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算計(上)

五月十八日,袁術部將張勳向朝廷投降,自回京城請罪。而與張勳相持了數日的曹操也與其一道往雒陽而來。

兵不血刃的踏入雒陽,曹操心中卻是百味雜陳,看着漸漸重現秩序的雒陽城,低聲向同乘的郭嘉問道:“奉孝,依你之見,今後可能安寧?”

“明公心如明鏡,自當知道,如今的秩序繫於一人之身,這是何等的不穩。陛下尚不到十歲,比之當年桓靈二帝繼位時還要年幼的多。而如今天下之局勢,卻又比當年要險惡的多。

在下未曾見過這位盧司徒,但對其大名也算是早有耳聞。如傳言不虛,其確實是一代名臣,若於桓靈之時受到重用,未嘗不能一掃宇內污濁,中興炎漢。

但如今實在是太晚了,他已經是知天命之年,一身肩扛這偌大的江山,他又能撐得住幾年?野心被壓制的越狠,將來爆發的也就越厲害,待到他薨逝之時,便是這天下徹底失鼎之日!”

曹操看着車外,默然半晌,喟然道:“恐怕奉孝想的還是太好了些。”

郭嘉一怔,疑道:“明公的意思是?弘農王?”

“不錯。”曹操輕輕頷首,有些傷懷的幽幽道:“袁本初從來不是坐以待斃的性子。以袁術做下的事,袁家若是俯首聽命,只會徹底淪喪。他不會甘心的,也必然會奮起一搏。而天下尚未失鼎,總要有所名目才能施展拳腳,弘農王就是個絕佳的機會。”

郭嘉捏了捏鬍鬚,皺着眉頭思慮了許久,蹙眉道:“明公此言有理,如今天下牧守皆以勤王之名大肆擴張勢力,大漢若要穩定,必然要制止這種行爲。

只要袁本初舉起弘農王的大旗,不滿的牧守們也就有了一個彙集的地方,這般下去……”

“天下贏糧而影從啊。”曹操長嘆一聲,輕聲道:“偏偏這是一個死局,若是放任牧守們不管,大漢也會慢慢被牧守們掏空,二三十年內必然走向滅亡。

唯有奮起一搏,嘗試將這些有自立傾向的諸侯打壓下去,纔有可能實現中興。但這種行爲無疑是有着巨大的風險,稍有不慎,恐怕三五年內,這三百年炎漢便要徹底滅亡了。”

“那明公準備如何行事?”

看着遠方那巍峨的朱雀天闕,曹操輕笑道:“這巍巍天闕終有坍塌之日,且再等等吧。”

郭嘉輕輕點頭,若有所思的道:“盧司徒先我等一步進了雒陽,以如今的情況來看,此前自請爲河南尹的做法有些失算了。”

“奉孝此言有理。雖然河南乃天下中心,兵家必爭,但既然朝廷如今勉強恢復了秩序,他們也不會放心把河南交給操,這個河南尹還是不要爲好。濟陰比起河南來說,天高皇帝遠,卻是更自在些。況且以兗州如今的情況,未來還是大有可爲的啊。”

見曹操同意他的看法,郭嘉笑道:“有舍纔有得,不過這河南尹卻不能輕易捨出去。不求多少賞賜,明公最好是在“壓迫”之下,被迫交出河南尹的位置爲好。”

曹操愣了一下,旋即大笑道:“好一個郭奉孝,當真是夠狠辣,也罷,操便做第一個向朝廷低頭的牧守,看看朝堂諸公是何反應。”

……

待到崇德殿上,曹操一眼便看到了端坐的劉備,太僕領冀州牧,位賜特進,縣侯,如今的劉備在朝會之上,僅次於司徒領車騎將軍盧植、太尉楊彪、司空張溫三人,大司馬劉虞、驃騎將軍皇甫嵩未上朝的情況下,劉備便是當朝第四人。

雖然根基淺薄,朝堂上沒有自己的政治勢力,但劉備如今的地位毫無疑問是在曹操之上的。念及此處,曹操心中一分喜、兩分怒、七分不服輸。

而看到坐在自己對面的那人,身材高大,相貌方正,濃眉虎目,不怒自威,雖着朝服,卻掩蓋不了那一身的豪傑氣。曹操心中已是有了猜測。

果然,曹操剛剛落座,劉協便開口道:“國賊亂政,欺朕年幼,殘害百姓,荼毒生靈。幸得天下忠義之士奮不顧身,勤王護國,大漢乃得轉危爲安。

忠臣義士踊躍,正是大漢中興之相,朕心甚悅。而衆卿此前爲勤王所行權宜之計,朕也略有所聞。

烏程侯孫堅,本拜爲長沙太守,後因零陵、桂陽賊勢浩大,乃總鎮三郡,功勳甚重;此次勤王爲召天下義士,自表破虜將軍、南陽太守,其行雖有失法度,但其情可憫,朕亦不願苛責功臣。

特詔,前責不問,免去所領南陽太守,實拜破虜將軍,烏程侯增食邑千戶,蔭一子爲郎,以彰功勳。”

劉協話音方落,孫堅長身而起,拜道:“臣,謝陛下不罪之恩。”

“奮武將軍、領濟陰太守曹操,兩度兵壓汜水關,斬袁術部將李豐,忠義之心天地可鑑,後自領河南尹,不合法度,但實爲情勢所迫,朕亦明晰。

特詔,免去所領河南尹,加拜後將軍、東安侯,蔭一子爲郎,以表忠心。”

位比九卿的後將軍、縣侯,換掉一個飛地河南尹,這確實是對曹操的優渥了。而劉備之所以能夠火箭飛昇,關鍵還是在於剿滅了張燕。這一滔天的功勞,若不是有盧植、李澈分薄,劉備便是一躍爲衛將軍也是大有可能。

按照常理來說,曹操不會拒絕,公卿百官的意思也是先將曹操和孫堅安撫下來,至少在拿下袁紹前,不能和這些牧守起衝突。是以在他們看來,這一任命已經是朝廷莫大的讓步了。

然而曹操卻只是站了起來,恭敬的做出朝拜的姿勢,不發一言,也不領詔謝恩。

未曾想到會出現這種情況,劉協一時有些措手不及,大聲問道:“曹卿有何異議?”

“陛下詔命,臣本不敢有異議,但河南尹一事,實非臣自領,乃是河南民衆不堪袁賊肆虐,羣起請臣領河南尹,解民倒懸。

臣於河南之戰事,亦多賴百姓助力。如今袁賊方滅,河南尚未安定,臣正欲治理河南,還報民衆之信任,懇請陛下收回成命,臣不求顯位,但求能安一方百姓。”

第四十八章 何苗第四百零三章 中原第四百四十四章 王第一百八十七章 說親(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甄府(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試探(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援兵第五百五十二章 病亡第一百三十六章 速斷第五百二十一章 平衡(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血書第四百九十章 退匈奴(四)第三百一十九章 末路(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親(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兄弟(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肉湯與細作(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王第五百一十章 皇權和士人第八十三章 贈劍第一百九十九章 等待第五百章 演(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背叛第四百八十六章 教化曹第一百六十五章 雒陽終局(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各方反應(下)第二百三十章 終局(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夷族第一百六十五章 雒陽終局(上)第十九章 荀公達第四百九十七章 來使(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狗(上)第二百七十章 入主冀州(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算計(下)第十章 憤怒第五百三十三章 關中動亂(四)第二百零六章 常山趙子龍(下)第二百零六章 常山趙子龍(下)第九章 勇士大會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端(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戮第一百二十五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四百三十一章 託付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親(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盟(中)第二百零七章 整軍備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論商第一百三十五章 嚴刑慎行第五百七十七章 三使(上)第八十五章 激進第四百零六章 說服(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信息不對稱第四百一十四章 太史慈(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臨戰決議(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所謂賢名(上)第五百五十章 韓遂之敗(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行刺第三百九十章 勸學(下)第三百五十章 儒宗(下)(四千字)第二百八十五章 甄府(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亂起(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對錯(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選擇(上)第三十四章 兵法第五百六十三章 忽悠(上)第十一章 松柏青山第五百二十章 平衡(上)第十五章 英雄第二百五十六章 會盟(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常山之戰(一)第二百零七章 整軍備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孫家雙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論商第三百九十五章 臨戰決議(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決斷(中)第二百六十六章 遊說(上)第八十四章 孫慎第三百三十七章 所謂賢名(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驚變(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韓遂之敗(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月下傾訴第五百六十九章 荒唐一夢第九十二章 決鬥第五百三十四章 關中動亂(五)第二百七十章 入主冀州(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人間地獄第四十八章 何苗第四百九十章 退匈奴(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情投意合第一百三十章 誅殺不當辜第四百一十章 名望第一百八十八章 愛諸將婦第一百三十二章 奇謀第二百六十七章 遊說(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爭辯第十三章 前倨後恭第三百二十八章 江東猛虎第三百六十二章 試探(下)第一百二十章 趙瑾第一百二十五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二百七十六章 選擇(下)
第四十八章 何苗第四百零三章 中原第四百四十四章 王第一百八十七章 說親(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甄府(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試探(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援兵第五百五十二章 病亡第一百三十六章 速斷第五百二十一章 平衡(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血書第四百九十章 退匈奴(四)第三百一十九章 末路(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親(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兄弟(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肉湯與細作(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王第五百一十章 皇權和士人第八十三章 贈劍第一百九十九章 等待第五百章 演(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背叛第四百八十六章 教化曹第一百六十五章 雒陽終局(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各方反應(下)第二百三十章 終局(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夷族第一百六十五章 雒陽終局(上)第十九章 荀公達第四百九十七章 來使(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狗(上)第二百七十章 入主冀州(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算計(下)第十章 憤怒第五百三十三章 關中動亂(四)第二百零六章 常山趙子龍(下)第二百零六章 常山趙子龍(下)第九章 勇士大會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端(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戮第一百二十五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四百三十一章 託付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親(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盟(中)第二百零七章 整軍備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論商第一百三十五章 嚴刑慎行第五百七十七章 三使(上)第八十五章 激進第四百零六章 說服(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信息不對稱第四百一十四章 太史慈(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臨戰決議(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所謂賢名(上)第五百五十章 韓遂之敗(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行刺第三百九十章 勸學(下)第三百五十章 儒宗(下)(四千字)第二百八十五章 甄府(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亂起(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對錯(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選擇(上)第三十四章 兵法第五百六十三章 忽悠(上)第十一章 松柏青山第五百二十章 平衡(上)第十五章 英雄第二百五十六章 會盟(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常山之戰(一)第二百零七章 整軍備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孫家雙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論商第三百九十五章 臨戰決議(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決斷(中)第二百六十六章 遊說(上)第八十四章 孫慎第三百三十七章 所謂賢名(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驚變(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韓遂之敗(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月下傾訴第五百六十九章 荒唐一夢第九十二章 決鬥第五百三十四章 關中動亂(五)第二百七十章 入主冀州(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人間地獄第四十八章 何苗第四百九十章 退匈奴(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情投意合第一百三十章 誅殺不當辜第四百一十章 名望第一百八十八章 愛諸將婦第一百三十二章 奇謀第二百六十七章 遊說(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爭辯第十三章 前倨後恭第三百二十八章 江東猛虎第三百六十二章 試探(下)第一百二十章 趙瑾第一百二十五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二百七十六章 選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