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三大制度

崇禎皇帝原本只是藩王,早年因爲天啓皇帝的寵信,一直得以住在皇宮裡。後來天啓皇帝驟薨,十七歲的藩王一下變成了一國之君。

剛成爲皇帝時,擺在他面前的就是權勢滔天的九千歲。在解決了魏忠賢之後,各處的自然災害、遼東建虜、國家缺錢等急需解決的問題又擺在了毫無經驗的崇禎皇帝面前。

雖然在鍾進衛的輔助下,大明的矛盾一件件地被解決。可不管如何,他都不可能注意到帝國的每一件事情,更不用說被歷朝忽視的國子監了。

因此,他在聽到鍾進衛說後世再窮不能窮教育,也有感於自己使用人才的不足,因此格外開始關注起鍾進衛所說的內容。

只聽鍾進衛在繼續說道:“因爲第一個危害,導致國子監的經費無法正常運作,這又讓以前的皇帝出臺了依親政策,這...”

“鍾師傅,何爲依親政策?”崇禎皇帝在鍾進衛面前,絲毫不用去掩飾自己的無知,實事求是地問道。

鍾進衛已經做足了功課,馬上給他解答道:“依親政策,簡單地說,就是監生不用在國子監讀書,允許自個回家讀書即可。不但如此,而且還沒有任何跟進措施,就是不考覈監生在家到底有否完成學業。”

解釋了這個依親政策之後,鍾進衛下結論道:“如此一來,這監生的素質會好到哪裡去?能出得了人才麼?他們也就是花了錢,買了個監生的頭銜,回頭就有官可以做了。不客氣地說,這就是賣官,只認錢,不認人。”

崇禎皇帝聽得臉沉如水,鍾進衛所講的情況,對於一個想要有一番作爲的君主來說,是非常不希望看到的。

是個人都知道,出錢買了官的,只會在爲官之時,利用手中的權力刮取民脂民膏,而且只會賺不會虧本,他們纔會這麼做。無能短視混日子的君主爲了能解決急需用錢的困境,纔會去這麼幹。

鍾進衛可不管崇禎皇帝聽了心裡好受不好受,繼續說出第三點道:“因爲國家選才方面的變化,也就是說進士科的出現,本來就已經擠佔了國子監中監生的出路,現在監生只要有錢就能買,人數一下驟增,僧多粥少,出路被淤積,這又進一步降低了國子監在讀書人心中的地位。”

說到這裡,鍾進衛盯着崇禎皇帝,聲音有點低沉地道:“陛下,納監的學生,一般都是家裡富有,自己不學無術之人。這樣的人一多,就把國子監的名聲給禍害了。使得讀書人中的青年才俊不屑與這些人同處一室,紛紛放棄入國子監讀書的機會。如此繼續下去,到了今天,國子監又怎麼不會爛到極致呢!”

崇禎皇帝真得是被震撼了,沒想到大明最高級的官辦學府,竟然在朝廷自己的糟蹋之下,變成了如今的局面。

國子監的宗旨從開國之初到現在,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從最初的網羅天下人才爲己任,變成了朝廷斂財的工具,最終又由百姓來承擔這個惡果。

過了良久,崇禎皇帝從沉思中回過神來,見鍾進衛炯炯有神地看着自己,他斬釘截鐵地表態道:“朕對你家鄉那句再窮不能窮教育,深以爲然,以後必然定爲祖訓傳於後世。”

鍾進衛一聽,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麼一來,自己的最大目的就達到了。

要知道,在後世有許多國家和地區,比如臺灣,都是把國家一年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多少明確寫入憲法。崇禎皇帝把這個定爲祖訓,就等於是和這一個樣了。

“鍾師傅既然提出了這個事情,肯定是有了解決之道,還望鍾師傅教朕!”崇禎皇帝接着誠懇地向鍾進衛要求道。

他明白,國子監既然已經爛到了極致,要想挽救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鍾進衛微笑着點點頭道:“陛下所命,臣自當效命。”

先是表了個態,然後鍾進衛繼續說道:“臣原本想着從臣家鄉尋找高等學府的管理方法來借鑑,但臣瞭解了之後卻發現,國子監原本的制度就已是非常不錯的。”

崇禎皇帝一聽,有點驚訝,他沒想到還有這事。於是,他連忙問道:“哦,這國子監原本的制度是如何的?”

鍾進衛聽了,臉上露出一絲崇敬地神態給崇禎皇帝解釋道:“陛下,臣認爲國子監三個制度即坐監製、積分制和歷事制,是非常好的制度。”

“第一,坐監製,即對國子監生的嚴格管理,有專門的教學人員、管理人員、教學輔導人員對學生的學業、生活等進行有效的控制。甚至連監生請假、休學都要得到皇上的特許纔可以,請假日子自然也都有規定。”

鍾進衛說到這裡時,笑了下,給崇禎皇帝評論道:“說實話,這麼嚴格的管理,連臣家鄉都難以做到。”

接着鍾進衛就說起了第二點:“積分制,就是對監生學業的考察。規定修滿八分才能過關。國子監分六堂,六堂又分三等,監生要一級一級過關纔可以。每個季度都會進行一次考試,文筆和道理都優秀者爲一分,道理優秀但文筆差的就是半分,沒道理的,文筆再好也是零分。”

“在臣家鄉,在高等學府,也都是採用積分制,但基本都流於形勢,並沒有嚴格把關,甚至學生都喊出了及格萬歲,由此可見一般。當然這是題外話了。”

崇禎皇帝聽到鍾進衛每說一項制度時,都會拿後世的進行比較,讓他對每個制度有了另外一個側面的瞭解,不由微微點頭。

“第三,歷事制度,就是監生的積分滿了之後,就會先撥出到各個衙門進行歷練政事,大概一年以後,歷練合格,纔有資格去吏部等着調配做官。”

“在臣家鄉也有這歷事制度,不過不叫歷事,而叫實習。有的時候,我都懷疑臣家鄉這些東西,都是向大明學的。”

說完了國子監的優點,鍾進衛向崇禎皇帝真心實意地作揖道:“陛下,如果國子監的這幾項制度能重新嚴格執行,再從其他方面入手國子監的定位,必然會讓國子監重振威名,還他原有的地位。”

崇禎皇帝聽了有點詫異,制度重新嚴格執行,這個容易理解。但另外一點他就不明白了,於是崇禎皇帝問道:“鍾師傅,何爲從其他方面入手國子監的定位?”

第745章 個人魅力不夠麼第765章 瀋陽城破第621章 玄虛第314章 賭約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533章 全軍覆沒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316章 雷鋒語錄第751章 我來了第60章 猛虎出籠第510章 到西洋送禮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355章 不聽勸的後果第37章 標點符號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3章 相信(1)第505章 如何賺錢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688章 腦袋被驢踢了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102章 袁世振鹽政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50章 死人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593章 殺明軍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29章 餉銀(1)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529章 大軍開拔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314章 賭約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33章 甦醒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52章 救災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183章 勸降不成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545章 是勝是敗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747章 鄭成功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184章 拂曉襲城第40章 軍需官第343章 衆星雲集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96章 滅口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498章 藩王會議(8)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40章 軍需官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251章 打賭第252章 不甘認輸第4章 相信(2)第547章 有喜了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699章 三路齊進打建虜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71章 親近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647章 空城計第715章 追債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393章 最後一戰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460章 冰棍
第745章 個人魅力不夠麼第765章 瀋陽城破第621章 玄虛第314章 賭約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533章 全軍覆沒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316章 雷鋒語錄第751章 我來了第60章 猛虎出籠第510章 到西洋送禮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355章 不聽勸的後果第37章 標點符號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3章 相信(1)第505章 如何賺錢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688章 腦袋被驢踢了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102章 袁世振鹽政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50章 死人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593章 殺明軍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29章 餉銀(1)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529章 大軍開拔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314章 賭約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33章 甦醒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52章 救災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183章 勸降不成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545章 是勝是敗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747章 鄭成功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184章 拂曉襲城第40章 軍需官第343章 衆星雲集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96章 滅口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498章 藩王會議(8)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40章 軍需官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251章 打賭第252章 不甘認輸第4章 相信(2)第547章 有喜了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490章 願往東南第699章 三路齊進打建虜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71章 親近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647章 空城計第715章 追債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393章 最後一戰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460章 冰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