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

張溥的美夢在這個位面上,因爲鍾進衛的出現,不可能得到實現。

只是現在這個時間點,不但張縛不知道這個結果,就連事先有提醒過崇禎皇帝的鐘進衛,也是沒有想到復社的最終結果是如何。

此時的鐘進衛,正和他的護衛們一起,日夜兼程地趕路。

自從商隊留在榆林,他們沒有了這個拖累,速度就是快,短短几日,鍾進衛一行人就過了黃土高原,進入關中平原了。

關中平原,又稱渭河盆地,或稱之爲八百里秦川。自戰國時期由秦國修建鄭國渠以後,就成了物產豐富的寶地,是中國自古以來最爲重要的糧食產區之一。

鍾進衛自從進了關中平原後,看到眼前的景色一變,不時能看到大片的綠色,讓這些天看多了黃土高坡的他心情一下變得大好。

現在雖是小冰河時期,氣溫低,秦地多幹旱,但關中平原的灌溉設施還是比較完善的,因此鍾進衛路上見到的樹,並沒有被人扒皮。

鍾進衛想着,要是八百里秦川,都是像自己看到的小麥一樣,長勢不錯的話,這產量應該能夠支援陝北吧。

畢竟鍾進衛第一次來這裡,對於明朝時期的產量還不好確認,因此不敢得出準確的結論。

他想到這裡,放慢了馬步,直起上身,舒展了下有點酸了的身子,而後轉向左邊,對顧百川道:“你看這小麥,不錯吧!如果八百里秦川基本都是這樣,你估計能得多少,夠不夠秦地的百姓度過災年?”

顧百川一聽中興侯問出如此高深的問題,不由得有點爲難地回答道:“侯爺,要是您問屬下,這裡的官吏那些人看着有作奸犯科之嫌,屬下能拍胸脯回答您,答案肯定八九不離十。但您要問屬下有關這農活的,屬下實在答不上來。”

鍾進衛一想也是,顧百川是京師人氏,出身錦衣衛,供職東廠。他怎麼可能會知道這些農業問題呢!

於是,鍾進衛對顧百川笑了下道:“理解。”

然後他又把頭轉到另外一邊,想重新找個人問問。

在他右邊的馬祥麟一看中興侯轉向自己,搶先苦笑着說道:“侯爺,您別問末將。末將只擅長於上陣殺敵,對這農事也是一竅不通。”

鍾進衛無語,假裝繃着臉訓道:“那怎麼行,你不是石柱土司麼,應該能做到上馬能打仗,下馬能治理好部族,怎麼能只知道打仗!”

馬祥麟啞口無言,中興侯這麼說也有道理。可自己的性子就喜歡舞槍弄棒,不喜筆墨紙硯,要讓自己做到中興侯說得這點,真是太難了。

幸好鍾進衛沒有繼續和他探討有關下馬會治理部族的事兒,而是喊了聲:“李老四!”

李老四就在他們三人的後面,聽到中興侯喊他,連忙答道:“小人在。”

“你好像是農民出身,你來回答下剛纔我問得問題。”鍾進衛說完後,注意聽着後面李老四的回答。

等了一會,鍾進衛仍然沒聽到李老四的回答,以爲是馬蹄聲太響,以致掩蓋住了後面李老四的回答,就再次大聲道:“李老四,我聽不清,答得大聲點。”

顧百川在一邊倒是聽得清楚,笑着回答鍾進衛的話道:“侯爺,老四這廝壓根沒答。”

鍾進衛無語,只好再問道:“你個李老四,我的話你都不回了,膽子真大了啊!”

李老四不敢不答了,哭喪着臉回道:“侯爺,八百里是多少啊?”

李老四的話音落了之後,變得很安靜,只有馬蹄聲在“的的”地響。

鍾進衛想起李老四這廝,當初自己教一二三四的時候所鬧出的笑話。沒文化,真得很可悲啊!

他自個回憶了下李老四的事蹟之後,才大聲說道:“李老四,本侯爺決定了,這次回京師後,把你關侯府裡,讓於叔的孫子教你讀書寫字,不出師就別出門了。”

顧百川在一邊聽了,當即哈哈大笑起來,同時還有王鵬的笑聲,鍾進衛卻也跟着笑了。他們笑得李老四滿臉通紅,而馬祥麟莫名其妙。

就這麼一邊說笑一邊趕路,倒也減少了好多旅途的疲乏。

王鵬的眼睛尖,看到遠處有人,就對鍾進衛說道:“侯爺,前面有人,您不妨問問他們本地人,說不得能給您一個答案。”

鍾進衛擡頭往前望去,發現在遠處的路邊是有人,田地裡也還有一些人在幹活。

於是,“駕”地一聲,當即催馬快跑起來,三百多人,一起提速狂馳而去。

沒過多久,那邊的人也發現了路上來了一支騎軍,嚇得路邊的人都往田裡跑去。

只不過他們沒跑多久,就發現了鍾進衛這行人的旗幟,乃是正規明軍。就停下腳步,但仍在原地看着鍾進衛一行人,並沒有回到路邊來。

鍾進衛一行人跑到那些人原本待着的路邊時,發現地上有一些凳子、桌子,還有一把大傘以及傾倒在地上的茶壺,茶杯等物。

看得出來,應該是這裡的地主或者管家之類的在監督農夫幹活。

不用鍾進衛示意,王鵬大聲對田地裡的人喊道:“朝廷欽使,中興侯路過此地,有話要問你們,快點過來,別讓侯爺久等了。”

田地裡的人看到路上這支騎軍,騎在馬上,整齊地排成一長串,並沒有其他任何多餘的動作,又看到鍾進衛一行人都是衣甲鮮明,必然是朝廷精銳軍隊無疑了。

剛好又聽到了王鵬的喊聲,當即不敢怠慢,趕緊過來拜見。

鍾進衛見過來的人一個個神態緊張,誠惶誠恐地樣子,就笑着對他們道:“起來吧,站着說話。”

這些人起來之後,一個個低着頭,彷彿是第一次去相親的大姑娘,害羞而不敢擡頭四顧。

鍾進衛爲了緩和下氣氛,就和藹地說道:“不好意思,打擾你們了,害得你們的茶壺茶杯都掉地上了。”

這些人沒想鍾進衛會說這樣的話,都吃了一驚,領頭的那人連忙擡頭,雙手亂擺道:“不管大人的事,是草民們自己膽小。”

顧百川等人對鍾進衛這種有失身份的親民舉動,已經看得麻木了,因此並不吃驚,他們只是盯着這些人,防備可能會對鍾進衛有不利的事情發生。

“我沒別的事情,只是想請教你們一個問題。”鍾進衛繼續保持着之前的語氣,向那個領頭的人說道。

“不敢當,不敢當,大人有事儘管問。”那人的雙手又是一陣亂擺。

鍾進衛知道也不能太客氣了,太客氣一樣會嚇到他們,就直接把剛纔問手下的問題,向這人重新問了一遍。

那人一聽,擡起了頭,看向鍾進衛,有點自豪地道:“大人,八百里秦川所出的糧食,不說秦地,就是周圍省份,要是換作收成好的時候,也能有餘糧運過去賣。”

“那按照這幾年的收成情況呢?”鍾進衛追問道。

那人並沒有猶豫,直接就回答了,可以看得出來,他對這田裡的事情還是很熟悉的:“大人,如果按照這幾年的收成,光養活秦地,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鍾進衛一聽,就奇怪了,繼續問道:“那怎麼陝北還餓死不少人,好多人甚至被逼得當了賊寇?”

那人明顯楞了下,而後才訕訕回答道:“大人,您說的是八百里秦川,都種小麥的情況。”

鍾進衛一聽,原來是自己的問題出了問題,他就改問道:“那現在八百里秦川除了種小麥等糧食之外,還種什麼?”

“回大人,還種棉花。”那人馬上回答道。

“哦,說得也是,棉花在北地也是必不可少的,要不凍死人。”鍾進衛聽了後自言自語了一句,然後再問道:“棉花是不是種的太多了點,人都餓死了,還要棉花幹嘛?”

那人這次倒沒有馬上回答,有地的人又不管別人餓不餓,只看種什麼能提高自己的收益而已。

不過他也就稍微靜了會,就馬上回答道:“大人,棉花種得並不多。”

“哦,棉花種得不多,那是還種了什麼?”鍾進衛一聽,馬上問道,心中在想着還有什麼是生活必須的東西,非得擠佔農田。

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34章 閻應芳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622章 全功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498章 藩王會議(8)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50章 死人第791章 大明危機第648章 吐血第18章 算計第83章 喜從天降第525章 報紙滲透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835章 趕往湛江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63章 榮譽榜第494章 藩王會議(4)第13章 遼東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91章 捨命相救第628章 比恰母得海日泰第86章 理想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609章 殺手鐗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308章 要自救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241章 作秀和託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27章 薊州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132章 開民智第828章 第二重運糧保險第854章 請罪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112章 一條龍第52章 救災第656章 第一次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380章 張縛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53章 集中供應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57章 貨幣第14章 趁機撈錢第124章 話劇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141章 皇帝分贓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580章 漢奸理論第406章 御廚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515章 持久戰第786章 北方軍隊的改編方案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768章 突圍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111章 水泥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378章 一羣豬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第49章 扁人第148章 教育部第53章 集中供應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349章 黃雀在後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498章 藩王會議(8)第343章 衆星雲集
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34章 閻應芳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622章 全功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498章 藩王會議(8)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50章 死人第791章 大明危機第648章 吐血第18章 算計第83章 喜從天降第525章 報紙滲透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835章 趕往湛江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63章 榮譽榜第494章 藩王會議(4)第13章 遼東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91章 捨命相救第628章 比恰母得海日泰第86章 理想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609章 殺手鐗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308章 要自救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241章 作秀和託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27章 薊州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132章 開民智第828章 第二重運糧保險第854章 請罪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112章 一條龍第52章 救災第656章 第一次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380章 張縛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53章 集中供應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57章 貨幣第14章 趁機撈錢第124章 話劇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141章 皇帝分贓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580章 漢奸理論第406章 御廚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515章 持久戰第786章 北方軍隊的改編方案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768章 突圍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111章 水泥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378章 一羣豬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第49章 扁人第148章 教育部第53章 集中供應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349章 黃雀在後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498章 藩王會議(8)第343章 衆星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