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浮生六劫(2)

江水拍岸捲起千堆雪。 億萬年來,長江默默地從雪山高原奔騰南下,從益州到荊州,從荊州到江左,見證着城頭變幻大王旗。

“王睿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大明江南水師提督陳遠慢慢吟誦着劉禹錫的名句。

石頭城就在右岸,荒廢的城垣勾起了陳遠重重心事。

五艘大船五艘小船,扯着半面風帆成戰列行駛在寬闊的長江上。 這十艘船還是洪武三十年遼東作爲壽禮獻給朱元璋的禮物。 如今一晃又是三年了,大明水師並無半板入海。

對於這個陳遠倒不擔心,大船在航道中心行駛,側舷炮火可以覆蓋兩岸。 儘管只有十艘艦船,陳遠相信也足以橫掃千百艘內河大舢。

三日前,陳遠接到兵部調兵函,命令他接令後火速趕往儀真瓜州渡,執行兩個任務,第一是掃清北岸的燕軍船隻,第二是保護應天下游的江面,阻止燕軍渡江。

但就昨夜停靠在大勝關的時候,一封來自燕王的書信悄悄地送到陳遠案頭,燕王許諾,陳遠只要按兵不動,事成之後,陳遠封萬戶侯,遷大明水師的總提督。

而且燕王還威脅“千里江堤,豈是十艘戰艦可擋?”

陳遠拿着兩份命令,頭疼不已。 他悄悄將副將堂弟陳宣招入後艙,將燕王的書信給他看了。

陳遠陳宣兄弟祖輩本是東海上的海盜,因爲早早投了朱元璋,因功授了世襲的指揮同知。 遼王進貢來艦船之後,朱元璋用十艘船組成了新的江南水師拱衛京師。

這個提督的位置就給了海盜世家出身的陳遠,陳遠的堂弟陳宣平時好讀書,雖然出自軍戶,但不像個武將。 倒以儒將自居。

陳遠盯着陳宣,只見他面無表情,靜靜地看着手中書信,看完之後,陳宣將書信放在桌上道:“大哥有何打算。 ”

陳遠嘆了口氣:“我要是有打算還找兄弟來幹嗎?如今地形勢真叫我左右爲難。

朝廷一敗再敗,如今整個江北還有幾處插着王旗;燕王卻一帆風順殺到江邊,應天已經岌岌可危。 我是實在沒有主意了,所以找兄弟商量商量。 ”

陳宣嘿嘿一笑道:“大哥。 聽這話裡話外的,別是想從了這個?”說着拿起燕王的書信晃了晃。

陳遠湊上前去道:“你覺得呢?快給大哥想想主意!”

陳宣道:“燕王說得沒錯,憑着我們這十條船,想阻擋千里江堤也是杯水車薪。

而且江北大多爲燕王所佔,他可以隨時尋找渡口渡江,屆時你我兄弟疲於奔命,不但無法阻擋燕王過江,甚至隨時搭上性命。 ”

陳遠道:“那兄弟的意思是降了燕王?”

陳宣道:“嘿嘿。 大哥,說句老實話,你真覺得靠上北岸降了燕王那麼容易?”陳遠沉吟一會,不說話等着下文。

陳宣道:“這幾年,雖然我們找着機會就調換艦長。 原來十個遼東艦長也被我們換了六個。 只是這船上還有大副、二副,還有水手,炮手,這些人哪個不是遼東出來的。

他們的身家都在遼東。 遼王和燕王勢成水火,鐵了心保朝廷,就算燕王打下應天,遼王也會舉旗討伐,遼王的實力大哥不會不知道,這仗打到何年何月就不知道了。

所以此時咱們就算想過了江投降燕王,手下這些人又哪裡能肯,操縱着船的都是遼東一系。 到時候他們譁變了怎麼辦?”

陳遠彷彿泄了氣地皮球攤在椅子上:“照你這麼說,我們是降也不是,打也不是,那能如何是好?”

陳宣笑道:“大哥不要着急,既然左右不是人,那何不乾脆不管了。 我們把船停下,釣釣魚,曬曬太陽豈非愜意?”

陳遠哼了一聲:“我說三弟。 你是不是腦子進水了。 想出這樣的餿主意。 萬一日後朝廷勝了,你我有多少個腦袋可以掉?”

陳宣彷彿胸有成竹道:“大哥何必煩惱。 弟弟這有個人,大哥看看他自然知道怎麼做。 ”

陳遠眼眉一挑:“誰?”

陳宣拍拍手道:“李艦長,請進。 ”話音未落,門呀地開了,進來的正是“威武”號艦長李鎮。

“威武”號就是原來的“大明”號,江南水師旗艦,也是戰列艦中惟一尚由遼東老人掌管的戰艦。

陳遠疑惑地看看李鎮,又看看陳宣。 李鎮跪倒行禮:“將軍,末將這裡有一封書信……”陳遠把書信看完,如夢初醒,張大嘴看着兩人,“你們,你們……”

陳宣整理顏色抱拳道:“大哥,這纔是條明路,請大哥三思!”

……

京師之中一處深宅大院,兩盞若明若暗的燈籠彙集到門邊,一扇月門緩緩打開,一個黑影閃身進來,黑影問道:“人來了嗎?”

拿燈籠的人道:“徐公公等候多時了。 ”黑影在燈籠的指引下轉沒在迴廊之間。

在大宅地一處偏房裡,一名白白淨淨,面上無須的中年人拿起茶緩緩喝了一口,看着來人將頭上斗笠除下,露出一張清秀的白臉。 無須中年人笑道:“想不到是三寶啊。 ”

三寶笑道:“徐公公,正是奴婢。 給您請安了,您老過得很好啊。 ”

徐公公道:“哪裡有你們過得舒服,外放的公公們是如魚得水。 聽說你們有些兄弟在戰場上還博得功勳,真是羨煞咱家了。 ”

三寶笑道:“公公謬誇了,那戰場上可是真刀真槍地幹,一個流矢可能就把小命交待了。 當年跟殿下就藩的三十個公公里,已經沒了六個了。

三寶還羨慕公公在京師養尊處優。 ”

徐公公哼了一聲:“三寶,我們在宮裡那就不是人,這些日子燕王兵鋒正勁,朝廷處處敗仗,皇上三天兩頭打罵下面。

那日趙兌子因爲看到屋檐下築了燕巢,說了一句:燕子來了。 皇上不知怎麼聽見了。 勃然大怒,給亂棒打死了。 趙兌子和你一起長大地,你可記得?”

三寶聽得神情黯然,猛然擡頭道:“照這麼下去,只有燕王來了才能給大家一條活路。 ”

徐公公道:“我們何嘗不是這樣想的,只是只是現在需要我們做什麼?”

三寶降低聲音道:“這次燕王交給我們兩個事情,第一是要控制着上面,可生不可走。 可崩不可走!”說着話,滿臉殺氣。

徐公公臉上肌肉抽動兩下,緊閉嘴脣狠狠點點頭:“那需要咱家做什麼?”

三寶又道:“這次過來了二十個部下,徐公公要幫他們混入大內。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遼王的二王子,燕王命城破之時要將他擄走了。

所以公公要密切關注二王子動向,一旦有風吹草動立刻下手,殿下吩咐此事甚重。 不得有誤!”

徐公公點點頭道:“放心吧,交給咱家就行了。 只是幾個城門,咱家恐怕力有不逮。 ”

三寶道:“這個不需要公公擔心,殿下自有安排。 你只要把上面和二王子看住就行。 ”

……

“大黃,什麼時候教我武藝!”四歲的朱貴燮蹦達蹦達跳出門。 追着黃鷹屁股後面喊着。

黃鷹轉過身,跪下行禮:“二殿下有禮。 ”

朱貴燮叫着:“大黃,起來吧,汝是我師傅。 哪有跪徒弟地道理。 ”朱貴燮丫丫童音惹來旁邊宮女太監們微微笑意。

黃鷹道:“使不得啊二殿下,末將哪裡敢做殿下地師傅,這君臣之禮決不可廢。 ”

朱貴燮不幹了,叫道:“大黃,你騙人,上次你說教我武藝,怎麼現在又不當師傅了,你欺負我。 嗚嗚,我找皇上去,讓皇哥哥治你罪。 ”

黃鷹哭笑不得,蹲下來道拍着他的肩膀道:“我的好殿下啊,別哭鼻子啊,好了好了,末將他日得空就來教殿下。 可是今日末將還要當值啊。 ”

“好了,好了。 貴燮。 過來,別煩着黃將軍了。 ”朱貴燮身後傳來一個慈祥的聲音。 只見一個貴婦人站在宮門招着手。

黃鷹連忙跪下道:“娘娘。 末將孟浪!”

朱貴燮蹦達蹦達跑到奶奶身邊,抓着韓太妃的衣裙撒嬌道:“奶奶,奶奶,快下懿旨讓大黃教我武藝。 ”

韓太妃憐愛地摸着他的頭道:“好了,貴燮乖,黃將軍還要去當值,人家不是答應了嗎,有空就來。 黃鷹,下去吧。 ”

黃鷹垂手應諾,見太妃拖着貴燮進了宮門,黃鷹臉上立刻換了一副顏色。 他的眼睛捕捉着一名太監,此人提溜着個籃子轉到偏門。

黃鷹走過幾步,碰到守在此地地侍衛輕聲問道:“剛纔那個提溜籃子地太監可認得?”

那侍衛道:“不認得,好像前日被徐公公帶進來的。 ”黃鷹點點頭,看着偏門有點出神。

韓太妃帶着貴燮進了內室,裡面還坐着一個貴婦人,那貴婦人招呼着朱貴燮:“過來,二殿下,讓你榮奶奶看看。 ”說着從袖攏裡掏出個小布人塞到貴燮手中。

韓太妃對那貴婦道:“榮妹妹,你總是那麼嬌慣着貴燮。 ”

шшш★Tтkд n★c ○

榮太妃一臉笑容摸摸貴燮的頭說道:“唉,姐姐,我不如你啊,膝下只有個女兒還嫁到雲南去了,連個孫子也沒抱上。 妹妹看着貴燮是真心地喜歡。 ”

韓太妃道:“妹妹說的什麼話,就把貴燮當成親孫子便是,他日貴燮長大,我一定讓他好好孝敬你。 ”

榮太妃的笑容裡露出一點憂鬱:“唉,這兵荒馬亂的,誰還知道以後的事?”

韓太妃也收了笑容招呼過宮女帶着貴燮到院子裡玩,看着宮女們出去了,她才道:“妹妹,最近前線又有不利地消息嗎?”

榮太妃皺着眉頭小聲道:“聽外面傳老四打過揚州了,說話就要過江!”

韓太妃一驚,手中拿着地針一哆嗦掉在了線筐裡:“怎麼這麼快?月前不是說朝廷還打勝仗了嗎?”

榮太妃道:“可不是嗎?那還是你們家十五郎打的呢,朝廷那叫一個高興。 可是誰想到兩個月形勢就翻過來了。 姐姐,你有什麼打算?”

韓太妃眉毛緊皺,半晌才道:“官家自有分寸,我們婦道人家急也沒有辦法。 ”說着眼睛望向窗外,兩隻燕子站在宮牆上跳來跳去。

第45章 歷史留名(3)第31章 洪武駕崩(2)第34章 龍出生天(2)第12章 就藩遼東(2)第3章 懿文太子(1)第46章 飲馬長江(1)第40章 勾心鬥角(4)第41章 螳螂捕蟬(2)第26章 燕王邀戰(3)第15章 開張大吉(3)第31章 洪武駕崩(1)第37章 邊塞鏖戰(4)第45章 歷史留名(3)第33章 請君入甕(5)第10章 餘波盪漾(1)第5章 高麗亂局(2)第1章 裂土封遼(4)第4章 且聽風吟(3)第47章 浮生六劫(3)第3章 懿文太子(5)第14章 百廢待舉(2)第11章 暮鼓晨鐘(3)第16章 女真來投(3)第18章 心事重重(3)第11章 暮鼓晨鐘(1)第25章 翻雲覆雨(2)第2章 遼王攻略(3)第46章 飲馬長江(2)第47章 浮生六劫(2)第6章 漸入佳境(5)第43章 戰雲密佈(6)第44章 手足相殘(4)第41章 螳螂捕蟬(3)第7章 北風乍起(3)第25章 翻雲覆雨(1)第45章 歷史留名(4)第21章 白山黑水(2)第16章 女真來投(2)第15章 開張大吉(2)第6章 漸入佳境(3)第19章 一片汪洋(1)第47章 浮生六劫(2)第39章 真定大戰(2)第38章 大小通吃(4)第24章 經略朝鮮(6)第36章 圖窮匕現(3)第40章 勾心鬥角(4)第6章 漸入佳境(2)第3章 懿文太子(1)第26章 燕王邀戰(1)第24章 經略朝鮮(1)第14章 百廢待舉(4)第28章 應天風暴(4)第13章 突然襲擊(1)第45章 歷史留名(3)第14章 百廢待舉(3)第8章 藍大將軍(2)第39章 真定大戰(2)第29章 根本之爭(3)第12章 就藩遼東(1)第41章 螳螂捕蟬(1)第7章 北風乍起(3)第47章 浮生六劫(2)第5章 高麗亂局(1)第21章 白山黑水(1)第17章 兵出遼東(6)第24章 經略朝鮮(1)第15章 開張大吉(5)第22章 奠基東北(1)第43章 戰雲密佈(2)第35章 進退兩難(2)第39章 真定大戰(3)第43章 戰雲密佈(3)第8章 藍大將軍(2)第15章 開張大吉(5)第17章 兵出遼東(1)第15章 開張大吉(5)第42章 多方博弈(2)第24章 經略朝鮮(5)第28章 應天風暴(1)第44章 手足相殘(1)第25章 翻雲覆雨(2)第12章 就藩遼東(4)第32章 幡動心動(2)第34章 龍出生天(1)第21章 白山黑水(5)第15章 開張大吉(4)第39章 真定大戰(3)第20章 海西落日(2)第18章 心事重重(3)第30章 韜光養晦(4)第20章 海西落日(4)第47章 浮生六劫(6)第8章 藍大將軍(3)第2章 遼王攻略(3)第47章 浮生六劫(2)第7章 北風乍起(5)第1章 裂土封遼(2)第42章 多方博弈(1)第32章 幡動心動(3)
第45章 歷史留名(3)第31章 洪武駕崩(2)第34章 龍出生天(2)第12章 就藩遼東(2)第3章 懿文太子(1)第46章 飲馬長江(1)第40章 勾心鬥角(4)第41章 螳螂捕蟬(2)第26章 燕王邀戰(3)第15章 開張大吉(3)第31章 洪武駕崩(1)第37章 邊塞鏖戰(4)第45章 歷史留名(3)第33章 請君入甕(5)第10章 餘波盪漾(1)第5章 高麗亂局(2)第1章 裂土封遼(4)第4章 且聽風吟(3)第47章 浮生六劫(3)第3章 懿文太子(5)第14章 百廢待舉(2)第11章 暮鼓晨鐘(3)第16章 女真來投(3)第18章 心事重重(3)第11章 暮鼓晨鐘(1)第25章 翻雲覆雨(2)第2章 遼王攻略(3)第46章 飲馬長江(2)第47章 浮生六劫(2)第6章 漸入佳境(5)第43章 戰雲密佈(6)第44章 手足相殘(4)第41章 螳螂捕蟬(3)第7章 北風乍起(3)第25章 翻雲覆雨(1)第45章 歷史留名(4)第21章 白山黑水(2)第16章 女真來投(2)第15章 開張大吉(2)第6章 漸入佳境(3)第19章 一片汪洋(1)第47章 浮生六劫(2)第39章 真定大戰(2)第38章 大小通吃(4)第24章 經略朝鮮(6)第36章 圖窮匕現(3)第40章 勾心鬥角(4)第6章 漸入佳境(2)第3章 懿文太子(1)第26章 燕王邀戰(1)第24章 經略朝鮮(1)第14章 百廢待舉(4)第28章 應天風暴(4)第13章 突然襲擊(1)第45章 歷史留名(3)第14章 百廢待舉(3)第8章 藍大將軍(2)第39章 真定大戰(2)第29章 根本之爭(3)第12章 就藩遼東(1)第41章 螳螂捕蟬(1)第7章 北風乍起(3)第47章 浮生六劫(2)第5章 高麗亂局(1)第21章 白山黑水(1)第17章 兵出遼東(6)第24章 經略朝鮮(1)第15章 開張大吉(5)第22章 奠基東北(1)第43章 戰雲密佈(2)第35章 進退兩難(2)第39章 真定大戰(3)第43章 戰雲密佈(3)第8章 藍大將軍(2)第15章 開張大吉(5)第17章 兵出遼東(1)第15章 開張大吉(5)第42章 多方博弈(2)第24章 經略朝鮮(5)第28章 應天風暴(1)第44章 手足相殘(1)第25章 翻雲覆雨(2)第12章 就藩遼東(4)第32章 幡動心動(2)第34章 龍出生天(1)第21章 白山黑水(5)第15章 開張大吉(4)第39章 真定大戰(3)第20章 海西落日(2)第18章 心事重重(3)第30章 韜光養晦(4)第20章 海西落日(4)第47章 浮生六劫(6)第8章 藍大將軍(3)第2章 遼王攻略(3)第47章 浮生六劫(2)第7章 北風乍起(5)第1章 裂土封遼(2)第42章 多方博弈(1)第32章 幡動心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