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8-10-04 10:59:53字數:4029
這個故事跟裴謝堂的母親白氏有關,是一出感情糾葛。
那時候,宣慶帝還沒起義稱帝,裴擁俊只是西北一個偏將,有一回帶兵經過神農嶺時,因神農嶺林深地形複雜,故而像當地人求助,當時白氏恰好路過,變成了指路嚮導。
青年男女,又是男人英俊女人美麗,從神農嶺穿出後,兩人就看對眼了。
後來,白氏鼓起勇氣來到軍營做軍醫,同裴擁俊並肩作戰,兩人感情漸篤,沒多久,裴擁俊到了神農嶺求娶白氏,結爲了夫妻。
成婚那一天其實不怎麼愉快。
有人來砸場子,砸場子的這個人就是周同輝。
這人多喝了二兩酒,橫衝直撞的闖入內院,扯着白氏說她本該是他的,不準嫁給裴擁俊,還當場要將人搶走,將白氏嚇了一跳。
她是個外表柔弱內心剛強的女子,被人如此鬧了婚事,氣的差點提刀殺人。
裴擁俊卻是提了刀的。
他聽說後只是冷笑:“她是你的?你對我的妻子說一句喜歡,她就必須跟你,你可不可笑?周同輝,好好撒泡尿照照你自己什麼德行,才配說喜歡她。”
周同輝回他:“你現在能看好她,你不能看好她一輩子,她總有一天是我的。”
這話徹底將裴擁俊激怒,他將周同輝從內院打到外院,旁人紛紛拉不住,生怕鬧出人命。幸好周同輝會武功,纔不至於血濺當場。但是,周同輝也吃了虧,被狼狽掃地出門。
兩男爭一女,京城最好的談資。
不過一夜之間,白氏成了千夫所指。
心高氣傲的她受不住這些流言蜚語,變得有些抑鬱寡歡。
裴擁俊更爲心驚的是周同輝的話。這個人睚眥必報,他對白氏的安全十分不放心,至此之後,無論去哪裡都要將白氏帶着。大週末年,他四處征戰,得知周同輝調入御史臺後心中十分不安,不得不將白氏帶着去出征,以至於後來發生了很多憾事。
大週末年,寒銅軍中伏,爲了救他性命,白氏爲他拔毒,他好了,白氏卻中了毒,雖然毒解了,可從此以後白氏變得體弱多病。
同年,白氏生下裴謝堂後撒手人寰。
白氏葬禮那天,周同輝哭着跑來質問裴擁俊:“你沒保護好她,你害死了她,我會報復你的。”
裴擁俊萬念俱灰,對他再不搭理。
只是沒想到,有一天,這筆上輩子的債會被周同輝翻出來,向裴謝堂討要。
卑劣!
裴謝堂聽得很氣憤。
因知道了這些事,下次,周同輝再來藉故接近裴謝堂時,裴謝堂一瞪眼,恨恨的說:“你害死了我娘,你休想來騙我!”
周同輝臉色微變:“害死你孃的是爹,是他無能,顧不住柔迦。”
柔迦是裴謝堂母親白氏的閨名。
裴謝堂氣憤的大聲說:“要不是你威脅我娘,我爹不會把我娘帶在身邊。我娘又不喜歡你,你老是惦記別人的妻子,你惡不噁心?”
童言無忌,真相戳心。
周同輝如被她捅了一刀,痛得臉都扭曲了起來:“你胡說,她是喜歡我的,只不過是被裴擁俊搶走了!”
“我娘從來都只喜歡我爹一個,她看都不看你。”裴謝堂鼓着腮幫子:“你害死了她,還有臉找我們裴家報仇,你的臉皮真厚,還不知羞,用我們東陸的話來說,你就是個敗類,是個瘋子。你走開,我不會跟你走的,等我將來長大了,我一定會給我娘報仇!”
那次之後,一晃眼數年,周同輝沒再挑釁裴家人。
直到宣慶十七年裴擁俊病倒,周同輝纔再次上門。
當然,裴謝堂沒讓他進了泰安王府。
周同輝站在裴家的臺階上,當時說的話裴謝堂到現在都還記得:“你爹這一輩子殺孽太重,你跟你爹一樣,一定不得善終,這是上天對你們裴家的詛咒,你給我牢牢記在心裡!”
一語成讖。
裴擁俊自宣慶十七年第一次毒發後,又拖延着再活了三年,在宣慶二十一年春天病故,留下裴謝堂和身懷六甲的妾室美姨。美姨難產,死在生裴衣巷的那一天夜裡,裴家就剩下裴謝堂和裴衣巷相依爲命。
美姨屍骨未寒,周同輝又上門來找晦氣。
不過這一次,裴謝堂沒跟他客氣。
她不是裴擁俊,學不來爹溫潤的那一套,她暴脾氣,火辣辣像極了六月正午的太陽,周同輝剛出現,三句話不和,她一手方天畫戟直接將周同輝打了出去。
此一時彼一時,這一年,周同輝已經不是小小御史,而是成了尚書令下的供事官,捱了這一頓打,御史們吵翻了天,彈劾裴家的摺子堆滿了宣慶帝跟前的案牘,將裴謝堂從頭到腳數落了一遍,更有人揚言,希望宣慶帝撤了裴謝堂的官職,東陸的前途不能葬送在一個女人的手裡,否則他日必有大禍患。
周同輝不無得意的又晃到裴謝堂跟前來:“你以爲憑你一個女人能拿我怎麼辦嗎?裴謝堂我告訴你,要麼,你跪在我跟前認錯,代替你父親贖罪,替你母親陪我一生,要麼,我就整到你人頭落地,等你淪落到天牢時,我照樣能得到你,還要你人盡可夫丟盡裴家的臉面,你自己看着選。”
“若我淪落到天牢的那一天,我必取了你狗命。”裴謝堂冷笑:“我先送你下地獄,到我爹孃跟前認錯,順便讓閻羅王教教你如何做人!”
結局不歡而散。
不過,宣慶帝終究還是疼愛裴謝堂,打了二品大員,也只是勒令她禁足十天,罰她洗了一個月的馬廄了事。
滿朝文武要鬧,宣慶帝懶得聽,一紙詔書封裴謝堂爲兵馬大元帥,統領西北軍。恰尚書令告老還鄉,爲了一碗水端平,勒封周同輝爲新尚書令,掌管六部。怕因二人恩怨影響國政,又將軍部職能改革,西北要什麼,六部只有複覈權,沒有審覈權。
至此,矛盾越發激化。
到了宣慶二十二年末,終於,繃緊的線徹底斷了。
起因是裴謝堂愛若性命的弟弟裴衣巷。
裴擁俊只有一個兒子,裴衣巷在裴家是自打出生就被大家疼愛在手心裡的。可週同輝好死不死的,把主意打到了裴衣巷的身上。
二十二年除夕,周同輝曾派人意圖綁架裴衣巷,被裴謝堂發現,及時找回。不死心的周同輝又一次犯險,在正月初四那天,再一次劫持了裴衣巷。
彼時夜深人靜,裴謝堂四處遍尋裴衣巷無果,高行止又不知道去了哪裡,她連鬼養閣的人都來不及出動,帶着四個親衛尋遍了京城,最終在周家外得到一點線索。
心急如焚的裴謝堂立即闖入周家去救人。
具體過程如何已無需追究,只是在最後,在周同輝的書房,當裴謝堂推開門時,周同輝倒了下來,而她的手裡拿着刀,尖頭滴着血,證明她剛剛殺過人。
周家人目睹了這一幕,紛紛驚呼泰安郡主殺人了,她沒顧得上這些,餘光看見裴衣巷躺在周同輝的軟榻上不知道生死,情急之下,不管不顧的邁過周同輝的屍體,將裴衣巷抱走。送裴衣巷回裴家後,她越發覺得不對勁,所以連夜讓人知會高行止,又將四大親衛都喊離京城。本還可以有更周密的安排,只是當時她太過自信,加上醉酒沒有精神沒深入細想,總覺得宣慶帝不會殺她,就是這一份有恃無恐,讓她做好安排後睡了個安穩覺。
然後,一夜醒來,鋃鐺入獄。
陶志勇身死,裴衣巷被抓入幽庭司,泰安王府滿門抄斬。
復生之後,裴謝堂無數次的想過這件案子的其中關竅,只因爲一開始被人誤導,一直覺得陷害自己的人是朱信之,從未想過別人,思維不免受了限制。
如今線索漸漸多了,迷局豁然開朗。
這個局,一開始就是衝着她來的。
她死了,周同輝也沒要得了好處。泰安王府軍權旁落,朱信之撿了好處;周同輝身亡,尚書令空缺,孟哲平捷足先登。
好算盤!
如此一來,一舉四得!
除了兩個不喜歡的人,得了兩份不外出的好處,孟家和陳家豈止是不虧,根本是賺大發了!
不,不是孟家和陳家,而是這兩家背後的主子,賺大發了!
會是誰?
太子?二皇子朱簡數?三皇子朱綜霖?五皇子朱信之?
不,沒有那麼多人。
裴謝堂輕輕閉上眼睛,在腦袋裡過了一遍所有的可能,很快得到了一個最爲穩妥的嫌疑人。
朱信之的背後有曲家,曲家沒參與進來,於家族沒有好處,損人不利己,不是這些老謀深算的朝臣的辦法。反而因爲朱信之毒殺了自己,引得高行止憤恨繼而江湖人不滿,得失太過明顯。另外,朱信之身後有曲家,沒理由會找不相干的陳家孟家幫忙。所以,絕不可能是朱信之。
至於朱綜霖……
裴謝堂甩甩頭,朱綜霖有一點好,就是極爲重情義,他身後的家族也不允許他如此操作,此人可以排除。
那麼,就剩下兩個人。
二皇子朱簡數,太子殿下朱深見。
wωω¸ тt kán¸ ¢O
朱簡數是孟貴妃的兒子,這人多年來一直都很想當上皇帝,但孟家一直不表態,故而誰都不認爲他有希望。尤其是知道孟家陳家聯手扶持太子後,朱簡數的嫌疑更小。就拿朱簡數的人脈來說,也絕無可能下這一盤棋。
只有一個人了。
裴謝堂裂開嘴角:“想不到,太子竟然這樣恨我,虧得我一直沒發現。”
明白了是誰在背後捅刀子,這事兒就不難想了。
首先,要接近自己,必得打探到最爲可靠的消息,還有人比西北軍更合適嗎?但西北軍將個個嘴巴緊,要想探聽消息沒你們容易。既然打探不到,不如送個人成爲西北軍將。
孟家和陳家選中了李希。
裴謝堂猜測,最初,李希的存在並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除掉裴擁俊。可惜,裴擁俊比起女兒來聰明數倍,讓他們一直沒有機會得手,一拖就拖到了裴擁俊去世,裴謝堂掌權,於是,屬於兩家的機會來了。
李希成爲西北軍,同裴謝堂關係還不錯,孟家覺得可以做文章,將李希送到了京外大營的崗位上,並通過聯姻關係穩固同李希的連接,再利用李希結識西北軍將,並讓李希結識京城要員。這些人同李希關係好後,就開始了驚天巨網的編制,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矛盾激化。
裴謝堂同周同輝本就不共戴天,再加上裴衣巷,裴謝堂必定亂了分寸沒了理智,所以,利用裴衣巷一再挑釁,不愁裴謝堂不上當。
至於周同輝這邊,則由李希做中間人,牽線認識田燚和周同輝,一步步促成兩人的兄弟情。在初四那天晚上,田燚邀請周同輝做客家中,完事後送周同輝回去,周同輝死於中毒,證明在田燚家中時,或許就已毒入骨髓。
第三步,引蛇出洞。
當時陶志勇來稟報裴衣巷失蹤,裴謝堂一路追查,線索都太巧合的指向了周同輝,如今回想分明是有人有心爲之。
裴謝堂猜測,他們事先綁走了裴衣巷,殺死周同輝,藏屍書房就爲了等待自己開門的那一刻,抓個人證物證俱在!
接着,就是高明的第四步,賊喊捉賊。
案發後,孟家和陳家第一時間到御前告狀鳴冤,求得宣慶帝旨意,立即抓捕裴謝堂。然後,不聽口供、不問證據,先定殺人罪。毀屍滅跡,混淆視聽,將各種各樣的罪名往她身上推,引得宣慶帝震怒失望繼而不管不問。同時,爲了避免她有高招洗冤,將一切推給她心頭最不願懷疑的那個人——朱信之。
戮心之痛,蝕骨焚情,她萬念俱灰之下,忽略了多少自不用說!
裴謝堂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得眼淚都滾了出來。
“老高啊,想我裴謝堂半生戎馬,流盡血汗都不死,你說,我怎麼就栽在了這些骯髒的勾心鬥角裡?”
“可笑,太可笑了!”
“我用血肉回報國家,國家未來的儲君卻還我以刀劍,我好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