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重視復社

當天夜裡,鍾進衛便安排四小讀書識字。而他自己則口述一些東西,由阿奇筆錄,一直忙到了深夜。

第二日一早,鍾進衛便出發前往錦衣衛衙門。

可沒想他還沒到錦衣衛衙門,在路上就被傳旨宦官給追上了,讓他即刻前往文華殿覲見。

崇禎皇帝應該知道這幾日新軍的事情已經全面鋪開了,自己忙得腳不沾地,還這麼一大早就來傳詔自己,估計是有大事情。

鍾進衛當即不敢怠慢,先趕去見崇禎皇帝了。

當他到達文華殿時,發現首輔溫體仁已經在了,他和皇上的臉色都比較莊重。

“鍾師傅,看來你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崇禎皇帝一見鍾進衛就如此說道。

鍾進衛有點暈,根本就想不起來自己有過什麼擔心。不過他並沒有繼續暈下去,因爲溫體仁把他手中的一份奏章遞給了他。

鍾進衛急忙展開一看,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復社的事情。

幾天之前,復社在應天府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集會。

因爲剛好是鄉試之後,考生們都還滯留在應天府等待結果。當復社的集會一召開時,士子云集響應,那場面真是千古未見。足有幾千士子聚集在一起,聽着復社領袖張縛的演講。

大部分士子當即加入了復社,這裡面甚至還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有官宦家庭的背景。

一時之間,在江南一帶的士人之中,相逢不談幾句復社,都會被別人譏諷孤陋寡聞。

這些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張縛宣稱只要加入復社,就有資格中舉。

復社的骨幹有進士,舉人等等,能給出範文指點你應試;復社有官府背景,可以通過舉薦讓你獲得考試資格;對復社貢獻大的,甚至能包你錄取榜上有名。

反正就一句話,只要你進了復社,就比別人更容易得到考試資格,而且考上的機率極大。只要你對復社貢獻大的,甚至包你必中。

復社領袖張縛甚至還是內閣輔臣周延儒的座上客,見張縛也是口稱西張先生。

在原本的歷史上,因爲崇禎皇帝廢了廠衛,而復社張縛所做之事又對士子有利,當然也包括許多有官宦家庭背景的人,因此聲勢浩大的復社消息都被瞞了下來。

以致後來京師會試的時候,許多復社中人紛紛中了進士。這時才引起當時任首輔的溫體仁所關注,開始打壓復社。

但就算如此,當時復社已成氣候,許多文官也在暗地支持復社,甚至溫體仁最後去職,周延儒重新當上首輔,都有復社在背後操縱的影子。

但在這個位面上就不一樣了,在鍾進衛的建議下,廠衛得以重新出山。並且還是在鍾進衛的堅持要求之下,崇禎皇帝雖然不重視復社,但還是派出了東廠番役前往江南監視復社。

也因此,復社第二次聲勢浩大的集會內容被擺到了崇禎皇帝的案頭。

如果只是結社的話,哪怕聲勢再大一點,恐怕崇禎皇帝此時也不會來操心這個事情。因爲在大明朝,結社是一種風潮,是文人雅士經常做的一件事情。

但復社的結社,卻觸動了封建王朝的一個禁忌,就是企圖影響科舉考試。

如果單單只是幾個人聚在一起互相學習交流,以便大家都能提高,從而增加榜上有名的機會,那也無可厚非。

可復社這聲勢太大了,人數已經超出了崇禎皇帝的容忍度。更何況從復社的蛛絲馬跡中可以看出,復社好像還用不法手段在影響着科舉。

當然,因爲復社的排他性很強,在民間也不是沒有人反對復社,但都被複社用各種手段給打壓掉了。

鍾進衛看到這裡,也暗暗爲復社的聲勢所吃驚。這要是放在後世,有這麼大一個組織能影響高考的,怕也會受到行政干預。

溫體仁見鍾進衛合上了奏章,知道他已經看完了,就對他說道:“中興侯,你可知玉繩是否與復社有關聯?”

鍾進衛一聽溫體仁問這麼敏感的話題,當即吃了一驚。

這時,他才發現文華殿內就只有他們三個人,宮女內侍都已經迴避到殿外去了。

鍾進衛略微一想,他沒有直接回答溫體仁,而是轉向崇禎皇帝道:“陛下,臣從家鄉來了後,歷史已經被改變很多了。在這個時候,周延儒是否和復社有牽連,臣不敢說,免得冤枉了他。”

崇禎皇帝皺着眉頭,微微點頭,鍾師傅說得也有道理。

“陛下,這事情涉及大明的內閣輔臣。臣建議派出廠衛,暗中調查,一切以當前的事實爲依據,如此才能做到不冤枉於他。”鍾進衛繼續向崇禎皇帝建議道。

這點其實也是崇禎皇帝和溫體仁的意思,他們還沒有幼稚到聽鍾進衛一句話後,就拿內閣輔臣開刀。之前問問鍾進衛的意思,更多的是一種擔心。

“鍾師傅言之有理,朕和溫卿也是這麼想的。這事還多虧了你事先提醒,否則縱容這復社這麼發展下去,其危害就太大了。”崇禎皇帝感嘆地說道。

以前的時候,無論是他,還是溫體仁都不怎麼在意復社。當初要不是鍾進衛的堅持,說不定廠衛都不會派出去。

崇禎皇帝當即傳詔東廠提督王承恩覲見,命令他派出得力番役速速前往江南,全面調查復社的事情。特別是那個張縛和大明官吏的關係,用什麼手段來達到他們宣稱的目的等等這些事情。

王承恩也知道此事事關重大,馬上就去着手安排此事了。

鍾進衛看着崇禎皇帝終於重視復社,認真對待了,心中就放下了一塊石頭。

不過他沒想到的是,復社竟然還鬧出了一件讓他震驚的事情。

不過因爲有東廠的調查報告,和他在後來的建議,讓崇禎皇帝沒有像他祖父萬曆皇帝一樣,最終選擇妥協的方式去解決。

處理完了復社的事情,文華殿內的氣氛就輕鬆起來了。

崇禎皇帝與溫體仁都和鍾進衛聊了些新軍的事情以及盧象升要求關寧配合的奏章,對遼東戰事做了一番評估後,便讓鍾進衛繼續去忙了。

他們不知道的是,在江蘇揚州郊外的一處大莊園二樓,也有人在談論復社之事。和文華殿內不同的是,他們對此非常的高興。

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677章 趕回京師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277章 求援灤州第621章 玄虛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491章 藩王會議(1)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694章 有心無力第58章 貨幣戰爭第28章 浩劫第607章 一招打建虜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35章 盧象升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596章 城破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第91章 捨命相救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179章 兵書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21章 漢魂漢奸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498章 藩王會議(8)第533章 全軍覆沒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647章 空城計第843章 回京第85章 密謀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786章 北方軍隊的改編方案第645章 這一年第412章 屌絲的力量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504章 報紙第767章 訣別第32章 反腐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620章 勝利迴歸第304章 驚聞噩耗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101章 論鹽政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87章 漱口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22章 攻守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251章 打賭第292章 會師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97章 聞報震怒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612章 血債血償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53章 集中供應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759章 急轉直下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52章 救災第607章 一招打建虜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336章 袁可立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9章 指點江山第794章 鋼鐵廠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772章 高瞻遠矚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493章 藩王會議(3)
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677章 趕回京師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277章 求援灤州第621章 玄虛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491章 藩王會議(1)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694章 有心無力第58章 貨幣戰爭第28章 浩劫第607章 一招打建虜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35章 盧象升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596章 城破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第91章 捨命相救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179章 兵書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21章 漢魂漢奸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498章 藩王會議(8)第533章 全軍覆沒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647章 空城計第843章 回京第85章 密謀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786章 北方軍隊的改編方案第645章 這一年第412章 屌絲的力量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504章 報紙第767章 訣別第32章 反腐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620章 勝利迴歸第304章 驚聞噩耗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101章 論鹽政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87章 漱口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22章 攻守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251章 打賭第292章 會師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97章 聞報震怒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612章 血債血償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53章 集中供應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759章 急轉直下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52章 救災第607章 一招打建虜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336章 袁可立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9章 指點江山第794章 鋼鐵廠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772章 高瞻遠矚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493章 藩王會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