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風化(一)

紀律、尊嚴、夢想、光榮!

——《大宋捧日軍官學校校訓》聶山到達延和殿的時候,趙桓正召集宰執與陝西、河東、河北三路都轉運使議政。在外面候了一會兒,裴誼笑嘻嘻地轉回來,請聶山進去。

進殿,見禮,趙桓讓他起來坐下,接着說道:“往歲,多少茶葉可換一匹良馬?”

陝西路都轉運使趙開奏道:“元豐年間,茶馬貨源充裕,每馱茶價約25到30貫,可換得良馬一匹。崇寧四年,要兩馱半茶葉方可換得良馬一匹。而今更是貴得離譜,需要三馱半才行呢!”

元豐是神宗的年號,距今五十年;崇寧是太上皇的年號,距今十年。一馱便是一百斤,五十年間,用茶葉換馬是越來越不划算了。

趙桓皺眉苦思,道:“諸卿都說一說,看該怎麼辦?”

與陝西三路接壤的西夏、吐蕃,是良馬產地,大宋將四川產的茶葉運到陝西,在沿邊的買馬場買進戰馬,以補國用。大宋立國之初,先失燕雲十六州,再失河西走廊,產馬之地盡爲胡虜所佔,軍事上對戰馬的需求不能保證,導致在對外戰爭中屢屢敗北。

大宋本國沒有馬場,只能向外國購買,所謂外國也只不過是大理、西夏、遼三國。大理所長的馬匹,個頭小,衝擊力差,用於運輸貨物尚可,用於戰場逐鹿,弱點則非常明顯。西夏產的河曲馬,原產地在黃河第一彎曲處,故而得名。這種馬體形較大,體質結實,具有良好的役用功能和適應性,速力中等,能持久耐勞,挽力強,西夏國就是用這種馬作爲軍馬征戰疆場的。而遼馬體質粗糙結實,體形中等,身軀粗壯,耐寒,持久力和適應力強,可供乘、挽、馱等多種用途。

於是,和遼國關係好的時候,就多買遼馬;與遼國關係緊張,就從西夏大肆購買戰馬。那麼,與兩國同時交惡的時候,又當如何?

所謂國之大事在戎,戎之大事在馬!

大宋有識之士早就想到了這樣的問題,王安石倡導並實踐的改革,一條重要的政令就是養馬令。養馬令就是由國家出資,民間養馬,馬匹養成由國家收購。這也是一個好辦法,可惜實行了不長的時間,還沒到收穫的季節就夭折了。

趙桓繼位之後,罷黜蔡京、童貫等六賊,在百姓心目中,蔡京就是王安石新法的支持者,那麼,這個時候又怎麼能頒行養馬令呢?這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嗎?儘管趙桓一心想建立騎兵軍團,一心想象漢武帝一樣以騎制騎,徹底改變國家的安全形勢,但是,事情還得一步一步來做,真是急不得啊!

李綱眯着三角眼,沉吟着道:“川茶品質不如從前嗎?”

趙開道:“並非如此,茶是越來越好,這是有公論的。”

尚書左丞趙鼎忽然來了一句:“此時正應該與民休息,無爲而治,十年之後,再辦這些事情也是不遲的。”

趙桓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人家全然不在乎,想讓他不說話,那是根本就辦不到的事情。

秦檜未言先笑,道:“事情明擺着,現在以茶易馬,我國是吃了虧的。臣以爲,可以考慮用絲綢、瓷器,甚至金銀直接買馬,無論如何先把馬的價格壓下來再說!”

趙桓聞言,來了精神,道:“秦愛卿之言甚是!夏人、金人都需要茶葉,又不肯給個好價錢,哪有這樣的道理?先把茶葉交易的數量降下來,買馬呢也可以買上等良馬,以這些好馬做種馬,國家也可以鼓勵百姓養馬的。”

殿內衆人聽到這話,一齊看着趙桓,等着下文。

趙桓斟酌着說道:“鼓勵也未必就是下達什麼政令,只要利用好價格的作用,百姓也不傻,如果有利可圖,自然盡心養馬的。”

李綱點頭說道:“陛下聖慮高遠,臣等不及也!即使養馬,恐怕也只有河東、陝西三路還算適當,其他的地方,想多多養馬,也難啊!”

馬是要吃草的,沒草的地方如何養馬?又哪有地方放馬?李綱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張叔夜道:“想提高茶葉的價格,還須沿邊府縣大力配合的,否則國家不賣私人賣,就得不償失了!”

“嗯,”趙桓點頭道,“樞密院就照這個意思,向陝西、河東、河北大總管下達命令,全力配合。不管怎樣,三年之內,朕需要五萬匹馬,五萬匹好馬,明白嗎?”

三路都轉運使同聲應諾。

議論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趙桓問道:“卿有何事?”

聶山看看三名轉運使,道:“臣有重要的事情向陛下彙報!”

那三人自是明白聶山的意思,叩頭退出大殿。

聶山道:“根據金國傳回的最新情報,金國國主已經對宗翰產生了懷疑,本想動一動他的位子,卻因爲一件事情暫時不了了之了。”

“何事?”

“據稱,遼國大將耶律大石從夾山北逃至漠北草原,在草原十八部的擁戴下,置官稱王,聲威大振。金國得到消息,準備出兵討伐耶律大石,而統兵的將領就是完顏宗翰。”聶山道。

趙桓聽到耶律大石的名字,心內的震驚無法言表。去年四月,派歐陽澈秘密出使西遼,目的地應該是西夏之西,高昌故地。算算日程,也許現在歐陽澈已經到了,可耶律大石卻還在漠北草原,這是怎麼回事?而今,即使想補救,也來不及了。

難道宋強的記憶出了問題?這傢伙好長時間也不出來說話,彷彿消失了似的。

這時,李綱也在看着官家,殿內知道此事的,也只有李綱、張邦昌。

聶山看官家沒有任何表示,接着說道:“還有一個消息,明媚帝姬有了身孕,據說金國國主待帝姬甚厚,定不會委屈了帝姬,請陛下放心。”

明媚,明媚小妹難道真的要生孩子了嗎?

明媚,你在遠方可好嗎?

朕想你呢!

“最後一件事情,臣不知如何處理,請陛下定奪!”聶山偷眼瞧着官家的臉色說道。

趙桓慵懶地問:“有事就快說,朕累了。”

聶山將岳飛打人的事情簡短地講出來,退到一邊,等候聖裁!

趙桓一腳將龍案踢翻,怒道:“擬旨:褫奪岳飛一切差遣,勒令閉門思過!捧日軍團事宜由張憲暫時署理!”

何慄低聲道:“是不是等察明情由再行處置?”

“察什麼察?”趙桓喝道,“岳飛是什麼身份?憑他的身份,能否當街鬥毆?一個打四個,很厲害嘛!這些驕兵捍將不整治整治,還了得?”

趙桓又道:“這件事情,就這麼處理了。至於那個高虎,若事情屬實,降三級留用!對了,捧日軍官學校那邊的事情怎麼樣了?”

張叔夜道:“一切準備就緒,請陛下放心!”

趙桓黑着臉,扔下一干重臣,離開延和殿。

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十一章 論劍(二)第九章 倉惶(一)第七章 戰火(一)第四章 都賽第一章 狼窩第六章 曙光(四)第七章 戰火(三)第十章 神仙(四)第六章 會戰(一)第一章 盟好(二)第五章 爲雲(一)第一章 心路(二)第一章 中宮(一)第十一章 回家第四章 風化(一)第五章 縱橫(二)外篇 高麗公(三)第十二章 海戰(二)第十章 驚心(一)第九章 驕傲(二)第十三章 奔馳(一)第三章 捧日(二)第五章 縱橫(一)第一章 厚積(二)第三章 太聰明(二)第八章 變革(一)第七章 血光(五)第六章 屠龍(二)第三章 出山(一)第十四章 痛飲(二)第四章 平安京(一)第八章 變革(二)第九章 情殤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八章 宋州(五)外篇 望燕雲(七)第六章 君臣(一)第八章 宋州(一)第四章 儲貳第七章 血光(四)第八章 盛事第三章 南洋(三)第十章 神仙(二)第八章 遇刺(二)第三章 捧日(一)第三章 遠航(四)第七章 弄月(二)第六章 屠龍(一)外篇 照夜白(三)第九章 太歲(二)第六章 震動(一)第十一章 大同(二)第四章 儲貳第二章 魂傷(二)請假外篇 望燕雲(五)第八章 盛事第十三章 太原(一)第十四章 盛宴(一)第七章 光復(二)第八章 宋州(五)第七章 戰火(一)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五章 天意(一)第一章 心路(二)第十二章 行獵第二章 人道第八章 變革(一)第十六章 聖訓第一章 心路(四)第四章 親征(一)第九章 驕傲(三)外篇 照夜白(四)第四章 折衝(二)第四章 折衝(二)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五章 夢蝶第二章 春雨(二)第四章 平安京(一)外篇 陽關曲(三)第三章 巨匠(二)第十一章 大同(一)第二章 護花(二)第六章 求賢第十章 承極(二)第七章 血光(五)第二章 南郊(二)第九章 綢繆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五章 夢蝶第三章 南洋(三)第六章 曙光(四)第四章 協力(二)第七章 色魔外篇 破陣鉞(二)第五章 爲雲(二)第二章 春雨(七)第十四章 作樂第五章 爲雲(一)
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十一章 論劍(二)第九章 倉惶(一)第七章 戰火(一)第四章 都賽第一章 狼窩第六章 曙光(四)第七章 戰火(三)第十章 神仙(四)第六章 會戰(一)第一章 盟好(二)第五章 爲雲(一)第一章 心路(二)第一章 中宮(一)第十一章 回家第四章 風化(一)第五章 縱橫(二)外篇 高麗公(三)第十二章 海戰(二)第十章 驚心(一)第九章 驕傲(二)第十三章 奔馳(一)第三章 捧日(二)第五章 縱橫(一)第一章 厚積(二)第三章 太聰明(二)第八章 變革(一)第七章 血光(五)第六章 屠龍(二)第三章 出山(一)第十四章 痛飲(二)第四章 平安京(一)第八章 變革(二)第九章 情殤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八章 宋州(五)外篇 望燕雲(七)第六章 君臣(一)第八章 宋州(一)第四章 儲貳第七章 血光(四)第八章 盛事第三章 南洋(三)第十章 神仙(二)第八章 遇刺(二)第三章 捧日(一)第三章 遠航(四)第七章 弄月(二)第六章 屠龍(一)外篇 照夜白(三)第九章 太歲(二)第六章 震動(一)第十一章 大同(二)第四章 儲貳第二章 魂傷(二)請假外篇 望燕雲(五)第八章 盛事第十三章 太原(一)第十四章 盛宴(一)第七章 光復(二)第八章 宋州(五)第七章 戰火(一)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五章 天意(一)第一章 心路(二)第十二章 行獵第二章 人道第八章 變革(一)第十六章 聖訓第一章 心路(四)第四章 親征(一)第九章 驕傲(三)外篇 照夜白(四)第四章 折衝(二)第四章 折衝(二)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五章 夢蝶第二章 春雨(二)第四章 平安京(一)外篇 陽關曲(三)第三章 巨匠(二)第十一章 大同(一)第二章 護花(二)第六章 求賢第十章 承極(二)第七章 血光(五)第二章 南郊(二)第九章 綢繆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五章 夢蝶第三章 南洋(三)第六章 曙光(四)第四章 協力(二)第七章 色魔外篇 破陣鉞(二)第五章 爲雲(二)第二章 春雨(七)第十四章 作樂第五章 爲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