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小心火燭

鄭芝龍說完之後,見人可建一郎呆呆地看着自己,不由笑道:“荷蘭人在大員的新任總督普特曼斯知道吧,被我大明當場俘虜,在京師菜市口斬首示衆了。”

人可建一郎又是被打擊了一番,鄭芝龍不可能和他開這種玩笑,肯定是確有其事。

他馬上想起了那日在明國京師看到的明軍風範,心中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當初看到的那支明軍還不是明國最強的軍隊。能打敗荷蘭人,活捉他們的大員總督普特曼斯,肯定是比那支明軍還要厲害。而且從另外一個方面又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明軍的水師也非常強大了。

想到這裡,人可建一郎決定要儘快把這個新發現稟告給德川秀忠和德川家光。

他過了好一會,纔回過神來,繼續領着鄭芝龍往使館而去。

他們穿過平民居住的下町,走在山之手地域。這裡綠樹成蔭、環境優美,是江戶城內的政治中心。大名的住宅區和旗本,也就是高級武士的住宅區,以及使館都在這一片。

快到使館之時,人可建一郎忍不住還是問道:“一官,你這次作爲欽使而來,是爲了何事?”

鄭芝龍輕輕吐出兩個字道:“買島。”

“什麼?買島?”人可建一郎懷疑自己聽錯了。

鄭芝龍看向他,看着他那滿是疑惑地臉色,再次重複道:“就是買島,爲了尊重德川將軍,因此我大明纔出錢買蝦夷地。”

這回聽清楚了,人可建一郎又有了疑問道:“那蝦夷地遠離大明,又是蠻荒之地,爲何要買?”

“流放建虜之用。”鄭芝龍回答了之後,看着人可建一郎的表情,他發現今天是第一次看到這個老熟人那充滿震驚的表情,而且是連綿不斷震驚的表情,讓他的心裡很是過癮。

不用說,人可建一郎又一次讓鄭芝龍如願了,他結結巴巴地確認道:“流、流放建虜?”

要知道,大明的遼東之地被建虜佔據很久了,去年甚至還派使者邀請日本與之同盟,共同對付明國。當時建虜使者所說明國怎麼怎麼弱,怎麼怎麼被他們大金所欺負。現在怎麼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建虜就要被明國給流放了!

“是的,流放建虜。”鄭芝龍滿意地再次說了一遍。

人可建一郎這回相信沒聽錯鄭芝龍所說的話,心中暗道好險。要是去年答應了建虜的同盟要求,真的對出兵明國或者對明國表現出敵意,日本會不會滅不知道,但德川幕府肯定會有麻煩。

這明國眨眼間就拳打建虜,腳踢荷蘭,一國對倆敵手,還如此輕而易舉,真是、真是太強大了!

不過馬上人可建一郎又有了新問題:“大明如此強大,怎麼當初還讓你縱橫海上?”

鄭芝龍沒想他問出這麼一個問題,稍微愣了一下,纔回答他道:“因爲中興侯!”

鄭芝龍在京師這段時間內,對大明的轉變已經有了一個深刻的瞭解,知道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因爲一個人,中興侯的出現而變強了。

“中興侯?”人可建一郎隱隱聽說過這個名稱。

“你不用管了,現在我大明爲了流放衆多的建虜,看中了蝦夷地。但因爲有鬆前藩在那修建了城堡,爲了尊重幕府將軍,才決定出錢來買。”鄭芝龍有點不耐煩了,直接再告訴人可建一郎,這纔是正事。

他見人可建一郎聽了自己的話後,“哦”地一聲,就再說道:“對日本我是熟悉得很,也別拿什麼藉口來忽悠我,儘快安排我和兩位德川將軍見面,傳達我大明的意思。”

人可建一郎當然知道鄭芝龍熟悉日本,因此連聲道:“好好好,我馬上會去稟告將軍。”

鄭芝龍想了一會,又對人可建一郎說道:“有一點我要提醒你,請你轉告幕府將軍,鬆前藩在蝦夷地修建城堡,被天皇封爲蝦夷島主,那是因爲鬆前藩和豐臣秀吉的關係好,懂麼?”

人可建一郎也算是德川秀忠的心腹,自然知道鄭芝龍這提醒的背後意思是什麼,他會意地點點頭道:“好,我一定轉達給我家將軍。”

這時,一行人已經走到使館門口,兩人就結束了交談。

人可建一郎安排鄭芝龍住下後,向鄭芝龍告辭道:“一官,我這就去向兩位將軍稟告,應該很快就會有消息。”

“好,去吧。”鄭芝龍揮了下手,一邊說道。

人可建一郎就向鄭芝龍鞠了一躬,然後才轉身準備走人。

可他在轉身看到一邊屹立的錦衣衛之後,忽然想起一事,就又轉過頭來提醒鄭芝龍道:“一官,千萬小心火燭。”

鄭芝龍被他沒頭沒腦地一說,先是愣了一下,然後馬上醒悟過來,當即笑着道:“莫非你們還藏了建虜使者,怕我也學上任欽使,再去燒一回?”

人可建一郎一聽,連忙雙手亂擺道:“哪裡,哪裡有什麼建虜使者,切莫多心。”

然後再鞠躬,然後急速退出使館,免得又說錯了話。

太陽從頭頂開始慢慢地西斜,在山之手的中心區域,有一座佔地面積非常廣的宅院中間,有一處房屋赫然是用水泥建成。裡面一共只有兩人,正在聽取人可建一郎的稟告。

在聽完了人可建一郎的稟告後,德川秀忠和德川家光久久無語,人可建一郎所稟告的每一個消息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在消化了這些消息後,德川秀忠又開始教訓自己的兒子,秀自己的先見之明。

而德川家光,則是佩服薑是老的辣,如果不是父親,自己的統治是不是還穩固都難說了。

那些大名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現在也進入了德川幕府統治的關鍵時期,可不敢有什麼意外。

至於明國欽使所提出的那個購買蝦夷島的事,就沒什麼可以討論的。那種蠻荒之地,明國要,給了就是。如此一來,還能測出鬆前藩對自己是否忠心。

基於這樣的想法,德川幕府很快就和鄭芝龍會面,雙方就買賣的價格談了談,很快就成交了。

鄭芝龍原本就是一個商人,他用帶來的一船別樣的玻璃製品不但買來了蝦夷地,還換了不少硫磺回大明。

他在走之前回了一次家,準備把妻兒帶回京師。

而德川幕府,則調動軍隊以防鬆前藩抗拒拆遷,自有一番忙碌不提。

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382章 菸草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566章 重組夜不收第841章 暴乳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297章 賺錢的幾件事第865章 電第75章 汰兵完成第80章 通州路上第355章 不聽勸的後果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64章 輿論之論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41章 不成熟第548章 南京民變的結果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223章 贖罪銀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24章 防禦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47章 物價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763章 侯爺到哪裡了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385章 開封府第382章 菸草第539章 戰後第254章 白杆軍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641章 建虜反撲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8章 擔憂第284章 清水明月關的危機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580章 漢奸理論第30章 餉銀(2)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臉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765章 瀋陽城破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願第80章 通州路上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13章 遼東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74章 汰兵歸去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255章 大奸似忠麼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279章 殺奴第648章 吐血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239章 我忙你愁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502章 真相到底如何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88章 年夜飯第277章 求援灤州第19章 中計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379章 李自成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36章 監軍制度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515章 持久戰第592章 明軍太兇殘了第68章 老少合謀第779章 翹首以盼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860章 和平演變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
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382章 菸草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566章 重組夜不收第841章 暴乳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297章 賺錢的幾件事第865章 電第75章 汰兵完成第80章 通州路上第355章 不聽勸的後果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64章 輿論之論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41章 不成熟第548章 南京民變的結果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223章 贖罪銀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24章 防禦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47章 物價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763章 侯爺到哪裡了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385章 開封府第382章 菸草第539章 戰後第254章 白杆軍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641章 建虜反撲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8章 擔憂第284章 清水明月關的危機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580章 漢奸理論第30章 餉銀(2)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臉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765章 瀋陽城破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願第80章 通州路上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13章 遼東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74章 汰兵歸去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255章 大奸似忠麼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279章 殺奴第648章 吐血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239章 我忙你愁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502章 真相到底如何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88章 年夜飯第277章 求援灤州第19章 中計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379章 李自成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36章 監軍制度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515章 持久戰第592章 明軍太兇殘了第68章 老少合謀第779章 翹首以盼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860章 和平演變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