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兵變

盛京城內,多爾袞府邸,多鐸一進城就來到了這裡,見到了他哥。

“這麼快就領大軍回來了,難道是明軍大舉進攻了?”多爾袞有點吃驚地問臉帶疲倦地多鐸道。

他和皇太極的預計一樣,以爲明軍在今年肯定將會有一次大的進攻,但時間可能會在‘春’暖‘花’開之際。

多鐸點點頭,向多爾袞說明情況道:“是,明軍又在那個中興侯的統領下大舉進犯,來勢很猛。鞍山驛堡半天不到就失守了,明軍的紅夷大炮就有三、四十‘門’,兵力估計在五、六萬之間。” ”

多爾袞一聽,眉頭就皺了起來,自己這邊還沒有完全準備好,明軍就這麼快進攻了,而且來勢還這麼猛。

見多爾袞不說話,多鐸追問道:“哥,動手吧,可以趁這個機會爲額娘報仇!”

現在多鐸都領軍‘私’自跑回來了,等於和皇太極正式撕破了臉。多爾袞點頭答應道:“好,爲額娘報仇,我們等這一天已經等很久了。”

傳說中自己是汗位繼承人,可是以皇太極爲首的一羣人,卻聯合起來奪走了汗位,甚至還‘逼’迫自己的額娘活活地爲父汗殉葬。

想起額娘臨死之前那絕望無助的眼神,想起額娘臨時還想着自己,‘交’代自己一定要隱忍。

又想起那生死離別之際,自己帶着還小的多鐸,強忍着不在乎,就看着額娘在眼前被活埋。多爾袞那天就發誓,此仇不報,誓不爲人。

在原本的歷史上,皇太極暴斃,傳聞是死於多爾袞之手,一個猜測的原因就來自於此。

皇太極一死,多爾袞掌權之後,馬上就封了自己的生母爲皇后,諡號爲“孝烈恭敏獻哲仁和贊天儷聖武皇后”。從中也可以看出,多爾袞對他生母的感情。

多爾袞和多鐸兩人坐下,正待商議如何行動之時,索尼派人過來傳旨,說登萊明軍攻勢兇猛,讓多爾袞放下顧慮,前去崇政殿開軍事會議。

多爾袞一聽,明軍原來比預估的還要多,幾路一起進攻,看來明軍這次野心很大。

他不動聲‘色’地答應了下來,然後便打發傳旨之人回去了。

多鐸等來人一走,便從屏風後轉出來,大聲反對道:“哥,你不能去,小心有危險。”

“我知道,我們和他之間已沒有任何轉圜的餘地,他對我也有防範。”多爾袞回答了多鐸的話,同時又把皇太極調動駐防部隊的事情告訴了他。

“阿濟格這廝,身爲我們的大哥,卻不思額娘之仇,一心抱他大‘腿’。現在好了,人家寧可信‘蒙’古人也不信他。報應!”多鐸一聽,當即發泄怨氣,又有點幸災樂禍地道。

多爾袞也是恨鐵不成鋼地點點頭,不過說出來的話卻是針對皇太極的:“他這昏招出得好,如此一來,我們的實力便能再大一份。”

多鐸一聽,有點詫yi地問道:“那廝不還是一心和仇人一起麼,怎麼會壯大我們的實力?”

多爾袞臉上首次出現了一絲笑容,對多鐸道:“那個沒腦之人,現在被懷疑,肯定心有埋怨。我們再派人去說,就說把皇太極的腦袋獻給明國,換取明國的退軍之後,我們便推他爲主,讓他坐大金之主之位。如此一來,十之八九,他會心動。”

多爾袞在得到上次明國有關皇太極想議和的答覆之後,便已有了這條對策。

如果來日明國再次進攻,而皇太極又無能耐應對,在大金生死存亡之際,便用皇太極的腦袋去平息明國的怒火,把一切罪責推皇太極身上,誰讓他是大金的大汗。

然後用更低的姿態來面對明國,去掉國號也無所謂,封不了王也沒關係,只要自己和多鐸能免罪,大金的兵馬在自己的掌控中就成。

憑他在以往對明國的印象,好面子的漢人有了皇太極的腦袋,再在其他方面做些讓步,面子就已經足夠,必然會同意。

當然,這一步棋走出來,大金的實力就會嚴重受損。什麼時候能再和明國掰手腕,都是一個未知數了。

因此多爾袞不到最後關頭不走這一步,可惜的是,他看不到皇太極有任何扭轉乾坤的做法。那堅壁清野的對策,在他看來,只是無能的表現,徒耗自己的實力。

不過,他也樂得皇太極強硬實施這個堅壁清野之策。因爲原本這兩年來,因爲連戰連敗,皇太極之前的威望就不斷降低。現在又出了這自損八百的招數,就更是引起族人對皇太極的不滿。

也是基於此,多爾袞纔開始推‘波’助瀾,煽動‘女’真各旗的不滿情緒,暴‘露’了他圖謀皇太極的野心。

其實多爾袞是誤解了大明的回覆,因爲有鍾進衛存在,那回復的意思,其實不是說要皇太極負責,而是所有奴酋都要爲他們犯下的罪行負責,這當然也包括了多爾袞和多鐸兩人。

更何況多爾袞的城府太深,又不是一個甘心平庸的人;而多鐸仇視漢人之名聲,早已臭名昭著。鍾進衛又怎麼會因爲一個皇太極的人頭,就放過了他們兩人。

現在大明和建虜的形勢早已是一邊倒了,就算多爾袞不獻上皇太極的人頭,由大明自己去取皇太極的人頭,也不過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但多爾袞卻還在洋洋得意,開始和多鐸商量這一石二鳥計劃的具體實施。

沒過多少時間,多爾袞冒着風險,親自前去見阿濟格。

阿濟格果然對於皇太極懷疑他之心而有惱怒,正在喝酒發泄。聽到多爾袞求見之時,酒已上頭,正在打罵他的‘侍’‘女’。

多爾袞很輕鬆地便把阿濟格對皇太極的怨恨之情撩撥了起來,並推到一個新的高度。接着又開始誇阿濟格如何英明,他們都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事後必然會擁護阿濟格爲首。

阿濟格在酒‘精’的刺‘激’之下,哪還經得起多爾袞如此‘誘’‘惑’,當即便同意了下來。

他原本也是不甘雌伏之輩,在原本的歷史上,多爾袞死之後,他就想學多爾袞當攝政王,結果被削爵幽禁賜死。

於是,多爾袞這一方的實力又強了一份。他明白,自己的計劃必須在明軍到來之前解決,纔是對他最有利的。

因此,當天夜裡,他便發動了兵變。。

第62章 義捐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707章 再一次打擊了建虜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422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67章 將爺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786章 北方軍隊的改編方案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30章 餉銀(2)第72章 比對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391章 海蘭珠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22章 攻守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528章 穩妥第一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139章 潛行失敗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647章 空城計第762章 兵變第532章 一絲不安第47章 物價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334章 不擺譜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91章 捨命相救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臉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323章 死營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526章 新軍演練第855章 僱傭兵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841章 暴乳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18章 算計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707章 再一次打擊了建虜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願第860章 和平演變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699章 三路齊進打建虜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52章 救災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336章 袁可立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64章 輿論之論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3章 相信(1)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360章 災情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731章 哥薩克第243章 寶鈔隱憂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647章 空城計
第62章 義捐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707章 再一次打擊了建虜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422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67章 將爺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786章 北方軍隊的改編方案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30章 餉銀(2)第72章 比對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391章 海蘭珠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22章 攻守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528章 穩妥第一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139章 潛行失敗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647章 空城計第762章 兵變第532章 一絲不安第47章 物價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334章 不擺譜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91章 捨命相救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臉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323章 死營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526章 新軍演練第855章 僱傭兵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841章 暴乳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18章 算計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707章 再一次打擊了建虜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願第860章 和平演變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699章 三路齊進打建虜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52章 救災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336章 袁可立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64章 輿論之論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3章 相信(1)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360章 災情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731章 哥薩克第243章 寶鈔隱憂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647章 空城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