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面聖

陝西督糧道參政洪承疇接到馬上進京面聖的聖旨時,覺得很奇怪,什麼時候亂民的首級那麼值錢了,兩百餘個流賊首級就能進京面聖了。

問傳旨公公,也問不出什麼來,跑遠路來這鳥不生蛋的地方傳旨的,自然不會是什麼心腹人物,不知道內情是大概率的事情啦。

洪承疇猜不到是啥事,也不猜了,反正不會是壞事,於是收拾收拾,和傳旨的公公一起往京城趕。

自從鍾進衛差點因爲沒人照顧而餓死後,崇禎皇帝吩咐鍾進衛的情況每天一報。自己每天跟進總餓不死了吧,也不擔心有人怠慢。

可惜了了鍾進衛所說的那個手機的東西,自己還沒仔細再看一遍,就被刺客給攪了,那個手機也摔破不再亮了。

那手機裡的一些後世照片讓崇禎皇帝眼界大開,有好多東西還想問問鍾進衛,不知道朕這個時候能不能造出來,還要鍾進衛給朕說說後世那方方面面的事情,雖然說錯了建虜會侵襲京師這個事情,但其他很多內容講的很有意思,朕看能不能借簽下。

就在這個時候,王承恩來稟告說陝西督糧道參政洪承疇前來見駕,崇禎皇帝一愣,然後纔想起來是鍾進衛推薦的剿匪人選之一,於是,安排在平臺召見。

古代選官是要講究相貌的,相貌必須周正,歪瓜劣棗的想當官不是沒有,非常少。這個時候的洪承疇正當壯年,三十七歲,濃眉,長鬚,長的一幅官相。

崇禎皇帝一見之下,心裡先有了個好的第一印象,讓其平身後,就說道:“有人向朕舉薦愛卿,說愛卿對於西北剿匪很有心得,不知愛卿能否給朕說說?”

洪承疇一聽,就明白了果然不是二百餘個流賊首級的功勞,但會是誰推薦的呢,自己在朝中好像也沒有強援啊。

想歸想,聖上的問題還是得馬上回答的,於是道:“陛下過獎,微臣不敢當。不過微臣在西北久已,對於西北的情況是有一個想法。”

崇禎皇帝直接忽略洪承疇前面的話,道:“說給朕聽聽。”

洪承疇回道:“陛下,西北之事,首因天災,後因地方處置不當,以致災民變饑民,饑民成爲盜賊,西北災區皆有不穩情況,目前已有烽火燎原之勢,另因災區擴大,如果處置不當後果將不可設想。”

崇禎皇帝一聽,心裡一沉,身體不由微微前傾,問道:“以何良策治之?”

洪承疇不慌不忙道:“陛下,微臣有上中下三策。”

哦,還有上中下三策,好耳熟,崇禎皇帝想道,於是,配合的問道:“愛卿有哪三策,快快說來。”

洪承疇答:“上策,全力賑災,民有食,則賊自會散去,剩餘幾個不足爲慮。”

要是有那麼多糧食,朕也不會愁的睡不好覺了。崇禎皇帝聽了想道,也不說話,就看着洪承疇。

頓了下,沒見崇禎皇帝發話,洪承疇就繼續說了:“中策,封鎖災區邊界,調集得力部隊,全力絞殺亂民,一勞永逸。”

崇禎皇帝心裡一驚,這怎麼行,都是朕的子民,全部都殺了,有傷天和,何況世人會怎麼說朕,朕下不了手。

“下策,就是剿撫並用,先剿後撫,視糧草而定,糧少則剿爲主,糧多則撫爲主。朝廷得大費周章。”洪承疇也不等崇禎皇帝問了,一起說完,然後等待崇禎皇帝說話。

崇禎皇帝聽完,默默的不說話,心裡嘆了口氣,還是錢的問題啊,可朕沒錢啊;想起鍾進衛的草民論,草民也只是求活而已,只要有活路,就不會造反了,看來是真的活不下去了啊。

洪承疇靜靜的等待着,知道崇禎皇帝不好選,其實,自己說的三策,朝廷上很多人都知道。

崇禎皇帝打定了主意,就對洪承疇說道:“遼東軍費已耗盡國庫,目前暫無力量全力賑災,然亂民也是朕的子民,迫於無奈才從賊,故朕覺得你的下策是目前的可行之策。洪承疇上前聽封。”

洪承疇一聽,上前跪倒。

崇禎皇帝道:“朕封你爲延綏巡撫,全力負責西北剿匪事宜,糧草就近徵集,剿撫並用,災民能救儘量救,儘快安定西北。”

洪承疇一聽,糧草要自己解決,又想多救災民,這任務也太艱鉅了吧,但又不能不幹,自己這麼多年來努力往上爬,就是要擺脫每日爲衣食住行勞碌的命運,小時候貧窮的生活經歷一直深印在腦海深處。

洪承疇於是領旨謝恩。(因爲鍾進衛的推薦,洪承疇比原本的歷史上提前大半年而升到了延綏巡撫。)

洪承疇臨走之時,崇禎皇帝囑咐:要好好幹,放心大膽的幹,朕的西北就靠你了,希望你早日安定西北,不要辜負了朕的一片信任。

洪承疇表面表示沒問題,心裡暗暗誹謗,要使馬兒跑,又不給馬吃草,我容易麼,爲今之際,只好回去先殺一片再說了。

這邊打發走洪承疇沒多久,秦良玉就趕到京師了。

秦良玉比洪承疇的簡歷豐富多了,又是一位女將軍,崇禎皇帝非常感興趣,馬上在平臺接見秦良玉。

秦良玉着總兵武將服覲見,一米八多的個兒,着光亮閃閃的盔甲,器宇軒昂,雖已56歲高齡,鬢角偶見白髮,但仍顯英氣逼人。

崇禎皇帝一見不由得暗讚一聲,給秦良玉賜座,然後拉拉家常,讚揚下秦家滿門忠烈。最後開始問秦良玉在奢、安之亂裡面的經歷。

本來秦良玉對崇禎皇帝在剿滅奢、安的最後關頭招來京師,有點不滿,也因此故意着武將盔甲前來覲見。

但現在被崇禎皇帝一通表揚,一絲不滿之心就隨風而散了。

秦良玉就根據經歷一五一十的給崇禎皇帝述說,說的是有理有節,有驚有險,聽的崇禎皇帝津津有味,彷彿身臨其境。

說完後,崇禎皇帝在回味之餘忽然發現秦良玉鬢角的白髮,不由表露了點女將軍以前是勇,現在是不是老了。

這還了得,秦良玉征戰沙場,最不喜歡的就是別人說她老了。立馬就向崇禎皇帝表示,我一點都不老,不信,我表現給你看。

於是,在皇宮廣場,先是騎馬射箭,百步穿楊,然後一套長纓槍,舞得崇禎皇帝大聲叫好。女廉頗果然未老。

秦良玉表演完了回到崇禎皇帝面前,氣不喘,汗不出。崇禎皇帝連連點頭,高興之下奮筆贈詩一首:學就西川八陣圖,鴛鴦袖裡握兵符。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

秦良玉也高興了,說陛下以後隨便說下,雖遠在千里,也會奮不顧身的趕來。於是,又使得崇禎皇帝詩性大發,又來一首:蜀錦徵袍自裁成,桃花馬上請長纓。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里行!

臨別之際,崇禎皇帝封秦良玉爲一品誥命夫人,並囑咐好好練兵,多多練兵,幫朕把西南清理乾淨,有啥事情不滿意的,有人爲難的,來跟朕說,朕幫你做主。

秦良玉沒想自己一個女流之輩,蒙陛下如此看重,頓生此生必不忘陛下厚恩,當以死報之。

再說後金在寧錦一線沒有撈到多少好處,家裡收割完糧食一統計,好像不夠吃啊,怎麼辦?碰頭開會吧。

同樣的地方同樣的人,大家都坐定之後,皇太極把情況介紹了一番,然後說趁現在明國東江鎮廢了,難得的機會,讓大家一起出出主意,看有什麼好辦法撈一筆。

大貝勒代善和二貝勒阿敏,一個好像很欣賞自己的手指,翻來覆去的在看;另外一個好像覺得自己的扳指有瑕疵,也在仔細的尋找。

三貝勒莽古爾泰一看沒人說話,就先開口了,說道:“這有什麼好討論的,明國最富,自然去明國取了。”

四小貝勒之一的阿濟格搖搖頭,說道:“三哥,不是剛去過,那炮如何應付?”

莽古爾泰看看他,回道:“多帶些漢狗,驅趕引誘明軍開炮,反正他們的炮打不了多少發就得歇菜的。”

幾個貝勒聽莽古爾泰這麼一說,就把眼睛都看向皇太極。因爲皇太極執政後,極大的提高了漢狗的地位,這種不知道用多少人命填的方式不見得皇太極能同意。

皇太極看他們都看向他,就笑笑說:“三哥,漢奴都去填炮,誰來幫我們勞作,難道要我們女真自己動手麼?再說,就算填下去,能有百分百的把握攻下來麼,就算攻下一座城,裡面的財物人力夠我們的消耗麼?”

大家一聽,也是個理,氣氛就又沉悶了下來。

隔了一會,還是最小的多鐸開口了,說道:“那就去朝鮮好了,反正他們表面臣服我們,暗地裡還在和明國眉來眼去的,真當我們不知道?!”

皇太極還是搖搖頭,然後解釋道:“朝鮮既已歸順我們,總歸不能下手的,如果下手了,那麼歸順我們的蒙古各部就會有異心的。”

多鐸小聲的嘀咕了一句:“大不了一起打了。”不過知道這樣做是不行的,就不說話了。

最後誰也沒有提出一個不錯的主意,天色已晚,只好暫議。

當皇太極失望的回到住處呢,親衛報書房官范文程求見,說能解大汗之憂。皇太極大喜,趕緊召見。

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349章 黃雀在後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544章 威脅信第111章 水泥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802章 直升飛機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767章 訣別第627章 剃髮易服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656章 第一次第866章 看稀奇第60章 猛虎出籠第43章 早朝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566章 重組夜不收第5章 相信(3)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377章 叮囑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762章 兵變第584章 海灘演講第594章 陷阱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374章 巡撫衙門第751章 我來了第15章 偷雞不着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767章 訣別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762章 兵變第364章 龍子龍孫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9章 指點江山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718章 體檢結果第18章 算計第94章 一線生機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49章 扁人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279章 殺奴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162章 戰前氣氛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314章 賭約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31章 京師之戰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584章 海灘演講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679章 新軍能行麼第574章 應對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42章 交易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827章 海上緝私隊第592章 明軍太兇殘了第277章 求援灤州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11章 昏迷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
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349章 黃雀在後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544章 威脅信第111章 水泥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802章 直升飛機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767章 訣別第627章 剃髮易服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656章 第一次第866章 看稀奇第60章 猛虎出籠第43章 早朝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566章 重組夜不收第5章 相信(3)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377章 叮囑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762章 兵變第584章 海灘演講第594章 陷阱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374章 巡撫衙門第751章 我來了第15章 偷雞不着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767章 訣別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762章 兵變第364章 龍子龍孫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9章 指點江山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718章 體檢結果第18章 算計第94章 一線生機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49章 扁人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279章 殺奴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162章 戰前氣氛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314章 賭約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31章 京師之戰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584章 海灘演講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679章 新軍能行麼第574章 應對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42章 交易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827章 海上緝私隊第592章 明軍太兇殘了第277章 求援灤州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11章 昏迷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