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交易

韓爌走進主敬殿中,發現崇禎皇帝面無表情的坐在上面,一旁只有提督東廠的王承恩伺候着。

難道是要被抓到東廠裡面去?不至於吧,東廠已經兩年未見其蹤跡了。

他一邊想着,一邊走近後,主動跪倒在地:“參見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本來他是內閣首輔,無須這麼大禮跪拜的,只是因爲心裡有鬼,不自覺的拜見了。

崇禎皇帝並沒有讓他立刻起來,心裡也是膩味,並不待見他,只是說道:“閣老,可曾統計出京畿之地的損失如何?”

韓爌聽崇禎皇帝稱自己閣老,知道情形沒有自己想象的嚴重,但崇禎皇帝的問題又讓他爲難:“陛下,建虜退去未久,臣等暫時無法統計。”

“建虜所過之處,猶如蝗蟲過境,朕之子民被殺,財物被搶,房屋被毀。遠的不說,你聽聽京師之內的難民,每天哀鴻之聲,朕在深宮之中都能聽到。”崇禎皇帝的聲音冰冷冷的。

韓爌垂着頭,冷汗開始在他的額頭若隱若現。

“建虜初犯之際,閣老信誓旦旦之言,猶在朕之耳邊。”崇禎皇帝的聲音慢慢的越提越高,整個大殿中迴盪着他的聲音。

“閣老力薦袁崇煥,可你的好學生是怎麼做的?前些天你都看到的吧!”

“臣有罪!”韓爌的冷汗已經匯成了小溪,順着臉頰,從長長的鬍鬚上順勢而下。可他不敢去擦。伏着頭回道。

崇禎皇帝在上首看到韓爌的樣子,知道qian戲已經差不多。於是,換了一幅和緩的語氣說道:“閣老輔助朕有兩年了吧,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朕是念舊的,不會忘的,平身吧。”

聽到聖上的語氣和緩下來,韓爌的內心輕輕的舒了口氣,回道:“老臣謝陛下。”

崇禎皇帝對着站在一側的王承恩道:“給閣老賜座。”

韓爌緩慢的站起來,偷偷的擦了擦汗,坐了半個屁股到凳子上。他也是宦海浮沉幾十年的人,知道事情不會就這麼完的,肯定還有下文。

待韓爌坐定之後,崇禎皇帝又開口了:“朕念着閣老的苦勞,可有的人不會,待打退建虜,京畿之地有家業的人恐怕會彈劾相關人員,包括閣老。到時候,如若彈劾的人多的話,朕也護不了閣老了。”

聽崇禎皇帝這麼一說,韓爌又坐不住了,知道自己,或者家族的命運就在崇禎皇帝的一念之間了。聖上說的那些人,他心裡有數,平時還巴結着自己,可一旦損及他們的利益,是拼了命都會上來咬一口的主。

韓爌站了起來,對着崇禎皇帝躬身道:“請陛下聖裁。”

崇禎皇帝沒有接他的話,而是繼續自己的話題:“閣老今年應該是六十有七了,家裡還有一個可愛的孫兒吧?”

崇禎皇帝一聽這話,就明白聖上的意思了。算了,再留在朝廷上,最後搞的家破人亡,還不如現在告老還鄉,聽聖上的意思,只要我辭官不做,迴歸故里,應該會放自己一馬。

於是,韓爌躬身道:“陛下,臣年老體弱,老眼昏花,已不堪勝任當前職務,望陛下準臣告老還鄉。”

崇禎皇帝沒說好,也沒說不好,而是問韓爌道:“禮部尚書溫體仁,不知道閣老如何看,他是否有入閣的資格?”

韓爌算是明白崇禎皇帝的意思了,就是讓自己把位置騰出來,方便溫體仁入閣。於是,他回奏道:“陛下,臣以爲溫體仁廉潔自律,才思敏捷,乃國之幹才,入閣綽綽有餘。”

崇禎皇帝點點頭,這個韓爌還算是識相的,沒有老糊塗:“朕也是這麼想的。閣老回去後,寫個奏章,明天在早朝上給朕。”

韓爌明白這個就是崇禎皇帝今天叫自己來的目的,現在交易完了,聖上是如意了,自己也落下了一顆提起來的心。算是雙贏了。擺了,辭官歸故里,頤養天年吧。

待韓爌退出去之後,崇禎皇帝感概的對一旁伺候的王承恩道:“還是鍾先生好啊,可以不和這幫子人勾心鬥角,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朕不行啊!”

王承恩連忙開解道:“陛下乃天之驕子,那些臣子豈能與陛下相提並論。”

崇禎皇帝笑笑,沒有再說話,看起了奏章。

再說鍾進衛回到偏殿後,見到阿奇,跟她說了偏殿的事情,重點突出自己在皇帝和國家重臣面前毫無懼色,指點江山,讓聽衆爲之讚歎的事蹟,末了,感嘆了一句:“可惜沒有一把鵝毛扇啊。”

阿奇有點好奇:“要鵝毛扇幹什麼?現在十二月份,大冷的天氣,還要扇子?”

“諸葛亮啊!”

阿奇無語,原來鍾進衛的老毛病又犯了。於是,用她那秀氣的眼睛,白了下他。鍾進衛要封伯爵,阿奇當然爲他高興,然而,阿奇記得公子說還要重新寫奏章,她惦記着這事,就轉身去拿文房四寶了。

鍾進衛一見,想起還有正事要幹,於是先自己到黑板那,一邊回憶着一邊在黑板上把軍制改革的要點一條一條寫出來,然後進行查漏補缺,等到該補充的地方都補充了,覺得沒有什麼遺漏了之後,對已準備完畢的阿奇說道:“現在我說,你寫。”

阿奇乖巧的點了點頭。

因爲有了準備,這次的奏章一次就寫成了。標點符號都沒有錯。其實這次奏章上語句都很簡單,基本就用到了逗號,句號,分號之類最基本的幾個符號而已。阿奇又心靈手巧,自然就不會錯了。

阿奇讓鍾進衛把奏章收好,然後鄭重的對鍾進衛說道:“公子,奴家有幾句話想對公子說。”

鍾進衛見阿奇如此鄭重,心知肯定是比較重要的事情了,就收斂了下自己的心態,也鄭重的對阿奇說道:“好!有話儘管說就是了,爲夫聽着。”

阿奇無語,跟鍾進衛接觸時間越久,免疫力也越高了,現在這種話已經不會讓她臉紅了。

“公子,您明天就要上早朝去了,禮儀方面,奴家先告訴您一些,過會應該會有專門的侍儀官過來教您的。”

原來是這個啊,沒問題,鍾進衛想道。

“不過奴家想跟您說的話,最重要的是,奴家以爲,公子的一些言行舉止,在現在的人看來都很怪異。奴家生活在宮中,雖然沒有人教,但奴家知道一個道理,出頭的鳥兒先死。公子太異於常人了,所以,奴家覺得公子和外面的人交往的時候,特別是一些心懷叵測的人,最好舉止不要太古怪。奴家這些話藏心裡好久了,不說不快,請公子不要見怪!”

鍾進衛聽了,心知阿奇是一心爲自己考慮。這道理,他不是不懂,只是身在局中,始終沒有很重視。

自己以後肯定還會跟很多人打交道的,雖然自己不是很樂意打交道。現在這些文臣辦事的本事沒有,嘴皮子上的功夫卻是一流的,就算崇禎皇帝護着,他們要說死自己怕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鍾進衛想到這裡,誠懇的對阿奇說:“謝謝你,阿奇。我以後一定會注意的。”

阿奇一看公子很聽自己的話,態度又誠懇,心裡頓時覺得像吃了蜂蜜一樣,甜甜的。

第二天,天矇矇亮,早朝就開始了,內閣輔臣,六部及督察院堂上官領頭一一列班。

明朝除了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隸之外,其他皇帝要麼不早朝,要麼早朝就流於形式,後來一般定了早朝只處理五件事情的慣例。

這天,崇禎皇帝這天一上朝,就先宣佈一件事:“先前救駕之人,現已甦醒。朕深感其以命相救,故想特旨賜他伯爵之位,世襲之,歲俸按忠勤伯汪廣洋之列,三千六百石。諸臣可有異議?”

啥,傳說中的人醒過來了?雖然在場的臣子都爲儒臣,講究不以怪力亂神,也沒有被外面民間的謠言所惑,但八卦是免不了的。朝堂上頓時響起了一片嗡嗡聲,好半天還靜不下來。

負責維持朝堂綱紀的鴻臚寺官員一見實在太不給面子了,就出班制止。

督察院御史袁弘勳出班奏道:“陛下,不知此人是何來歷,但慎之。”

“此人爲流落海外的宋朝後裔,因思念故國,特意回來看看,路遇禮部尚書溫體仁,因其見識廣博,所言非凡,故推薦給朕。在朕召見其之時,正好捨身救了朕一命。此事溫卿可爲證。”崇禎皇帝早就準備好了,知道這些人會問。

溫體仁配合的出班證明確實如此。

袁弘勳一聽崇禎皇帝沒有說是半空突然出現的,就不再說什麼了,本來如果崇禎皇帝這麼說了的話,他是準備再出言說說的,聖上不要糊塗了,世上哪有此事,有本事讓他再在半空顯個身看看。

內閣輔臣成基命出班奏道:“陛下,此人雖然有救駕之功,但臣以爲賞賜太厚,朝廷之爵位乃是公器,歷來只有軍功授爵或者外戚授爵。臣以爲賞其伯爵不妥。”

這些文臣,啥事情都要搗亂搗亂,看不得別人比他們好。崇禎皇帝心裡有點生氣,不過沒有表現出來,只是沉聲道:“卿以爲朕之命就值不了一個伯爵之位?”

這話,成基命可不敢接了。用眼瞄了瞄內閣首輔韓爌,誰知他一動不動,就像一個廟裡的泥菩薩,今天還真怪了。只好再答道:“臣不是這個意思,只是國家多難之秋,賞賜太豐,朝廷負擔不起。”

這還像個人話,但顯然不能就不封了,先不說救駕之事,光鍾進衛對自己的幫助之大,就值得自己封他伯爵。看看其他的公侯伯,哪個有用,都是些光拿俸祿不辦事的蛀蟲。

其他幾個閣臣也站出來聲援成基命。雙方就你來我往的進行討價還價,最後各退了一步,議定了封鍾進衛爲中興伯,不世襲,歲俸爲一千一百石。

接下來,就讓鍾進衛上殿聽封了。文武百官們都好奇起來,這個傳說中的人到底是啥模樣的,有的人還沒聽到鍾進衛的腳步聲,就伸着脖子看着殿外了。

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495章 藩王會議(5)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802章 直升飛機第699章 三路齊進打建虜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841章 暴乳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72章 比對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59章 廠衛第283章 建虜並不笨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6章 難眠之夜第278章 伏擊建虜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621章 玄虛第61章 佈告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273章 清水明月關口第78章 思念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735章 專利法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174章 影響第31章 京師之戰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57章 貨幣第622章 全功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508章 要撥款先出力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27章 薊州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526章 新軍演練第95章 脫險第649章 跳雷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45章 銀子第854章 請罪第87章 漱口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234章 鼠疫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51章 難民營第805章 義善社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323章 死營第762章 兵變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214章 萬人敵第96章 滅口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麼第509章 綁架范文程麼第61章 佈告第805章 義善社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772章 高瞻遠矚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
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495章 藩王會議(5)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540章 大明萬勝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802章 直升飛機第699章 三路齊進打建虜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841章 暴乳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72章 比對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59章 廠衛第283章 建虜並不笨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6章 難眠之夜第278章 伏擊建虜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621章 玄虛第61章 佈告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273章 清水明月關口第78章 思念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735章 專利法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174章 影響第31章 京師之戰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57章 貨幣第622章 全功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508章 要撥款先出力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27章 薊州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526章 新軍演練第95章 脫險第649章 跳雷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45章 銀子第854章 請罪第87章 漱口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234章 鼠疫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51章 難民營第805章 義善社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323章 死營第762章 兵變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214章 萬人敵第96章 滅口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麼第509章 綁架范文程麼第61章 佈告第805章 義善社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772章 高瞻遠矚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