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王光宇的思路

如果不是兩個師政委控制得力,那次一師和六師之間發生的,被稱之爲抗聯史上最大羣架事件的那一架可就不是雙方只出動兩個營了。按照那兩個傢伙的脾氣,還不得最少一個團?想想兩千多人在一起打羣架可謂壯觀之極的場面,王光宇也只能搖頭苦笑。

部隊之中打架,甚至打羣架的事情,在抗聯之中倒也並不罕見。都是軍人,又都是整天在血與火的戰場上打滾的,這脾氣能好到哪裡去?在加上各個部隊都將榮譽看的比命還重,一言不合拳腳相加的事情,尤其是在爭奪榮譽方面引起的衝突倒也是不少。

打架的時候槍是沒有人敢動的,這是總部的底線。誰敢在內部動槍,最好的結果也是判刑。有了這個底線,部隊也相互之間也有一定分寸。所以打架歸打架,但是隻要不搞出人命或是出現大面積重傷來,對於這種事情總部一般處理的都不是很重。處理起來,往往都是板子高舉輕放。

原因很簡單,越是這樣桀驁不馴的部隊在戰場上也越能打。帶頭打羣架的幹部,往往也是那種膽大包天,敢打敢衝的幹部。在戰爭的情況之下,這樣的部隊和幹部那個首長不捧在手中裡面?楊震不也是說過,不能打架的部隊還能打仗?這句話,在部隊之中可是名言。

就這次的富錦基地轟動全軍的羣架事件,總部對於李明峰與現任六師師長馬鳳岐這兩個一直在暗中較量抗聯頭等主力師位置,此次引發矛盾的傢伙。即沒有撤職,也沒有給予太過嚴厲的處罰。只不過給了一個嚴重警告,這樣不痛不癢的處分。直接帶隊參與打架的幾個營連幹部,也不過是關了幾天緊閉而已。

王光宇有時候再想,如果總部給這兩個傢伙撤職處分或是更重一些,是不是能殺殺這幫膽大包天傢伙的氣焰?都是師一級的幹部了,兩個人之間鬥氣居然鼓動部隊去打羣架,這像話嗎?這還是部隊嗎?

不過這話,王光宇卻不能也不敢當着楊震這個將這兩個傢伙慣的無法無天的第一責任人的面說,只能與一邊的楊靖宇相對搖頭苦笑。讓這個手下的兵連兄弟部隊副政委都敢打的傢伙不去惹事,簡直是難於登天。好在一師的政委是關內調來的幹部,與李明峰相處的也算融洽,他的話李明峰還算能聽得進去。有了他的制約,倒也不用太擔心。

只是王光宇卻沒有想過,要真的嚴厲處置,他能不能捨得?要知道,一師的這個師長可是在當初一旅旅長穆長風調任合江軍區副司令後,他力主從五師副師長位置上提拔起來擔任一師這個自己老部隊軍事主官的。要是真的從重處理,首先他自己恐怕就捨不得。

看着王光宇的表情,自然知道他心裡想着最擔心什麼的楊震語重心長的道:“老王,越到後面越是一定要把部隊約束好,尤其與兄弟部隊之間的關係方面,一定要處理好。這次配合你們作戰的那位晉察冀軍區的司令員和政委,可都是我得老上級。尤其是一二九師的那位師長,可是我得老首長。你一定要給予足夠的尊重。”

“考慮到你之前與他們沒有打過交道,相互之間比較陌生。我已經將易建萍調過來,給你任政委。他也是一二九師出來的,又是老政工幹部了。在這種兩軍關係處理的方面,他還是比較擅長一些的。”

說完這番話後,楊震倒是沒有將這個話題繼續下去,便又轉移回了之前的話題。畢竟與關內部隊的接觸,那是戰役目的基本達成後的事情了,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怎麼在戰役發起期間,隱蔽戰略意圖。目前來說,這纔是最關鍵的事情。

王光宇雖然與關內的部隊沒有接觸過,但以王光宇敦厚的性格,想來也不會在這件事情上惹出什麼簍子來的。再有了易建萍這個一二九師出身的政委協助,對下面的部隊想來也能約束得住。

看了看王光宇,楊震將話題又轉了回來道:“老王,關於部隊掩蓋真實戰略意圖的事情,你這個西線的司令員有什麼想法沒有?目前已經回撤到海拉爾一線的一師,以及已經收縮到扎蘭屯一線的四師我倒是不算太擔心。他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植被茂盛、人煙稀少,暴露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但是齊齊哈爾方向陳翰章所部,我卻是很擔心。”

“齊齊哈爾方向至雙城方向,一直是日軍對我軍的重點防禦目標,也部署了日軍的重兵集團。那裡如果有什麼風吹草動,都很難瞞得住日軍的眼睛。而且與地廣人稀的興安東省與興安北省不同的是,那裡可是日軍經營多年的老巢。”

“去年會戰之中,我們向西進攻。日軍迎戰的時候雖然略微慌亂,但只是從整體戰局來說。在齊齊哈爾這個局部戰場之上,我們給了日軍一定從容撤退的時間。而日軍在撤退的時候,留下的大量特務和間諜也不是我們短時間能夠肅清的。”

“而且齊齊哈爾方向一馬平川的地形,與我軍隱蔽也是相當的不利。那裡陳翰章所部又集中了大量的坦克、重炮,想要不引起日軍的注意力可是相當的難。日軍對戰場上的戰術情報收集能力,你這個老兵還是很清楚的。”

“而陳翰章指揮的部隊,又是側翼迂迴興安南省,配合你們從正面突破的重要力量。一旦陳翰章所部進展緩慢,將會大大的延遲你們的戰役進程。所以,對陳翰章所部戰略隱蔽工作的考慮,還要在目前嶺西部隊之上。”

聽罷楊震的話,王光宇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皺着眉頭看着地圖良久,卻是給了楊震一個極爲意外的回答:“一號,我認爲現在最重要的是隱瞞已經從阿爾山一線北撤至海拉爾一線休整待命的一師、四師、五師、十八師主力的行蹤。”

“如果這一線的部隊行蹤暴露,日軍很容易判斷出我們的真實意圖是興安南省。所以,這一線的部隊不到攻擊發起的最後階段,儘量不要向前調動。目前已經調至大興安嶺以西的各個部隊,除了留下十八師以及十七師五十一團繼續在前沿與日軍對峙之外。”

“四師、五師向東的大興安嶺腹地的布特哈旗至扎賚特旗一線隱蔽待機。那裡位於大興安嶺腹地,植被茂密、人口稀少,有利於我們部隊的隱蔽。而一師,我想還是就放在海拉爾一線,吸引日軍的動向。等到其餘的部隊發起攻擊之後,在行調往戰場參戰。”

“我們現在手頭有一個汽車團,南興安隧道我們已經打通。只要天氣情況與道路情況允許,我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將一師從海拉爾一線,運輸至戰場之上。而且阿爾山以南,在日軍整體戰略部署之中,也不是其重點防禦方向。”

“按照日軍在這一線部署的兵力總數來看,有四、五、十八這三個師的兵力外加騎兵旅和裝甲旅,已經是足夠了。一師在突破階段,作爲戰略總預備隊起到的作用會更大。畢竟一師的戰鬥力,對於日軍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威脅。”

“一號,您不是曾經說過,一柄利劍拔出來之後並不是最可怕的。最讓人可怕的是,這柄利劍還在劍鞘裡面,不知道它出鞘後會刺向何方的那種感覺?即便我們在西線的部署被發現,只要一師不出動,日軍恐怕很難再短時間之內判斷我們的戰略意圖。”

“而且我們與蒙古軍隊的衝突,不可能瞞得過日軍。一師是我們頭等的主力師,放在海拉爾一線,可以有效的迷惑日軍。將一師放在海拉爾一線,可以擺出一副對蒙防禦的假象。至於齊齊哈爾一線陳翰章所部,我認爲倒是動靜越大越好。”

“大興安嶺以西的地形,尤其按照我們的作戰計劃,第一期的作戰之中所處的地形大多都是大興安嶺與科爾沁草原過渡地帶,地形相對複雜的多。地形多以淺山丘陵、高崗、坡地爲主。這裡人口稀少,又多數是蒙古人的牧地。只要隱蔽做的好,一般人是不會考慮將那裡作爲我們重點突破的地區。”

“而齊齊哈爾正面之前郭爾羅斯、杜爾伯特兩地以東的扶余、德惠、農安,直至新京卻都是以平原和草原地形爲主。這一線在地理上位於鬆嫩平原地區,地形平坦,適合大兵團作戰。又是整個東北的主要糧食產區。”

“經過去年的會戰,我軍有大量坦克的事情,日軍已經是相當的清楚。相對於興安嶺以西的地形來說,這裡的地形更加符合使用坦克作戰。而且這裡距離新京的直線距離,不到二百公里。”

“這點距離在平原地形上,動用裝甲集羣也就是三兩天的事情。再加上日軍本身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武器,我們在這裡方向動作過大,很容易將日軍的目光吸引到新京一線。讓日軍以爲,我們準備要從側翼迂迴包抄新京。”

“興安嶺以西的喜扎葛爾旗、科爾沁諸旗,直到興安西省諸蒙古旗,甚至直到熱河。不僅僅是對於關東軍,甚至在整個日軍的眼中,戰略位置都遠沒有新京這個關東軍司令部所在地重要。”

“因爲對於日軍來說,新京不僅是戰略要地,是整個南滿的屏障與東北東西交通的樞紐。在很多方面,更是其在東北統治的象徵。新京丟失了,對關東軍來說,也就意味着丟掉了東北的統治。”

第二十二章 第八師團的新戰術第九十九章 合作之中的相互拆臺第三百二十三章 中央來電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穫第一百六十七章 只是表面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6)第二百六十五章我只給他們三天時間第一百一十八章 戰場之外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震南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記住你是最棒的第四百五十七章 這是抗聯的報復第四百一十一章 威脅和警告第八十二章 夠用爲主第二百三十章 中央的小手腕第三百二十七章 要學習的東西太多第一十二章 臨陣磨槍第八十七章 楊震的新對手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第一十三章 大戰前的諜影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地觀戰團第六十四章 瀨戶啓二的心思第七十八章 重中之重第二百一十一章 消耗品第四百零三章 不單單是城市第三百二十七章 亡羊補牢的關東軍第五十九章 政治任務第二十一章 四三年的戰略第四百二十七章 有些尷尬的設計第二百一十二章 六月挫折第三十八章 要求換裝的挺進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因爲我們都是軍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置第三百零八章 魚也要、熊掌也要第七十八章 重中之重第七十四章 血色殘陽 (2)第二百三十二章殺雞駭猴第二百二十七章救援(一)第四十二章 冀中之戰(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第二百零七章 輕敵的日本海軍第八十九章 是我忽略了第七十七章 讓你去的作用第四十四章 殺紅了眼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六十七章 心懷各異第一百五十六章 鏖戰湯原(3)第三百零一章 實戰化的裝甲兵指揮學校第三百五十五章 細節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塊石頭第九十一章 槍桿子裡面出強權第250章 棘手的戰場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響第一百一十七章 統一思想和認識第三章 開始着手準備第二百零八章 中央第三百八十九章 千里眼第二十一章 我部已經按時抵達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新敵情第二百二十九章 中央代表團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事向誰述第二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心病第八章 王光宇的思路第三百一十一章 日軍田忌賽馬的戰術第三百四十一章 李延平眼中的楊震第七十一章 我們應該服從命令第四百八十章 也是一種壓力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二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一十八章 機會有的是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此爲止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個能不能第五百二十六章 遣將不如激將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一百九十二章 楊震的意圖第一百四十九章 現代化空戰第七十九章 一隻狡猾的狐狸第四百四十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250章 棘手的戰場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第四百一十二章 義務不等於餓肚子第三百八十四章 咱們也可以發筆戰爭財第二十五章恐怕是一枚苦果第二十五章恐怕是一枚苦果第一百五十八章 鏖戰湯原(5)第五百零四章 後續發展的影響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 下(3)第二百六十二章 餌兒的分量第三百零八章 最後準備第三百六十八章 鬱悶的日本人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四百八十六章 必然的趨勢第三百零四章 太急躁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鏖戰湯原(3)
第二十二章 第八師團的新戰術第九十九章 合作之中的相互拆臺第三百二十三章 中央來電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穫第一百六十七章 只是表面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6)第二百六十五章我只給他們三天時間第一百一十八章 戰場之外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震南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記住你是最棒的第四百五十七章 這是抗聯的報復第四百一十一章 威脅和警告第八十二章 夠用爲主第二百三十章 中央的小手腕第三百二十七章 要學習的東西太多第一十二章 臨陣磨槍第八十七章 楊震的新對手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第一十三章 大戰前的諜影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地觀戰團第六十四章 瀨戶啓二的心思第七十八章 重中之重第二百一十一章 消耗品第四百零三章 不單單是城市第三百二十七章 亡羊補牢的關東軍第五十九章 政治任務第二十一章 四三年的戰略第四百二十七章 有些尷尬的設計第二百一十二章 六月挫折第三十八章 要求換裝的挺進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因爲我們都是軍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置第三百零八章 魚也要、熊掌也要第七十八章 重中之重第七十四章 血色殘陽 (2)第二百三十二章殺雞駭猴第二百二十七章救援(一)第四十二章 冀中之戰(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第二百零七章 輕敵的日本海軍第八十九章 是我忽略了第七十七章 讓你去的作用第四十四章 殺紅了眼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六十七章 心懷各異第一百五十六章 鏖戰湯原(3)第三百零一章 實戰化的裝甲兵指揮學校第三百五十五章 細節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塊石頭第九十一章 槍桿子裡面出強權第250章 棘手的戰場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響第一百一十七章 統一思想和認識第三章 開始着手準備第二百零八章 中央第三百八十九章 千里眼第二十一章 我部已經按時抵達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新敵情第二百二十九章 中央代表團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事向誰述第二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心病第八章 王光宇的思路第三百一十一章 日軍田忌賽馬的戰術第三百四十一章 李延平眼中的楊震第七十一章 我們應該服從命令第四百八十章 也是一種壓力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二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一十八章 機會有的是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此爲止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個能不能第五百二十六章 遣將不如激將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一百九十二章 楊震的意圖第一百四十九章 現代化空戰第七十九章 一隻狡猾的狐狸第四百四十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250章 棘手的戰場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第四百一十二章 義務不等於餓肚子第三百八十四章 咱們也可以發筆戰爭財第二十五章恐怕是一枚苦果第二十五章恐怕是一枚苦果第一百五十八章 鏖戰湯原(5)第五百零四章 後續發展的影響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 下(3)第二百六十二章 餌兒的分量第三百零八章 最後準備第三百六十八章 鬱悶的日本人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四百八十六章 必然的趨勢第三百零四章 太急躁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鏖戰湯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