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郭炳勳的思路

雖說楊震不太想接受這個指揮權,但是主席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態度很明顯,還是堅持讓他負責指揮主要的作戰。對於他成立總前委的想法,中央一直沒有給予任何的答覆。中央既然沒有給予答覆,那麼楊震就必須要做好提前的準備。

而此次會戰恐怕晉察冀與晉冀魯豫兩大區的主力,也要全力以赴。山東軍區一部,甚至是主力,也都要參加進來。所以楊震在作戰計劃的制定上,還是相當慎重的,甚至推遲了返回東北的時間。

如果搞不好所有參戰部隊,都要大傷元氣的。楊震認爲事先多考慮一些應變措施,在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多考慮一些戰局可能會存在的變化,才能更穩靠一些。尤其是爲了隱蔽戰役企圖,攻擊發起正面選擇餘地並不是很大的情況之下。

楊震的態度是正奇結合,以向心突擊爲主。在突擊的時候多運用裝甲部隊,在後續防禦日軍反撲的時候,還是以運動防禦戰爲主。以地空火力配屬裝甲部隊,實施快速的穿插,正確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解決冀中平原地區的日軍。

楊震的這些思路,對於郭炳勳來說已經是駕輕就熟。但是對於關內幾個大戰略區的參謀長來說,還是明顯有些不太適應。四二年的會戰經過,對於這幾個參謀長來說,抗聯打的實在是有些過於讓人驚心動魄。

如今楊震還是要採取這個思路,不想老老實實的正面突破。而是採取兩翼突破,鉗形對攻的戰術,對於幾個參謀長來說,都是感覺到壓力很大。這麼大縱深的穿插作戰,關內各個部隊還是第一次面對。

不過對於計劃的主要制定者郭炳勳來說,單純從兩翼發起鉗形攻勢,卻並非他的第一選擇。在郭炳勳看來,如果一次合圍的日軍數量過多,無疑將會拖延戰鬥的進程。單純的依靠兩翼穿插,很容易將網眼張的過大。

而且單純的組織兩翼穿插,在選擇進攻地點來說,也是相當的困難。在冀東與平津地帶還控制在日軍手中,正太鐵路沿線也在日軍手中。晉察冀與晉冀魯豫兩大區之間,還有日軍存在,並未直接打通地面聯絡的情況之下,進攻的出發地域可供選擇的並不多。

這一點上他的認識,與楊震並沒有什麼不同。所以郭炳勳認爲除了以兩翼的鉗形攻勢之外,還應該集中一部兵力分割平津之間的聯繫。並集中裝甲機械化集羣,由正面向南突擊。同時以一部兵力分割北平與天津之敵的聯繫,對北平城進行合圍。

並根據整個戰局的發展,在適當的時候奪取天津,以切斷日軍從本土以及其他戰略區增援的路線。同時孤立北平城內的日軍,逼迫他們出城決戰。北平控制在日軍手中,郭炳勳還是很不放心的。

這在郭炳勳看來,不僅會有大量的兵力被牽制在平津城下,同時還對補給路線造成相當大的威脅。城內到處都是凝聚着中國幾千年文明史精華的北平,如果像新京那樣徹底的打爛,這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

但是北平城如果在戰役結束之前,還控制在日軍手中,這對戰後對冀中平原的控制,無疑會是一個巨大的壓力。切斷平津鐵路以及兩地之間的聯繫,逼迫北平城內的日軍自己出城決戰,這無疑是一個保存古城的最好辦法。

所以郭炳勳的意思是以兩個裝甲師,各加強部分摩托化步兵一部與一個騎兵旅組成東西兩個快速集羣。從熱河與察南地區分別採取快速突擊的辦法,以北平爲三角形攻勢的定點,以一個快速集羣強行越過平津之間,沿着津浦路向南穿插。

以一個快速集羣出察南,沿着太行山與平漢線之間強行向南穿插。至正定兵分兩路,一部繼續向南攻擊,奪取石門鉗制冀南以及豫北的日軍,主力則向東攻擊前進。兩軍強攻匯合點,則選擇滹沱河北岸的河間。

郭炳勳建議目前抗聯駐晉北的兩個師,暫時不要調回東北。配合從陝北調回的裝甲與騎兵各一個旅,利用M三輕型坦克越野能力和機動能力強的優勢,出倒馬關直插保定。從日軍二線部署側翼橫插一刀,將日軍整個防禦縱深攔腰切斷。

在冀西戰場,晉察冀軍區的主力,則採取拔點戰術,牽制冀西日軍部隊,並分散日軍駐北平周圍兵力的注意力,保證正面抗聯的突破取得成功。並在抗聯全線突破之後,保證西集羣的側翼安全。以及以不少於兩個旅的兵力配合南下,配合晉冀魯豫軍區部隊,在戰役結束之前阻擊日軍的增援。

在山西戰場,晉察冀軍區以部分兵力,配合晉綏軍區、晉冀魯豫軍區之太行軍區,太嶽軍區主力負責封閉正太線、同蒲線,牽制日軍駐山西的第一軍。郭炳勳不建議在山西戰場採取大規模的攻勢,只採取擠壓和牽制戰術爲好。

只要拿下冀中平原,搶佔保定與石門,就可以將第一軍封閉在山西戰場。後路一旦被切斷,那麼山西日軍要麼主動撤離,要麼則困守山西戰場無可奈何。

郭炳勳認爲以目前晉綏軍區主力,加上太嶽軍區、太行軍區一部,以及晉察冀軍區一部配合之下,在日軍山西第一軍力量有限的情況之下,完成牽制第一軍無法東調的任務還是可以的。

而在冀南,則以晉冀魯豫軍區主力,以及山東軍區一部,對冀南日軍發起攻勢。並沿冀南一線展開,阻擊豫北日軍增援。抗聯目前駐晉北的兩個師,暫時不歸還建制,就地配合晉察冀軍區出冀西,向北平方向攻擊前進。

按照郭炳旭的這個計劃,調動和投入的兵力和裝備,要超過楊震的預期。除了楊震預定投入的兩個裝甲師,兩個裝甲旅之外,至少還要加上兩到三個坦克獨立團,以保證對平津一線日軍的作戰。

郭炳勳的戰役策劃的重點殲滅戰場是在平津一線,而主要的目標冀中平原則採取了合圍、分割爲主。以兩個裝甲師配屬騎兵機械化集羣,採取兩翼鉗形攻勢,正面快速穿插的辦法,徹底打亂日軍部署在冀中的兵力。

這個戰術是相當於大環套小環,以平津地區爲底邊,以滹沱河一線爲合圍圈的底線。採取兩翼齊飛,中間快速突破,將日軍分割爲兩個不同戰場上的圍殲。郭炳勳將抗聯兵力投入的重點放在了冀中平原上,將西線側翼的掩護交給了華北幾大戰略區。

在他的這個計劃之中將晉察冀與晉冀魯豫,甚至晉綏部隊全部調動起來。這個大手筆讓軍委和幾大戰略區的參謀長,明顯感覺到胃口有些過大,甚至有些吃不消的感覺。按照郭炳勳的這個計劃,投入的兵力幾乎可以說是幾個大區傾巢出動。

但幾經考慮,楊震還是同意了郭炳勳的大致作戰計劃。不過楊震再三提醒郭炳勳,在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對熱河以及西滿地區的防務,一定要做好詳盡的準備。對平津之敵,也要儘可能的考慮的全面一些。

在失去察南,北平周邊地區已經成爲前線之後,日軍華北方面軍將在河北境內的防線,全部縮回北平至天津一線。冀東的防務,已經被全部移交給了關東軍。冀東與熱河近在咫尺。如果關東軍配合作戰,那麼銜接東北和華北兩大戰略區之間的熱河肯定會首當其衝。

同時日軍在北平與天津之間,從居庸關經順義、平谷、薊縣、玉田、豐潤一線,構築了人大量的防備工事,並在縱深部署了大量的兵力。僅僅在北平周圍,就駐紮了新編成的六十三師團,重新編成的獨立混成第八、第九旅團。

在縱深的武清、香河、寶坻一線,駐紮了重新組建的步兵第二十七師團。在涿縣、淶源、保定部署了重新組建的一一零師團,以及重新組建的獨立混成第一旅團。並從華東戰場調來了十七師團,以及重新編組的四十八師團就部署在冀中平原。

四二年的會戰結束之後,日軍明顯加強了平津銜接部的兵力部署。同時針對抗聯的坦克攻勢,也着手進行了大量的準備。並增加了在冀西與晉北交界處的阜平、淶源,這兩個在晉察冀根據地縱深據點的兵力部署。

不算山西的第一軍,日軍在整個河北戰場,部署了五個步兵師團、三個獨立混成旅團,形成了大縱深的梯形配置。楊震一再叮囑郭炳勳,對西集羣的側翼一定要保證好。同時在部隊全線展開的時候,一定要儘可能的做好保密工作,並制定好詳細的補給路線。

在敲定大致的作戰方案之後,楊震急匆匆的趕回了東北。郭炳勳則繼續留在延安,敲定最終的詳細作戰計劃,他則返回東北着手進行準備。加快兵力編制的標配,選擇進關的部隊。囤積油料與彈藥,尤其是炮彈的生產。

在楊震返回之後,抗聯就開始向關內調運物資。面對着災荒的關內,調撥的物資不僅僅是油料和彈藥,還有糧食等戰略物資。不僅僅是抗聯部隊所需的物資,還有調撥給關內部隊的七九子彈等彈藥。

現在已經改爲裝備部的原來軍工部,以及後勤部的幾位負責人,被他逼的團團轉。後勤部調撥物資,裝備部幾位負責人則親自坐鎮兵工廠,催促加快彈藥的生產,同時加快對德制與英制坦克改裝的速度。重點就是各種炮彈,以及坦克高爆榴彈的生產。

按照楊震的計劃,所有使用短管七十五毫米榴彈炮的德制四號坦克,全部換裝爲蘇式七十六毫米坦克炮。英制的瑪蒂爾達二、丘吉爾坦克,也換裝爲蘇式坦克炮。英制的十字軍巡洋坦克,則換裝爲蘇式四十五毫米坦克炮。

這樣下來在淘汰了所有德制輕型坦克之後,抗聯的坦克炮集中在美製三十七,蘇制四十五、七十六,德制五十毫米相對單一的口徑。至於英制的四十毫米坦克炮,則全部都被淘汰。儘管費了一番手腳,但是也儘可能的減少坦克炮的口徑,保證彈藥口徑的統一,減少後勤方面出現混亂的可能性。

第一百零四章 遇襲第四百四十五章 變生肘腋第四百六十三章 造化弄人的結局第二百五十五章 貓是不會輕易教會老虎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困境只是一個開始第233章 自信的美國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給我兩天時間第二百八十章 最好的反坦克武器第266章 無法預測明天的事第241章 真正的基礎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將第235章 楊震的目的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長最擔心的事第七章 軍婚保護法第一百九十七章 只能打着看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談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三百零五章 證實了判斷第三百八十五章 他是一隻雄鷹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心裡有一個標準第三十六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三百六十五章 影響之過度反應第三百一十七章 飲鴆止渴的牧達夫第二百一十二章 難堪的第一天第四十八章 蹊蹺的事情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寨一切可以殺鬼子的武器第七十一章 炸橋還是不炸?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要把我架在火上烤第三百八十三章他們可真敢要價第四百四十章 我們勢在必得第五十一章 關東軍的誘餌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第三百四十七章 社會部的壓力第三百六十章 狗急跳牆的日軍第一百零五章 情報第一百一十七章 編筐窩簍全在收口第255章 配給制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開序幕第四百零一章 是爲了報復你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245章 當務之急第八十五章 半截河要塞第九十三章 缺乏經驗的新部第五百零六章 頭疼的李延平第四百一十七章 郭邴勳的往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臥榻之側第三百零一章 實戰化的裝甲兵指揮學校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四百一十九章 玉石俱焚第252章 鏖戰朝鮮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關鍵的問題第一百六十七章 英軍貢獻的威脅第二百零九章 激動與等待第一百九十八章 日軍的苦心佈置第三百九十三章 各懷心思的三個聯隊長第六十六章 重慶的壓力第五百六十四章 絕不會賴賬第一百章 超出預想的結局第三百章 我不是田登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三百四十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三百一十二章 記住你是最棒的第五百六十七章 夠分量的對手第一百二十八章 失去的更多第二百七十章 野地支隊的覆滅第四十三章 隱憂第一百三十章 苦怕了的關內部隊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心計第二百三十八章 是驚喜還是驚嚇?第二百二十三章 嗅覺靈敏的蘇聯人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三百零九章 對手外加最好的學生第二百三十章 救援(四)第四百零一章 苦心謀劃第四百七十六章 已經打草驚蛇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遼西之戰之影響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掃屋子好請客第四百九十二章 郭邴勳的想法第二百九十六章 打就打斷他一條腿第四十一章 從下面着手第三百一十四章 攔截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受歡迎的蘇制火炮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順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讓不能無底線第一百九十五章 援軍到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美國人的算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第二百四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勢惡化第五百二十一章 楊震的自問第六十八章 重慶的陽謀第四十一章 從下面着手第三百一十四章 穩重一點應該的第四百一十四章 梗阻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戰役(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第二百三十九章 越長越危險
第一百零四章 遇襲第四百四十五章 變生肘腋第四百六十三章 造化弄人的結局第二百五十五章 貓是不會輕易教會老虎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困境只是一個開始第233章 自信的美國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給我兩天時間第二百八十章 最好的反坦克武器第266章 無法預測明天的事第241章 真正的基礎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將第235章 楊震的目的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長最擔心的事第七章 軍婚保護法第一百九十七章 只能打着看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談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三百零五章 證實了判斷第三百八十五章 他是一隻雄鷹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心裡有一個標準第三十六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三百六十五章 影響之過度反應第三百一十七章 飲鴆止渴的牧達夫第二百一十二章 難堪的第一天第四十八章 蹊蹺的事情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寨一切可以殺鬼子的武器第七十一章 炸橋還是不炸?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要把我架在火上烤第三百八十三章他們可真敢要價第四百四十章 我們勢在必得第五十一章 關東軍的誘餌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第三百四十七章 社會部的壓力第三百六十章 狗急跳牆的日軍第一百零五章 情報第一百一十七章 編筐窩簍全在收口第255章 配給制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開序幕第四百零一章 是爲了報復你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245章 當務之急第八十五章 半截河要塞第九十三章 缺乏經驗的新部第五百零六章 頭疼的李延平第四百一十七章 郭邴勳的往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臥榻之側第三百零一章 實戰化的裝甲兵指揮學校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四百一十九章 玉石俱焚第252章 鏖戰朝鮮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關鍵的問題第一百六十七章 英軍貢獻的威脅第二百零九章 激動與等待第一百九十八章 日軍的苦心佈置第三百九十三章 各懷心思的三個聯隊長第六十六章 重慶的壓力第五百六十四章 絕不會賴賬第一百章 超出預想的結局第三百章 我不是田登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三百四十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三百一十二章 記住你是最棒的第五百六十七章 夠分量的對手第一百二十八章 失去的更多第二百七十章 野地支隊的覆滅第四十三章 隱憂第一百三十章 苦怕了的關內部隊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心計第二百三十八章 是驚喜還是驚嚇?第二百二十三章 嗅覺靈敏的蘇聯人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三百零九章 對手外加最好的學生第二百三十章 救援(四)第四百零一章 苦心謀劃第四百七十六章 已經打草驚蛇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遼西之戰之影響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掃屋子好請客第四百九十二章 郭邴勳的想法第二百九十六章 打就打斷他一條腿第四十一章 從下面着手第三百一十四章 攔截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受歡迎的蘇制火炮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順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讓不能無底線第一百九十五章 援軍到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美國人的算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第二百四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勢惡化第五百二十一章 楊震的自問第六十八章 重慶的陽謀第四十一章 從下面着手第三百一十四章 穩重一點應該的第四百一十四章 梗阻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戰役(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第二百三十九章 越長越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