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章 美利堅的黑化(三)

“您需要美國的漢斯.馮.塞克特?”三個美國上將中資歷最深的麥克阿瑟問,“總統先生,我們是要建立一支美國的國防軍嗎?”

“是的,”肯尼迪點了點頭,“我們需要一支如一戰後的德國國防軍一樣的國防軍!”他看着麥克阿瑟,“上將,您明白我的意思嗎?”

三個美國陸軍上將的臉色同時一變。一戰後的德國國防軍可不是一支服從命令聽指揮的軍隊,德國的文官政府根本指揮不動這支軍隊。直到興登堡成爲總統,軍隊才變得比較聽話。不過直到現在,德國國防軍仍然保持着相當大的獨立性,希特勒政府並不能完全控制國防軍。

在有“軍隊擁有國家”這個傳統的德國,國防軍保持一定獨立性是見怪不怪的。可是在美利堅這樣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度裡面,出現德國國防軍這樣不聽指揮的軍隊,毫無疑問是在破壞美國的制度和傳統。

“總統先生,”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早就知道“美國國防軍”這回事兒了,他點點頭說:“如昔日德國國防軍一樣的美國國防軍,是美國在未來得以復興的關鍵因素之一!”

“喬治,你能成爲塞克特上將嗎?”肯尼迪問。

“不,我不能。”馬歇爾是個比較規矩的軍人,幹不了軍閥的活兒。他看了看麥克阿瑟和巴頓,然後說:“我推薦巴頓上將擔任未來的美國國防軍總參謀長!”

肯尼迪將目光投向了一臉不服氣的巴頓,巴頓點點頭說:“總統,我來幹!我一定能讓國防軍成爲未來美國武裝力量復興的基礎!”他又看了看比自己大五歲的麥克阿瑟——這個看上去就很牛逼的上將早在一戰時期就是將軍了,在間戰期間又當過陸軍參謀長,是真正的軍中大佬。

“總統,”巴頓說,“我認爲麥克阿瑟上將可以成爲美國的興登堡總統。”

光有塞克特是不行的,如果沒有興登堡,國防軍早晚會被德國的白左文官政府收服。所以巴頓將軍認爲美國也必須要有一個興登堡!而美國的興登堡就是麥克阿瑟,誰也沒他那麼老資格,而且他的形象很好,高大英俊,再叼着個玉米芯菸斗很像回事兒。在比較注重外貌的美國,長得好就比較容易騙到選票當上總統。

肯尼迪瞧了眼麥克阿瑟,笑了笑說:“上將,您覺得巴頓上將的安排怎麼樣?”

“我會考慮的,”麥克阿瑟頓了頓,“不過我是一個共和黨人。”

麥克阿瑟還不知道民主黨馬上就要變成法西斯了,他現在可不想替臭名昭著的民主黨去競選總統。

“唔,”肯尼迪點點頭,“沒有問題……我是個超黨派的總統,只要對美國有利,我可不在乎你是什麼黨的人。”他想了想,“這樣吧,上將,你先回澳大利亞去。去成爲美利堅的英雄,然後再回美國。”

“成爲美利堅的英雄?”麥克阿瑟感覺有點奇怪——他早就是英雄了,一戰的時候就是英雄!

“你得幹成一件大事!”肯尼迪說,“你得造反!”

“造……造反!?”麥克阿瑟愣了又愣,“總,總統,您是什麼意思?”

肯尼迪斟酌着用詞,緩緩地說:“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那裡有許多美軍,現在有幾十萬,等歐洲共同體-美國和平條約被美國國會通過時,人數會超過100萬,而且還會擁有大量的裝備和彈藥。”

歐洲共同體-美國和平條約不會馬上在國會表決,而是會藉口美國工人運動而拖延到9月份或是10月份。拖延的目的其實是爲了向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運人運東西——一旦歐洲共同體-美國和平條約通過,美國就不能公然違反條約,支持澳大利亞、新西蘭的抵抗運動了。

“而在條約通過並生效後,”肯尼迪說,“政府會依據條約,下令駐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軍隊撤回美國。而你……麥克阿瑟上將將會拒絕服從命令,宣佈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成立美利堅自由軍團,並且脫離美國陸軍部的領導。”

“宣佈成立……自由軍團?還要脫離陸軍的領導?”麥克阿瑟看着肯尼迪,“總統,這是違反美國軍事法律的行爲。如果我這麼做了以後,再返回美國將會遭到逮捕和審判。”

“對!”肯尼迪點點頭,“所以你會被召回美國,接受軍事法庭的公開審判。”

“軍事法庭的公開審判?”麥克阿瑟有點糊塗,肯尼迪到底想幹什麼?

“你要在全國人民面前表現得像個英雄。”肯尼迪說,“哪怕面臨死刑的威脅,也決不屈服。”

死刑!?這是要老命嗎?麥克阿瑟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說得眉飛色舞的總統有點發愣。

“當然了,死刑是不可能執行的,作爲總統我有特赦的權力,你會被特赦。”肯尼迪說出了自己的計劃,“然後你就能在全國人民的期盼下進入政壇,參加共和黨總統初選和1949年的大選,如果不出意外,你會在1950年成爲美國總統,然後連任8-12年。你會成爲美國的興登堡總統,在你的領導下,美國將會度過最艱難的時刻,美國國防軍也將會恢復元氣,成爲一支真正強大的軍隊。美國,也將在你的領導下重新偉大!”

其實肯尼迪並不真的認爲麥克阿瑟可以帶領美國再次崛起,就像興登堡不可能帶來德國真正雄起一樣。

但是他認爲麥克阿瑟可以在1950年之後很好的扮演起美利堅的靈魂人物。作爲萬人敬仰的英雄,他將會把因爲戰敗和經濟危機而四分五裂的美國社會聚攏起來。也會讓美國國防軍獲得足夠多的資源,甚至可以領導美國搞出原子彈!

有了強大的國防軍和秘密進行的曼哈頓工程,在未來的美國國家社會黨取得政權後,美國就能擺脫“羅馬條約”的枷鎖,重新崛起成爲世界強國了。

“好的,爲了美利堅的再次偉大,我願意做任何事情。”明白了自己將會成爲總統和美利堅的大英雄之後,麥克阿瑟當然是欣然領命了。

現在美國的塞克特和興登堡都已經有人來幹了,美國的希特勒也有了幾個候選。國家法西斯黨的林德伯格是一個,肯尼迪的長子小約瑟夫.肯尼迪也會在傷愈後加入重組後的國家社會黨,或許在將來也有機會問鼎白宮!

但是美國的赫斯曼肯尼迪暫時還沒有人選,於是他將目光投向了即將卸任的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今年已經六十多歲馬歇爾雖然當不了美國的赫斯曼等美利堅再次偉大的時候他都七老八十了,沒準都不在世了,但他還是可以幹一些赫斯曼曾經幹過的事情。

“喬治,”肯尼迪說,“有一件對美國來說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要拜託你去做。”

“總統,需要我做什麼就儘管說吧。”喬治.馬歇爾沒有一點推脫的意思。世界大戰差不多在他領導下打輸的,現在他當然要儘可能做一些能彌補自己“過失”的事情了。

“你去澳大利亞,擔任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合王國政府的首席軍事顧問。”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合王國就是喬治六世領導的“自由英國”,不過在美國支持下逃到澳大利亞的“自由英國”沒有再打出英國的旗號,而是宣佈成立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合王國。這就等於變相承認了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是大英帝國至高無上的君王了!

不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合王國也不會承認自己是“黑化”了的大英帝國的一部分,而且這個國家也不是完全“屬於”英國人的。大量來自美國和世界其他地方的自由戰士以及熱愛自由民主的人們都擁到了那裡,所以澳新聯合王國已經變成了一個反納粹反法西斯的自由堡壘。

而澳新聯合王國首席軍事顧問,則是美國軍方派駐在澳新聯合王國的總代表,同時也負責控制遷往澳新聯合王國的美國軍方研究機構。

包括原子彈、噴氣式飛機、導彈和火箭在內,所有根據歐洲共同體-美國和平條約不允許或者限制時間上的限制美國研究的項目,都會秘密在澳新聯合王國展開研究。

而負責研究這些項目的機構,都歸澳新聯合王國首席軍事顧問管轄。同時,由美國政府提供給各個秘密武器研究機構的經費和美國自由軍團的經費,也歸澳新聯合王國首席軍事顧問控制。

肯尼迪對馬歇爾說:“上將,趁着現在條約還沒有被批准,我們得把所有不能在美國本土開展的項目遷往澳大利亞……在這個過程中,當然是要有所選擇的。畢竟在未來我們沒有足夠的財力維持所有的項目,而保留什麼項目,砍掉什麼項目,就由你全權負責。”

“好的,總統,我一定會把美國最需要的項目保留下來。”馬歇爾回答說。

美國大部分的秘密武器項目都是陸軍負責的,也就是由馬歇爾這個陸軍參謀長負責。所以什麼項目該砍了,什麼項目可以留在美國國內繼續發展,什麼項目要遷往澳大利亞他是最清楚不過的。

“好的,那就儘快去做。”肯尼迪重重點頭,然後目光灼灼地看着眼前的三個上將,“先生們,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重建美利堅吧!雖然我們這一代人未必能看到美利堅的再次偉大,但是我們的孩子一定會看到這一天!爲他們留下一個能夠復興強大的美利堅,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

……

“小動作還不少啊!”希特勒笑着說。

“是的,美國人不甘心失敗!”赫斯曼現在正坐在德國總理希特勒的辦公室裡面,他是來彙報大西洋停火和英軍收復加拿大的情況的。

美國人雖然小動作不少,但是在大西洋上和加拿大還是很規矩的。在歐洲共同體-美國和平條約還沒有生效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從加拿大撤軍。而且還任由打着米子旗號的歐洲聯軍一個個收復加拿大的城市。

這種“收復”當然都是不流血的,在自由派英軍撤離後,加拿大人根本沒有抵抗“英軍”的意願。而且也沒有抵抗的必要——歐洲共同體還準備將8000億歐洲馬克美國賠款中的10用來建設加拿大呢!

所以到了1945年8月份的時候,幾乎整個加拿大都被“解放”了。

而在美國認真履行條約義務的同時,各種各樣的“小動作”也不少。其一是支持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自由堡壘”,德國情報機構可不是吃素的,那些事情根本瞞不住;其二則是美國的“黑化”——對於這種趨勢,德國軍方和納粹黨其實是歡迎的。

“美國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希特勒聽完了赫斯曼的報告,笑着說,“他們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小動作對我們沒有威脅,那是日本人的麻煩……而且我們對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沒有惡意,一點都沒有!那裡脫離大英帝國是很好的,這很好。”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對德國而言是鞭長莫及,同樣的一個強大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威脅不到德國。而且澳新脫離大英帝國的做法,對德國而言也是沒壞處的。

“至於美國國內法西斯主義的崛起,”希特勒聳聳肩,兩手一攤,“這是對的!這可能和肯尼迪總統有關,看來他是我們的同志!”

現在美利堅國內出現了“黑化”和“赤化”兩個趨勢,不過包括希特勒和赫斯曼在內,誰都沒有把“赤化”當回事兒。因爲現在全世界黑化是主流,赤化根本不入流。就連原本就赤化的國家,現在也都在向黑化轉變——赤化已經變成了塊招牌,裡面其實都是黑的!

而且美國本身沒有多少“赤化”的基礎,反而有“黑化”的基礎,畢竟老派民主黨本身就“黑”,現在新政派進步派被排除出了民主黨,民主黨也就只剩下黑化的路子了。

第179章 以色列的“國社”第727章 大包圍-完了第486章 英國人的誘餌第115章 我會回來的第1152章 羅斯福之死 十三第485章 公海艦隊來了第778章 雅科夫,危險!第864章 大決戰—結合部會戰,,第231章 國際練兵場第927章 造反有種第529章 虎!虎!虎(九)第422章 大海戰(五)第125章 法德俄三國志第771章 人民公敵丘吉爾第263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353章 法蘭西不哭(十三)第122章 市場換技術第60章 德國的災難是怎麼開始的?第1294章 大結局(二)第452章 美國先上,蘇聯掩護第1223章 登陸北美洲(十五)第1160章 羅斯福之死(二十一)第1270章 特大喜訊第1246章 原子彈(三)第208章 未來的統帥(四)第510章 山本五十六第1049章 現在是美元vs馬克第1266 原子彈 二十三 1267 原子彈(二十四)第29章 私下的,秘密的第64章 得要有人去拉仇恨第46章 興登堡第597章 背鍋俠的幸福生活第33章 籌碼第124章 空冷和液冷第1162章 羅斯福之死 完了第68章 蘇俄很近,英法很遠第1244章 原子彈(一)第756章 前哨戰-致命的距離第575章 皇家海軍的奮鬥第871章 大決戰—烏拉第176章 大蕭條背後的陰謀第928章 不要非暴力第1232章 戰鬥吧,勃蘭特和密特朗第858章 大決戰——節能環保的問題第569章 美國式破交第1210章 登陸北美洲(二)第606章 海獅行動(四)第489章 擊沉了航母?第1020章 總體上有利第662章 大雷雨(二十六)第142章 貨幣戰爭(十二)第1224章 必勝武器第311章 風起大西洋(九)第895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第603章 海獅行動(一)第1054章 女斯大林第682章 大雷雨(四十六)第473章 英國也有王牌第220章 德國是反對殖民的第848章 方案第621章 愛爾蘭有苦戰第170章 將軍內閣第880章 大決戰—大反擊第519章 來自德國的王牌第517章 美國人的計劃第657章 大雷雨(二十一)第1187章 高奇堡計劃——準備遷都第378章 法蘭西不哭(三十八)第1278章 美國的北方強鄰第521章 虎、虎、虎(一)第908章 走向崩潰第839章 德版《租借法案》第73章 最後的底牌第317章 丘吉爾的島鏈第1150章 羅斯福之死(十一)第1199章 阿道夫.希特勒號航母第573章 首相不急書記急第251章 準備開戰(六)第1051章 意呆利退出的條件第1037章 慈父,我們已經盡力(七)第157章 歐洲共同體第138章 貨幣戰爭(八)第488章 一次性飛機第927章 造反有種第1173章 求和無路第36章 回到柏林第176章 大蕭條背後的陰謀第477章 帝國元帥第49章 大波波的夢想第516章 太平洋上的變數第897章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第989章 誰要偷襲珍珠港?第700章 女皇同志萬歲1273 爲了美國工人階級1274美利堅勞動黨第671章 大雷雨(三十五)第156章 貨幣戰爭還在繼續第1049章 現在是美元vs馬克第940章 猶敗八第778章 雅科夫,危險!第1159章 羅斯福之死(二十)
第179章 以色列的“國社”第727章 大包圍-完了第486章 英國人的誘餌第115章 我會回來的第1152章 羅斯福之死 十三第485章 公海艦隊來了第778章 雅科夫,危險!第864章 大決戰—結合部會戰,,第231章 國際練兵場第927章 造反有種第529章 虎!虎!虎(九)第422章 大海戰(五)第125章 法德俄三國志第771章 人民公敵丘吉爾第263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353章 法蘭西不哭(十三)第122章 市場換技術第60章 德國的災難是怎麼開始的?第1294章 大結局(二)第452章 美國先上,蘇聯掩護第1223章 登陸北美洲(十五)第1160章 羅斯福之死(二十一)第1270章 特大喜訊第1246章 原子彈(三)第208章 未來的統帥(四)第510章 山本五十六第1049章 現在是美元vs馬克第1266 原子彈 二十三 1267 原子彈(二十四)第29章 私下的,秘密的第64章 得要有人去拉仇恨第46章 興登堡第597章 背鍋俠的幸福生活第33章 籌碼第124章 空冷和液冷第1162章 羅斯福之死 完了第68章 蘇俄很近,英法很遠第1244章 原子彈(一)第756章 前哨戰-致命的距離第575章 皇家海軍的奮鬥第871章 大決戰—烏拉第176章 大蕭條背後的陰謀第928章 不要非暴力第1232章 戰鬥吧,勃蘭特和密特朗第858章 大決戰——節能環保的問題第569章 美國式破交第1210章 登陸北美洲(二)第606章 海獅行動(四)第489章 擊沉了航母?第1020章 總體上有利第662章 大雷雨(二十六)第142章 貨幣戰爭(十二)第1224章 必勝武器第311章 風起大西洋(九)第895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第603章 海獅行動(一)第1054章 女斯大林第682章 大雷雨(四十六)第473章 英國也有王牌第220章 德國是反對殖民的第848章 方案第621章 愛爾蘭有苦戰第170章 將軍內閣第880章 大決戰—大反擊第519章 來自德國的王牌第517章 美國人的計劃第657章 大雷雨(二十一)第1187章 高奇堡計劃——準備遷都第378章 法蘭西不哭(三十八)第1278章 美國的北方強鄰第521章 虎、虎、虎(一)第908章 走向崩潰第839章 德版《租借法案》第73章 最後的底牌第317章 丘吉爾的島鏈第1150章 羅斯福之死(十一)第1199章 阿道夫.希特勒號航母第573章 首相不急書記急第251章 準備開戰(六)第1051章 意呆利退出的條件第1037章 慈父,我們已經盡力(七)第157章 歐洲共同體第138章 貨幣戰爭(八)第488章 一次性飛機第927章 造反有種第1173章 求和無路第36章 回到柏林第176章 大蕭條背後的陰謀第477章 帝國元帥第49章 大波波的夢想第516章 太平洋上的變數第897章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第989章 誰要偷襲珍珠港?第700章 女皇同志萬歲1273 爲了美國工人階級1274美利堅勞動黨第671章 大雷雨(三十五)第156章 貨幣戰爭還在繼續第1049章 現在是美元vs馬克第940章 猶敗八第778章 雅科夫,危險!第1159章 羅斯福之死(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