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都賽

靖康元年九月二十六日,宰執宣入內內侍省副都知裴誼,不知是何緣故,責裴誼百杖。裴誼哭嚎甚慘,傷甚重,一月之久,方能下地行走!

事後,世祖無一言責宰執,禁中內侍黃門,無不失魂喪膽也!

宰執權重,由此可見一斑!

——《靖康宰執考》今天是蘭若的生日,十七歲生日。幾天前,蘭若突感身體不適,御醫請脈之後,竟帶來了一個好消息:蘭若懷了龍種,已經兩個月了。自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以後,她彷彿一下子想明白了事情,順從多了。有了孩子,蘭若便把全部心思放到了孩子身上,動不動就推託身子不舒服,趙桓興沖沖來到玉宸殿,又被趕出來,好生沒趣。昨日夜間,蘭若出奇地溫柔,百依百順,趙桓吃到了垂涎已久的美味,也許是因爲吃得太快的緣故,總品不出個滋味來。還是更喜歡桀驁不遜的蘭若,火一般的蘭若,現在的蘭若,彷彿失去了最吸引趙桓的那些東西。

鼓樂齊鳴,戲開始了。

演的是一出雜戲,名叫《官宦子弟錯立身》,講的是官宦衙內延壽與女伎王金榜一見鍾情的故事。延壽爲了這個佳人,情願要拋家別業,與王金榜一塊去衝州撞府,求衣覓食。這是第一折,演延壽的小生還沒有遇到俏佳人,正與幾名朋友在畫舸上飲酒遊玩。

看着眼前的人,趙桓不由得就想起了孝莊,沉迷酒色,放肆風流的朱孝莊。孝莊擅自回京,事情鑽進了御史的耳朵,一本奏上來,趙桓想回護也不行,況且登基伊始,更要廣開言路,做一個賢明的君主。孝莊被奪官褫爵,成了一個草頭百姓。國丈盛怒之下,放出話來,不認這個混帳兒子。孝莊本不想回家,這一下更是如魚得水,愈發逍遙了。

明媚,不知明媚現在如何了?在那寒冷的北國,過得好不好?

如果知道了孝莊和明媚的事情,趙桓該怎麼辦呢?他不知道該怎麼辦,真的不知道。

一陣悠揚的笛聲傳遍夜空,延壽三人棄舟等岸,覓跡尋芳。

和風送爽,美人吹簫。

一名十七八歲的小娘子,體態清盈,星眸灩灩,一襲雪白的紗裙,雲鬢高髻,鬢角插一朵白色的牡丹花,軟玉般的一雙素足浸在清亮亮的水中,風兒吹蕩裙角,間或逗露出一點春光。兩名童兒捧扇而立,不知是在看水裡的魚兒,還是在聽優美的樂曲。

看到眼前的美人,如同身臨其境,趙桓似乎變成了那名多情的公子。

王金榜看到有人來,微微施禮,轉身去了,只留下癡呆呆的三名男子。

不喜歡看戲的趙桓,看得如癡如醉,哪裡清楚是在看人還是在瞧戲。

臺上的小娘子,別樣風情,撩撥得他心裡癢癢的,必欲怎樣才能如何似的。這時,裴誼悄悄過來,附在趙桓耳邊,言稱:宰執有事要商量呢!趙桓無奈,只得起身,吩咐皇后、蘭若等人不用來送,好好看戲就是,然後排駕垂拱殿。

要議的還是吳階的事情。吳階屬下士兵呼喊萬歲,趙桓只當是一件小事,根本不想追究。御史、士子們卻抓住不放,連連上摺子,一定要重懲吳階。這些人也是一腔愛國之情,趙桓不想打擊他們;可是,吳階剛立下大功,派到他那裡的護軍還在道上,這個時候,可是不能馬虎。趙桓寸步不讓,與宰執們商量來商量去,也沒找出什麼好辦法。

申時過了,宰執們才退出去,裴誼**地笑着,湊上前來道:“官家,小的打聽好了。丁姑娘住在城西的一處獨院內,極爲隱蔽,一般人根本曉得呢!”

這傢伙如果不是不能人道,不知怎樣**呢!

趙桓起身活動活動身體,道:“朕累了,還真想出去走走!”

都賽住的小院不大,只是一個獨院而已,佈置得卻很雅緻。趙桓已到了正房門口,丁都賽迎了出來,素面朝天,不飾鉛華,看着更是惹人憐愛。

都賽親自端來茶水,趙桓不經意地碰了一下竹筍一般的嫩手,佳人螓首低垂,只顧得害羞,早忘了說話。

趙桓輕抿了一口茶水,道:“朕經過這裡,順便進來坐坐,有些失禮了。”

都賽道:“陛下駕臨寒舍,蓬蓽生輝,闔家上下,皆有榮焉,又有何失禮之處?”

側臉望過去,幾縷烏黑的秀髮垂在雪白的臉兒上,臉蛋粉嘟嘟地招人愛,眼睛看着手兒,手兒玩弄着一方繡花手帕,酥胸微微起伏,正是女人最美的時候。

趙桓笑道:“朕有些餓了,不知主人肯否賞口飯吃?”

是啊,總這麼僵着也不好,總得找點事情做纔好!

都賽輕輕點頭,來到外間低聲吩咐幾句,不一刻,幾碟精緻的小菜已經齊備。都賽盈盈一拜,道:“膳食粗陋,不及準備,請官家將就着用些,可好嗎?”

趙桓示意她坐下,抓起筷子,大吃起來。常言道,秀色可餐!而今看來,純屬扯淡,眼睛看不夠的秀色,肚子還是會餓的。

“噗哧”一聲,都賽笑了。笑過之後,發覺失禮,又連忙忍住,偷偷地瞟一眼官家,正好對上官家的目光,趕忙移開,再看手上的手帕。

趙桓不解地問道:“因何發笑?”

“奴家不敢!”

“恕你無罪!”

“那個,那個!”都賽赧然道,“官家彷彿幾日沒有吃過東西似的,好生不雅啊!”

“哈哈!”趙桓大笑道,“朕往日也不是這樣,來到你這裡,心情好,胃口好,就有些顧不及了。來,坐到朕的身邊來!”

屋子裡,生了一盆炭火,都賽的鼻尖上見了珠滴。

趙桓抓住她的小手,用力攥着,感受着溫柔的暖意!

“別,別……讓外人看到不好!”聲音弱弱的,分不清是拒絕還是撩撥。

“他們生死榮辱只在朕的一句話,任誰都不敢說出去的!別,別什麼?”趙桓戲謔道。

都賽嗔怪道:“官家欺負人,奴家不來了!”

趙桓情難自已,一把將她抻到懷裡,只聽“嚶嚀”一聲,便再沒了動靜。

朱脣初接,香舌迎送,甜滋滋地;春衫褪下,尋幽探勝,飄悠悠地顫慄。

“小可憐見的,朕看戲時就想了,你知道嗎?”

“嗯,嗯,啊!”

“那個延壽,孟Lang輕浮,他怎配得上?”

“官家,不要,不要啊!”

玉體橫陳,清香撲面,最美花兒失了顏色;嫩蕊初折,勉力逢迎,只爲瞬間飄上雲端!

襄王會巫女,只恨苦短;都賽侍君王,晚秋無限春光!

剎那,孰料竟是處子?趙桓用手指輕輕划着酥胸,道:“滋味如何?”

都賽羞道:“官家又來取笑,這種事情又如何能說呢?”

“閨房之樂,有甚於畫眉者,是也不是?這是人生大事,如何不能說?”

“奴家就是不說嘛!”

今日瘋狂之後,趙桓並未覺得睏倦,索性披了件衣服,起來喝酒。都賽本不想起的,還是掙扎着起身。看着蹙眉嬌羞的她,趙桓得意地看着自己的戰利品,說不出的滿足呢!

酒到性濃處,佳人強起作舞,爲官家助興。

雪白的長裙,隨意地穿在身上,不知是掩住的多還是露出的多。水袖翻飛,化出香風襲襲;薄紗飄渺,泄出濃濃春意!

佳人且舞且歌:

“漫道西施妙舞乖,醉春風處放形骸。牀前笑倚芙蓉帳,枕畔慵簪玉燕釵。

蘭麝香薰招蝶慕,笙簫響徹與歌諧。浣紗溪里人誰識,不遇吳王便永埋。”

優美的歌聲戛然而止,美人倒在地上,趙桓忙起身將她抱起。

望着汗浸浸的她,趙桓吟誦道:“面似海棠初帶雨,姣容猶勝月中娥。

霞衣款款輕盈態,見也魂消可奈何。”

“蒲柳之姿,蒙陛下眷顧,都賽即便死了也無憾!”她大口喘着氣,開心地笑着說道。

趙桓掩住檀口,道:“不許胡說,好日子還長着呢!”

“梆梆梆”,窗外傳來行者的梆子聲。

都賽哀傷地說道:“夜了,官家該走了!”

趙桓想走,見到她這個樣子,又怎忍心離去?

躺在牀上,說些趣事,趙桓的手不停地摩莎着,**升騰,翻身將她壓在身下。

一夜瘋狂,直至倦意襲來,方纔就寢。

天光大亮,二人依依而別。到了院外,趙桓發現,一百餘名殿前司班直,將小院圍得水泄不通。趙桓看看裴誼,裴誼瞧着王德不說話,再看王德,王德道:“臣職責所在,不得不如此!”

“天子腳下,朗朗乾坤,怎麼就會有事?”

“陛下用臣護衛,臣不敢馬虎!”王德答道。

王德實心眼,皇后說的話、宰執說的話、殿前司都指揮使說的話都記得,就是把他這個皇帝說的話當耳旁風,想悄悄地來,悄悄地去,現在看來,消息恐怕掩不住了。

在殿內與宰執議事時,趙桓還在想:“她好在哪裡呢?”

下午,官家在延和殿接見大臣,忽然有人來傳裴誼,說是宰執們叫他過去。

裴誼來到政事堂,七名宰執都在,張邦昌坐在正中,下首分別坐着李綱、張叔夜,其餘人站着。

張邦昌臉色陰沉地說道:“昨天晚上,陛下於何處安寢?”

“這個,這個……”裴誼還在思量怎麼回話,就聽一陣巨響,李綱拍桌子站了起來,厲聲喝道:“說,有一句謊話,本官就斬了你!”

裴誼從未見過宰執們臉色這般嚇人,“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連連叩頭道:“昨晚官家在丁都賽處就寢,小的說的都是實話,求相公饒命啊!”

張叔夜怒道:“丁都賽是何人?”

“是,演雜戲的女伎!”裴誼知道今日之事決難善了,從心裡往外冒涼氣。

“官家如何知道有這個人?”

“昨日爲昭容娘娘賀壽,丁都賽進宮演戲,所以……”

張邦昌再問:“官家是如何知道她的住址?嗯,快說!”

“小的派人打聽,然後告訴官家的!”

張邦昌起身,來到裴誼身前,道:“你好大的膽子!如果出了什麼意外,你百死不足以贖罪!來人,拉下去,活活打死!”

兩名士兵撲上來,拎起裴誼,就象拎一隻母雞,往外就走!

“相公,張相公,冤枉,小的冤枉啊!”裴誼真怕了,嚎叫着說道。

張邦昌又吩咐將他弄回來,再問!

裴誼一把鼻涕一把淚,道:“官家讓小的去問,小的怎敢抗旨不遵?小的錯了,小的知道錯了,求相公饒命相公饒命啊!”

“陛下有過,做臣子的不好生規勸,難道還要暗中襄助不成?”趙鼎訓斥道。

張邦昌道:“拉下去,狠狠地打!”

片刻,院子裡傳來裴誼的聲聲慘呼。

移時,秦檜道:“依着裴誼的罪,就是打死也不爲過。但是,他畢竟是官家身邊的人,是不是派人去通報一聲?”

幾人面上兇,也不是想真的把裴誼打死,只是想稍微懲戒而已!張邦昌點頭,吩咐人去向官家稟明一切。

一刻鐘左右,人回來了,說:“官家口諭:裴誼即使沒錯,宰執教訓也是應該的,此人生死,宰執們商量着辦就是,何必稟朕?”

在裴誼還有三口氣的時候,張邦昌及時喊停,命人把昏迷不醒的裴誼送回去。

這件事情傳的很快,沒幾天京城近人皆知。趙桓的聲望不但絲毫未減,而且比以前更高了。士子們參與國政的願望也愈發強烈了,彈劾吳階的奏摺雪片般上來,這是趙桓萬萬沒有想到的。

第五章 天意(一)第八章 宋州(四)第十二章 海戰(二)獻給一個叫雲霓的女孩外篇 陽關曲(二)第三章 武威(一)外篇 望燕雲(七)第七章 血光(一)第一章 厚積(一)第十一章 救駕(一)第五章 縱橫(一)第三章 南洋(二)第五章 天意(一)第七章 光復(一)第三章 初戰第一章 蕭牆(二)第八章 無主(一)第五章 爲雲(二)上架公告第九章 聖使第一章 蕭牆(一)又是一年啊第八章 對壘(二)第二章 春雨(四)第一章 夢想(一)第六章 交趾(五)第八章 遇刺(二)第三章 武威(三)第四章 風化(二)外篇 望燕雲(八)第一章 厚積(一)第六章 屠龍(一)外篇 望燕雲(六)第四章 折衝(二)第十二章 追捕外篇 陽關曲(二)第十五章 如夢(二)第一章 中宮(二)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一)第四章 平安京(二)第十二章 柱國(一)第五章 縱橫(二)第四章 都賽外篇 望燕雲(一)第九章 驕傲(三)非常無恥地呼籲第九章 天照神(一)第九章 驕傲(四)第八章 變革(一)第二章 護花(二)外篇 望燕雲(七)第八章 對壘(二)第二章 視疾(一)第十六章 聖訓第十二章 上京第三章 遠航(二)第八章 宋州(四)第十四章 痛飲(二)第十五章 天下第二章 奇襲(二)第四章 莫須有第三章 太聰明(三)第七章 光復(四)外篇 照夜白(二)外篇 破陣鉞(一)第十章 驚心(一)第七章 血光(三)第十二章 春雷(二)第十二章 柱國(一)第八章 虎鬥(二)第六章 震動(一)第六章 家國(一)第十一章 祥瑞(一)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二章 定計第六章 震動(二)第二章 天威(一)第十一章 論劍(一)第二章 春雨(三)第七章 蘭若第八章 宋州(七)第九章 日出(一)外篇 陽關曲(三)第七章 戰火(四)第四章 折衝(二)第三章 涼州(三)第十二章 海戰(二)第三章 南洋(三)序一 風流第七章 雲頂(一)第一章 蕭牆(二)第二章 護花(三)第一章 心路(四)第十四章 落日(二)第三章 心意第十二章 柱國(二)第十一章 救駕(二)第三章 巨匠(一)第一章 夜花(三)
第五章 天意(一)第八章 宋州(四)第十二章 海戰(二)獻給一個叫雲霓的女孩外篇 陽關曲(二)第三章 武威(一)外篇 望燕雲(七)第七章 血光(一)第一章 厚積(一)第十一章 救駕(一)第五章 縱橫(一)第三章 南洋(二)第五章 天意(一)第七章 光復(一)第三章 初戰第一章 蕭牆(二)第八章 無主(一)第五章 爲雲(二)上架公告第九章 聖使第一章 蕭牆(一)又是一年啊第八章 對壘(二)第二章 春雨(四)第一章 夢想(一)第六章 交趾(五)第八章 遇刺(二)第三章 武威(三)第四章 風化(二)外篇 望燕雲(八)第一章 厚積(一)第六章 屠龍(一)外篇 望燕雲(六)第四章 折衝(二)第十二章 追捕外篇 陽關曲(二)第十五章 如夢(二)第一章 中宮(二)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一)第四章 平安京(二)第十二章 柱國(一)第五章 縱橫(二)第四章 都賽外篇 望燕雲(一)第九章 驕傲(三)非常無恥地呼籲第九章 天照神(一)第九章 驕傲(四)第八章 變革(一)第二章 護花(二)外篇 望燕雲(七)第八章 對壘(二)第二章 視疾(一)第十六章 聖訓第十二章 上京第三章 遠航(二)第八章 宋州(四)第十四章 痛飲(二)第十五章 天下第二章 奇襲(二)第四章 莫須有第三章 太聰明(三)第七章 光復(四)外篇 照夜白(二)外篇 破陣鉞(一)第十章 驚心(一)第七章 血光(三)第十二章 春雷(二)第十二章 柱國(一)第八章 虎鬥(二)第六章 震動(一)第六章 家國(一)第十一章 祥瑞(一)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二章 定計第六章 震動(二)第二章 天威(一)第十一章 論劍(一)第二章 春雨(三)第七章 蘭若第八章 宋州(七)第九章 日出(一)外篇 陽關曲(三)第七章 戰火(四)第四章 折衝(二)第三章 涼州(三)第十二章 海戰(二)第三章 南洋(三)序一 風流第七章 雲頂(一)第一章 蕭牆(二)第二章 護花(三)第一章 心路(四)第十四章 落日(二)第三章 心意第十二章 柱國(二)第十一章 救駕(二)第三章 巨匠(一)第一章 夜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