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

就在這時,隔壁包廂又有動靜,像是裡面的人出了包廂走人了。

可能是那邊包廂的僕人也聽到了這邊包廂的一些聲音,知道有人在問藩王宗室的事情,爲了免去麻煩,把那周王的兒子勸走了。

鍾進衛聽到動靜,想了一會,看向四小道:“定國,你去問問剛纔說話那人,這話劇到底什麼地方讓他覺得差了。”

吩咐完之後,他又對李老四道:“你跟在定國後面,他沒事就不用靠前。”

最後他才轉回身子,面對王鵬道:“定國一個孩子,也不是官吏,應該沒有違反朝廷律法吧?”

其實就王鵬來說,最好李定國都別去。但看中興侯的神情,是打定了主意要問個清楚。無奈之下,王鵬只好點頭道:“好吧。”

李定國見王鵬同意了,就“唰”地一下從凳子上站起來,然後拔腿就往外跑,想着去追上那人。

李老四趕緊追了過去,在門口同伴的指點下,和李定國一起去追那周王兒子了。

鍾進衛見他們出門後,纔對王鵬解釋道:“那周王府就擅長樂曲戲劇,既然周王府的人如此說了,應該有一定道理,問清楚了能改進就最好了。”

人都已經追出去了,王鵬還能說什麼,只能點頭道:“侯爺說得是。”

鍾進衛算是交代完了這事,就對王鵬道:“就宗室的事,你接着說給我聽聽。”

“是,侯爺。”王鵬答應一聲,忽然想到一事,先讓兩個護衛去隔壁的包廂待着,防止隔牆有耳。

然後他纔給鍾進衛繼續解說大明的宗室:“對宗室的限制開始主要是對官場而言,在其他待遇上倒是非常豐厚。藩王不僅終身有俸祿,而且待遇很優厚。歲祿單是米一項,即達五萬石,是正一品大臣的五十倍。此外,還有冊封、宮室、婚姻、喪葬等費用,並給予廚役、齋郎、鋪陳等雜役人員...”

“等等,你說這待遇既然這麼好,那剛纔怎麼又說很多中下宗室淪爲貧困戶,大柏油堡的乞丐宗室又是怎麼回事呢?”鍾進衛一聽,奇怪了,出言打斷王鵬的解說。

王鵬聽了笑道:“侯爺,別急,待屬下慢慢給您細說。”

鍾進衛一聽,倒是自己急躁了,有點不好意思地點點頭,靜聽王鵬細說。

“洪武末年,太祖減藩王俸祿爲萬石,直至如今也是。另外郡王祿米爲兩千石,鎮國將軍爲一千石,輔國將軍爲八百石,奉國將軍爲六百石,鎮國中尉爲四百石,輔國中尉爲兩百石。公主祿米爲兩千石...”

鍾進衛一邊聽着王鵬在解說俸祿,一邊暗自在心中換算。明朝的知縣一年才九十石,這宗室的最低級別就有兩百石,也就是說兩個知縣加起來還抵不上一個最低級別宗室的俸祿。

王鵬說完了具體的宗室各級別待遇後,想着回答鍾進衛的問題,就接着道:“自成化以後,宗室人口日繁,一遇歲歉,常賦不足,親王以下,不得不減半給祿米了...”

聽到這裡,鍾進衛想着減半給祿米應該也比知縣要高,咋搞成乞丐呢?他皺着眉頭,還是沒想明白。

王鵬見鍾進衛的表情,知道中興侯還是沒想明白,就再細說道:“到嘉靖年間,御史林潤就拿歲供京師之糧與王府祿米支出做了一個比較,結果讓世人大吃一驚。”

“哦,比較結果如何?”鍾進衛聽得奇怪,連忙問道。

“天下歲供京師糧食每年四百萬石,但諸府祿米支出就達到八百五十三萬石之多。就說這河南吧,存留糧不過八十四萬石,但宗室祿米就達一百九十二萬石。”

東廠不愧是從錦衣衛中選出來的精銳,精於技擊的王鵬對於這些數字記得這麼清楚,也算是厲害了。

“那朝廷是怎麼解決得呢?”鍾進衛問道。

王鵬衝鍾進衛一笑道:“侯爺,這就是您之前問得問題了,做法就是朝廷拖欠不給宗室俸祿。說實話,其實也是實在沒法給。”

鍾進衛根據王鵬所說,理了一遍關係:明朝對宗室限制那麼多,沒事幹了就只能幹那事,一干那事人口就繁衍得快,宗室一多朝廷的負擔就重,朝廷負擔一重反過來又拖欠宗室俸祿,這就是大明宗室的現狀。

忽然他發現好像有不對的,就問王鵬道:“按照你這麼說來,既然是朝廷拖欠不給,那麼除了中下宗室變貧困之外,中上宗室就不會有影響麼?”

王鵬聞言點點頭,然後又搖搖頭道:“有,但也可以說沒有。”

鍾進衛奇怪了,問王鵬道:“怎麼講?”

“中上宗室,特別是各地藩王,他們的收入並不像中下宗室一樣只是依賴於俸祿。各地的藩王主要收入是其名下的莊田,官店和鹽店。因此雖有拖欠俸祿,卻對他們影響不大。”

鍾進衛看王鵬回答了好久,就招呼他來桌子邊坐了,親自給他倒了一杯茶,讓他潤潤嗓子。

“多謝侯爺。”王鵬謝過之後,一飲而盡。

鍾進衛順手又給他倒了一杯,然後才問道:“這些藩王名下的土地,產業很多麼?沒有萬石祿米對他們的影響也不大?”

王鵬喝了侯爺親自給倒得茶,說得就更來勁了,他點點頭道:“侯爺,屬下就拿這開封府周王的產業跟您說吧。這開封府至少有一半多的田地在名義上是屬於周王府的,至於店鋪之類的,也有很多。”

鍾進衛一聽,開封府一半多的田地屬於一個人,那這土地的集中度可真高。但鍾進衛又馬上發現王鵬話中的一個疑點,就問道:“你說的名義上是什麼意思?”

王鵬暗自佩服鍾進衛的細心,他點點頭給鍾進衛解釋道:“就是說周王名下有一部分田產是由地方官府代管,每年給周王府繳納一定的稅銀即可。”

鍾進衛聽糊塗了,問王鵬道:“什麼意思?”

“周王的田產由地方官府代管和周王府直管有很大區別,代管的田產,每年折多少稅銀,或者說交了多少稅銀後,另外拖欠多少都有地方官府說了算,王府對他們沒有絲毫辦法。”

王鵬的話音一落,鍾進衛就驚呼道:“他們這麼大膽,拖欠還有理了?”聲音有點響,讓坐身邊的三小都嚇了一跳,看着鍾進衛。

王鵬對那些文官也沒有好感,見中興侯如此詫異,就解釋道:“侯爺,朝廷賦稅都能拖欠着不交的,還會怕王府麼?”

鍾進衛聽王鵬這麼一說,心想也是,大明的王府等於是沒了爪牙的老虎,或者連老虎都不算,那些文官不欺負他們還欺負誰!

王鵬趁鍾進衛在沉思時,又端起茶杯一飲而盡,然後給自己再倒上一杯後,看鐘進衛還在想,就說道:“侯爺,不管如何,王府的田地也是夠多地,而且不管是他們直管的田地,還是名義上的田地,朝廷都是不收稅的。”

鍾進衛把注意力集中回王鵬身上,總結地說道:“也就是說,宗室藩王越來越多,朝廷負擔越來越重,宗室財產越多,朝廷收益越少?”

“可以這麼說。”王鵬點點頭。

鍾進衛其實不用王鵬來肯定,他心中已經有答案的。他看向空無一人的戲臺,沉默了一會,才自言自語地道:“都是世襲制惹下的禍根啊,要中興大明,一定得解決宗室問題才行!”

王鵬聽到了,但他就當沒聽到一樣,這個話題不是他能發表意見的。而邊上的三小,則聽得迷迷糊糊的,也無從發表看法,包廂內就靜了下來。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急促地腳步聲,隨即就聽到李定國的聲音:“侯爺,我問來原因了!”

鍾進衛一聽,心想那話劇還真有缺陷啊!

第202章 昌黎第四戰(2)第746章 天津衛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97章 聞報震怒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616章 天羅地網第480章 明人去過北美否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747章 鄭成功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645章 這一年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53章 集中供應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826章 兩份銀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621章 玄虛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254章 白杆軍第115章 李老四學數字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606章 懦夫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553章 新軍擴編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618章 憂心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691章 雖遠必誅不是口號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17章 漢奸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第562章 新來的吧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112章 一條龍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135章 與民爭利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553章 新軍擴編第638章 產鉗第679章 新軍能行麼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647章 空城計第482章 大規模前往北美第512章 鐵範鑄炮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252章 不甘認輸第617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407章 肉鬆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334章 不擺譜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43章 早朝第831章 管他是葡萄牙還是葡萄藤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36章 監軍制度第380章 張縛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574章 應對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828章 第二重運糧保險第343章 衆星雲集第762章 兵變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138章 永平第156章 劉興祚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669章 危急萬分
第202章 昌黎第四戰(2)第746章 天津衛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97章 聞報震怒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616章 天羅地網第480章 明人去過北美否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747章 鄭成功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645章 這一年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53章 集中供應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826章 兩份銀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621章 玄虛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254章 白杆軍第115章 李老四學數字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606章 懦夫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553章 新軍擴編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618章 憂心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691章 雖遠必誅不是口號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17章 漢奸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第562章 新來的吧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112章 一條龍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135章 與民爭利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553章 新軍擴編第638章 產鉗第679章 新軍能行麼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647章 空城計第482章 大規模前往北美第512章 鐵範鑄炮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252章 不甘認輸第617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407章 肉鬆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334章 不擺譜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43章 早朝第831章 管他是葡萄牙還是葡萄藤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36章 監軍制度第380章 張縛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574章 應對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828章 第二重運糧保險第343章 衆星雲集第762章 兵變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138章 永平第156章 劉興祚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669章 危急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