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金軍來,趙構跑,金軍退,趙構回,再來,再跑……弄的天下人都看不下去了,於是大家送了他一個“逃跑皇帝”的稱號。一個叫陳東的太學生和一個叫歐陽澈的百姓都上書勸趙括不要每次都只會逃跑,從這一點上不得不承認宋朝政治環境還是很開明的。不跑趙構做不到啊,他早已經被金軍嚇破了膽,他不想和他父兄一樣也被金軍抓去當俘虜啊。可是一逃跑就有一堆人站出來指責他,者奸臣們蹦了出來,鼓動趙構殺了殺書勸他不要跑的人,可是又障於太宗的遺訓“不殺士大夫,不殺上書言事者。”但是反覆權衡利弊,最終爲了絕天下人之口將這兩個上書人殺死。到這我們已可以看到趙構放棄抵抗一心逃跑的真實內心了。
逃跑皇帝一邊逃跑,一邊又不得不迫於各種壓力啓用一起主戰派,在這一時期成就了岳飛、韓世忠等大將抗金。雖然啓用了很多的主戰派,也出現了一批名將,可惜趙構雖繼承了趙匡胤對武將的防範、懷疑、打壓等政治手段,卻沒有太宗能征慣戰的本領。一邊被金嚇得躲四處逃跑,甚至跑到了海上,一邊又總是擔心在前線抗金將領們會舉兵造反,所以就重用主和派的黃潛善、汪伯彥、王倫、秦檜等人來壓制帶兵的將領,最後在以秦檜爲代表的奸臣“體會”聖意的,殺了岳飛,罷免了李綱、張浚、韓世忠等抗金將領,以換取與金國談屈辱條約的機會(在跪地求低前,還得先殺了岳飛,不然連下跪的機會都沒有),最終換來了““紹興和議”。
爲什麼其他人都只是罷免,而岳飛父子則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殺呢——首先岳飛的能力是非常出衆的,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歷史中,岳飛的能力都是可以排得進前十名的,武力值和統軍能力都爆表的岳飛從小兵一路殺到將領,這一路升遷他是縷縷違抗上命,雖然戰功累累卻更讓趙構非常的憂心(萬一岳飛反了呢,太不聽話了),本就對岳飛諸多顧及,偏偏岳飛自己不自知,不但阻止趙構南遷,更是發表決心要迎回“二聖”這兩點都相當於把刀插在了趙構的心尖上。毫無勢力的學生和老百姓上書勸阻趙構能殺,岳飛趙構暫時不能殺,但是對岳飛有多不滿大家可想而知了。另外我們之前已經說過趙構即位時國家是無力養兵的,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岳飛的軍需都是自己想辦法,所以賦稅啊,搶劫啊什麼的也是免不了的(不要扔磚頭,這是真的),戰火連天,老百姓的生活本就水深火熱、顛沛流離,再加上軍隊的……你懂的,怨氣、怨言肯定也不少。這些還都只是讓趙構對岳飛不滿,讓趙構對岳飛忍無可忍的是,岳飛一直在逼趙構立太子。立太子本來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偏偏趙構一直都子嗣稀薄(只有一個趙旉,3歲就去世了)……太尷尬了,這種事情別說皇室,就是富豪之家都很在乎好不好,可是岳飛豪不忌諱,在趙構還在盛年時就多次上書要求趙構立太子,岳飛不但要求趙構立太子,更是對太子人選發表言論,這些都範了趙構的大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趙構在秦檜等人的“輔佐”下,決定向金割地、納貢、稱臣以保自己可以偏安一隅,可是一貫不聽話的岳飛曾多次宣召都不肯回朝(趙構下了十二道金牌才召回岳飛),此時一心求和的趙構內心對岳飛的憂慮已經超過了金軍,金軍他可以來錢、給地投降,可是岳飛這麼不聽話又有能力的人對他的威脅太大了,當然對金軍的威脅也很大,所以岳飛也是金軍點名的第一人,所以金人想殺岳飛,趙構更想殺了岳飛以絕後患,此時岳飛再學其他人辭官放權已經來不及了,可憐千古名將岳飛,沒有死在與金軍對戰之中,卻死在了自己保衛的國家君主之手,可是殺了岳飛的趙構卻讓秦檜背了黑鍋(秦檜肯定也不是個好東西),又在退位當太上皇的時候默認了趙慎給岳飛翻案,可見趙構不知道不知道岳飛沒有謀反,只是想找個藉口殺了這個讓他寢食難安的手握重兵能力可怕的大患而已。說趙構坑爹實在是不符,畢竟他爹更坑,只能說他坑的是自己,坑的是南宋,坑的是百姓,坑貨指數2星半。
插個兩宋個人覺得很有意思的點。北宋是以趙匡胤爲主打下的江山,卻由趙光義的子孫繼承,到南宋由趙光義的子孫趙構建立,卻又還給了趙匡胤的子孫,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之中早有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