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無主(二)

四更天了,相府管家站在正房之外,小聲叫道:“相公,該起了!”

李綱聞言,從噩夢中醒來。他夢到了官家:官家在大草原上飛馬疾馳,後面有一羣狼緊追不捨,他帶着人向把狼攔住,卻就是揮不動刀槍啊!正暗暗叫苦,一頭狼張開血盆大口,朝他咬來,他想躲,動不了身;想叫,叫不出聲。就在這時,老管家叫起,他就醒了。

李綱秉承儒學,對鬼神一事,存而不問,只是,這夢頗不吉祥啊!

心裡惴惴不安,任由夫人、女使梳洗更衣,略用一點點心,來到屋外。

坐在轎子裡,正在想心事,忽聽外面一陣驚叫,怒道:“何事驚慌?”

二子李覆在轎外回道:“稟報父親大人,一箭射在柱子上,上面還有一封信呢!”

李綱出轎一看,可不是嗎,柱子上釘着一封信。再看護衛親兵,指揮使面色死灰一般,道:“人影一閃,就沒了。幾人去追,瞧那人身手,也未必追得上呢!下官失職,請相公治罪!”

官家臨行前,千叮嚀萬囑咐,要宰執們注意安全,並且將親兵人手增加了一倍,還是出事了。

三子李顥取過信來,交給父親。

信中內容甚是簡短,只有寥寥四個字:“小心刺客!”

這是在示警啊!什麼人敢在京城行刺?爲何要行刺?

李綱一邊想着,一邊把信遞給李顥。李顥看過之後,急道:“父親大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依兒之見:轎子照舊走,父親大人可少待片刻,乘馬入宮好了!”

李綱沉吟片刻,看看親兵指揮使。指揮使忙道:“下官認爲三衙內所言極是,請相公深思。”

李復一直隨侍在父親身邊,要瞞天過海,李復豈不是有危險?身爲父親,怎能……

“父親,兒子自會小心,請父親以國事爲重!”李復表現出少有的堅定,李綱見此,着實欣慰呢!

指揮使亦道:“請相公放心,只要下官還活着,衙內必保無恙!”

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了。

李綱拍拍兒子的肩膀,想說什麼,又生生嚥了下去。

“請父親大人保重,兒子去了!”李復護送空轎,揚聲而去。

半個時辰之後,李綱穿便裝,出後門,在十幾名親兵的衛護下,趨馬皇宮。

一路還算順利,安全抵達。

今日常朝,李綱押班,率領文武百官,向文德殿的龍椅行禮,衆官員退下,這纔回到政事堂。

剛坐下,開封府尹聶山便到了。

聶山滿臉都是汗水,行至李綱身前,“撲通”跪倒,道:“下官向相公請罪!”

大宋官制,官員相見,一揖而已,不跪!開封府尹聶山,仰仗官家寵信,驕橫跋扈,平日並不買宰執的帳,今天又是怎麼啦?

張邦昌、趙鼎很是驚奇,默默地看着李綱,等待着下文。

李綱四平八穩地坐着,端起茶杯,輕啜一口香茶,再把茶杯放下,道:“來人,去請宰執過來議事!”

從事官答應着去了。

張邦昌看看趙鼎,二人用眼神交流片刻,早已心領神會:看來,這李綱抓住了聶山的把柄,想好好整治一番呢!

其實,他們想錯了李綱。李綱真想知道兒子怎麼樣了,可是,宰相講究的喜怒不形於色,尤其是當着這個聶山,更要如此呢!

移時,李綱才問道:“聶府尹又有何罪?”

聶山心中暗罵,還是得強壓怒火,道:“今日早上,刺客行刺相公,傷兩名親兵,二衙內毫髮未損。一名刺客被當場擒獲,三人逃走!只是……”

張、趙二人聽着這話,就像在聽戲似的,一時反映不過來,都忘了問話。

“只是怎樣!”

“被俘的刺客,服藥自盡了!”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有這事?

張邦昌沉思,趙鼎震怒,正要發火,張叔夜、呂好問到了。

聶山又複述了一遍,趙鼎“騰”地起身,指着聶山的鼻子,訓道:“好好好,看看京城都變成了什麼樣?今天的事你難辭其咎,本官定要上書參劾!”

呂好問拿着那封信,道:“若不是這封信,後果不堪設想啊!到底是何人,敢行此謀逆之事!”

行刺宰相,當然就是謀逆了!

其他人都說了話,李綱見聶山被徹底掃滅了威風,兒子又沒有出事,道:“這件事當然要徹查,就交給聶府尹去辦。如何處置,請旨之後,再行處理。”

幾名宰執紛紛點頭,這就算通過了。張叔夜忽然說道:“陛下遠行在外,再不能出任何閃失的。本官建議,加強京城警戒,宰執的人身安全要保證,皇宮大內更是不能出問題。”

加強警戒,就要調兵進城,這可不是小事。官家離京之前曾吩咐:調兵一事,必須宰執五人和議,至少四人通過才行。

聶山退出,五名宰執和議,一致同意調龍衛軍團六千人進京,加強戒備。

“報,冠軍大將軍緊急軍報!”

來了,終於來了!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

吳階與夏軍大戰,結果如何?

勝固可喜,若是敗了,局面如何轉圜?還要不要打下去?即使宰執共議,停戰言和,官家肯不肯答應?

需要考慮的問題很多,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到,不知揭開謎底的剎那,會是怎樣一番情景?

李綱展開觀瞧,其餘四人同時湊上前來,一刻也忍不了呢!

勝了,真的勝了!

衆人還未來得及歡喜,只見後面寫道:“陛下觀戰,遭敵截擊,下落不明,正百般尋覓。爲保陛下萬全,已經下令,全線進攻,若有消息,定當速報!”

啊?

什麼?

四宰執同時伸手,抓向信紙,他們不信,定要看個仔細。

“嘶啦”一聲,信分爲五半。

五人面面相覷,轉而將手中的信放下,一塊接一塊,再度仔細觀瞧。

“陛下觀戰,遭敵截擊,下落不明,正百般尋覓……”

沒看錯,陛下下落不明!

李綱一屁股坐在地上,癡呆呆地發楞;張邦昌扶住桌子,不停地捯氣,面色蒼白如紙;張叔夜身體搖三搖晃兩晃,剛剛穩住,又劇烈地咳嗽起來,想用獨臂掏手帕,捂住嘴已是不及,竟咳出血來;趙鼎坐在地上,呂好問默默垂淚。

屋子裡伺候的人,不知發生了什麼,全都僵在原地,不敢動彈分毫!

政事堂內靜得可怕,就連“砰砰”的心跳聲都能聽得分明。

寂靜,死一般的寂靜!

一刻鐘的光景,李綱沉聲道:“爾等都退出去,敢在外偷聽者,格殺勿論!”

那些人如蒙大赦,躬身而退。

呂好問天性懦弱,在籤書樞密院任上充位而已,而今更是失了方寸,喃喃道:“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其餘三人沒有說話,卻是一樣的心思,都在看着李綱,等着他這位首輔宰相拿主意!

李綱目視前方,拿起茶杯,沒喝,放下,再度拿起。如是者三,方道:“此事一定要保密,不得泄漏出去,否則……”

否則後面的話,李綱沒說,大家都清楚,忙不迭地點頭。張邦昌問道:“太上皇、聖人那裡,要不要……”

李綱緩慢而堅定地搖頭,道:“不行,誰都不能告訴,只有我們五個知道好了。另外,命令大寧郡王身邊的人,不得令殿下出宮,護衛再加一倍!”

大寧郡王趙諶,今年已經十四歲,李綱此舉,是爲了預備萬一啊!一旦陛下出了事,身爲嫡長子的大寧郡王,最有可能入繼大統,所以,他的安全,乃是一等一的大事。

張邦昌輕輕頷首,道:“還有一事:大張旗鼓地宣揚統軍川大勝的消息,民心安,軍心安,臣心安,則社稷安!”

張叔夜道:“宣毅軍團已經補充完畢,范陽吃緊,應該調上去的!”

李綱道:“先由我們五人共同議定,命令牛皋領軍出征,陛下有了消息,再請旨不遲!”

不管統軍川那邊發生了什麼事,政事運轉不能停,國家還要存續下去,百姓也要生活啊!

宰執們一邊安穩心神,一邊商討軍政要事,心兒的大半已經飛到了西方,飛到了統軍川!

陛下,您到底在哪裡呀?

第十四章 痛飲(二)第八章 無主(一)外篇 望燕雲(五)第四章 升龍(二)第七章 雲頂(一)第二章 國色(二)第三章 南洋(一)第二章 定計第一章 厚積(一)第三章 武威(四)第九章 驕傲(一)第五章 爲雲(一)第八章 變革(一)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二章 春雨(三)第六章 破陣(二)第三章 捧日(一)第二章 奇襲(二)第三章 武威(四)第二章 狼王第十章 神仙(一)第五章 縱橫(一)第六章 屠龍(一)第六章 武尊第二章 護花(四)第七章 日高見(一)第八章 兒山城(三)第八章 偉業第十三章 奔馳(二)外篇 望燕雲(三)第六章 曙光(五)第十章 決斷(二)外篇 照夜白(二)又是一年啊第六章 交趾(二)第四章 都賽第七章 灌溉(二)第五章 天意(二)第十三章 苦戰(二)第八章 遇刺(二)第十一章 祥瑞(二)第九章 天照神(一)第二章 春雨(四)第八章 偉業第七章 血光(二)第二章 盤龍山(一)第一章 魂傷(一)第四章 風化(一)第三章 遠航(一)第三章 入局第三章 太聰明(二)第六章 家國(二)第八章 虎鬥(一)第七章 血光(六)第七章 光復(一)第七章 戰火(三)第三章 捧日(一)第十三章 苦戰(一)第一章 厚積(二)第一章 蕭牆(一)第八章 臺灣第十章 決斷(二)第十三章 太原(一)第四章 協力(一)外篇 照夜白(三)第十章 決斷(一)第十一章 大同(一)第九章 驕傲(四)第五章 火藥(三)第六章 會戰(二)第四章 協力(二)第九章 天使(二)第八章 無主(二)第一章 夢想(一)第七章 血光(五)外篇 望燕雲(一)第九章 太歲(四)第九章 綢繆第八章 宋州(六)第四章 協力(一)第七章 色魔第九章 驕傲(一)第一章 魂傷(三)第七章 蘭若第四章 平安京(一)第八章 宋州(二)第二章 護花(四)第五章 爲雲(一)第七章 和談(一)第二章 護花(三)第八章 臺灣第十三章 苦戰(二)第四章 儲貳第七章 勇氣(二)第九章 太歲(二)第二章 春雨(八)第三章 太聰明(三)外篇 陽關曲(四)第四章 折衝(二)第二章 護花(一)
第十四章 痛飲(二)第八章 無主(一)外篇 望燕雲(五)第四章 升龍(二)第七章 雲頂(一)第二章 國色(二)第三章 南洋(一)第二章 定計第一章 厚積(一)第三章 武威(四)第九章 驕傲(一)第五章 爲雲(一)第八章 變革(一)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二章 春雨(三)第六章 破陣(二)第三章 捧日(一)第二章 奇襲(二)第三章 武威(四)第二章 狼王第十章 神仙(一)第五章 縱橫(一)第六章 屠龍(一)第六章 武尊第二章 護花(四)第七章 日高見(一)第八章 兒山城(三)第八章 偉業第十三章 奔馳(二)外篇 望燕雲(三)第六章 曙光(五)第十章 決斷(二)外篇 照夜白(二)又是一年啊第六章 交趾(二)第四章 都賽第七章 灌溉(二)第五章 天意(二)第十三章 苦戰(二)第八章 遇刺(二)第十一章 祥瑞(二)第九章 天照神(一)第二章 春雨(四)第八章 偉業第七章 血光(二)第二章 盤龍山(一)第一章 魂傷(一)第四章 風化(一)第三章 遠航(一)第三章 入局第三章 太聰明(二)第六章 家國(二)第八章 虎鬥(一)第七章 血光(六)第七章 光復(一)第七章 戰火(三)第三章 捧日(一)第十三章 苦戰(一)第一章 厚積(二)第一章 蕭牆(一)第八章 臺灣第十章 決斷(二)第十三章 太原(一)第四章 協力(一)外篇 照夜白(三)第十章 決斷(一)第十一章 大同(一)第九章 驕傲(四)第五章 火藥(三)第六章 會戰(二)第四章 協力(二)第九章 天使(二)第八章 無主(二)第一章 夢想(一)第七章 血光(五)外篇 望燕雲(一)第九章 太歲(四)第九章 綢繆第八章 宋州(六)第四章 協力(一)第七章 色魔第九章 驕傲(一)第一章 魂傷(三)第七章 蘭若第四章 平安京(一)第八章 宋州(二)第二章 護花(四)第五章 爲雲(一)第七章 和談(一)第二章 護花(三)第八章 臺灣第十三章 苦戰(二)第四章 儲貳第七章 勇氣(二)第九章 太歲(二)第二章 春雨(八)第三章 太聰明(三)外篇 陽關曲(四)第四章 折衝(二)第二章 護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