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問題,說白了就是人浮於事,考覈沒有,全憑良心工作。
學堂的事情暫且翻過,五月中旬以來,朱常浩給崇禎運送的四十萬兩白銀已經抵達京師了,崇禎在太和殿裡,大宴羣臣,而且,將朱常浩運來的銀元寶直接放在宴席中間,號召羣臣向瑞王學習。
朱常浩聽到這個消息,心裡很不是滋味,在天啓年間,大明一年的賦稅收入都有四千萬兩紋銀。現在,崇禎元年半年過去了,竟然收入不到一百八十萬兩,朱常浩一次,就送了了大明前半年國庫收入的近兩成半,真的讓人唏噓不已。
九邊軍鎮,已經三個月拿倒軍餉了,朱常浩原先打算把自己從福王那裡劫持來的銀兩,拿出一部分來給九邊軍鎮發餉,但一想到藩王和軍鎮有勾連。如果出現藩王支助邊軍軍餉,肯定會被崇禎給擼了王位,然後,自己的財產,女人,水師,陸師,都會便宜他人的,吃虧的事情朱常浩是不會幹的,還是上崇禎體會一下,野豬皮兵臨京師城下,心驚膽戰的感覺吧。
據朱常浩估計,崇禎這一次從自己手裡弄到錢之後,以後就會從自己手裡弄錢弄上癮,但每次你崇禎要弄錢,那本王也不會讓你輕鬆,絕對要從你手裡再討來一些其他的權利。
將目光轉向王府南門的東邊,朱常浩讓人現在又開闢了一個大門。而在大門裡面,是三棟房子。
從南往北數,第一棟房子,是保衛力量和一些王府堂官,這些堂官主要負責爲三省六部傳遞信函,抄寫謄錄公.文等等。當然,負責保衛力量的是王府指揮使的一個百戶,也就是王府參將手底下的儀衛舍人。
第二棟房子是六部(兵部,刑部,吏部,禮部,工部,戶部)部長(侍郎)所辦公,六部下面,基本上就是一些堂官了。
在六部後面,就是第三棟房子,裡面是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的官員。其中,中書決策,門下審覈,尚書執行。
最主要的是,在第三棟房子後面,有一個後門,這個後門直通王府的南院,如果有事,他們直接可以從後門進到王府,對朱常浩進行請示交流。
只是對於裡面只有三棟房子的這間大門上,牌匾的命名,朱常浩費了好多腦細胞,你說叫政事堂吧,這是朝廷裡面的輔政大臣才能擁有的,你說叫個什麼衙門,皇上也沒有給本王冊封個衙門啊。
後來,朱常浩和衆人商議了一下,得出了一個名稱,叫做“政事廳”。
政事廳的建立,意味着王府管轄的政事所有變動,以前是王府的長史府來處理,現在,都經過政事廳來發布,這樣,就可以大量減少朱常浩的工作。
軍事方面,目前還沒有變革,另修衙門之類的,王府目
前,所有的軍事方面的職能,都在安民大營。
等水師碼頭修建好之後,安民大營的水軍編制和管理,將會移動到水師碼頭上,現在,這個碼頭,按照朱常浩的估計,差不多在五月底就可以完工。到時候,包括這次新招的兩萬餘人新人,將全部轉移到碼頭上,接受伏波水師的訓練,對於這裡面優秀的一些人,將會送到大明皇家海軍大學,朱常浩任校長。
說起崇禎批准的這六所皇家大學,除了醫科大學之外,剩下的軍事,律法,綜合性的大學,都是朱常浩自己兼職校長。
這其實是朱常浩想起了在二十世紀的時候,某光頭就是校長,他的嫡系部隊裡面,所有的將領都是他自己培養出來,所以,爲了讓自己的內政和軍事管理能力更加得心應手,朱常浩只好這樣做了。
朱常浩現在從王府的後門裡面溜進去,去看看自己的這王府政事廳是怎麼辦公的。
首先來到了孫承宗的辦公室,發現他坐在太師椅上,正在對當前三萬餘人,兩萬劃撥到水師,一萬餘人來組建白虎軍的事情,有些不怎麼理解,發呆呢。
在孫承宗這四十餘年的戎馬生涯中,他認爲陸地上,最牛的兵種就是騎兵,畢竟近二十年來,大明一直和遼東在打仗。
在剿滅建奴造反中,努爾哈赤不斷鯨吞遼東奴兒干都司和遼東指揮使司地盤,最痛心的是九年前,也就是萬曆四十七年,努爾哈赤用六萬八旗,打敗了十一萬明軍,當時,大明方面,騎兵不少啊,主要有宣府、大同、山西三鎮發精騎約三萬;
延綏鎮、寧夏鎮、甘肅鎮、固原鎮四處,發兵共約兩萬五千人;
四川、廣東、山東、陝西、北直隸、南直隸,發兵共約兩萬人;
浙江發善戰浙軍步兵四千;
永順、保靖、石州各處土司兵,河東西土兵,數量各二三千不等,共約七千人;明軍總數約八萬六千人。與盟友海西女真葉赫部軍一萬人,朝.鮮軍一萬三千人,總計十一萬多人,號稱四十七萬。
後來,明軍失敗了,孫承宗獨自一人,將自己關在房子裡面,三天三夜沒有出來,在研究爲什麼處於優勢兵力情況下的明軍會失敗?
第一點是明軍分成四路,導致力量分散,被努爾哈赤有機可乘;第二點是明軍主力將領杜鬆輕渡渾河,突擊過速,導致主力銜接斷裂,此爲最大原因。
第三點是北路軍總兵馬林,以己之短,攻子之長,自己是步卒,本來已經佈置好了火器,鹿柴,但一看山坡上只有努爾哈赤的兩旗兵馬,也就是四五千人,於是命令步卒出營寨,登山殲賊,結果,兩旗騎兵從高往下,開始俯衝,後來,皇太極和代善率領的六旗趕來,全殲北路軍。
第四點,就是東路明軍劉綎輕裝急進,進了努爾哈赤的埋伏圈,最終兵敗被殺。
最後一點,就是南路明軍楊鎬坐鎮瀋陽,掌握着一支機動兵力,對三路明軍沒有作任何策應。及至杜鬆、馬林兩軍戰敗後,纔在三月初五,慌忙傳令李如柏軍回師。李如柏軍行動遲緩,僅至虎攔崗(在清河
堡東)。當接到撤退命令時被後金哨探發現,後金哨探在山上鳴螺發出衝擊信號,大聲呼噪。李如柏軍以爲是後金主力發起進攻,驚恐潰逃,自相踐踏,死傷一千餘人。
朝.鮮軍隊元帥姜弘立率領剩餘的五千兵下山來投降,後金設宴款待他們之後,將他們釋放回國,並且修書給朝.鮮國主光海君。
還有一點,孫承宗總結出來了,但沒有說,那就是,明朝的軍備廢弛,兵丁毫無戰力,軍法執行沒力度啊。
現在看到大明的一個藩王有勵精圖治的精神,他看到了希望,因此,對於這三萬餘人,他想和王爺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孫承宗擡頭一看,王爺恰好在這裡,那自己必須將這個陸師現在應該重於水師的觀點說出來。
聽孫承宗說完,朱常浩就說道,“孫老,本王偏重陸師,是爲了億萬黎民考慮啊,根據觀星臺和欽天監的測定,大明未來十五載,天災人禍不斷,黎民百姓生活堪憂啊,本王儘快建立水師,就是爲了打通長江水道,在溝通湘江,疏浚秦時靈渠,直通粵西灕江,將南掌、真臘,暹羅、東籲(緬甸)那裡的大米運來,拯救億萬蒼生,將來還有扶桑國的白銀,女人等等。我們大明要度過此劫,就必須要有絕對的水師力量,不然,都是水中月,鏡中花。”
“那王爺,老朽現在明白了,不過,我們一味地發展水師,那到時候,建奴騎兵壓境,水師絕對會失敗的,希望王爺現在大力發展陸師步卒和騎兵。”
“孫老,你就放心吧,這一次本王讓兩萬人全編入水師後,以後肯定會減慢,三年之內,每年新招募的水師人數絕對不會到五千人。”
“呃,那老朽有些唐突了,請王爺恕罪”
“孫老,恕什麼罪啊,你的這是老臣謀國之言,何罪之有,不過,孫老做爲兵部侍郎,可以在一定範圍內調劑哦”,朱常浩說完這句話,就走了。
留下六十三歲的孫承宗,獨自坐在椅子上回味此語。
出了中書省,朱常浩邊走邊想到“後面尚書省就是自己了,沒有什麼好看的,門下省尚書王在晉還沒來,那就不去了,還是到前面的六部去看看”。
到戶部發現瞿式耜研究的竟然是九地巡檢司的人員配置,還有幾所學堂裡面,什麼司業、監丞,博士、助教、典簿、學正、學錄、典籍之類的,朱常浩一看,鼻子差點都氣歪了。不過還是鼓勵了一下瞿式耜。
再看了一下宋應星的工部,發現正在研究一種火銃,還有一些手畫的草圖,朱常浩看到那粗糙的圖例,抽了抽嘴,想了想,趕緊找點鉛鋅礦,把鉛筆製造出來吧,進行尺規作圖吧。
禮部徐光啓沒來,刑部的李之藻也未到,這些人的到來,估計要到八月份以後了。
看到這沒事可做的三省六部,朱常浩覺得,自己應該改制一下這個系統,還有,逐漸蠶食自己的封地和周邊一些縣府,必須將崇禎委派的官員給彈劾掉,自己的人上,這樣,機構纔會健全,三省六部才能夠發揮出應有的職能。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