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章 白虎通義

巧娘正和崔玲在一起,於是把崔玲也一併叫上。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崔玲的面色紅潤了許多,原本那瘦骨嶙峋的身板也稍稍豐腴了些,側臉的疤痕用頭髮遮住了,看上去順眼多了,倒是個嬌俏可人的小娘子。

只是崔玲反多了些拘謹,只與蕭巧娘墜在後面竊竊私語,荀華跟着楊彥,保持一個身位的距離,四人漸漸地走近了教室。

“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陽唱陰和,男行女隨也......”

教室中,傳來了小孩子的朗朗讀書聲,蕭巧娘不由讚道:“阿玲,清河崔氏以經學傳家果不其然,崔公也不愧是學問深厚呢,你聽聽這讀書聲,明顯是有所感悟纔會如此齊整。”

崔玲的俏面現出了一抹自豪之色,偷偷望了眼楊彥,卻見楊彥眉頭微皺,不禁問道:“將軍爲何皺眉?是對大父教學有所不滿,又或是不明其義?“

”呵!“

楊彥曬笑道:”崔公所授乃《白虎通義》,我怎麼會聽不出?“

《白虎通義》又名白虎通,共四卷,班固撰,記述漢章帝建初四年,白虎觀會議有關經學內容之探討,通篇繼承了董仲舒今文經學的思想,以神秘化的陰陽五行爲基礎,爲解釋自然社會、倫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種種現象編造出了一套神學世界起源說,並神學化陰陽五行理論,也是宋明理學人性論的始祖。

崔玲又問道:“《白虎通義》集今文經學之大成,將軍既然讀過,那爲何皺眉?莫非另有見解?”

楊彥突然發現,這小姑娘戰鬥力挺強的啊,但他要找的是崔訪,不會和個小娘子爲經學爭論,於是搖了搖頭:“待崔公出來再說。”

蕭巧娘撇了撇嘴,向崔玲嘀咕道:“郎君見你是女流,不屑與你辯呢。“

崔玲翻了翻眼睛。

荀華也無奈的搖了搖頭。

楊彥雖說不打擾崔訪,但教室那麼近,崔訪不可能聽不到外間說話,在向學生吩咐了自己背書之後,就走出來,拱了拱手:“原來是將軍親至,不知將軍可有指點老夫之處?“

這話頗爲傲氣,也確實,南逃士人尚玄,但留於北地的士人仍以經學傳家,尤其如清河崔氏,河東裴氏這樣的大族,在經學上的造詣,無不堪稱一時宗師,也將經學發揮到了極致,因此對楊彥有可能的見解,頗爲不屑。

這與受了楊彥的恩德無關,完全是對自己學問的一種自豪。

楊彥也拱了拱手:“自《白虎通義》面世至今,已有兩百餘年,時易事移,今日之人事,未必是後漢初年之人事,以百年前不合時宜之學問教授於今,似有不妥!“

荀華頓時暗道一聲不好,給楊彥連打眼色。

果然,崔訪剎那間老臉沉了下來,哈哈笑道:”老夫倒是眼拙了,竟不識將軍原來也是我道中人,呵呵,那老夫倒要請教,如何不合時宜!“

喧鬧聲驚動了別的教室,士人們紛紛出來,有一些直嘆氣:”將軍啊,崔老治學嚴謹,名揚北地,雖將軍於我等有收容之恩,但某仍要問一句,將軍爲何發此狂悖之言!“

也有些勸道:”將軍,或是你對經學的理解流於膚淺,其實經學博大精深,宇宙萬物,人生至理,無所不包,無所不容,若是多讀讀聖賢書斷不至於此,某勸將軍還是向崔老陪個不是吧,他日有暇,請崔老爲將軍專門講解,或能對經學有所領悟。“

小孩子們紛紛扒着門縫,好奇的看了過來。

蕭巧娘悄悄的扯了扯楊彥,她有些發怵了,別看這些士人落魄的很,但嘴皮子一個比一個厲害,自家的郎君,又怎麼可能辯得過如此之多的士人呢。

楊彥卻是雙手一壓,便道:”既然諸君都在,那好,楊某雖不才,今日便與崔老辯個清楚明白,若是理在崔老,楊彥自當執禮道歉,從此之後,對授學之事不再幹涉,但若是僥倖勝了一籌半籌,那麼今後諸君所授內容,須由楊某來定,如何?“

”哼!“

崔訪大袖一揮:”將軍,請!“

說完,就自顧自的返身進了教室。

崔玲也哼道:”將軍,雖然論起治政之道,妾不得不佩服,但大父浸淫經學半生,造詣之深豈是你能仰望,妾就事論事,還望將軍莫要見怪。“

楊彥笑了笑,並不與阿玲計較,徑直走了進去。

各人紛紛入內,教室裡的學生讓開座席,靠牆站成一圈,崔訪身後,坐着所有的士人與阿玲,楊彥身後,只坐着荀華與蕭巧娘,明顯勢單力孤。

司馬氏代魏,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不僅在政治上,開創了權臣謀朝篡位的惡性循環,一代代的權臣,自王敦起、至桓溫,前赴後繼,及劉裕終取司馬氏而代之,並齊樑陳效法而爲,如果不是隋滅陳,陳後主之子,必是下一個被篡對象,歷史一次次的輪迴,似是永無休止。

這正是應了一句老話,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而且在學術上也是嚴重的倒退,正始之前,建安文學的昂揚基調是基於對建功立業的渴望和自信,充滿着高揚奮發、積極進取的精神,但正始年間是歷史的分水嶺。

這一時期,從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誅殺曹爽從而實際控制政權開始,到師昭相續執政,十多年間,司馬氏大量誅殺異己,造成了極爲恐怖的政治氛圍。

天下名士,少有全者,正是這一時期的真實寫照,許多著名文人死於權力鬥爭當中,同時司馬氏爲了粉飾自己,竭力提倡儒家禮法,控制輿論,文人動輒得咎,因此正始文人很少直接發表政治見解,多以空談,抒發苦難爲主,玄學也應運而盛。

不過逃避並不意味着妥協,逃避只是發表不滿的另類手段,兩漢遺澤依存。

這些文人雖然附炎趨勢,在對待學術的態度上卻還是挺端正的,並不因吃楊彥,喝楊彥,受其收容之恩而與楊彥持同一立場,紛紛站在了對立面上。

這倒是讓楊彥暗暗點頭,說到底,不管什麼人,都有內心的堅持,眼前的落魄士人或許也如此,他們失去了一切,爲了生存不得不腆顏乞食,藉以維繫自尊的唯有對學術的堅持。

荀華與蕭巧娘均是相視一眼,暗暗苦笑,這一看就不成比例啊,況且自身作爲女流,沒法在學術上給予楊彥幫助,現今唯盼望楊彥輸的不是太慘。

崔訪顯然頗爲滿意,捋須沉吟道:“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陽唱陰和,男行女隨也,此句出自於《易緯乾鑿度》,若是老夫沒料錯,怕是將軍由此始生不滿,那老夫以此討教將軍,因何不滿,將軍又有何見解。”

第六八一章 苦中作樂第五六五章 羊獻容薨第三八二章 以守應變第六十四章 重回下邳第六六二章 荀灌到來第三三一章 鄒山也降第三八一章 共擊石虎第四十章 劉遐父子第二十八章 刁協突至第四六六章 放你一馬第八五一章 陛下請留步第一四七章 去琅琊第六九一章 衆軍雲集第七七三章 徐龕老妻第三八五章 大破石虎第三五二章 撒石灰第八四九章 庾亮來訪第三四二章 獻容獻策第八二四章 白眼狼第三二四章 獅子大開口第六八五章 夢幻泡影第六三八章 李雄心聲第七三八章 牡丹花下死第二六二章 驚天豪賭第四三七章 收編降將第五五三章 攻心爲上第八四零章 譁變第一章 自古老四出皇帝第二九八章 歸期已至第四八零章 各有所謀第六三五章 涼州決議第七八三章 悍妻如虎第二二八章 櫻落誰家第四六五章 退避三舍第八一五章 攻破平壤第五三三章 劉曜東來第七四二章 新尚書左僕第五四九章 攻克宛城第二十二章 不收謝禮第八十章 父女夜話第七二六章 出使拓跋第二七九章 陸曄阻婚第二章 路遇葛洪第一八三章 沈充餘澤第四四一章 冰壘殺機第五六零章 無人出戰第四零三章 意外之喜第四零三章 意外之喜第一一六章 風助煙長第四五二章 再拜司馬衝第一五一章 暫時打退第六三零章 退回第四六零章 穆陵關第三五七章 人間地獄第七三八章 牡丹花下死第一四八章 不以察察爲明第九十四章 不爲祖逖第三四九章 鐵蒺藜第七二二章 羯趙朝會第七五五章 兵臨壺關第三六二章 死去活來第七四三章 三公九卿第七八五章 陰魂不散第一七零章 屍骸還鄉第四九一章 廣撒網第一七一章 蘭陵太守第四五四章 彈劾荀崧第七零七章 石虎總攻第三十七章 軍營生活第四一六章 去往百濟第七八五章 陰魂不散第四四七章 錢幣之難第一五一章 暫時打退第一九一章 曲終人散第一五八章 吃草籽,搶鼠食第二四一章 龍骨戰艦第六十四章 重回下邳第二二零章 奔襲奉高第七五六章 破關而入第四二五章 淮北形勢第六八七章 夜襲客舍第六七一章 宇文獻策第三六七章 議誅蔡候第六三六章 楊彥斷案第三三零章 徐龕投降第二零一章 沈充退軍第一九九章 騎兵決戰第八十八章 仗義直言第六二五章 陣前倒弋第一三七章 西廂記的毒害第三七六章 徐光獻策第七十五章 巧娘被掠第七九六章 親赴丸都第四二七章 牛繼馬後第六七二章 內訌第三七九章 萬馬過河第五四八章 猜疑無處不在第二六三章 歪打正着第二九一章 荀灌織布機第二六八章 齋醮科儀
第六八一章 苦中作樂第五六五章 羊獻容薨第三八二章 以守應變第六十四章 重回下邳第六六二章 荀灌到來第三三一章 鄒山也降第三八一章 共擊石虎第四十章 劉遐父子第二十八章 刁協突至第四六六章 放你一馬第八五一章 陛下請留步第一四七章 去琅琊第六九一章 衆軍雲集第七七三章 徐龕老妻第三八五章 大破石虎第三五二章 撒石灰第八四九章 庾亮來訪第三四二章 獻容獻策第八二四章 白眼狼第三二四章 獅子大開口第六八五章 夢幻泡影第六三八章 李雄心聲第七三八章 牡丹花下死第二六二章 驚天豪賭第四三七章 收編降將第五五三章 攻心爲上第八四零章 譁變第一章 自古老四出皇帝第二九八章 歸期已至第四八零章 各有所謀第六三五章 涼州決議第七八三章 悍妻如虎第二二八章 櫻落誰家第四六五章 退避三舍第八一五章 攻破平壤第五三三章 劉曜東來第七四二章 新尚書左僕第五四九章 攻克宛城第二十二章 不收謝禮第八十章 父女夜話第七二六章 出使拓跋第二七九章 陸曄阻婚第二章 路遇葛洪第一八三章 沈充餘澤第四四一章 冰壘殺機第五六零章 無人出戰第四零三章 意外之喜第四零三章 意外之喜第一一六章 風助煙長第四五二章 再拜司馬衝第一五一章 暫時打退第六三零章 退回第四六零章 穆陵關第三五七章 人間地獄第七三八章 牡丹花下死第一四八章 不以察察爲明第九十四章 不爲祖逖第三四九章 鐵蒺藜第七二二章 羯趙朝會第七五五章 兵臨壺關第三六二章 死去活來第七四三章 三公九卿第七八五章 陰魂不散第一七零章 屍骸還鄉第四九一章 廣撒網第一七一章 蘭陵太守第四五四章 彈劾荀崧第七零七章 石虎總攻第三十七章 軍營生活第四一六章 去往百濟第七八五章 陰魂不散第四四七章 錢幣之難第一五一章 暫時打退第一九一章 曲終人散第一五八章 吃草籽,搶鼠食第二四一章 龍骨戰艦第六十四章 重回下邳第二二零章 奔襲奉高第七五六章 破關而入第四二五章 淮北形勢第六八七章 夜襲客舍第六七一章 宇文獻策第三六七章 議誅蔡候第六三六章 楊彥斷案第三三零章 徐龕投降第二零一章 沈充退軍第一九九章 騎兵決戰第八十八章 仗義直言第六二五章 陣前倒弋第一三七章 西廂記的毒害第三七六章 徐光獻策第七十五章 巧娘被掠第七九六章 親赴丸都第四二七章 牛繼馬後第六七二章 內訌第三七九章 萬馬過河第五四八章 猜疑無處不在第二六三章 歪打正着第二九一章 荀灌織布機第二六八章 齋醮科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