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真相到底如何

鍾進衛聽得一怔,難道周延儒的急報是真的?這樣的話,那些大明皇家銀行南京分行的人真得是腦袋被門夾過了,竟然以爲自己如此胡作非爲就不會有事,還是說他們本身就不想活了?

溫體仁卻和鍾進衛的想法不同,畢竟他對崇禎皇帝的把握比鍾進衛要強多了。如果東廠的急報和周延儒一樣的話,就不大可能再重複說什麼膽大妄爲,豈有此理的話。

果然,崇禎皇帝看完東廠急報中的最後一份內容後,一邊示意王承恩把東廠急報轉去給鍾進衛和溫體仁看,一邊怒喝道:“周延儒太讓朕失望了,憑他一個閣老,就能在江南一手遮天不成!”

溫體仁一聽,心中一喜,皇上不顧禮儀,直呼周延儒的名字,說明已經非常生氣了。看來周延儒在之前的急報中肯定有不實之詞,犯了欺君之罪,否則皇上也不可能說他一手遮天。

想到這裡,他的心就放了下來,大明皇家銀行這項功績顯然不可能有事了。

不過溫體仁的表面還是裝出非常關心地樣子奏道:“陛下,南京民變的實情不是玉繩所言麼?”

崇禎皇帝氣得面色鐵青,聲音很大地說道:“顛倒黑白,恣意妄爲,朕絕不輕饒他!”

說到這裡,他看溫體仁還是露出疑惑地表情,就解釋道:“他的急報和東廠的急報所描述的完全是兩樣,此乃有人鼓動造謠鬧事所致,朕一定要嚴懲。”

此時,鍾進衛已經看完急報了,把手中的資料遞給了溫體仁,然後有點疑惑地對崇禎皇帝道:“陛下,南京不是也有六部,還有應天府麼,怎麼他們就不管事,任由那些人鬧事?”

“哼,朕瞧着是周延儒以閣老的身份壓住當地官員不管。”崇禎皇帝不是笨蛋,這急報兩邊一對比,心中便有了數。

因爲南京的那些官基本都是閒職,是養老用的,並沒有實權。而周延儒是京師內閣的輔臣,有實權。一有糾紛,肯定是以周延儒爲尊。

溫體仁此時已看完東廠的急報了,心中對整個事情也有了瞭解。

原來當大明皇家銀行南京分行成立後,勒令南京的錢莊交準備金,並準備覈實各錢莊的賬務時,突然就出事了。

先是大街小巷出現了很多大字報,說南京分行的人如何如何的作惡,然後有生員聚衆口誅筆伐其惡行,宣傳不實言論。

最後在衆多生員的帶頭下,領着錢莊的職員、家屬和不明真相的百姓,人數多達幾萬人前往南京分行所在鬧事,甚至燒了南京分行,把兩個來不及躲避的職員給打死了。

本來南京的官員都在討論要學京師成立一個類似爲民銀行的銀行,卻聽到了這個民變的消息。

他們對於生員帶頭鬧事之事並不陌生,因爲在大明的官場,尤其是在江南地區,並不少見。只是以前的規模並沒有這麼大,也沒有這麼嚴重。

除了在萬曆皇帝當年派出礦使挖礦收稅時,所鬧的那次。因爲當時萬曆皇帝所做的事情是觸動了所有人的利益,不但是生員,包括地方官員都反對,所以當時鬧事的人甚至殺了那些礦使和他的手下,把巡撫衙門燒了都沒什麼事情。

這次大明皇家銀行南京分行的事,只是影響到了錢莊,官員還能從中獲得好處,因此地方官員並不反對。

他們原本在民變剛發生之時想派兵驅散,沒想卻被周延儒給壓住了,說什麼這麼做不好,殺士坑儒,不是我們儒家弟子能做出來的事情。

當地官府不管,士子就鬧得越兇,最終形成了那麼大的規模,造成了嚴重的後果。當然,這個嚴重後果,都是皇家銀行南京分行所承擔了。

溫體仁看完急報後,心中有點猶豫,這事還真不好處理。

因爲有過先例在,當年的礦使事件鬧得比這還兇百倍,規模更大,涉及好多個地方。最終的結果卻是萬曆皇帝獲得了罵名,礦使被收回,鬧事的人只是象徵性地殺了幾個收場。

大明官場的人,無論誰,都是從生員過來的。要先提議說對付生員,本身也會被人詬病。

溫體仁想到這裡,不由得沉默了。

不過大明官場也有人不是從生員過來的,此時的文華殿內就有一個,他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此事一定要嚴懲,哪有如此目無法紀之人。要是這樣,以後誰還會爲朝廷辦事?以後那些生員一有不如意了,就起來鬧事,那還有王法麼?那兩個被他們打死的人,公道何在?”

崇禎皇帝聽得點點頭,他年輕有血氣,想得和鍾進衛一樣,對於那些敢和朝廷公然作對的人,他豈會輕易繞過。

現在他見鍾進衛也支持他,就贊同道:“鍾師傅說得對,王子犯法,也要與庶民同罪,更何況是區區士子。”

他說到這裡,轉向溫體仁命令道:“溫卿,此事須得嚴辦,內閣擬旨,拿周延儒進京問罪,南京當地失職官員就地免職論罪,另有司緝拿鬧事之士子。”

鍾進衛聽得點點頭,這些措施都是依律而行,算是公道。

可沒想溫體仁猶豫了一會,卻出言勸道:“陛下,此事還得慎重。南京民變涉及到衆多生員,還有當地官吏,甚至有一個當朝內閣輔臣。另則眼下只有兩份急報,事情真相到底如何,還待查清爲好。”

溫體仁這是老持成重,也不能說錯。

畢竟這事涉及面有點廣了,光憑東廠的一份事情經過描述的急報就否定了內閣輔臣的急報,也說不過去,至少得要有證據才行。否則就算在內閣強行通過了崇禎皇帝的旨意,給事中那邊也很有可能會駁回來。

王承恩在一邊聽得有點生氣,不過他卻沒有做聲。文官和廠衛不對付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再說這份急報中確實如同首輔所說,除了一份街頭揭下來的大字報外,卻沒有其他證據,只有一個事情經過的描述而已。

崇禎皇帝聽了溫體仁的話,心中也冷靜下來了。

他是相信東廠急報中的內容,可京師的官員卻不一定,如果就憑東廠的空口白話就去懲治內閣輔臣、南京官員和士子,怕會遇到很大的阻力。

鍾進衛的眉頭也皺了起來,他們都在京師,只聽外面的人打嘴仗,確實不容易獲得真相。

他想了一下,正待給崇禎皇帝出主意時,殿外又傳來聲音:“東廠傳來南京八百里急遞!”

第633章 一口茶水噴了出來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14章 趁機撈錢第103章 開中法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457章 殺神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71章 親近第36章 監軍制度第407章 肉鬆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5章 相信(3)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臉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859章 蒙古生變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393章 最後一戰第72章 比對第21章 漢魂漢奸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836章 第三重保險第691章 雖遠必誅不是口號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843章 回京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691章 雖遠必誅不是口號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529章 大軍開拔第763章 侯爺到哪裡了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68章 老少合謀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40章 軍需官第704章 宣言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378章 一羣豬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334章 不擺譜第238章 建虜自大第574章 應對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174章 影響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73章 汰兵插曲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591章 不做死不會死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682章 突變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810章 吃西瓜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836章 第三重保險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791章 大明危機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30章 餉銀(2)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64章 輿論之論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147章 數理化第695章 心肝疼第547章 有喜了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19章 中計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148章 教育部第357章 報應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732章 那中興侯本王認識第347章 戰場逃生
第633章 一口茶水噴了出來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14章 趁機撈錢第103章 開中法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457章 殺神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71章 親近第36章 監軍制度第407章 肉鬆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5章 相信(3)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臉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859章 蒙古生變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393章 最後一戰第72章 比對第21章 漢魂漢奸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836章 第三重保險第691章 雖遠必誅不是口號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843章 回京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691章 雖遠必誅不是口號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529章 大軍開拔第763章 侯爺到哪裡了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68章 老少合謀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40章 軍需官第704章 宣言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378章 一羣豬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334章 不擺譜第238章 建虜自大第574章 應對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174章 影響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73章 汰兵插曲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591章 不做死不會死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682章 突變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810章 吃西瓜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836章 第三重保險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791章 大明危機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30章 餉銀(2)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64章 輿論之論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147章 數理化第695章 心肝疼第547章 有喜了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19章 中計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148章 教育部第357章 報應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732章 那中興侯本王認識第347章 戰場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