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海

李太后在紫禁城滿是憂愁,她心中解鈴還須繫鈴人的良藥陳沐,在大洋另一邊卻擁有接近相同的情緒。

在萬曆皇帝籌備閱兵大計的這段時間裡,陳沐在亞州也沒閒着,議和的事交由趙士楨去往邊境坐鎮主持,他與徐貞明先後乘船,向南北航去。

徐貞明前段時間一直在整理西國三十年來對巴拿馬當地的探查資料,不過因計量方式不同,也因信不過西人的丈量之法,徐貞明還要去實地考察一番。

陳沐則是先乘船向北,依次登陸界縣與金城,檢校駐軍操練與知縣治理情況,界縣還是老樣子,缺少人口讓那依然是邵廷達駐軍時的不毛之地。

艾穆在縣中養了幾百頭綿羊、在籍百姓三千多點,幾乎對狹長半島的環境難以造成任何影響。

金城就好多了,南邊北邊甚至東邊的部落都向那邊匯聚,數不清的屬國兵馬在這裡操練、學習漢文,還有大量移民百姓,要礦有礦要田有田,通向東邊的山谷還有硝土一車一車地拉回來。

用吳中行的話說,金城縣是塊福地,將來別管繼任者是誰,不能大治就可以算有罪了。

陳沐覺得手底下這個免去廷杖的知縣有點兒膨脹,他憑啥覺得自己不會連任三任知縣呢?

不過陳沐到這兒來的主要目的與知縣無關,他是來接兒子的。

兩個義子,李旦與陳九經。

這倆小子越長變化越大,李旦身上那股與生俱來的匪氣如今已幾乎消失不見,陳九經也不像陳璘那般威武,身上倒有幾分儒將氣質。

二人在行船東渡時各自統帥數千人馬,李旦麾下有精銳倭國武士隊以及自各地大名處徵調出打着混亂幡旗的軍兵;陳九經則在足利義昭入大明進貢後去往朝鮮接應來自白山黑水響應大明天子號召的兵馬。

在抵達金城後他們的部下一面學習漢文,一面將部分兵力打散分派各地,如今手上都還剩三千上下的兵力。

不過打散人馬主要目的是擔憂他們人數太多聚衆作亂天軍不能制度,並無削弱他們戰力的想法,比方說調派倭兵去往秘魯南部。

因此削減兵力後二人部屬仍有較強的戰鬥能力,故東洋軍府在各衛所外獨設三營,其中二營便是他們這兩部人馬。

李旦的軍兵號扶桑營,主倭與琉球二國精銳。

陳九經部則號白山營,主女真與朝鮮二國精銳。

另外還有一軍爲白纛營,營將爲馬芳長孫馬燃,率領的是蒙古步騎,陳沐沒動這支兵馬,在麻貴的命令下,白纛營與呼蘭部那些黑雲龍口中的‘北元餘孽’在北洋軍官的率領下分作諸隊,一道在廣闊無邊的亞州北方一路向東掃過去。

在這片大明治下的土地上除了野牛,蒙古步騎沒有天敵,再沒有人比他們還能忍耐飢餓、寒冷、奔襲了。

調令一發,早已養精蓄銳多時的二營人馬登上福船,跟着陳沐向巴拿馬航去。

“義父,是不是該去塞城了?”

在船上,李旦向陳沐問着,他口中的塞城自然是西班牙的塞維利亞,明西一次戰爭後簽署條約中的租借地。

“嗯,上個月我已派人向西國王傳信,告知其準備派兵接管塞維利亞,等他傳回書信你再過去,怎麼着也得到明年了。”

陳沐思索着點頭,擡手問道:“你們二營人馬近來士氣如何,前些時候我聽說有人在金城惹是生非了?”

李旦跟陳九經對視一眼,都苦笑着點頭,他拱手道:“女真不擅航海、倭兵不擅遠航,東渡時還沒走到望峽州該沉的船就都沉了,沒沉的也跟守禦衛所換成福船。”

“他們覺得自己歸鄉無望,在這邊又終日叫其學習漢文,免不了煩躁不安。”李旦笑着搖頭道:“若是來早些趕上大戰,他們就不會有這麼多事了。”

人不能閒,閒着心裡長草。

陳沐對李旦的話深以爲然,點頭道:“我也是這麼想的,所以準備先把你們送到巴拿馬,由西海岸沿西人修出的路走到東海岸,在那邊打上幾仗,部下的士氣應會有所恢復。”

他的話引得兩個義子面面相覷,陳九經問道:“大明與西夷沒談好,又要開戰了?”

陳沐搖頭笑道:“真開戰也不能讓你出海去和西軍打,他們的步陣還是很厲害的,是過去幫着西國肅清航線上的海盜,我看你們船上火器挺多、佛朗機不少。”

“是,都是戰事結束後國王下令收繳,天軍幫着收了一些,東渡帶來其中多半,扶桑營現下有倭銃千餘,有葡國造佛朗機大銃十四門、倭國自造佛朗機小銃八門。”

仿製佛朗機小炮是沒有絲毫難度的,在歐洲佛朗機炮是用鐵皮卷、鐵箍箍這種像造火槍一樣的手法敲出來的,即便如此也足夠讓陳沐驚訝了:“我還以爲那佛朗機是大明造的,厲害呀他們。”

“義父有所不知,倭國有諸侯名爲信玄,其人所制《甲州法度》中借中原戰國來形容其生逢之時,諸侯各自爲戰領國一片混亂,單戰後收繳鐵炮便收了萬餘,這還不算各地知縣守軍留下那些不願上交的。”

李旦說着撇撇嘴道:“小八留下三千具,李家走京師的路子讓兵部調走四千六百具鐵炮送去遼東,要不是他們,孩兒這次過來能人手一具火器。”

“調去遼東?李家要那麼多銃做什麼……給他就給他吧。”陳沐算了算,小八小九跟李旦並沒有吃虧:“李家又出人又出力,戰後分點東西也是應得。”

當然,讓小心眼兒的賽驢公這麼大度的主要原因不是別的,是他將埋怨話說到一半突然意識到鐵炮都是火繩銃,對他來說沒啥用,就算撂手裡也只能是倒賣給別國而已。

給遼東補充些火器倒也不是壞事。

“咱們從巴拿馬西海岸下船,我去看看鄧將軍的軍兵,主要探查修造運河的難度,你們到時候往東走,船會繞亞州南部過去,鄧將軍的艦隊也正在將主力調往東海岸,到時候他會派出幾條炮艦支援你們。”

“借這個機會,咱們就能把手伸到那邊,東洋早晚變成咱的內海!”

第五十一章 繞襲第一百二十四章 攪黃第六十二章 引火第二十二章 火藥第四百零四章 計算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路第五十章 增兵第四百三十二章 暴風第四百一十一章 六邪第二百六十八章 議會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牛第三章 番教第十七章 思考第六十二章 督軍第八章 遊擊第四百四十八章 當十第一百一十四章 讒言第四十二章 監軍第一百零七章 入侵第二十二章 海瑞第四十一章 廣稅第七十二章 寶刀第九十章 草蓆第八十九章 絕境第二百一十六章 鐵廠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糧第八十二章 必徵第三十一章 血統第二百二十章 巴西第二十章 築港第七十章 軍心第三百一十六章 販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輕車第九十六章 衝鋒第四十三章 道理第三十二章 金子第四百八十章 執念第八十一章 風將第三十一章 四畏第五章 番夷第九十五章 林鳳第十章 送死第二百八十八章 蹭課第九十章 教官第二百二十九章 英使第八十五章 龜島第一百零五章 意志第一百三十八章 墩堡第一百五十章 服務第五十四章 船廠第六十三章 四王第一百二十二章 鹽第一百四十六章 差距第八十七章 障礙第六十八章 單騎第七十六章 炸膛第一百一十八章 禽獸第二百八十五章 猜想第三百二十四章 重任第二百三十一章 酋首第三百八十一章 課程第一百八十二章 武裝討飯第一百三十章 修道第三百三十章 拜見第四十九章 魔鬼第一百一十二章 本分第二百八十五章 猜想第九十九章 七百第一百九十六章 綢袍第九十二章 舒服第十八章 渡海第四百一十四章 清華園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寶第二百六十一章 血統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國第一百零九章 鐵律第八十九章 造訪第二百四十七章 化妝第四十章 炮擊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寶第二百五十七章 艦隊第二百九十七章 擺錘第四十章 大亂第一百四十五章 防僞第十二章 蒸汽第一百九十九章 調兵第五十三章 三衛第一百五十四章 輕車第九章 烏合【早上好呀穿越者!】第四章 商隊第五十八章 唯我第二十九章 放銃第四十章 對峙第二百七十四章 羅剎第四百五十九章 勞苦功高第五章 番夷第三百四十六章 相逢第七十五章 蜀藩第三十四章 數目第十八章 告狀
第五十一章 繞襲第一百二十四章 攪黃第六十二章 引火第二十二章 火藥第四百零四章 計算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路第五十章 增兵第四百三十二章 暴風第四百一十一章 六邪第二百六十八章 議會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牛第三章 番教第十七章 思考第六十二章 督軍第八章 遊擊第四百四十八章 當十第一百一十四章 讒言第四十二章 監軍第一百零七章 入侵第二十二章 海瑞第四十一章 廣稅第七十二章 寶刀第九十章 草蓆第八十九章 絕境第二百一十六章 鐵廠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糧第八十二章 必徵第三十一章 血統第二百二十章 巴西第二十章 築港第七十章 軍心第三百一十六章 販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輕車第九十六章 衝鋒第四十三章 道理第三十二章 金子第四百八十章 執念第八十一章 風將第三十一章 四畏第五章 番夷第九十五章 林鳳第十章 送死第二百八十八章 蹭課第九十章 教官第二百二十九章 英使第八十五章 龜島第一百零五章 意志第一百三十八章 墩堡第一百五十章 服務第五十四章 船廠第六十三章 四王第一百二十二章 鹽第一百四十六章 差距第八十七章 障礙第六十八章 單騎第七十六章 炸膛第一百一十八章 禽獸第二百八十五章 猜想第三百二十四章 重任第二百三十一章 酋首第三百八十一章 課程第一百八十二章 武裝討飯第一百三十章 修道第三百三十章 拜見第四十九章 魔鬼第一百一十二章 本分第二百八十五章 猜想第九十九章 七百第一百九十六章 綢袍第九十二章 舒服第十八章 渡海第四百一十四章 清華園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寶第二百六十一章 血統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國第一百零九章 鐵律第八十九章 造訪第二百四十七章 化妝第四十章 炮擊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寶第二百五十七章 艦隊第二百九十七章 擺錘第四十章 大亂第一百四十五章 防僞第十二章 蒸汽第一百九十九章 調兵第五十三章 三衛第一百五十四章 輕車第九章 烏合【早上好呀穿越者!】第四章 商隊第五十八章 唯我第二十九章 放銃第四十章 對峙第二百七十四章 羅剎第四百五十九章 勞苦功高第五章 番夷第三百四十六章 相逢第七十五章 蜀藩第三十四章 數目第十八章 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