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猛虎出籠

崇禎皇帝的這個話可能藏在心裡,一直沒能跟人述說,有點憋的慌。現在終於有一個合適的聽衆,就爆發出來了:“就是因爲有人掌握了廠衛,隔絕了皇帝,在宮內翻雲覆雨,讓皇兄絕了子嗣!”

聽崇禎皇帝這麼一說,鍾進衛隱隱有了點印象。

“不但如此,還從宮外找了幾個孕婦進來,想僞裝成皇兄子嗣,從而達到其篡奪大明江山的目的!”崇禎皇帝一股腦的把長期悶在心裡的恐懼和憤怒倒了出來。

“還有,朕初入宮等登大寶的時候,危機四伏,命懸一線,虧得皇嫂提醒,沒有吃宮裡的食物,而吃自己偷偷帶進宮來的餅。”

“鍾師傅,你說,朕還敢再把廠衛放出來麼?”崇禎皇帝就盯着鍾進衛問道。

鍾進衛低頭想了一會,然後擡頭坦然的看着崇禎皇帝道:“陛下,咱們總不能因爲有一次吃飯嗆到了就不再吃飯了吧?”

崇禎皇帝本來以爲鍾進衛聽了自己的一番話之後,會贊同自己的做法。沒想鍾進衛卻說自己因咽廢食,不由得一怔。

“陛下,您剛纔說的主要是兩個問題,您看臣說得對不對?”鍾進衛誠懇地說道。

崇禎皇帝說出了心中藏着的想法後,心情舒坦了一點。他對鍾進衛點點頭,想看看鐘進衛有什麼樣的說法。

“第一,廠衛確實厲害,能偵緝到細微,明察秋毫不爲過,是吧?”

“是的。”

“第二,掌握了廠衛的人,權勢極大,很可能會影響到皇權,是不是?”現代人沒有那種浸在骨子裡的畏懼,加上鍾進衛的性格以及與崇禎皇帝的關係,說話說得毫無顧忌。

“這正是朕擔心的!”崇禎皇帝絲毫不以爲意,坦然道。

“陛下,咱們不能因爲刀子太鋒利就不用了。可以想個法子不讓刀子傷害到自己,那麼鋒利的刀子,對上敵人,不就很好用了麼?”

崇禎皇帝其實也是因爲自己在成長的經歷中,實在被廠衛給嚇到了,然後又經過文臣的慫恿,才把廠衛給禁足了,不敢使用。

現在做了兩年多的皇帝,膽量心態都已和最初之時有所不同,鍾進衛又給他細細分析,仔細想想,好像覺得自己是有點防範過頭。

鍾進衛看崇禎皇帝的神情緩和下來,知道自己說的話有效果,就繼續說道:“陛下,咱們明着說好了。您說的其實就是魏忠賢吧。”

崇禎皇帝點點頭。

“魏忠賢之所以能成爲這麼一個權臣,號稱九千歲,就是因爲天啓皇帝太信任他,給他的權力太大,其掌握了東廠和錦衣衛,這兩個部門。還是宮裡的太監第一人,因此沒有人再能制約他,並不是說東廠和錦衣衛本身有問題。”

崇禎皇帝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只是看着鍾進衛。

шшш ¤тt kán ¤co

“魏忠賢的權力來自於天啓皇帝,魏忠賢有劣跡的時候,肯定有忠於皇上的人想告他,或者他的對頭,想取代他的,也想告他。但天啓皇帝也不調查,只是信任魏忠賢,把那些人給處理,或者之後被魏忠賢報復掉,天長日久,就變成宮裡除了皇帝之外的第一人了。因此,他能瞞着皇上,在宮裡胡作非爲。”

“但是,和天啓皇帝不一樣,臣相信陛下,勤於政事,非宦官所能隨便糊弄。”這是實話,雖然好像說他哥不是,但崇禎皇帝聽着很順耳。

“另外,陛下可以採取一定的手段,來防止出現宮內的大權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這種平衡的手段,只要帝王的智力,情商正常,一般都會。所以,崇禎皇帝點點頭表示同意。

“陛下,基於以上的原因,臣有幾點建議。”鍾進衛說完看着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點點頭:“鍾師傅,有話儘管直言。”

“第一,東廠和錦衣衛不能受同一個人統管,臣知道東廠有一個職能就是監督錦衣衛,這樣一來,無形中東廠廠公的地位就比錦衣衛指揮使高了,不利於平衡。因此需要東廠廠公和錦衣衛指揮使要並重,分別直接聽命於陛下。”鍾進衛後世在網上看過資料,知道因爲皇帝更相信宦官,纔有東廠的地位比錦衣衛還高的情況產生。

“第二,東廠廠公和錦衣衛指揮使要多少年一換,比如五年,十年。這樣,可以防止其專權,與信任不信任廠公和指揮使沒有關係。臣知道有的皇帝也會主動撤換東廠廠公或錦衣衛指揮使,但那基本都是信任程度降低的時候或者皇權受到威脅的時候纔會這麼做。臣所說的約定好了期限就換,對皇上還是對東廠廠公或錦衣衛指揮使本人,都有好處。因爲可以避免君臣相疑,也避免權臣的產生。”

這種制度的優越性,崇禎皇帝還是第一次聽說,覺得很新鮮。

“第三,東廠廠公不能兼任宮裡的主要職位,防止其在宮內外一言堂。”

崇禎皇帝聽到這裡,腦海中馬上想到:東廠廠公,司禮監秉筆太監,御馬監掌印太監等職位不能由同一個人擔任。

鍾進衛說到這裡後,靜靜的看着崇禎皇帝,意思是讓崇禎皇帝對剛纔的話,好歹來點點評。

“鍾師傅說的有理,朕明白怎麼用廠衛了!”崇禎皇帝來了個大大的肯定。不過,他馬上又說道:“不過,鍾師傅,廠衛在外胡亂抓人,誣陷他人的情況怎麼辦,朕之前是有聽說過的。”

對於現在人來說,這個不是太大的問題,鍾進衛答道:“陛下,把廠衛的權力縮減一點,不能把抓人,審人,定罪這些都讓廠衛自己幹了,這樣就能減少許多冤假錯案。”

這個,崇禎皇帝不是很明白,有點迷惑。

因爲,對於古時之人來說,逮人,審訊,定罪於一體是個很正常的情況。打個比方,古代的縣令,也都是幾個權力於一身的。

因此,崇禎皇帝說道:“鍾師傅,請講細些。”

“抓人,審人,定罪於一身,犯人到底有沒有被冤枉就完全取決於廠衛了。如果廠衛所用非人,那麼往往容易造成冤假錯案。但如果把這幾個權力分開,別的部門就能參與進來,犯人也就多一條訴冤的路子。”

“那麼該如何做呢?”崇禎皇帝索性讓鍾進衛把話講到底。

“打個比方,可以讓錦衣衛去偵緝不法之事,掌握了證據,就去抓犯人,然後把證據和犯人移交給大理寺啥的,由他們去審,東廠再派人去旁聽。如果證據不足,可以讓錦衣衛在規定的期限範圍內補充證據。如果過了期限還沒有證據的,就無罪釋放。這樣,錦衣衛和東廠的能力都能體現,而又不容易造成冤假錯案。”

“嗯,這個,容朕想想。”崇禎皇帝有點猶豫。

“陛下,如果您現在把廠衛放出來,眼下還能馬上用到。”鍾進衛繼續誘惑崇禎皇帝。

“用到哪裡?”

“比如這次京師救災,陛下可以悄悄把廠衛放出去,看文武百官中那些人家富有卻又一毛不拔,哪些人卻又熱心救災,報給陛下,陛下就知道這些人的品行,用人的時候就可以有個參考了。還有京師的百姓對此次救災的反應如何,最終救災的效果如何,都可以不用只聽文臣的一面之詞。”

“陛下,眼下正是多事之秋的時候,廠衛這把鋒利的刀一定要用起來,只要陛下能牢牢的握住刀柄,不把刀柄給其他人就成。”鍾進衛總結道。

崇禎皇帝沒有立刻回答,坐到御椅上,閉目養神了一會。

忽然,猛的睜開眼睛,對着鍾進衛說道:“朕是被以前的經歷魔障了,幸虧有鍾師傅提醒。朕明白了。”

鍾進衛聽到崇禎皇帝如此開誠佈公的說法,由衷的笑了。

崇禎皇帝估摸了下時辰,然後歉然的對鍾進衛說道:“時辰不早了,鍾師傅回去先把那個紙幣的奏章寫出來吧。”

“好,陛下,那臣告辭了。”

崇禎皇帝一個人靜靜的待在文華殿,想着事情。

過了一刻鐘左右,崇禎皇帝喊了個內侍進去,讓他去叫王承恩過來。

深夜,崇禎皇帝終於安排好了事情,回去歇息了。

今晚是周皇后侍寢,讓她感到意外的是,崇禎皇帝今晚格外勇猛。一番翻雲覆雨之後,都滿足的歇了下來。

周皇后光着身子,蜷在崇禎皇帝的懷裡。心中有點好奇,擡起頭看着崇禎皇帝的臉,輕聲道:“陛下,今天是有什麼喜事,臣妾感覺到陛下的心情比以前都好。”

崇禎皇帝在昏暗的燭火下笑了笑,道:“鍾師傅今天給朕出了好幾個好法子,讓朕身上的壓力減輕了不少。”

周皇后聽了,想了想道:“陛下,還真別說,臣妾覺得陛下自從鍾師傅醒了之後,笑容都比以前多多了,臣妾看了心裡也是喜歡的很。”

哦,崇禎皇帝聽周皇后這麼一說,自己一回想,好像真的有這麼一回事。不由感嘆道:“是啊,鍾師傅給朕出了很多好主意,也給朕描繪出了以後朕的奮鬥目標。遠超秦皇漢武呢!”

遠超秦皇漢武?周皇后在腦海中想象一下,自己的夫君真的會有那麼厲害麼?

又是最高檔次的肯定,感激話不說了,向老婆多申請點時間,用來碼字,兩更一定要保持住。

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111章 水泥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94章 一線生機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2章 相識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59章 廠衛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810章 吃西瓜第168章 銀行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564章 登萊的士氣第83章 喜從天降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183章 勸降不成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63章 榮譽榜第77章 胡正言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111章 水泥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95章 脫險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105章 匆忙善後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737章 以大明爲首的聯合國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393章 最後一戰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468章 死營凱旋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234章 鼠疫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480章 明人去過北美否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372章 一石二鳥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第819章 陳子壯第592章 明軍太兇殘了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553章 新軍擴編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528章 穩妥第一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226章 能環保就環保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49章 扁人第619章 好想看電影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52章 救災第63章 榮譽榜第38章 兩策之論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732章 那中興侯本王認識第677章 趕回京師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404章 大明工業化第594章 陷阱第606章 懦夫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686章 大明水師學堂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226章 能環保就環保第835章 趕往湛江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
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111章 水泥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94章 一線生機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2章 相識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59章 廠衛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810章 吃西瓜第168章 銀行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564章 登萊的士氣第83章 喜從天降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183章 勸降不成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63章 榮譽榜第77章 胡正言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111章 水泥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95章 脫險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105章 匆忙善後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737章 以大明爲首的聯合國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393章 最後一戰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468章 死營凱旋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234章 鼠疫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480章 明人去過北美否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372章 一石二鳥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第819章 陳子壯第592章 明軍太兇殘了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553章 新軍擴編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528章 穩妥第一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226章 能環保就環保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49章 扁人第619章 好想看電影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52章 救災第63章 榮譽榜第38章 兩策之論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732章 那中興侯本王認識第677章 趕回京師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404章 大明工業化第594章 陷阱第606章 懦夫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686章 大明水師學堂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476章 論證新軍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226章 能環保就環保第835章 趕往湛江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