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次在花似玉店裡,看見唐時駿與花似錦舉止親暱,趙煊忍不住發飆之後。趙煊就再也沒有去過花樣布行了,同樣,他也沒有去過濟世堂。
但是趙煊跟花似玉仍然來往頻繁。他雖然沒有來花樣布行,卻每隔兩天,就派了馬車來接花似玉進德王府去。
因爲店鋪是開放式的,所以對面是什麼情況,花似錦一目瞭然。
花似錦之所以知道趙煊每隔兩天,就會派馬車來接花似玉,是因爲那個來接花似玉的車伕,是德王府的專用車伕小五,這個小五跟花似錦很熟,每次過來接花似玉,都會跟她打招呼。
一開始,花似錦還以爲小五是趙煊派來接自己的,後來才知道根本不是,趙煊派小五過來,是接花似玉的。
對於趙煊每隔兩天就接花似玉去德王府的行爲,花似錦不知道趙煊這是什麼意思,他到底想幹嗎?
這個疑問,弄得她心情很陰鬱,自尊心又讓她拉不下臉面跑去德王府質問趙煊。
對面的花似玉,卻是一天比一天春風得意起來。
通過趙煊,花似玉認識了不少貴婦人,那些貴婦人看在德王府的面子上,都來照顧花似玉的生意。
一時間,花樣布行的生意紅火了起來,天天門庭若市。
花似玉不像花似錦,花似錦低調,誠誠懇懇做事,開藥店憑真才實學,憑優質服務,從不拿德王府做噱頭。但花似玉卻天生是個高調的人,最近得了趙煊的青睞,她馬上就像個開屏的孔雀,到處顯擺吹籲起來。
花似玉最近成功擠身進京城的貴婦圈子,經常與貴婦們聚會吃喝玩樂。花似玉爲了彰顯她與趙煊的親密關係,在這些貴婦人的面前,張嘴閉嘴都是“我們五王爺這樣”“我們五王爺那樣”的。彷彿她成爲五王爺的女人,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一樣的。
這些貴婦人,有附和的,也有嗤笑的。但因爲五王爺趙煊的原因,大家對她的態度,表面上還是很和顏悅色的。
趙煊另結新歡花似玉,在花似玉自己高調而且不懈的宣傳下,最近幾乎成了京城上流社會中的熱門話題。花似玉店面的生意蒸蒸日上,賺了個盆滿鉢滿。
……
趙煊隔天一次,把花似玉接到德王府去,這個接花似玉去德王府的過程,高調,不怕別人窺探,倒好像巴不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似的。
其實他把花似玉接到府裡,什麼也沒幹,只是把她請進書房,讓她安靜地坐在角落裡,然後趙煊就彷彿把她給遺忘了似的,一直在忙着處理各類公文。然後一連好幾個時辰過去,他就這樣晾着花似玉。偶爾一擡頭,他對着她沒有溫度地一笑,這一笑讓無聊至極暈暈欲睡的花似玉彷彿打了雞血似的激動起來。
眼看飯點時間到了,趙煊才起身,命人將花似玉送到花樣布行去。
花似玉幾乎每次進德王府,都是這樣的待遇。他讓她待在角落裡,他一句話也沒跟她說,時辰一到,就讓人送她走。
只有惟一的一次,他沒讓她坐冷板凳。那次,他在府裡開了個宴會,邀請京城裡所有的達官貴人以及他們的家眷,在那次宴會上,花似玉大出風頭。結識了不少上流社會的貴婦人。
也就是那次兩人公開一起亮相,坐實了趙煊移情別戀花家二小姐的事實。
花似玉雖然覺得趙煊接近自己很詭異,他對她,向來都是人前熱情人後冷漠,簡直判若兩人,但是,爲了那份看上去金光燦燦的愛情,爲了萬人迷趙煊,她不介意啊。
她還嫌棄外面關於她和五王爺趙煊的緋聞不夠給力,自己又添枝造葉地逢人就講,趙煊對待她,如何如何地寵溺,簡直捧在手心裡怕融了,含在嘴巴里怕化了。
說得貴婦們個個豔羨不已。
五王爺戀上花家二小姐的傳聞,這時候,在人們的關注下,彷彿已經露出水面,成了既定事實。
一下子,花似玉的名字,成了京城成千少女羨慕的對象,每個少女都幻想着像她那樣,橫空出世,拍死趙煊身邊恩寵正濃的女人,自己取而代之。
“王爺,你怎麼不去花樣布行裡?卻改爲每隔一天就把花似玉接到府裡來?”李廣不明所以地問。
“我懶得走動。”趙煊言不由衷地說。
其實他不去花似玉店裡是有原因的,他怕自己再像上次一樣,一看見唐時駿跟花似錦那副親暱的模樣,立即不管不顧地衝過去。讓別人知道他還是很在意花似錦的。
這會破壞他的計劃。
所以他乾脆就不親自去花樣布行了,直接高調地大搖大擺地把花似玉接了進來。
每一次,小五接了花似玉回到德王府來。趙煊總要把小五留下來盤問一會。他所問的內容,基本上都差不多。
比如,“你到的時候,看見濟世堂的花似錦了嗎?”
“花似錦看上去心情怎麼樣?”
“花似錦在幹什麼?”
“花似錦跟你說話了沒有,她說了什麼?”
在小五的心目中,五王爺是個殺伐果斷的大將軍,他身上自帶壓迫性的強大氣場,讓人不敢靠近。還有,五王爺一向沉穩寡言,嚴肅有加。可如今小王覺得,五王爺忽然變得囉嗦起來,幾個同樣的問題,他竟然可以不厭其煩地問了再問。
小五覺得他在德王府當了這兩三年車伕,這兩三年時間,五王爺跟他說的話,遠沒這些天五王爺跟他說的話多。
這天,小五又去花樣布行接了花似玉進德王府,讓她在書房裡乾坐着,幾個時辰後,小五再把花似玉給送回去。
然後小五回府去了。
他回到了德王府,照例又被趙煊請去審問一番。對於趙煊不厭其煩的審問,小五早就習慣了。
小五踏進了趙煊的書房,趙煊擡目看着他。
這一次,趙煊還沒有發問,小五就先開口說道:“王爺,小的今天沒有看見花神醫,去接花似玉的時候,沒看見她;送花似玉的時候,也沒看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