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不爲祖逖

其實楊彥對蕭鎋的眼光還是挺佩服的,當黑馬股還未成爲黑馬的時候,找出來才叫本事。

在晉書上,蘭陵蕭氏發跡之前,蕭鎋是除家祖蕭整之外唯一留名之人,之後數代雖執於以事功建業,卻均是默默無名。

要知道,晉書由房玄齡編撰,能勞動這位老人家寫下名字,哪怕事蹟寥寥數言都是極其的了不得,古往今來,生生死死,又有幾人能在青史留下薄名?大多數均是泯然於衆人,數十年乃至數百年後,再無人知。

僅由此便可看出蕭鎋的能力,而且從蕭氏兩次索求蕭巧娘也可判斷,此人善度形勢,一擊不中,絕不糾纏,止損非常堅決。

如果放在現代,蕭鎋絕對能在金融市場上混的風聲水起,遣兩百戶部曲跟隨自己,也是及早投資的意思,古人所謂的效明主於微末,結君臣以草莽,沒有高明的眼光是辦不到的。

在江東高門眼裡,自己這個東海國相一文不值,但是拿到淮北,就是比兩千石的實職,手持名份大義,對於吸納流民、壯大勢力而言,重要性無須置喙。

況郯城雖然危險,但如果輕營的好,可以逐步向南蠶食江淮諸流民帥,擴大力量,或有一日,也能建立屬於自己的霸府。

當然了,蕭鎋是藉着蕭巧娘入股,但既然是入股,自然有討價還價的餘地,自己絕不能遂了蕭鎋的意,必須要拿到最有利的條件。

於是,楊彥擺擺手道:“我們明人不說暗話,蕭君莫要以巧娘爲名,巧娘我自會善加照料,若是要遣衆追隨於我,我倒履相迎,但是我有一個要求,把所遣部曲的名冊籍屬交於我。”

頓時,蕭家人的臉都沉了下來!

按蕭鎋的原意,蕭溫和蕭仁各率一百戶跟隨楊彥,將來做大了,就是一方軍頭,在楊彥霸府中佔一席之地,到時哪怕楊彥手執大權也不能忽略蕭家的訴求,但是把名冊籍屬交給楊彥,就等把於這兩百戶部曲拱手送人,蕭溫和蕭仁在楊彥手下,全然沒有地位可言,與胥吏濁官有何區別?

這其中的關鍵,便是人事權,蕭鎋明白楊彥不欲分權,於是冷哼一聲:“府君不嫌得寸進尺?蕭某也鬥志膽進言一句,未來終究是未來,存有太多變數。”

楊彥淡淡道:“祖逖前鑑在前,楊某不爲祖逖,若是蕭君不捨,楊某斷不至強人所難!”

其實這話頗有些大逆不道的意思,但是祖逖在豫州經營多年,爲何會被戴淵挾制?

歸根結底,還是祖逖的實力太弱!

祖逖只有幾百名核心部曲,餘衆皆是慕名而投的流民帥,那麼,祖逖的名份是從哪兒來的,僅靠仁義不足以維持,況且祖逖御下並不仁義,因此只能是來自於朝庭,能驅使豫州流民帥的也不是祖逖,而是朝庭借給祖逖的名份。

當戴淵空降下來,擁有朝庭授予的更大名份,流民帥雖說不會立刻叛了祖逖,卻難免會懷上心思,祖逖不再是名份大義的唯一代表,戴淵亦可代表朝庭,導致了祖逖躡手躡腳,被戴淵挾制的結果。

有此爲鑑,楊彥從一開始就要把隱患撲滅,對手下必須擁有絕對的控制力,如此一來,即使朝庭以嗣東海王就藩,或者通過徐州刺史對他指手劃腳,他也可以有充足的底氣護住自家桃子不被摘走,否則別人只須拉攏他的擁兵大將,就足以把他架空,重走祖逖的老路。

如果蕭鎋不答應,那他寧可不要蕭家的兩百戶部曲,以免將來被摻了沙子,同時他的話還隱含一絲威脅的意思,最後那句,明眼人都能聽出是反話。

“這……”

楊彥態度堅決,蕭鎋反而遲疑了。

是的,楊彥越強勢,就說明底氣越足,有蕭家自是錦上添花,沒有蕭家,無非是起步稍低一籌罷了,未來隨着吸納周邊流民,並不是不能回血。

而蕭家不坐楊彥這條船,先不提將來被報復的問題,光是江東複雜惡劣的政治生態環境,寒門幾乎看不到出人頭地的希望,這也是蕭鎋推崇楊彥的主要原因,不管楊彥用什麼方法,至少人家抓住機會上位了,僅憑這一點,絕大多數人就被甩在了身後。

可以說,除了楊彥,別人根本不會帶他蕭家玩,況且蕭巧娘也將被帶走,與李氏聯姻的打算形同於破滅,在明年的鄉議定品上,蕭家一無根基,二無錢財,沒有任何優勢。

總之一句話,錯過這個村,就沒那個店。

楊彥又道:“兩位郎君如入我帳下,自當擢才重用,假使楊某有成,舉薦出鎮一方亦非不可能,今言盡於此,巧娘也已帶回,就此別過!“

說完,擡腳就要往回走。

這話已經很明確了,蕭溫和蕭仁可以任用爲公司高管,但是現在想分他股權那是不可能的,只有楊彥位子坐穩,纔有可能把股權拿出來作爲獎勵。

”且慢!“

蕭鎋猛一咬牙,開聲攔住。

“哦?”

楊彥緩緩轉回頭。

“大兄!”

蕭績也急聲喚道,在他看來,爲一個不能確定的遠景索要蕭氏兩百戶部曲,這就是訛詐啊。

蕭鎋卻是別有考量,他到底在洛陽遊過學,眼光更加長遠,機會每個人都有,一個人是趁勢而起,還是碌碌無爲,就看能否抓住機會。

楊彥不是非要依靠蕭家,沒有蕭家的支持,楊彥未必不能成事,但蕭家要想趁勢而起,就只有驥附楊彥,機會只有這一次,錯過了也許幾代人都默默無聞。

只能賭了。

蕭家只能先往楊彥的空殼公司裡投錢,這錢不佔股份,甚至連借都談不上,無償贈予,等將來公司做大做強,纔會給予蕭家回報,這本是非常不公平的條款,但蕭家面臨的問題是,除了楊彥的殼資源,他沒得選啊。

“海內板蕩,江山半傾,時局如奔流,人皆逆水而上,稍有泄力,一潰千里,高門士族尚可平流進取,以致公卿,而我等若不別出樞機,唯有坐視數代苟且,更有甚者,或會漸漸消沉,天下之大,既然江東無我蕭家進身之階,又何苦困守一隅?

府君不及弱冠,卻敢北上建功立業,莫非我蕭氏不敢?三弟不必多說,愚兄自有主張!“

蕭鎋擺了擺手,便向楊彥道:“蕭某答應你,給你兩百戶部曲!“

楊彥拱手道:”大話我不多說,這裡我只承諾一事,若是郯城失陷,我必先於兩位郎君而死!“

”有此氣度,何事不成?“

蕭鎋拱手回禮,又向他的姻親朱咲道:“你我兩家即爲姻親,一路南來,不離不棄,爲兄於情於理,都該幫扶一程,不如你朱家也出百戶部曲贈予府君,選一子帳下聽用,共襄盛舉!“

”這……“

朱咲有些不捨,但他朱家只是一尋常鄉豪,處境還不如蕭家,要想出人頭地,比蕭家更難,如今蕭家都敢放手一搏,他有何不敢?

“也罷!”

朱咲猛一咬牙,向楊彥施禮道:“蘭陵朱氏,願追隨府君驥尾!”

第五五五章 文藝女青年第五六四章 暴怒殺人第六六四章 楊彥到來第四八五章 郗鑑心思第五五零章 屠各朗第七十三章 印象惡劣第一五一章 暫時打退第三六五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八章 刁協突至第一一零章 隊列訓練第一八零章 釣郗鑑第四零四章 硫酸硝酸第二零八章 拜訪郗鑑第五一零章 大封陶氏第四零二章 增殖稅第二零零章 生擒桃豹第二二零章 奔襲奉高第八三二章 荀崧病危第四七六章 東海王入都第四十八章 石瞻之威第八三九章 三公夢第一一七章 生俘閻平第二五五章 荀華有了第一三一章 期貨概述第八二九章 借酒澆愁第七三一章 聯袂施壓第三五八章 俘獲慕容皝第二三五章 郗鑑病了第二三三章 差點着了道第四一四章 就是不跪接第四七六章 東海王入都第七十一章 皇帝議楊彥第五七一章 淒涼生活第一二二章 紙上談兵第八二三章 遍地金礦第四六五章 退避三舍第六十五章 詩賦荀華第四二五章 淮北形勢第七十六章 裴妃招魂第六七七章 修碉堡第一九三章 兵至樑父第七五四章 欲加之罪第七十八章 囊中羞澀第一三二章 彈簧第七十五章 巧娘被掠第六一五章 錢鳳歸降第四四四章 大獲豐收第四零零章 四管齊下第四一五章 拜堂成親第八十二章 裴妃上殿第四二四章 收穫滿滿第三二四章 獅子大開口第六三八章 李雄心聲第六八三章 韋家勞軍第八十八章 仗義直言第一六四章 鹼化工產業鏈第六五二章 入千牛衛第一四一章 天助我也第一九一章 曲終人散第三八零章 密會慕容皝第三九八章 羣狼戰術第四五零章 蘇家過江第四九五章 東窗事發第七十五章 巧娘被掠第三五五章 靳月華第六三三章 今日李雄第五十一章 逃向沂蒙山第一四七章 去琅琊第五零一章 連夜求救第四零五章 赴建康第一二一章 身在寶山不識寶第六一七章 王敦退路第四零五章 赴建康第五三二章 登壇建國第三四二章 獻容獻策第七七三章 徐龕老妻第一一三章 淮泗軍第八五一章 陛下請留步第四八七章 餘姚虞氏第三二七章 全面潰敗第五零六章 衝入建康第四一八章 倭人的船第八三九章 三公夢第三三九章 蕙芷參演第三四二章 獻容獻策第四二九章 決戰在即第七一一章 鬼胎又起第七九二章 打破終生制第三八六章 代王先來第六二零章 朝會決議第四八八章 再赴郯城第六八二章 荀灌建議第七九八章 欲蓋彌彰第五九二章 復辟功成第五十二章 朝庭敕書來第三十五章 夜歸荀府第四七七章 登基第七三零章 江東亂局第二零章 荀崧病重第三七八章 忠孝不兩全
第五五五章 文藝女青年第五六四章 暴怒殺人第六六四章 楊彥到來第四八五章 郗鑑心思第五五零章 屠各朗第七十三章 印象惡劣第一五一章 暫時打退第三六五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八章 刁協突至第一一零章 隊列訓練第一八零章 釣郗鑑第四零四章 硫酸硝酸第二零八章 拜訪郗鑑第五一零章 大封陶氏第四零二章 增殖稅第二零零章 生擒桃豹第二二零章 奔襲奉高第八三二章 荀崧病危第四七六章 東海王入都第四十八章 石瞻之威第八三九章 三公夢第一一七章 生俘閻平第二五五章 荀華有了第一三一章 期貨概述第八二九章 借酒澆愁第七三一章 聯袂施壓第三五八章 俘獲慕容皝第二三五章 郗鑑病了第二三三章 差點着了道第四一四章 就是不跪接第四七六章 東海王入都第七十一章 皇帝議楊彥第五七一章 淒涼生活第一二二章 紙上談兵第八二三章 遍地金礦第四六五章 退避三舍第六十五章 詩賦荀華第四二五章 淮北形勢第七十六章 裴妃招魂第六七七章 修碉堡第一九三章 兵至樑父第七五四章 欲加之罪第七十八章 囊中羞澀第一三二章 彈簧第七十五章 巧娘被掠第六一五章 錢鳳歸降第四四四章 大獲豐收第四零零章 四管齊下第四一五章 拜堂成親第八十二章 裴妃上殿第四二四章 收穫滿滿第三二四章 獅子大開口第六三八章 李雄心聲第六八三章 韋家勞軍第八十八章 仗義直言第一六四章 鹼化工產業鏈第六五二章 入千牛衛第一四一章 天助我也第一九一章 曲終人散第三八零章 密會慕容皝第三九八章 羣狼戰術第四五零章 蘇家過江第四九五章 東窗事發第七十五章 巧娘被掠第三五五章 靳月華第六三三章 今日李雄第五十一章 逃向沂蒙山第一四七章 去琅琊第五零一章 連夜求救第四零五章 赴建康第一二一章 身在寶山不識寶第六一七章 王敦退路第四零五章 赴建康第五三二章 登壇建國第三四二章 獻容獻策第七七三章 徐龕老妻第一一三章 淮泗軍第八五一章 陛下請留步第四八七章 餘姚虞氏第三二七章 全面潰敗第五零六章 衝入建康第四一八章 倭人的船第八三九章 三公夢第三三九章 蕙芷參演第三四二章 獻容獻策第四二九章 決戰在即第七一一章 鬼胎又起第七九二章 打破終生制第三八六章 代王先來第六二零章 朝會決議第四八八章 再赴郯城第六八二章 荀灌建議第七九八章 欲蓋彌彰第五九二章 復辟功成第五十二章 朝庭敕書來第三十五章 夜歸荀府第四七七章 登基第七三零章 江東亂局第二零章 荀崧病重第三七八章 忠孝不兩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