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築業,明朝燒磚的質量是有名的,技術水平超越了宋代,西方傳教士就專門讚揚過明朝的磚頭"分量輕而且堅固"。修長城,城牆,還要造迴音壁等聲學建築,明朝南方流行修各種私人園林。而滿清除了個別殖民據點,是禁止別人造城牆的。長城就更不用說了。
2.金屬冶煉,鐵產量歷來是古代重工業的重大指標,太祖甚至提過發展工業"以鋼爲綱",而滿清怕人造反,就以種種藉口來壓制金屬的生產。幾代滿清皇帝對此的指示都是很明確的。不僅是嚴禁開礦,已有的礦廠也要用重稅來加以控制。
3.造船業,這也是利潤豐厚的重工業,中國的遠洋技術,在明朝時還是遙遙領先於世界的。西方傳教士指出,明朝皇帝可以用船在澳門和呂宋造一條橋樑。豈是禁海的滿清可比呢。明朝禁海只是個別現象,針對的是海盜,而滿清禁海則是要掐斷南洋反清華人和沿海反清力量的聯繫,連臺灣和福建之間都是禁止民間往來的。禁海是滿清遏制漢人造反的國策。從清初的禁令也不難看出,本來泰國與中國的海上貿易,全是中國商船所爲。
4.至於棉布,絲紡這些輕工業,我見到的數據還不多,但僅從明末西方傳教士和乾隆時英國使節對中國人穿着的見聞就知道,滿清的人均布匹產量是遠不及明朝的。考慮到滿清經濟作物"只可種於不生五穀之處"的國策,這一結果也是非常合理。清初文人對於清初戰亂(清兵的屠刀將無數工業城鎮化爲廢墟)和滿清政策導致紡織業大衰退甚至崩潰的記載,也是佐證。
根據外國學者的估算,明末中國工業產量佔全世界的2/3,而1840年中國地區的工業產量僅爲世界的6%。
下面抄些材料。
康乾盛世的皇帝確實勤政,他們都在忙什麼呢。
1.棉桑等經濟作物只准種在“不可以種植五穀之處”,
2.糧食以外的作物尚且要禁,何況工商。滿清皇帝認爲“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則田畝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多次表示“招商開廠……斷不可行”,“礦廠除嚴禁之外,無二議也”
先看古人的記載:
明末清初平民思想家唐甄在康熙四十年的盛世是這樣概括中國社會經濟狀況的:(根據日本學者研究,康熙中期是康乾盛世中人均GDP最高的時期,從此以後在人口壓力下,中國的人均GDP開始一路下滑)
清興五十餘年矣。四海之內,日益貧困:農空、工空、市空、仕空。谷賤而艱於食,布帛賤而艱於衣,舟轉市集而貨折貲,居官者去官而無以爲家,是四空也。金錢,所以通有無也。中產之家,嘗旬月不觀一金,不見緡錢,無以通之。故農民凍餒,百貨皆死,豐年如兇,良賈無籌。行於都市,列肆琨耀,冠服華腆,入其家室,朝則熄無煙,寒則蜷體不申。吳中之民,多鬻男女於遠方,男之美爲優,惡者爲奴。女之美爲妾,惡者爲婢,遍滿海內矣。
再看看西人的回憶
明末西方傳教士還在讚揚中國物產極爲豐富,物質生產能力遠勝歐洲,聲稱"大明人"是"衣飾華美,風度翩翩"。而英國特使馬戛爾尼在乾隆時期的出使日記中卻說:“自從北方或滿洲韃靼征服以來,至少在過去150年裡,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變成半野蠻人”。
許滌新、吳承明《中國資本主義萌芽》(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四章第一節。〕在馬戛爾尼眼中的康乾盛世是這樣的。。。"遍地都是驚人的貧困","人們衣善襤褸甚至裸體","象叫花子一樣破破爛爛的軍隊"。"我們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搶着吃"
下面是一些有良知的歷史學家的記載
山西產好鐵,滿清就向山西的冶鐵戶徵鐵,所徵之數不斷增加。雍正時徵2。5萬斤,乾隆時增加到5萬斤,嘉慶時又增加到20萬斤。徵鐵給的鐵價、腳費不到市價的1/6,近於掠奪!潞安府是當時北方最大的絲織業中心,潞綢精美,被滿清列爲貢品,每年派造的數量,大大超過機戶的承受力。明朝盛時,潞安府有機織1。3萬多張,明朝派造3000匹。經過明末戰亂,清代僅剩織機300張,居然還是派造3000匹,致使“機戶支價賠累,蕩產破家”,逃亡的不少,但滿滿清廷並不因此放棄派造,直到機戶完全逃光,潞綢在歷史上消逝,纔算停止。
松江棉紡織業的發展,使松江成爲明朝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地,“蘇鬆財賦半天下”,蘇州、松江兩府的田賦位居全國榜首,其上繳中央的錢糧總額超過了浙江全省。當時松江的面積是蘇州的十分之三,而賦稅額卻是蘇州的一半,因此,在明代,松江的賦稅額爲全國最高。然而松江的棉紡織業到清代.開始退步,葉夢珠在《閱世編》中說:明朝“標布盛行,富商巨賈操重資而來市者,白銀動以數萬計,多或數十萬計,少亦以萬計”,而到了滿清,“標客鉅商罕至,近來多者所挾不過萬金,少者或二三千金,利亦微矣。”
統計表明,我國鐵產量隨着大動亂而明顯地波動着。宋代鐵產量比唐代有一個大的進步,但經過戰亂和分裂.南宋產量就降到了唐的水平。到元代鐵產量仍然未達到北宋水平。明代有個大發展,高出北宋一倍多,使我國的鐵產量在世界各國中居於遙遙領先的地位。但到清代初期,經過明末大動亂,再加上政府嚴禁開礦,冶金業衰落了。康熙皇帝於公元1675年還諭令:"聞開礦之事,甚無益於地方,嗣後有請開採者,悉不準行"。對於不能封閉的冶鐵廠,則抽十分之二的重稅。到乾隆時,全國合法的鐵礦廠只有九十三處了。
自明初年起,以江南地區爲代表的手工業高度發展,松江潞安府全盛時有織機1。3萬張,促進市場經濟化和城市化,南京、臨清等城市“周圍逾三十里,而一城之中,無論南北
財貨,即紳士商民近百萬口”。
南京一地有衆多的陶瓷廠,每年可生產100萬件瓷器。景德鎮成爲世界瓷都。制瓷使用旋坯車,不但提高生產效率,還使旋出的瓷坯更爲精細和規格化。施釉方式以吹釉法代替刷釉法,使施釉更加均勻光澤。並且發展出彩色瓷器。冶鐵技術也有明顯的提高,由灌鋼冶煉法發展到蘇鋼冶煉法,是一種效率較高的鍊鋼方法[。
當時,僅景德鎮一處,就有上萬家制瓷工匠和作坊,擁有制瓷的高超技術,有設備完善的官窯,也有生產大量民用瓷器的民窯。當時已遍佈福建、江西、浙江、河南、四川等省的,“紙廠槽戶不下三十餘槽,各槽幫工不下一二千人”,紙張品種有“竹紙”、“火紙”、“糙紙”、“柬紙”、“吉紙”、“皮紙”、“棉紙”。印刷作坊,規模相當大,印刷的創新是銅、鉛活字印刷,彩色套印和拱花等工藝。採煤業、鍊鋼冶鐵、銀礦開發都得到了很快的發展。
棉紡織業
棉紡織業在明代已從南方推向北方。明代中,後期,棉織枋技術不斷提高,工具日益進步。範圍更加廣泛。
礦產和白銀
明朝的鐵產量是宋朝的兩倍,萬曆年間達9000多噸,冶金工業極其發達,天工開物對這方面有詳盡記載,後來的兩百多年,世界上都沒有國家能破這個紀錄。在16和17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征服了美洲並在那裡得到大量的黃金和白銀。當西班牙和葡萄牙貴族得到這些財富後,他們第一件要乾的事就是向中國買絲綢,瓷器和茶葉,到最後這些白銀和黃金大部份都流到了中國。美國佛蘭克,在《白銀資本》一書種說,在十六和十七世紀,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銀,通過貿易流向了中國。
造船業
在明初鄭和下西洋的時候,明朝最大的寶船長150米,寬30多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除了寶船外,鄭和的船隊還有二百多艘平均長度達七,八十米的大帆船。到了明朝中葉,雖然朝廷再沒有進行像鄭和那樣的大航海,但中國的水師卻仍然控制着政個南太平樣,印尼和菲律賓等國家的國王都是在明朝的支持下建國的。對明朝的海上實力,當時歐洲的傳教士是這樣描述的,只要中國的皇帝願意,他們可以一夜之間徵集到從大陸連接致馬六甲海峽的那麼多船隻。到了明末,由於要抗擊倭寇,聯朝抗日,明朝政府無瑕南顧,最後被葡萄牙和荷蘭鑽了空子,把勢力伸展致南太平洋。即使是這樣,荷蘭的殖民者依然要每年向盤踞在臺灣的鄭氏政權進貢。
第三產業
據阿拉伯旅遊家記載,當時在中國,幾乎每一座城市都存在第三產業,在北京從事第三產業的工作者保守估計就有近兩萬人。跟歐洲和回教世界不同,當時第三產業在明朝是合法的,官員不以掃蕩第三產業爲政績,明朝讀書人又獨愛風花雪月,再加上明朝人口基數巨大,第三產業爲世界之最並不奇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