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佈告

第二天,天剛矇矇亮,五城兵馬指揮司的兵丁就按照昨晚戶部來的大人的吩咐,開始整理難民營。

一些不幸沒有捱過寒夜的難民屍體擡了出來,明顯看得出來,死去的人數比之前少了好多了,而且這次,他們身上的衣服並沒有被搶掉。

畢竟,如果不是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百姓們還是非常尊重死者的。

兵丁們在擡走屍體之後,在難民營裡面清理出了一塊空地,擺上一排桌子和凳子,然後又在難民營門口也排了一排桌子和凳子。

難民們昨晚加餐,添了火炭,又得到了承諾,心裡有了期盼,精神顯得好多了,紛紛在關注着兵丁們的行動。

兵丁們擺置的差不多的時候,難民們紛紛議論起來。

難民甲道:“昨晚那位大人說的難道是真的?”

難民乙鄙視他:“皇上吩咐的,那有可能假!”

難民丙老於世故,有點難以置信的道:“這麼快就開始佈置了,不像以前的官府啊。”

難民丁解釋道:“當今皇上乃聖明天子,當然和以前的不一樣了!”

難民營中有力氣說話的,都開始發表自己的看法,見解,整個營地顯出了一股生氣。

很快,兵丁們又安排能打工的人去排隊,純力氣的,會手藝的,各自成列。

還沒排完隊伍的時候,戶部的吏員就到了。也不多加客套,分成兩組。門口的凳子那一排坐了四個人,營地裡面的凳子上坐上八個人。

馬上,難民營裡面的登記就開始了,那裡的吏員忙碌的記着人名,籍貫,力氣活還是手藝活等細節。

而營地外面的四個人,兩個是負責登記來捐錢捐物的百姓流水,兩個是負責登記做工的需求。

現在的時間還早,不說京師的百姓,連督察院的御史都還沒有到。戶部的官員只是因爲有戶部尚書的交代,所以不得不早點趕過來,把難民營裡的工作先做了起來。

等了約莫小半個時辰之後,兩個御史騎着馬趕過來了。見到還沒有百姓來登記,互相看了一眼,暗道這個時間點果然沒有來晚。然後進了兵丁所屬的房子裡去喝茶等待。

寒風時不時的刮過來一下,冬日雖然已經露出了頭,但卻感覺不到一絲暖意。

時間悄悄地在流逝,屋裡的御史派兵丁出來看了兩回了,沒見有一個百姓過來。

漸漸地,營地門口負責登記的四個吏員被凍得坐不住了,紛紛站起來轉轉,看着大街的盡頭,心裡嘀咕着:怎麼一個都沒有得來。要說也是,賑災從來都是官府的事,這回卻讓京師的百姓來做這個事情。來多少不知道,有沒有來都是一個問題呢。

事情果如他們所料,快到響午了,還是沒一個人過來捐錢捐物的,甚至連登記用工的人都沒有一個。

營地裡的難民也不時的把目光瞧向大門處,盼望着好心人能夠出現。但長時間的等待,一直讓他們失望着,擔憂的神情出現在了越來越多的難民臉上。

冬天的時候,百姓沒有多少事情可做。更重要的是,外面很冷,所以一般都睡到很晚纔起來。

到接近響午的時候,百姓們才陸續起牀,張貼的佈告也吸引了一些出門的人。

佈告處慢慢地也越來越熱鬧,看得出來佈告牆下的人主要分爲兩批人。

一批是普通老百姓,雖然不認識字,但在別人宣讀佈告的時候,聽得明明白白,但卻無能爲力。這幾個月京師的物價一天一個價,自己都難以過活,那還談救濟別人呢!

另外一批人,穿的體面,帶着跟班,一看就是家裡不缺錢的,也識得字,他們也討論的熱鬧。不過更多的卻是在討論朝廷的佈告怎麼用了大白話,是不是朝廷沒人了,寫大白話,嘲笑地,諷刺地,都有。最後呼朋喚友的去吃肉喝酒了。

這個時代,沒有照片,也沒有錄像,所以沒有經歷過苦難,沒有類似難民的經歷,光憑文字,很難讓這些人能感同身受,能體會到那些人的處境有多悲涼。

其中就有一夥人在臨街的一處酒樓喝酒吃肉。喝的痛快時,渾身被酒激得火熱,就把窗戶給打開來涼快涼快。

忽然,有個人往窗外瞄了一眼,發現有幾輛車子經過,上面堆滿了衣食。不由的“咦”的一聲,然後趴到窗戶邊去看個究竟。

等看到車子去的方向確實是王恭廠方向後,回頭對他的同伴說道:“速來看傻子,還真有人捐物去了。”

還真有人嫌自己錢多,去幫朝廷做好事了?這些人有點不信,紛紛擁到窗口看熱鬧。

果然,一共兩輛平板車,一輛堆着一些破舊的麻布衣服,還有一些火炭,上面坐着一個粗布舊衣的老頭。還有一輛平板車上面堆着一些粗糧,由一個同樣粗布舊衣的小夥押着。

“看着也不像是那個府上的家丁,瞧那破落樣,自己都沒得吃吧,還想當好人。”其中一個鄙夷地下着結論。

“看着像是窮了一輩子忽然得了錢財,趕緊買儘量多的東西回家堆着,生怕再餓着似的,不像是去捐的。”另外一個有不同的意見。

“你看他們不是向王恭廠方向去的麼?”

“說不得前面就拐彎了呢,那邊都是窮鬼住的地方,我看還是我猜得對。”

“你們都別爭了,我們趕緊吃完,吃完了去迎春樓耍耍,那些姐兒說不得還在牀上呢,正好不用起了。”

一夥人會意的一起淫笑起來。

那兩輛平板車,的確是朝王恭廠而去的,不過不是看了佈告去的,而是爲了兌現昨天的諾言而去的。

那兩個人正是昨天鍾進衛所收爲家僕的一家人中的老漢和他兒子。老漢叫於海寧,兒子叫於長儉。

此時他們兩個也不知道背後有一羣人在議論他們,正埋頭趕路。

“爹,您說公子有多大年紀?”於長儉終歸是按不住性子,朝着前面車上的老人說起了話。

老人沒有立刻回答,繼續駕着駑馬前行,過了一會,還是回答了他兒子的問題:“看着像是二十出頭的。現在的年輕人裡面,還有像公子一樣好心腸的人,真是少啊,特別是在京師這種環境裡面。”

“爹,您說兒子能不能也像公子一樣,混個官噹噹?”

老人聽了,忽然轉過頭來,臉上一臉的嚴肅:“爹是怎麼教你的,要戒浮戒躁,認真做事,有些事情自然就會水到渠成!再說公子也不是混出來的,公子見識博聞,又有救駕之功,你要好好學着點。”

“爹,我錯了!”

聽到兒子認錯,老人才滿意的轉了回去。

“爹,那您說咱會功夫這事能不能讓他知道?”

這次,老人沒轉過來,直接說道:“就你那三腳貓功夫,讓公子瞧見了笑話。”

於長儉有點不服氣的撇撇嘴,但不敢出聲,讓老人聽見。

一路說着話,不知不覺地就很快走上了王恭廠前面的大街。

難民營門口,其中一個吏員不小心擡頭瞧見遠處過來的兩輛堆着物資的平板車,一下激動了,像是看見了外星人一樣,驚呼起來:“來,來人了,快看,終於來人了。”

其他三個吏員和邊上的兵丁紛紛看了過去,果然是來人了啊。坐回位置的坐回位置,奔進房子裡叫御史的叫御史,甚至還有兩個兵丁朝平板車迎了過去。

那邊的於海寧兩父子拐到難民營門口的大街上後,就驚詫於難民營的動靜,和他們印象中的完全不一樣。這個,究竟出啥事情了?

那兩個兵丁走近了一看,才發現是熟人。昨天由東廠的人交代送走的人,自然有印象的。

帶着敬意,問明來意後,引導他們走向那邊登記捐物的吏員那裡。

等走到難民營門口的時候,於海寧父子也搞清楚了情況。心裡明白,中興伯急人之所急,這麼快就有了動靜,使得難民營的鄉親有了生機。不由得涌起了一陣的感動和自豪,覺得做公子的家僕並沒有把自己的身份降低。

第759章 急轉直下第465章 大明聚寶盆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853章 得勝歸來第304章 驚聞噩耗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13章 遼東第64章 輿論之論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306章 晉商的作用第515章 持久戰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50章 死人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8章 擔憂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588章 偷城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704章 宣言第41章 不成熟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116章 陶瓷廠第21章 漢魂漢奸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502章 真相到底如何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567章 煩惱第355章 不聽勸的後果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1章 相遇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39章 查漏補缺第83章 喜從天降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592章 明軍太兇殘了第599章 漢民怎麼辦第122章 溫育仁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843章 回京第223章 贖罪銀第747章 鄭成功第264章 灤州光復第745章 個人魅力不夠麼第576章 大灰狼第854章 請罪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66章 汰兵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122章 溫育仁第59章 廠衛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262章 血債血償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391章 海蘭珠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34章 閻應芳第606章 懦夫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564章 登萊的士氣
第759章 急轉直下第465章 大明聚寶盆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853章 得勝歸來第304章 驚聞噩耗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13章 遼東第64章 輿論之論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306章 晉商的作用第515章 持久戰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50章 死人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8章 擔憂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588章 偷城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704章 宣言第41章 不成熟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116章 陶瓷廠第21章 漢魂漢奸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502章 真相到底如何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567章 煩惱第355章 不聽勸的後果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1章 相遇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39章 查漏補缺第83章 喜從天降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592章 明軍太兇殘了第599章 漢民怎麼辦第122章 溫育仁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843章 回京第223章 贖罪銀第747章 鄭成功第264章 灤州光復第745章 個人魅力不夠麼第576章 大灰狼第854章 請罪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66章 汰兵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122章 溫育仁第59章 廠衛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262章 血債血償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391章 海蘭珠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34章 閻應芳第606章 懦夫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564章 登萊的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