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開中法救急

和蒙古韃子焦急等待建虜皇太極的決策,有差不多心情的是大明登萊巡撫盧象升。不過和蒙古韃子不同的是,他的急切心情是愉快的。

盧象升沒想到閻應元一到京師之後,朝廷竟然馬上就有動作。當他接完聖旨之後,把那御廚和國企的人當作寶貝一樣供着。他的要求只有一個,儘快把魚鬆廠辦起來。

選好地址後,馬上就開始動工開建魚鬆廠。

沒人力是不是?我這裡有。盧象升馬上下令各島嶼把遼民、軍屬統統運到登萊;力氣強壯的人不多是不是?馬上把兵卒都派上,再不夠,直接徵調民夫。

魚鬆廠在盧象升的大力支持下,一天一個樣地在變化中。

作爲燃料的煤也一車車拉到廠子附近的空地上堆着,等廠一建好就可以使用。

漁船的話,盧象升暫時先抽調了一部分軍中運輸船備用。另外在國企資金的催動下,登萊所屬的幾個船廠開足馬力地動工建造漁船。

整個登萊在國企資金到了之後,在登萊巡撫盧象升的全力支持下,呈現出了勃勃生機。

魚鬆廠對魚類的巨大需求,很好地解決了遼民和本地人之間的利益衝突,讓盧象升少操了一份心。

他在這些天巡查各島嶼時,能明顯感覺到各島嶼兵卒的士氣提升了很多。

這讓盧象升很是欣喜,他有時候甚至想着,就讓閻應元替登萊常駐京師算了。

不過現在唯一讓盧象升擔心的是,近期的糧食不足。因爲各島嶼遼民的安置是他來登萊之前沒想到的,一開始從朝廷得到的糧食都只考慮了軍中所需而已。

就算把登萊糧倉中的那點可憐庫存算上,也不夠支撐到魚鬆廠投產之後。國企現在還沒那個能力,從頭到尾替登萊包辦所有遼民的安置。

盧象升看着庫存的糧食在短短几天內就快消耗殆盡,心中這個急啊。如果實在不行,就只有向登萊的富戶借糧了。

這條路是最後才走的,因爲這借糧說得容易,做起來卻難。會牽扯到好多利益關係,一個沒處理好,鄉紳羣起搗亂,會給他治理登萊造成很大的麻煩。

這天,正當盧象升在爲三日後的糧食發愁時,盧大興沖沖地跑進後衙,向他稟告道:“老爺,有糧了,有糧了!”

盧象升的心事,自然瞞不過盧大等親信家人,因此他得到消息後纔會如此激動。

盧象升現在對糧食這個詞特別敏感,一聽盧大的話,“霍”地一下轉頭看向他,臉上充滿了驚訝和希望:“糧在哪裡?”

盧大滿臉笑容地回答道:“就在港口,整整兩船糧食,運糧的商人就在前衙大堂等候中丞大人。”

盧象升一聽,略微一想,就想起來了,這肯定是開中法所吸引過來的商人到了。

他連忙站起來,快步往前衙走去。一邊走一邊在心中暗歎,真乃及時雨啊!

盧象升沒料到這麼早就有商人會運糧過來,按照他的估計,這商人響應開中法,以糧換鹽引,必然會有一個比較長的時間。畢竟鹽引大量積壓,以糧換鹽之法又以停用好多年了。

當他來到前衙大堂見到糧商時,一見就能看出這個糧商是個精明人。

盧象升有點好奇,問起他爲何動作這麼快。

那糧商恭敬地回答道:“中丞大人,草民在看到朝廷重啓舊有的以糧換鹽引之法後,去鹽場看了下。發現鹽場的產鹽量果然在增加,更重要的是,朝廷巡鹽御史張同敞大人就駐守鹽場,監督鹽的產量,這就給了草民信心。”

盧象升聽得微微點頭,等這糧商說完,覺得好像還缺點什麼,就問道:“就這樣?”

糧商陪着笑臉回道:“草民做事一向比較大膽,看準了的事就會去做。所謂餓死膽小的,吃撐膽大的。發現了機會,不搶先下手的話,就會少好多利潤,也就沒法在衆多同行中脫穎而出。”

“不錯,不錯。你有將軍之潛質,不如從軍吧,哈哈...”盧象升的心情非常好,竟然和眼前的這個商人開起了玩笑。

這個糧商跟着盧象升一起笑笑,待中丞大人的笑聲停下來後,才解釋道:“草民上有老,下有小,做點小本生意餬口而已,從軍的話牽掛太多了。”

盧象升也就是和他開個玩笑而已,他想了下又問道:“江淮之地還有其他商人響應朝廷的號召,運糧前來麼?”

“據草民所知,暫時就草民一人而已。”糧商想了一會纔回答道。

盧象升一聽,情緒一下就沒那麼高興了。他也不再耽擱時間,馬上就傳來巡撫府負責相關事宜的吏員,讓他去交接糧食。

糧商看着這位中丞大人很是爽快,心中高興,千恩萬謝地隨着那吏員去港口了。

盧象升坐在座位上沒有動,心中計較着只來一個糧商可不行,最好是源源不斷的有糧商過來。這樣的話,登萊接納遼民的能力將會更強,也更有利於對虜戰事。

他想了一會,決定給巡鹽御史張同敞寫個信件,說明下這情況,請他務必在職權範圍內照顧下這第一個響應朝廷號召,運糧到登萊的糧商。雖然他不認識張同敞,但千金市骨的事兒對方應該知道的。

進士的文字功底,讓盧象升寫信一揮而就,分分鐘就搞定了。

然後他把信遞給站身邊的盧大道:“給那個糧商送去,就說本中丞給張御史的信件。與他有利,務必送到。”

盧大接過來後點點頭,然後就準備往外走,忽然又被盧象升給叫住了。

“一起吧,我去港口看看糧食,心中也好有個數。”盧象升等不及吏員的回報,決定親自過去看看。

盧象升自然是不像其他文官一樣,出門坐轎。在親衛的陪同下,他直接騎馬飛奔港口而去。

港口此時倒也熱鬧,不少人在圍觀那糧食交接。

盧象升到了近前後翻身下馬,也纔有一部分人看到巡撫過來而已。

看到盧象升來的那部分圍觀者,馬上讓開一條路,使盧象升看到了那個交接場面。

他剛好看到滿滿的糧食裝滿一個官器,還裝了一個尖頭出來。然後那個吏員就站十多步遠處,起跑,衝鋒,然後飛起一腳,踹在那個官器上面。

這一腳之力非小,官器上那滿滿地糧食紛紛撒落到地上,圍觀的人裡面還有起鬨叫好之聲。

盧象升一見,就知道那吏員在搞糧食火耗,那掉到地上的糧食就不算在交接糧食內了。

他以前聽說過這事,沒想現在竟然還發生在自己眼前。

第865章 電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9章 指點江山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245章 無敵炒股法第423章 自己兒子怎麼辦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151章 期盼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20章 趙率教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251章 打賭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588章 偷城第391章 海蘭珠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754章 紅夷大炮來了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308章 要自救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812章 宗族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627章 剃髮易服第621章 玄虛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548章 南京民變的結果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596章 城破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762章 兵變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682章 突變第227章 兄弟情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786章 北方軍隊的改編方案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90章 危機四伏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101章 論鹽政第510章 到西洋送禮第27章 薊州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336章 袁可立第819章 陳子壯第757章 遼陽易手第784章 封賞第62章 義捐第238章 建虜自大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103章 開中法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866章 看稀奇第66章 汰兵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765章 瀋陽城破第679章 新軍能行麼第348章 要翻盤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
第865章 電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9章 指點江山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245章 無敵炒股法第423章 自己兒子怎麼辦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151章 期盼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20章 趙率教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251章 打賭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588章 偷城第391章 海蘭珠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754章 紅夷大炮來了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308章 要自救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812章 宗族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627章 剃髮易服第621章 玄虛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548章 南京民變的結果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596章 城破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762章 兵變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682章 突變第227章 兄弟情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786章 北方軍隊的改編方案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90章 危機四伏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101章 論鹽政第510章 到西洋送禮第27章 薊州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336章 袁可立第819章 陳子壯第757章 遼陽易手第784章 封賞第62章 義捐第238章 建虜自大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103章 開中法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866章 看稀奇第66章 汰兵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765章 瀋陽城破第679章 新軍能行麼第348章 要翻盤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