每次遇到這個事情,崇禎皇帝就想起鍾師傅所說過的電話,如果有那東西就好了。

崇禎皇帝也在每次想到這個事情的時候,就會對自己說,一定要大力發展科技,把鍾師傅所說的那些好東西統統發明出來才行。

溫體仁聽崇禎皇帝問起遼東戰事,他倒是穩得住,並沒有在臉上表現出擔憂之色,只是勸解道:“陛下,臣估計遼東戰事纔剛開始打。有中興侯在,建虜必然討不了好,陛下就放心好了。”

說是如此說,但遼東戰事到底能取得什麼樣的成就,不光是文華殿內的君臣兩人,就連其他朝廷高官,誰也沒把握。也因此,京營出征時,纔沒有大肆宣傳。

不過至少有一點,崇禎皇帝君臣比起朝鮮國王君臣,要對中興侯有信心得多。

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41章 不成熟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343章 衆星雲集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111章 水泥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377章 叮囑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369章 危險機會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第482章 大規模前往北美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769章 關注第33章 甦醒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544章 威脅信第357章 報應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245章 無敵炒股法第528章 穩妥第一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239章 我忙你愁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576章 大灰狼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292章 會師第439章 開中法救急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675章 束手無策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90章 危機四伏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460章 冰棍第843章 回京第737章 以大明爲首的聯合國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468章 死營凱旋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622章 全功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289章 戰局突變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759章 急轉直下第378章 一羣豬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97章 聞報震怒第168章 銀行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315章 立威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27章 薊州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66章 汰兵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275章 禍福難料
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41章 不成熟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343章 衆星雲集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111章 水泥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377章 叮囑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369章 危險機會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第482章 大規模前往北美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769章 關注第33章 甦醒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544章 威脅信第357章 報應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245章 無敵炒股法第528章 穩妥第一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239章 我忙你愁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576章 大灰狼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292章 會師第439章 開中法救急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675章 束手無策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90章 危機四伏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460章 冰棍第843章 回京第737章 以大明爲首的聯合國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468章 死營凱旋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622章 全功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289章 戰局突變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759章 急轉直下第378章 一羣豬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97章 聞報震怒第168章 銀行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315章 立威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27章 薊州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66章 汰兵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275章 禍福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