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 照夜白(三)

隆重推薦:草原蠍子歷史大作《從永樂開始》,先睹爲快!

鏈接:http:///html/bookAbout.htm?bid=17894——————————————————————————————————二十八日一戰,叛軍顯示出很強的水戰能力。這一地區,水流交錯,湖面寬闊,洞庭湖周圍湖泊無數,島嶼林立,陸戰還在其次,水軍纔是戰鬥的主力!即使在陸地上把敵人擊敗,他們逃到水上,一時也奈何不了人家。說到底,沒有可以與敵人抗衡的水軍,這個仗沒法打!

岳飛連續幾日與幕僚、軍官會議,商討作戰方略。首先確定在嶽州城建立船場,造車船、海鶻船,船上都要裝大炮,下面的戰鬥就要看轟天雷的威力了。命令牛皋抓緊訓練水軍,敵人前來騷擾,閉門不戰。同時,岳飛抓緊時間整訓陸軍,準備進取辰陽。

曹沅來過幾次,岳飛都沒給他好臉色,曹沅倒也知趣,再也不來了。曹沅身世不凡,乃大宋開國名將曹彬之後,從曹彬那兒算起,到他這兒已經第六代了。曹沅的父親名叫曹曚,現任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金兵圍城之際曾經出任親征行營司副使,幫助李綱守城立過戰功。他本人不爭氣,能力有限,成事不足,敗事卻是有餘。如果可以,岳飛犯不上招惹這樣的人,可是岳飛打心眼裡瞧不起這些躺在祖宗功勞簿上混日子的主兒,胡閎休勸過兩次也不起作用,只得作罷!

這天晚上,剛剛用過晚飯,守門的軍士送來一封奇怪的信:送信的人只說交給嶽元帥,無須回信,呆也不呆就走了。岳飛接過信,打開一看,興奮得一拳砸在桌子上,喝道:“傳令:騎兵多帶引火之物,兩刻鐘之後出發。命令牛皋嚴守大寨不得有誤。”

傳令兵飛跑着去了,胡閎休接過信,三兩眼看完,問道:“大帥要突襲叛軍造船場?”

“不錯!”岳飛在親兵的服侍下,頂盔貫甲,還不時笑聲催促着。

胡閎休皺眉不展,追問道:“萬一這是敵人設下的圈套,又當如何?”

岳飛道:“就是圈套,也由不得我不去!這個人應該還是可靠的,我相信他!”

胡閎休還要再說,岳飛揮手打斷他的話,道:“官家前番來信,意思很明確,希望這邊快點結束戰鬥!看來,國家拖不起了,官家更是拖不起了!所以,這一次我必須去。煩勞先生和其他將軍留守大營,遇事先生可自行決斷!”

來到大帳外,五千騎兵已經準備完畢,只待一聲命令就可出發了。

岳飛飛身上馬,掃視着軍兵,振聲道:“今天要去的地方很危險,有沒有怕的?”

“沒有!”這些人都是從三十萬廂軍中選拔出來的精銳,又經過嶽州城大戰的洗禮,多日修整,早就憋得難受,要打一仗了。

“好!出發!”岳飛撥馬剛想走,只聽一陣馬鈴聲自轅門處傳來,遠遠地就有人叫着:“大帥,上陣廝殺哪能少了我牛皋!”

可不是嗎?牛皋帶着王貴、徐慶等水軍將領,大概有二三百人,瞬間已到面前。

岳飛看着牛皋,沉着臉道:“水寨出了問題,本帥定斬汝頭!”

牛皋咧開大嘴,笑着說:“哎呀,我的大帥,萬無一失,萬無一失的!”

他既來了,想趕回去也不是那麼容易。

岳飛輕輕點頭,算是答允了此事,馬鞭在空中抽出一個響亮的鞭花,連磕馬鐙,衝進無邊的夜色之中。

鐘相手下八大聖使之一,官拜殿前司都指揮使的黃佐,於嶽州大戰中被俘,岳飛以誠感之,以理服之,黃佐歸順了官軍。岳飛命令他回去做內應,今天就是這個黃佐派人送來叛軍船場的詳細地形圖。船場位於武陵縣城與常德府城之間,沅江北岸,面江背湖,西面又有一座小山做依託,實爲難得的好地方。叛軍防守船場的大營紮在沅江南岸,守將就是在益陽水戰中晚節不保的楊欽,兵力一萬五千。這個地方,距離東西兩面的武陵縣和常德府不過三十里,叛軍在這兩個地方都駐有重兵,此次襲擊,實在是危險到了極點。

長途跋涉一百二十里,在距離敵軍大營十五里的地方休息歇馬進食,半個時辰之後,寅時末卯時初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五千鐵騎以雷霆萬鈞之勢,衝向敵營。

叛軍大營佈置得很簡陋,似乎根本未想到這裡會成爲宋軍的打擊目標。只有轅門一處設有箭塔,其它兩個側門連木柵、據馬等物都沒有,門口站崗的幾名士兵正站着打盹。神箭手箭不虛發,將礙眼的傢伙一一剔除。王貴衝到轅門前,手起刀落,硬是將木門劈開,宋軍“嗷嗷”直叫,殺進敵營。

睡夢中的叛軍驚慌失措,拿起兵器迎戰的少,光着屁股逃跑的多。

岳飛催動照夜白,按圖索驥徑直殺到楊欽的中軍大帳,大槍把簾籠挑上半空,拍馬就衝了進去。楊欽聽到響聲,剛睜開眼睛,明晃晃、陰森森的槍頭正抵在哽嗓咽喉。楊欽也顧不上看是哪個在用槍對着他,雙手閃電般扣向槍桿,咦,竟然成功了。聖使楊欽兩膀用力,“嘿”地往後猛拽,長槍居然紋絲不動。他天生神力,哪個不服?今日難道遇到鬼了不成?

楊欽使足了力氣,“啊”大叫一聲,奮力拽槍。

大槍猛地擡起,把他的身子也帶到了半空。

“呼呼”連續轉了十幾圈,岳飛向下一甩,“吧唧”楊欽暈暈忽忽地摔在地上,眼前都是閃亮的金星啊!

在他有所動作前,槍尖“刷”地又回到了咽喉處!擡頭一看,一雙充滿笑意的眼睛正和善地看着他:“本帥岳飛,楊將軍可願爲國效力?”

“滾!”楊欽暴喝一聲,就想起來。張保、王橫衝上來一頓狠揍,五花大綁捆了個結實,王橫把他夾在腋下,來到帳外。

岳飛擎槍在手,喝道:“賊酋楊欽在此,投降不殺!”

眼見主帥被擒,原本就不高的戰鬥意志蕩然無存,無數士兵跪倒在地,放棄了抵抗!

張憲率領一隊人馬,跨過江上的浮橋,殺進叛軍船場。車船設計師高宣被活擒,於是噴火油、灑硫磺,一枝枝火把拋起,帶起一蓬蓬炙熱的火焰。一堆堆火焰聚合到一處,就是沖天大火。

岳飛這邊,對降軍宣揚朝廷恩德,令其自行離去。對上楊欽,岳飛淡淡地問道:“是否願降?”

目光是溫和的,態度的誠懇的,但是這些東西背後,卻是厚重的殺氣。楊欽嚇得全身發冷,低頭願降。岳飛令王橫給他鬆綁,把衣服馬匹兵器都還給他,笑道:“就跟在本帥身邊,可好?”

楊欽木然地點頭,如同見到天神一般敬畏。

“報,大帥!一隻敵軍自西方殺來!”

“報,大帥!無數叛軍自東邊殺來!”

岳飛鎮定自若,只有短短的四個字:“列陣迎敵!”

敵軍已經進入了視野,張憲還沒有回來,是戰是退?

“跟隨我,殺!”

岳飛匹馬當先,衝了出去。

“殺!”

三千勇士跟隨主帥向前殺敵!

本次出征,官兵各半,是從六七萬宋軍中選出的精銳,實力異常強悍。能力稍微差那麼一點的,哪有資格騎馬?

牛皋率領一心想立功的水軍官兵,頂在左翼,手中熟銅鐗砸、劈、刺、撩、撥、帶,舞得風聲霍霍,殺得鬼哭狼嚎。

“某乃魯山牛皋是也,哪個敢與某一戰!哇呀呀!”牛爺爺發威,牛眼珠子瞪得溜圓,大黑鬍子向上翹,時而還要落下來休息一會兒,白森森的剛牙“嘎崩、嘎崩”作響,真是牛氣沖天、不可一世。

叛軍中一名大將,一分手中雙鉤,來戰牛皋。二**戰五竟不分身負。

“哇呀呀,狗賊報上名來,牛爺爺不殺無名之鬼!”

那人叱道:“狗官休要猖狂,某乃楚王太子鍾子昂是也,拿命來!”

牛皋一聽是老賊鐘相的大兒子到了,心裡樂開樂花,別的都顧不上了,全力大戰鍾子昂。

又殺了一陣,兩名叛兵一名在左,一名抄後,同時攻向牛皋。而一個更陰險的傢伙,暗地裡撤出弓箭,足足瞄了三息,“嗖”地射出一箭,直取牛皋右肋。

牛皋架開日月雙鉤,猛然感覺到不好,卻已晚了。

岳飛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一邊戰鬥一邊觀察着周邊形勢,牛皋遇險恰好被他看到。

大槍蜻蜓點水一般刺倒迎面之敵,提馬衝出!雙方距離一丈五尺有餘,難道能飛過去不成。好一個岳飛,雙腳點鐙,騰身而起,手裡大槍化爲惡魔的笑臉,脫手而出;身在半空,彎弓搭箭,“啪啪”射出兩箭。身形飄落而下,照夜白咆哮着馳來,再有一息的時間就可以接回主人。

牛皋左側的敵軍被大槍貫穿了胸膛,眼睛一閉,徑赴西方極樂世界去也;身後之人,被岳飛第一箭釘在地上;鍾子昂正欲乘機斬殺牛皋,忽聽飛來一箭,左手剛鉤奮力撩起,堪堪掃中箭矢。箭兒落在地上,鍾子昂的左手痠痛難忍,萬分氣惱,擡頭觀瞧。

牛皋知道有人來救,遂全力應付正面的局面,敵軍偷襲之箭自然不在話下,被他一鐗擊得粉碎。帶馬回身觀瞧,看看是誰救了自己。

這時,張保自左翼搶上來,拔出岳飛的丈八蛇矛槍,叫一聲:“大帥,接槍,”奮力向回一擲。

突然,張保、牛皋臉色大變,淒厲地叫道:“大帥小心!”

岳飛不顧自身安危,全力救人,而今卻身處極度危險之中:一左一右兩杆長槍殺來,身後一人飛馬馳來,鬼頭大刀摟頭就剁。來人不是別人,正是降將楊欽。

“稀溜溜”,一聲長嘶,照夜白騰空而起,前蹄將右側長槍踢飛,下落之際,順蹄將那名可憐的小兵踢至五尺開外。“噗哧”一聲,張保送回的長槍將左側敵軍又來一個對穿,槍尖直至岳飛身前乃止。這時,岳飛堪堪回到馬背上。

“喀嚓”一聲,岳飛後腦火花閃爍,在場的所有宋軍都不由自主地閉上了眼睛,不忍再看下去。

嶽大帥難道就這樣……

不!

帶着沖天的怒氣,帶着滿腔傷悲,大宋男兒怒吼着,睜開眼睛,他們要把敵人撕爛,要爲大帥報仇!

大帥,大帥沒有死!

岳飛沒有死,而且活得很好!楊欽捧刀立於馬上,正視着岳飛的目光,道:“我這條命是大帥和牛將軍給的,怎可做那齷齪之事!”

原來,剛纔楊欽揮刀剁碎了一枝鵰翎箭,救了岳飛一命。

岳飛笑道:“你的命,不是哪個人的,就是你自己的!好兄弟,讓我們再戰!”

看着岳飛的笑臉,楊欽不由得想到:“要是剛纔真的一刀劈向他,會是怎樣的局面?難道他能接下我這必殺一刀?”

正在胡思亂想,忽覺肩頭一陣麻癢,回頭一看,王橫的大臉幾乎已經貼到了他的臉上。楊欽幾乎嚇暈了過去,彷彿做了什麼錯事被別人識破似的。

“報,大帥!敵軍一部搶奪浮橋!距浮橋不到一百丈!”

岳飛揮槍殺敵,喝道:“全力擊潰眼前的敵人,殺!”

浮橋一旦有失,宋軍兩部不能相顧,後果堪憂!但是,士兵們沒有時間想這些,因爲,大帥已經向前殺去,大帥殺到哪裡,咱就殺向哪裡,跟着大帥,啥時候吃過虧?

三千鐵騎,以岳飛、牛皋、張伯奮等人爲箭頭,在槍林中前行,刀頭在流血,傷口在流血,心卻是熱的!

“大帥,敵軍距浮橋五十丈!”

岳飛厲聲喝道:“三十丈再報!”

騎兵的長槍在鮮血中飛舞,閃亮的馬刀在曙光中跳躍,懦弱的心靈在戰火中堅強,年輕的肩膀在重壓下成熟,倉惶的叛軍在打擊下崩潰!

“敵軍距浮橋三十丈,敵軍要放火!”

“十丈再報!”

霍地,眼前空闊一片,再沒有戰鬥的敵人,原來已經殺透敵陣!

岳飛喝道:“全軍回戰!”

勇士們掉轉馬頭,回身再戰!

遠方,熊熊大火燒亮了天空,天要亮了嗎?

岳飛殺到橋頭,張憲也率軍衝了過來,兩軍合力夾擊,敵軍全線潰退。張憲飛馬而來,“哈哈”大笑道:“大帥,末將生擒高宣,前來交令!”

“哈哈!”岳飛仰天長笑,“弟兄們,痛快不痛快!”

“痛快!”

“我們回去,擋我者死!”

“擋我者死!”

宋軍鐵騎迎着愈發明亮的天空,回師益陽城!

第一章 夜花(二)第七章 弄月(一)外篇 破陣鉞(二)第二章 春雨(六)第二章 奇襲(一)又是一年啊第二章 春雨(五)第九章 驕傲(三)第七章 戰火(一)第六章 交趾(一)第六章 震動(一)第一章 蕭牆(二)第四章 升龍(六)第四章 協力(一)第七章 血光(七)第九章 天照神(一)第八章 宋州(五)第四章 平安京(二)第五章 縱橫(一)第三章 太聰明(一)第十一章 大同(二)第二章 定計第二章 盤龍山(二)第七章 血光(六)第二章 天威(二)第九章 銀行(一)第二章 春雨(七)第十二章 春雷(一)外篇 破陣鉞(四)第七章 色魔第五章 火藥(三)第二章 定計第二章 春雨(一)第五章 火藥(一)第三章 太聰明(三)外篇 高麗公(一)第七章 血光(一)第七章 灌溉(二)第十一章 大同(二)第十三章 天火(一)第八章 無主(二)第一章 入夢第六章 破陣(二)第五章 夢蝶第三章 武威(二)第六章 曙光(四)第六章 秦淮(一)第九章 日出(一)序二 無疆第九章 驕傲(四)第十三章 大圓滿(二)第七章 光復(二)第九章 日出(二)外篇 高麗公(二)第四章 協力(一)第一章 入夢第七章 和談(二)第十章 明媚第五章 江寧(一)外篇 照夜白(二)第六章 秦淮(一)第十章 決斷(一)第八章 對壘(一)第五章 天意(二)第五章 縱橫(一)第三章 南洋(三)第十章 神仙(三)第四章 親征(二)第七章 護軍第七章 色魔第十五章 天下第五章 爲雲(二)第十一章 平安盟好(一)第三章 太聰明(二)序一 風流第三章 出山(一)第二章 春雨(七)第五章 江寧(一)第七章 血光(一)第二章 善惡第六章 家國(三)第一章 入夢第六章 會戰(二)第八章 宋州(二)第五章 鳥羽院(一)第十一章 平安盟好(一)第三章 武威(四)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二章 春雨(六)第七章 弄月(二)第三章 武威(一)第十三章 太原(二)第一章 中宮(二)外篇 陽關曲(三)第九章 逐鹿(一)第七章 戰火(二)第八章 對壘(一)第九章 驕傲(四)第十二章 海戰(二)外篇 高麗公(一)
第一章 夜花(二)第七章 弄月(一)外篇 破陣鉞(二)第二章 春雨(六)第二章 奇襲(一)又是一年啊第二章 春雨(五)第九章 驕傲(三)第七章 戰火(一)第六章 交趾(一)第六章 震動(一)第一章 蕭牆(二)第四章 升龍(六)第四章 協力(一)第七章 血光(七)第九章 天照神(一)第八章 宋州(五)第四章 平安京(二)第五章 縱橫(一)第三章 太聰明(一)第十一章 大同(二)第二章 定計第二章 盤龍山(二)第七章 血光(六)第二章 天威(二)第九章 銀行(一)第二章 春雨(七)第十二章 春雷(一)外篇 破陣鉞(四)第七章 色魔第五章 火藥(三)第二章 定計第二章 春雨(一)第五章 火藥(一)第三章 太聰明(三)外篇 高麗公(一)第七章 血光(一)第七章 灌溉(二)第十一章 大同(二)第十三章 天火(一)第八章 無主(二)第一章 入夢第六章 破陣(二)第五章 夢蝶第三章 武威(二)第六章 曙光(四)第六章 秦淮(一)第九章 日出(一)序二 無疆第九章 驕傲(四)第十三章 大圓滿(二)第七章 光復(二)第九章 日出(二)外篇 高麗公(二)第四章 協力(一)第一章 入夢第七章 和談(二)第十章 明媚第五章 江寧(一)外篇 照夜白(二)第六章 秦淮(一)第十章 決斷(一)第八章 對壘(一)第五章 天意(二)第五章 縱橫(一)第三章 南洋(三)第十章 神仙(三)第四章 親征(二)第七章 護軍第七章 色魔第十五章 天下第五章 爲雲(二)第十一章 平安盟好(一)第三章 太聰明(二)序一 風流第三章 出山(一)第二章 春雨(七)第五章 江寧(一)第七章 血光(一)第二章 善惡第六章 家國(三)第一章 入夢第六章 會戰(二)第八章 宋州(二)第五章 鳥羽院(一)第十一章 平安盟好(一)第三章 武威(四)第十二章 海戰(一)第二章 春雨(六)第七章 弄月(二)第三章 武威(一)第十三章 太原(二)第一章 中宮(二)外篇 陽關曲(三)第九章 逐鹿(一)第七章 戰火(二)第八章 對壘(一)第九章 驕傲(四)第十二章 海戰(二)外篇 高麗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