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蘭若

官家最喜歡的花是蘭花,官家最心痛的女人是蘭若娘子!

每年都會有那麼一天,官家都會到上林苑的蘭園,太陽升起時進去,華燈初上時出來,沒有人知道他在做什麼。

容妃娘子所住的玉宸殿,一直保持着原來的樣子,從那一天開始,官家從來沒有去過,即使要路過都會繞道走呢!

唉,事隔多年,官家還是忘不掉她啊!

——《聽裴誼講那過去的事情》天氣很熱,門前大樹上的知了時斷時續地叫着,剛剛撒過水的路面又開始散發着熱氣,相府守門的小廝張全正站着打瞌睡,忽聽“馬鈴”聲聲,又有客人到了。客人在門前下馬,一名四十多歲的華服老者在前,五名侍者亦步亦趨地跟着,其中一人張全是認識的,那是太上皇身邊的紅人,入內內侍省都知陳思恭。

陳思恭,怎麼到這裡來啦?

張全連忙迎上去,陳思恭剛想說話,卻被華服老者攔住了。老人和顏悅色地說道:“張相可在府中嗎?”

張全完全被老者的非凡氣度所折服,回道:“相爺昨晚看書很晚才歇息,這時候,應該起來了,正在慎獨軒讀書。”

“好,頭前帶路!”老者的口氣不容置疑,張全往日的威風不知溜到哪裡去了,乖乖地走在前面領路。

穿廊過戶,不一刻,來到相府花園,守在門口的管家看到張全身後之人,大驚失色,跪倒在地,叩頭道:“太上皇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張全聽到官家的話,嚇得兩腿發軟,隨着話音就跪了下去。

趙佶和氣地說道:“朕路過此地,順道進來看看。”

說罷,也不待通報,跨過月亮門,徑直往裡走。相府管家見這個陣勢,已來不及通報,只能暗暗叫苦,小心地在後面陪着。

前行七八丈,穿過靜靜的小樹林,眼前豁然開朗。一條小溪在花叢中流過,花兒開得正豔,引來幾隻蝴蝶駐足流連。花海的中央,一個雅緻的小亭子,亭子裡一名青衣老者,正專心致志地看書。躺在花兒的懷抱中看書,所有疑難,是不是就會迎刃而解了?

趙佶信步走進慎獨軒,悠然道:“相公好雅興啊!”

張邦昌驀然回首,看清來人,整衣拜了下去。

行過禮,張邦昌將自己坐着的軟墊放到趙佶身邊的石凳上,請趙佶坐了,連忙吩咐上茶,並特別囑咐一句,要白茶!

兩套建窯黑盞,一隻御賜的描金紫砂壺,張邦昌好一番忙活,親自爲趙佶倒茶,道:“臣在太上皇面前獻醜了。陛下是行家裡首,再沒有比您更明白茶的人哩!您嚐嚐這白牡丹,是否還用得?”

張邦昌這番話雖是巴結,卻也不爲無因。趙佶還寫過《大觀茶論》,的確是茶道高手。

黑漆漆的茶杯內,茶水橙黃清澈,還在冒着熱氣。用鼻子輕輕一帶散發出來的香氣,只覺得一股清香直入內腑,恁地舒爽。緩緩地吹一下熱氣,吸一小口茶汁,用舌頭兜住汁液細細品味:香味鮮醇,輕悠悠似春風拂面,香飄飄如美人回眸,端地是好生享受。

不過,這茶的味道還是有些與衆不同。

既有雪水的輕柔,又有壽山“萬壽泉”的清冽,難道……

“茶是好茶,水更是好水呢!”趙佶讚道。

張邦昌也笑道:“太上皇真是行家,什麼都瞞不過您!這水由冬天梅花上的雪水和“萬壽泉”的泉水混合而成,臣早就預備着,準備用來向太上皇討些賞頭的,不想您一下就喝出來了。慚愧,慚愧,不說也罷!”

“哈哈,好你個張子能啊!”趙佶道:“已經做到首輔,還和原來一般,你呀你,讓朕怎麼說你呢?”

張邦昌字子能,趙佶在位後期,特別賞識他,幾年之間,由洪州知州提拔爲尚書右丞,而爲執政,趙佶要誇張邦昌時,就是用這樣的口吻,這樣的姿態說話的。

一時間,張邦昌彷彿回到了從前,鼻子一酸,眼睛一紅,差點落下淚來。

趙佶起身,望着軒外的花兒,道:“你能有這份心地,朕很欣慰。你的爲人,你的能力,朕都信得過。好了,不說這些。朕有些餓了,讓你的人預備些吃的。而且,朕還想見幾個人,還須主人同意才行啊!”

張邦昌擦了擦眼淚,道:“臣求之不得,請太上皇下旨!”

“去把宰執都請來,朕都想見見。”趙佶隨意地說道:“咱君臣二人手談一局如何?”

太上皇說如何,只要把“如何”去掉,按前面的吩咐來做就是了。

趙佶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張邦昌的書畫也是上上之選,而棋藝更是國手的水平。前些年,他與趙佶下棋,每局都是和棋,着實費了很多心思!今天,一上來,趙佶棄邊角而不佔,一子落在天元之上。張邦昌老老實實點了個三三,靜觀其變。趙佶“啪”地將一枚棋子拍在星位上,直接肩衝三三一子,氣勢逼人啊!張邦昌棄置不理,再佔一三三,趙佶如法炮製,似乎必欲一戰而後快。四個角都是一樣的棋形,張邦昌不戰也得戰,否則一定會大敗而歸的。於是,你守我掛,你飛我跳,雙方的棋絞殺在一起。

太上皇的棋力大漲,算度精深,而且攻守自如,進退有法,頗有那麼點拿得起放得下的味道。看來,非得小心應對才行呢!

進入中局,雙方各有兩條大龍絞在一起,都沒有活,而且,根本就是你死我活的局面,沒有第二條路可以選擇。張邦昌凝神思考,茶杯裡的水已經沒有了,兀自不知,端起來,喝一口又放下。如是者三,似乎很是喝了些水呢!

第四次去端茶杯,輕輕吸了一口,感覺不對,怎麼和前三次不一樣呢?低頭一看,水是滿的,那麼就是說,前三次根本沒有喝到水?

張邦昌詫異地擡頭,卻看到不知何時,身邊多了兩個人,一個是李綱,另一個是秦檜。這時,秦檜執壺,正在往太上皇的杯子裡續水。再看太上皇,也是和張邦昌一樣,喝到了水,反而不舒服。擡頭一看,君臣四人“哈哈”大笑。

這一局,張邦昌沒有達成心願,贏了兩子。儘管是有心相讓,沒有下成和局,還是輸了。

趙佶起身,活動一下胳膊腿,道:“退無可退,只能一戰。李相是這樣,張相是這樣,皇帝也是這樣。希望你們能明白這個道理,朕也好多活幾年!”

“太上皇……”三人慌忙跪倒。

趙佶走到亭外,摘下一朵花兒,深深地嗅着花香,道:“聖人說,看一個人,聽其言觀其行,就可以了。皇帝登基以來,幹得不錯,比朕強,朕着實欣慰呢!朕知道,這裡面也有你們的功勞。朕今天能在這裡和你們相見,說說話,感覺很好。只怕,今後這樣的機會越來越少,你們忙,哪有時間陪朕啊!”

太上皇從始至終,沒有說過一句重話,卻讓三名宰執越發感到難受!

當天在張邦昌府裡的宴會,太上皇趙佶興致頗高,一個人竟然把所有的宰執都喝多了,最後盡興而散。

入夜時分,被吳階之弟吳璘生擒的夏國濮王郡主李蘭若,來到京師,而這個時候的趙桓,心裡煩躁不安,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玉宸殿內,紅燭高照,趙桓一入殿門,就看到了一名絕代佳人。她的美,與平日見到的女子迥然不同;眼睛如秋水那樣碧藍;肌膚比冬雪還要潔白。胸前,點綴着兩點誘惑;身上,跳躍着無邊的春色。

五官精緻,每一處都是絕妙的風景,合在一起,便是令人窒息的美麗。

她的眼睛裡噴射着憤怒的火焰,她就是即將噴發的火山;她的胸在劇烈地起伏,是誰惹惱了佳人?

一襲聖潔的白裙,一個寒冰美人,在火紅的燭光下,難忘的震撼,驚人的美麗。

趙桓緩緩走進來,思忖着該說些什麼。

“卑鄙無恥,大宋的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哼!”

誰得罪了她,這樣的女子又怎會說出那樣的話來?

她的聲音很好聽,字正腔圓,漢話說得比汴梁人還要純正。

“郡主一路辛苦啦!”趙桓道。

蘭若先是憤怒地看着大宋官家,不久露出鄙夷的神色,最後索性閉上了眼睛,表現得恁地無禮!

趙桓耐着性子,又說着幾句,蘭若毫不理會!

趙桓走進她三尺之內,冷不防被飛起的小蠻靴踢中了下巴,力道雖然不大,趙桓心裡的火卻再也壓不下去了。

趙桓惡狠狠地將她撲倒在牀上,用膝蓋壓住她的手臂,將身體的重量完全壓在她的身上。她的臉越發地白了,她依然閉着眼睛。

被怒火和**煎熬的趙桓,用盡力氣,一把撕開她胸前的絲縷,露出一抹明亮的新綠。她用牙齒咬着嘴脣,已經見了血。

這時的趙桓,不在是坐在大慶殿龍椅之上的九五之尊,而是一頭暴怒的獅子,一個被怒火和**遮蔽了雙眼的惡魔。

衣服在大殿內飛舞,紅燭“滴答,滴答”黯然落淚,兩行清淚悠然而下,她只是在流淚……

“啊!”

兩聲叫喊,滑過靜寂的夜空,那麼動人心魄。

終於,趙桓征服了夏國最美的女人,他帶着無限的滿足,沉沉睡去了。

趙桓做了一個春夢,令人流連忘返的春夢。

他正在與蘭若纏綿,忽然間,周圍變得漆黑一片,趙桓心裡驚慌的很,拉着蘭若沒命地跑着。

不知跑了多久,不知到了什麼地方。

趙桓終於跑出了黑暗,看到一雙絕望的眼睛,一張珠淚漣漣的臉兒。她是誰?蘭若,對了,她是夏國郡主蘭若啊!趙桓剛想起來,打個招呼,卻發覺自己不能動彈分毫。

他被綁在牀上,蘭若手裡握着閃亮的髮簪,抵在他的喉嚨上。

趙桓急道:“大膽,快把髮簪放下,否則朕誅你……!”趙桓想說,朕誅你九族,突然想到,如果他能夠誅殺蘭若的九族,早就殺過不知多少遍了,還哪能留到現在呢?

“堂堂的真龍天子,堂堂的九五之尊,又怎會用那麼下作的方法對待女子?大宋的男人,該殺!”蘭若的聲音裡沒有一點生命的氣息,是自己的錯覺,還是事實果真如此?

趙桓覺得一痛,剛要呼救,只聽“撲通”一聲,眼前的蘭若不見了。掙扎着起來,卻見蘭若倒在地上,臉上依然掛着憤怒。

“來人,快來人啊!”趙桓高聲叫起來。

大殿屋檐之下的鸚鵡,也在起勁地叫着,就連它都不希望蘭若有事呢!

第六章 交趾(五)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二)第七章 血光(一)第七章 灌溉(二)第八章 宋州(一)第十一章 大同(二)第一章 心路(四)第二章 天威(二)第三章 武威(二)第三章 巨匠(一)外篇 望燕雲(七)外篇 望燕雲(一)第二章 南郊(一)第七章 弄月(二)第十六章 聖訓第三章 捧日(二)第十章 神仙(二)第一章 中宮(一)第二章 人道第十章 神仙(二)第三章 南洋(三)第一章 夜花(三)第四章 死鬥第三章 捧日(二)第十三章 征服(二)第八章 宋州(二)第四章 折衝(一)第一章 蕭牆(二)第四章 升龍(一)第七章 雲頂(二)第十章 驚心(一)第四章 協力(一)第九章 倉惶(一)第七章 弄月(二)第一章 蕭牆(一)第四章 莫須有外篇 望燕雲(六)第七章 色魔第三章 凱旋外篇 破陣鉞(一)第三章 入局第三章 巨匠(一)第十章 神仙(三)第十章 小町王(一)外篇 高麗公(四)第五章 江寧(一)第八章 常日(二)第九章 聖使第十章 承極(二)第十一章 流花第十章 神仙(二)第十三章 太原(二)第九章 太歲(二)第三章 南洋(三)第四章 平安京(一)第十一章 救駕(二)第七章 光復(二)第十六章 聖訓第十三章 天火(一)第十章 小町王(二)第七章 光復(三)第一章 夜花(二)第六章 破陣(二)第十二章 春雷(二)第七章 護軍第十四章 盛宴(一)第二章 狼王第六章 曙光(五)第九章 天使(二)第四章 平安京(一)第七章 光復(四)第二章 天威(二)第五章 縱橫(三)第一章 夜花(三)第五章 火藥(一)第五章 天意(一)第十章 小町王(一)第七章 和談(二)外篇 高麗公(五)第八章 遇刺(一)第一章 夜花(二)第七章 血光(四)第八章 無主(一)第七章 戰火(四)第四章 協力(一)第九章 日出(二)第九章 太歲(三)第三章 凱旋第九章 驕傲(六)第二章 天威(二)第十章 日中第十一章 祥瑞(一)第十章 小町王(一)第十三章 苦戰(一)外篇 高麗公(三)第七章 血光(四)又是一年啊第八章 無主(一)第四章 升龍(五)外篇 望燕雲(八)
第六章 交趾(五)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二)第七章 血光(一)第七章 灌溉(二)第八章 宋州(一)第十一章 大同(二)第一章 心路(四)第二章 天威(二)第三章 武威(二)第三章 巨匠(一)外篇 望燕雲(七)外篇 望燕雲(一)第二章 南郊(一)第七章 弄月(二)第十六章 聖訓第三章 捧日(二)第十章 神仙(二)第一章 中宮(一)第二章 人道第十章 神仙(二)第三章 南洋(三)第一章 夜花(三)第四章 死鬥第三章 捧日(二)第十三章 征服(二)第八章 宋州(二)第四章 折衝(一)第一章 蕭牆(二)第四章 升龍(一)第七章 雲頂(二)第十章 驚心(一)第四章 協力(一)第九章 倉惶(一)第七章 弄月(二)第一章 蕭牆(一)第四章 莫須有外篇 望燕雲(六)第七章 色魔第三章 凱旋外篇 破陣鉞(一)第三章 入局第三章 巨匠(一)第十章 神仙(三)第十章 小町王(一)外篇 高麗公(四)第五章 江寧(一)第八章 常日(二)第九章 聖使第十章 承極(二)第十一章 流花第十章 神仙(二)第十三章 太原(二)第九章 太歲(二)第三章 南洋(三)第四章 平安京(一)第十一章 救駕(二)第七章 光復(二)第十六章 聖訓第十三章 天火(一)第十章 小町王(二)第七章 光復(三)第一章 夜花(二)第六章 破陣(二)第十二章 春雷(二)第七章 護軍第十四章 盛宴(一)第二章 狼王第六章 曙光(五)第九章 天使(二)第四章 平安京(一)第七章 光復(四)第二章 天威(二)第五章 縱橫(三)第一章 夜花(三)第五章 火藥(一)第五章 天意(一)第十章 小町王(一)第七章 和談(二)外篇 高麗公(五)第八章 遇刺(一)第一章 夜花(二)第七章 血光(四)第八章 無主(一)第七章 戰火(四)第四章 協力(一)第九章 日出(二)第九章 太歲(三)第三章 凱旋第九章 驕傲(六)第二章 天威(二)第十章 日中第十一章 祥瑞(一)第十章 小町王(一)第十三章 苦戰(一)外篇 高麗公(三)第七章 血光(四)又是一年啊第八章 無主(一)第四章 升龍(五)外篇 望燕雲(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