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借道

守株待兔,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李之方便與羅綺兵分兩路,羅綺領着六名暗衛再穿黑山口,盯牢靖唐關的一行一動;李之方則密切佈署着軍隊,等待時機成熟一擊而中。

與此同時,此前與辛太妃同來邊城的宋維源已然大展身手,他與幾位工部同僚一起,領着大批農田水利專家、一部分參與屯田的士兵,還有在當地招募的百姓,已經在障日城到邊城一帶的土地上,將播種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

宋濰源因地制宜,分別選取了幾塊不同的土地,經過簡單的修整之後,播下了適合在當地種植的小麥、玉米、青稞、大豆,與甜菜等農作物的種子,想看看來年收成究竟如何。

關於慕容芃奏摺裡提到的移民之舉,這些日子時刻被宋維源放在心上。若能將這大片貧瘠的土地變爲一方沃土,再以此繁榮整個邊境一帶的貿易,不曉得要造福多少後代子孫。

針對邊城冬季嚴寒、夏季酷暑的氣候特徵,宋濰源親自設計了房屋的圖紙,命人在障日城中深挖地基,又從周圍的山上採來石頭煅燒石灰,建成一種地下半層、地上半層,在房頂之上多加一層穹廬形狀閣樓的房屋。

有了多出的地下半層,整座房屋便會冬暖夏涼,而穹廬彎彎的閣樓亦好處多多,上頭可以存放些冬糧乾草之物,還能有效地緩解漫漫冬日鵝毛大雪鋪天蓋地傾瀉直下的承重。

新砌的房屋十分漂亮,灰色的磚石與泥瓦整齊潔淨,一色油綠的木製窗櫝門扇,地面也全用石灰抹過,待晾些日子便能搬進來居住。

聞道這些房屋有可能是爲軍中家眷提供,士兵們私底下免不了議論幾句。他們戍邊不易,自然個個都盼着能與家人團聚。

一來二去,軍中士氣十分高昂,更兼這次戶部帶來了比從前更爲豐厚的軍餉,那裡頭既含着楚朝暉的俸祿,又有詩箋會上收到的捐助。軍餉一部分拿來修建了這些房屋,另一部分則極大地改善了士兵們的民生。

相較於李之方等上層將領對靖唐關的隱憂,普通的士兵們臉上卻一直喜氣揚揚,對在邊城的日子有了盼頭。

正是大地回春的四月天氣,消融的雪水灌溉了片片播種的土地,玉米與青稞齊齊鑽出了田間地頭,一片多年未曾見到的新綠盈眼,周圍的百姓更似是發現了奇蹟一般。

宋濰源身着夾襖,袖子與褲腿高高挽起,赤足走在被太陽曬得發燙的田壟上,撫摸着一棵棵才伸展開身姿的小麥青苗,發出會心的微笑。

春種秋收,一株株小苗迎風搖曳,宋濰源似是看到了來年豐收的盛景。眺望遠處那排排穹廬高高的新屋,他對自己這種設計充滿了自信,愈發覺得移民的計劃真實可行。

留下一部分人馬繼續留在邊城,宋濰源迫不及待踏上回京的道路,想要將這可喜的事情親自報給崇明帝知曉,好正式推動朝廷往邊城移民的政策。

與此同時,幾封發自邊城的八百里奏摺一路送往京城,連着擺上崇明帝的案頭,倶是關於靖唐關的軍情。

崇明帝瞧着奏摺中所述,那片三不管的地帶竟然隱藏事端,雪山之窪裡埋着這樣一個秘密。靖唐關果然是逆賊們又一處藏身之所,如今發現了它的蹤跡,能夠防患於未然,自然大快人心。

鑑於靖唐關的地勢險要,李之方在奏摺中幾次提到攻打它的不易。明確表達了自己想要另闢捷徑、以減輕軍中傷亡的想法,也期待着如今先斬斷它的外援。

崇明帝沒有絲毫懈怠,他將許三年、夏鈺之等武將喚到御書房,將李之方的奏摺拿給他們看,問可有好的辦法。

許三年思忖再三,瞅着那輿圖研究了多時,起身拱手說道:“陛下,若說另闢捷徑,老臣以爲不可行。那黑山口綿延數十里,出入僅有一條山路,再無捷徑可尋。依臣之見,不若借道而行。”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自打崇明帝重用了老將軍許三年,不僅將整個兵部籠成鐵板一塊,還連着翻出錢唯真等人貪墨軍餉的醜事,如今又提出這借道之舉,崇明帝聞得未聞,夏鈺之也認真地傾聽老將軍的高見。

許三年指着那輿圖道:“李將軍思慮周全,果然不能貿然出兵。依臣之見,此時不是進攻靖唐關的最佳時機,而應選在九月飛雪、哈氣成冰之時。”

所謂哀兵必勝,蘇光復連番挫敗,此時必定會背水一戰,而黃捷等人得了城中助力如虎添翼,必然士氣高漲。若要一舉拿下靖唐關,便唯有以兵力上的絕對數量碾壓,這肯定會付出多餘的代價。

許三年指着輿圖道:“陛下請看,這靖唐關與高麗國唯有一水之隔。若是先斷去它的糧草,讓城中軍需無法供給,必會先動搖士兵們的士氣。咱們選在隆冬時節舉兵,沿着高麗國的外圍出發,悄悄從冰面上橫渡河流,便可神不知鬼不覺出現在靖康關下,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離邊城九月的大雪飛天統共不過幾月的時間,許三年認爲蘇光復正是休養生息,他只會保存實力而不會選擇主動出擊,雖是給了叛軍們整頓的時間,卻更好地作好了戰前的準備,必然會贏得更爲輕鬆。

原來老將軍的意思是要從高麗國中借道,神不知鬼不覺繞過黑山口,大軍如同從天而降,這到是個新鮮的主意。

崇明帝拈鬚沉思道:“老尚書的主意固然妙極,可是幾萬大軍從高麗過境,直接危及高麗安危,那高麗王豈能允許?”

許三年再拱手道:“陛下請看,咱們只須沿着他們的外圍過境,大軍並不在高麗國中停留。離着邊城的冬天還有小半年的功夫,咱們拿出誠意,不愁說不動這位新即位的高麗王。”

崇明帝認真思考着許三年的提議,他俯身在輿圖上,沿着許三年所指的道路看去,果然是一條最佳的捷徑。

第六百五十九章 明珠第四十八章 希冀第二百八十六章 八卦第二百零八章 暗議第七百四十三章 抵達第九章 書信第六百八十七章 夜探第五百零一章 米粥第一百六十三章 轉圜第一百八十章 家書第五百八十四章 謀反第六百二十章 賓朋第五百一十二章 逃遁第三百四十六章 脫簪第五百八十四章 謀反第六百三十章 添歲第一百五十四章 曖昧第三百二十章 芳辰第六百零八章 抵達第三百六十三章 過招第二百五十七章 獨善第三百五十一章 伏筆第二百七十章 冰碗第五百六十六章 投毒第五百零六章 太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慷慨第二百章 折中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捷第五百二十一章 請安第三百七十八章 尚宮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第六百六十四章 延綿第四百三十一章 捉肘第四百七十三章 抱香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諾第六十四章 母女第一百三十三章 風寒第七百一十六章 甄選第三百零七章 燙手第六百八十二章 合兵第六百二十四章 豐盈第六百二十八章 子孫第三十八章 美眷第三十九章 爵位第二百二十二章 盛況第一百七十二章 闊斧第六百一十二章 詔日第六百七十七章 吉期第六百二十二章 團圓第五百三十九章 嫌惡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身第五百一十三章 截殺第二百七十一章 煎熬第三百七十六章 昌隆第一百五十一章 罌粟第一百零七章 烹茶第六百四十一章 脫殼第七百零四章 榮歸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話第三百零五章 交鋒第四百九十二章 舌燦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惑第六百六十四章 延綿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廉第四百八十二章 蛻變第五百二十二章 相印第四百二十一章 開誠第三百九十七章 玄機第四百六十九章 水花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話第六百四十六章 抉擇第五百二十九章 兒女第七十章 陳家第七百三十一章 至偉第四百六十四章 匪石第五百八十六章 覆滅第四百零八章 隔斷第三百零五章 交鋒第二百二十一章 參賽第六百二十章 賓朋第二百九十二章 守望第三百零六章 盡瘁第一百零七章 烹茶第四百四十章 出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秘道第五百七十九章 揭秘第六百九十一章 撥雲第四百六十二章 聞笛第一百八十三章 奢靡第三百九十章 假戲第四百零五章 陳府第二百六十三章 遲暮第三百三十九章 木版第四百五十章 李代第五百八十八章 死生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顧第六百九十五章 殺機第七百零三章 露臺第十八章 皎兮第七百五十三章 失憶
第六百五十九章 明珠第四十八章 希冀第二百八十六章 八卦第二百零八章 暗議第七百四十三章 抵達第九章 書信第六百八十七章 夜探第五百零一章 米粥第一百六十三章 轉圜第一百八十章 家書第五百八十四章 謀反第六百二十章 賓朋第五百一十二章 逃遁第三百四十六章 脫簪第五百八十四章 謀反第六百三十章 添歲第一百五十四章 曖昧第三百二十章 芳辰第六百零八章 抵達第三百六十三章 過招第二百五十七章 獨善第三百五十一章 伏筆第二百七十章 冰碗第五百六十六章 投毒第五百零六章 太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慷慨第二百章 折中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捷第五百二十一章 請安第三百七十八章 尚宮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第六百六十四章 延綿第四百三十一章 捉肘第四百七十三章 抱香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諾第六十四章 母女第一百三十三章 風寒第七百一十六章 甄選第三百零七章 燙手第六百八十二章 合兵第六百二十四章 豐盈第六百二十八章 子孫第三十八章 美眷第三十九章 爵位第二百二十二章 盛況第一百七十二章 闊斧第六百一十二章 詔日第六百七十七章 吉期第六百二十二章 團圓第五百三十九章 嫌惡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身第五百一十三章 截殺第二百七十一章 煎熬第三百七十六章 昌隆第一百五十一章 罌粟第一百零七章 烹茶第六百四十一章 脫殼第七百零四章 榮歸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話第三百零五章 交鋒第四百九十二章 舌燦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惑第六百六十四章 延綿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廉第四百八十二章 蛻變第五百二十二章 相印第四百二十一章 開誠第三百九十七章 玄機第四百六十九章 水花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話第六百四十六章 抉擇第五百二十九章 兒女第七十章 陳家第七百三十一章 至偉第四百六十四章 匪石第五百八十六章 覆滅第四百零八章 隔斷第三百零五章 交鋒第二百二十一章 參賽第六百二十章 賓朋第二百九十二章 守望第三百零六章 盡瘁第一百零七章 烹茶第四百四十章 出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秘道第五百七十九章 揭秘第六百九十一章 撥雲第四百六十二章 聞笛第一百八十三章 奢靡第三百九十章 假戲第四百零五章 陳府第二百六十三章 遲暮第三百三十九章 木版第四百五十章 李代第五百八十八章 死生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顧第六百九十五章 殺機第七百零三章 露臺第十八章 皎兮第七百五十三章 失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