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神劍已然落下風

山舌不知狀況,從曉冉身邊離開,看向逐漸離去,走到黑樹旁的夏蕭。他背影高大,面朝的另一處是一位身披黑紫甲冑的武士,和其身高差不多,但氣質很強,帶着一股無法言喻的浩然劍氣,似鋒利可斬萬千,包括堅硬的岩石。

山舌下意識有些害怕,堅硬的身體微微顫抖。曉冉見之,連忙過來將其抱住。山舌還是個孩子,害怕生人很正常,所以溫聲細語的安撫說:

“沒事的,他也是同伴,我們以後會並肩戰鬥。”

“而且他打不過夏蕭。”

禍鬥對夏蕭很有信心,即便金靈獸在五靈獸中是帝王般的存在,現在的夏蕭也不輸於他。見夏蕭和金靈獸消失於這邊,禍鬥立即跟了過去。曉冉問幹嘛,他咧嘴一笑,道:

“看戲!”

不止夏蕭知道金靈獸對他有看法,禍鬥他們也知道,所以都靠攏金行空間,希望目睹此次的矛盾衝突。以夏蕭和金靈獸的性子,此次肯定會動手,比起吵架,他們覺得動手更有用。贏者順其心意,敗者悄悄閉嘴。

雖然禍鬥他們無法進入那片鉛色的金行空間,可能在邊緣見着兩人身影。他們沒有進壓抑的金屬殿堂,只是站在滿是廢劍的山谷一角,進行着火 藥味十足的對話。

“有時間在這逗一條蜥蜴,沒時間打探魔道?”

“自己的實力若不提升,一昧鑽進去有何用?能引起誰的重視?甚至連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住。還有,他不是蜥蜴,他叫山舌,和你一樣,是存在我體內的靈獸,掌管整個土行。”

“他也配稱呼靈獸?話都不會說,和你所謂的句芒禍鬥小語一樣,只是些各有殘缺的廢物。”

“那你又是什麼?”

今日註定有一戰,可夏蕭還未立即動手,他盯着眼前的武士,瞥着那把鋒利無比的神劍。

“我是被你欺騙的真正的靈獸,你說過會走正道,現在卻如此懶散,這就是你答應過我的降妖除魔,撕破黑暗?你現在滿嘴藉口,就是貪戀魔道力量的快捷?”

“怎麼說也在我體內待了近三年,就算對我有成見,也能通過心靈感應知道我的內心所想吧?”

“我不相信那東西。”

“你想怎樣?”

“現在!立即馬上將你看到的一切消滅,那片空間就是一個賊窩!”

“你覺得我現在有那個能力?”

夏蕭何曾不想揮手將黑煌連同那片空間毀滅,那樣他不但給舒霜報了仇,也洗清了身上的罪孽,可他現在沒那個實力。若他太過沖動,黑煌說不定只需雀旦一句準話,便可滅了自己。他們一直留着自己只是爲了防範語尚言得到更強的力量,可不是沒有殺戮的決心。

“那也總比一直等着強,死在撕碎黑暗的路上,是一種榮耀!”

“老子纔不想死,就算死,也得等到一百年後!”

夏蕭還沒報仇,還沒洗清罪孽,還沒和阿燭成親,還沒孝敬父母,怎能死?

比起轟轟烈烈的衝向黑暗而死,不如先苟延殘喘的活下去,夏蕭必須達成目的,所以必須得忍。這是金靈獸所沒有的能力,他此時的心裡只有怪罪,令夏蕭攤開雙手,握住兩把黑紫色的朴刀。

金靈獸現在和蠻不講理的潑婦沒什麼區別,所以夏蕭準備治他一治,免得他一直以爲不殺自己是仁慈。夏蕭除了金靈獸剛覺醒時和他交過手,之後再沒戰鬥過,現在倒是個好機會,能讓他認清自己。

見夏蕭握刀,武士終於取出背在身後的神劍。

“正好教訓你一頓,讓你知道什麼叫天高地厚。”

“現在我纔是天!”

夏蕭說罷,已消失在原地,而後出現在武士後上方。他的身體在空中側轉,兩把朴刀先後揮出,朝武士的軀體而去。

鋒利的朴刀帶起浩然之氣,於空中反射出冰涼的寒光。可金靈獸只是安靜的站在原地,還未動手揮劍,已有一道劍氣如柱,從地面轟然上升,改變空氣的流動方向,朝蒼穹衝撞而去。

揮出的朴刀還未碰到武士便成了碎片,猶如泥沙般細膩,散在空中。這在夏蕭的意料之中,可金靈獸只是冷哼,而後劍斬光柱,在其破裂時朝其後的夏蕭而去。

金靈獸釋放出的波動顯然不像留手,夏蕭雙手鬆開,以手臂去擋。金靈獸擁有的力量,夏蕭也擁有,所以在手臂化作黑紫色時,那把神劍並未將其砍出半點裂紋。只是在夏蕭身後,空間都被斬裂,令觀戰的衆人駭然失色。

“這狗東西用全力了。”

“因爲他知道夏蕭現在很強。”

句芒不在,沒人和禍鬥拌嘴,他正無聊,沒想到曉冉的話接得這麼漂亮。

“有趣。”

曉冉沒注意到禍鬥看自己的眼神,因爲她一直在看夏蕭,等其給自己一個驚喜。雖說她難以像禍鬥一樣感知到夏蕭的變化,可既然率先出手,就肯定能贏。

武士和夏蕭對視,雙臂與神劍一同發力,將夏蕭甩飛,可他並未在地上滾動,也沒有甩出去很遠,只是腳掌猛地一踏地便穩住身體。他嘴角帶有淡淡的笑,似笑自己實力的提升,也笑金靈獸再也無法像以前那樣用實力威脅自己。

雙手一握,金行元氣盡數調動,在其手中壓縮凝聚。黑紫色的劍柄出現後,是逐漸出現的劍刃,近有夏蕭腰粗,光是大小和其中泛起的濃郁元氣光亮,便可知沉重,所以夏蕭一直雙手握着。

ωwш✿ T Tκan✿ ¢○

曉冉習得很多有關人類的知識,一些自學,一些舒霜教授。從之前的狀況來看,夏蕭用重劍並非情願,而是普通元氣凝成的刀劍根本無法抵禦神劍的鋒利,所以只能增加厚度。這樣的方式應該可行,就看夏蕭的熟練度。可重劍和朴刀的使用方式完全不同,後者靠速度取勝,快準狠即是最恰當的形容,重劍不然。

爲了擋住神劍的刺砍,這把重劍夏蕭根本無法隨意揮動,可作爲身經百戰的武者,又是將門之後,夏蕭怎會不知重劍的使用心得?簡單來說,就是轉與掄。

夏蕭雙目集中,對於劍士而言,沒有花裡胡哨的元氣,所有力量都藏在劍中,所以在武士一霎消失時,夏蕭已開始扭動腰肢。

武士的速度極快,一瞬已至夏蕭身前,朝其指來神劍。夏蕭的重劍足有一米多長,此時還剩劍尖沒有凝成。所以重劍拖動,帶起一道如沙般的金行元氣在空中飄動,與神劍碰撞。

鐺——

一股清脆的金屬碰撞聲響出,而後是氣浪捲動,猛地襲向四方,但到達金行空間的邊緣時皆消失,沒有打擾正在看戲的衆人。

“好傢伙!”

禍鬥早已對夏蕭有敬佩之心,現在看來,這傢伙除了勇氣可嘉,實力的增長也比他們想的多。

只見,重劍被氣浪衝開時,夏蕭順勢而爲,腳掌帶動腰肢扭轉,令手中重劍在空中掄過一個巨大的弧度,撕出一道沉重的金屬鏘然聲。

轉起來的重劍勢不可擋,即便武士都不敢小覷,不敢冒然進攻。就在他下意識用劍氣去擋時,其上的力量比他想的還要強,甚至如天牛般撞擊,令其身體朝一邊射出。

轟——

武士令滿是劍刃的山坡碎裂,揚起的塵埃極高,在它們還沒落地時,已有足能撕開空間的氣浪掠出。這是金靈獸的拿手好戲,密集且無法躲避,只有將其抵擋住,或被其砍成碎片。還有一條路,那就是逃,可夏蕭現在纔剛開始表演,豈會一走了之?

腳掌站穩,金行元氣再度爆發。夏蕭一腳踏地,身體掠上高空,隨即第三隻眼開,一股黑紅色的魔氣隨着金行元氣嘶吼而出。

光論金行元氣,夏蕭肯定不敵金靈獸,畢竟這是他的所有物,可加上魔氣,金靈獸未必能贏他。在金行空間中,難以運用火行將其剋制,可魔氣在何處都能使用,這令夏蕭成功把它當做自己的第七種力量。

站在空中,面對鋪天蓋地的浩然劍氣,夏蕭甩動手中重劍,霎時天變,一瞬風起,將其攪亂。可這還沒結束,夏蕭第三隻眼鎖定金靈獸,它除了能評判一個人,還擁有這等功能,令金靈獸再快也逃脫不了夏蕭的鎖定。

師父曾說,多長一隻眼不見得是壞事,因爲他要走的路太多,多隻眼看得更清些。可沒想到,第一次用它到戰鬥中,既是對金靈獸。

轟隆隆——

兩股劍氣彼此撕扯,可夏蕭的魔氣很快吞噬掉一定元氣,爲其打開一條路。夏蕭從其中出,落至塵埃中,再令山崩。

“這就是你所謂的力量?你既然在我面前使用魔氣!”

金靈獸怒火中燒,可夏蕭能看到他在哪,因此左腳一踹重劍,令其擁有足夠多的動力掄轉,朝一側而去。

這是金靈獸的必經之地,當即,神劍和重劍轟然對碰。前者將後者砍出一道裂口,而後,夏蕭雙手將其舉起又砍下。

咚——

武士躲開,只是站立處被轟碎,其下無論多麼堅硬的岩石和金屬都開始龜裂,滿是裂紋。

“看看你這第三隻眼,當真是個怪物!”

“那又如何?能掌握便是力量!”

“執迷不悟,那今天就算是同歸於盡,我也要劍殺你。”

“你沒那個本事!”

第八百九十三章 此行閉關不知期第五百五十一章 心扉大開天自晴第一百一十七章 嘿,好久不見第六百五十四章 看破人世虛妄的第三隻眼第三百二十五章 夫人的心事第五百二十九章 此番士氣決勝負第八百六十八章 鯨於星海遊第五百四十五章 不給任何一個遠去的機會第三百六十二章 似她從未來過第六百一十九章 無所謂之事第二百零六章 寒冬飛雪第二百五十九章 衆所周知的秘密第八十六章 傳到帝都去第三百零二章 一瞬的鋒利之氣第六百四十七章 大樹、小樹和嫩芽第九十八章 一動不動木頭人第八百一十一章 荒涼之景第六百六十五章 近了第六百四十章 一張驚悚女人臉第六百九十五章 抱着屍偶娃娃哭泣第二百七十八章 比馬賊更惡毒之物第四百九十七章 靈藥萬千以洗骨(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擄走你掌心浮萍第一百六十八章 火焰燃在清晨第二百章 坐在殘墻上等第三百七十三章 林間溫柔的神符師第六百七十七章 擄走你掌心浮萍第一百二十二章 以一場春雨結尾第三百五十八章 生平第一次演講第七百二十八章 議戰(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逆天命之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走得悄然無息第九百一十四章 有的人早已不知下落第三百三十三章 反常不過乖巧第一百六十三章 夕陽西下,暖了臉頰(中)第九百一十八章 隱士該居住的山莊第十九章 漫天煙花下,送你一個香囊第八百六十七章 跨越星河遇暴雨第六百七十二章 今天的表演到此爲止第四百六十五章 夜黑糧草火焰高(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殺出一條路來第五百七十八章 死在路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邊已至眼前第八十九章 翻過這座山第二百七十六章 那風血腥帶臭第七百八十三章 純淨無害的眼睛第六百五十章 冷風中難燃熱火第八百九十三章 此行閉關不知期第九百二十八章 一眼可知其心第三百二十章 集哀怨於一體第三百四十一章 恬靜的下午時光第六百四十四章 醉後言語皆是忠第二百一十七章 未歸的帝王(下)第八十六章 傳到帝都去第二百七十三章 末冬第三十二章 一把奪命傘第三百一十九章 那一襲紅衣第七百一十七章 封鎖印記第一百四十三章 暢飲,讀了一本童話書第六百二十一章 被遺棄之人的命運第九百二十九章 頂樑柱還正成長第五百零三章 百毒不侵之體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黑暗中歸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是最大的地獄第三百七十四章 被揹回來的人第三百八十章 未及之處第四章 體內有一片森林第六百八十二章 陌生人無需告別第七百三十九章 光明開始行動第九百二十九章 頂樑柱還正成長第八百四十一章 追尋災難的源頭(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死在路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荒原上有一頭殺人羊(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山水難重逢第七百九十五章 生靈降罪(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看膩了晴空第六百二十四章 對神的最高崇拜第八百六十六章 三人行第三百三十四章 消除惡鬼和泡雞爪第三百七十四章 被揹回來的人第五百零七章 杯中有茶,湖中無魚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南各來一封信第五百零五章 城前一片黑紅第三百二十六章 此行前往玉流溪第五百七十四章 無法選擇的拯救方式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湖聖泉第六百六十九章 爭未得長裙第二十三章 夠用即可,不夠再來第六百零七章 學院最後能爲你做的事第七百三十章 睡夢中計劃已大成第三百五十五章 一把大傘待人歸第一百九十一章 人毒食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歸不歸胡不歸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朵多色元氣花第六百七十八章 看膩了晴空第六百四十二章 後浪不及前浪強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國第一夜第一百七十四章 萬里路不及萬卷書第四百三十四章 她心裡初起嚮往第四百八十七章 眼前並非兩人
第八百九十三章 此行閉關不知期第五百五十一章 心扉大開天自晴第一百一十七章 嘿,好久不見第六百五十四章 看破人世虛妄的第三隻眼第三百二十五章 夫人的心事第五百二十九章 此番士氣決勝負第八百六十八章 鯨於星海遊第五百四十五章 不給任何一個遠去的機會第三百六十二章 似她從未來過第六百一十九章 無所謂之事第二百零六章 寒冬飛雪第二百五十九章 衆所周知的秘密第八十六章 傳到帝都去第三百零二章 一瞬的鋒利之氣第六百四十七章 大樹、小樹和嫩芽第九十八章 一動不動木頭人第八百一十一章 荒涼之景第六百六十五章 近了第六百四十章 一張驚悚女人臉第六百九十五章 抱着屍偶娃娃哭泣第二百七十八章 比馬賊更惡毒之物第四百九十七章 靈藥萬千以洗骨(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擄走你掌心浮萍第一百六十八章 火焰燃在清晨第二百章 坐在殘墻上等第三百七十三章 林間溫柔的神符師第六百七十七章 擄走你掌心浮萍第一百二十二章 以一場春雨結尾第三百五十八章 生平第一次演講第七百二十八章 議戰(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逆天命之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走得悄然無息第九百一十四章 有的人早已不知下落第三百三十三章 反常不過乖巧第一百六十三章 夕陽西下,暖了臉頰(中)第九百一十八章 隱士該居住的山莊第十九章 漫天煙花下,送你一個香囊第八百六十七章 跨越星河遇暴雨第六百七十二章 今天的表演到此爲止第四百六十五章 夜黑糧草火焰高(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殺出一條路來第五百七十八章 死在路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邊已至眼前第八十九章 翻過這座山第二百七十六章 那風血腥帶臭第七百八十三章 純淨無害的眼睛第六百五十章 冷風中難燃熱火第八百九十三章 此行閉關不知期第九百二十八章 一眼可知其心第三百二十章 集哀怨於一體第三百四十一章 恬靜的下午時光第六百四十四章 醉後言語皆是忠第二百一十七章 未歸的帝王(下)第八十六章 傳到帝都去第二百七十三章 末冬第三十二章 一把奪命傘第三百一十九章 那一襲紅衣第七百一十七章 封鎖印記第一百四十三章 暢飲,讀了一本童話書第六百二十一章 被遺棄之人的命運第九百二十九章 頂樑柱還正成長第五百零三章 百毒不侵之體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黑暗中歸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是最大的地獄第三百七十四章 被揹回來的人第三百八十章 未及之處第四章 體內有一片森林第六百八十二章 陌生人無需告別第七百三十九章 光明開始行動第九百二十九章 頂樑柱還正成長第八百四十一章 追尋災難的源頭(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死在路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荒原上有一頭殺人羊(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山水難重逢第七百九十五章 生靈降罪(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看膩了晴空第六百二十四章 對神的最高崇拜第八百六十六章 三人行第三百三十四章 消除惡鬼和泡雞爪第三百七十四章 被揹回來的人第五百零七章 杯中有茶,湖中無魚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南各來一封信第五百零五章 城前一片黑紅第三百二十六章 此行前往玉流溪第五百七十四章 無法選擇的拯救方式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湖聖泉第六百六十九章 爭未得長裙第二十三章 夠用即可,不夠再來第六百零七章 學院最後能爲你做的事第七百三十章 睡夢中計劃已大成第三百五十五章 一把大傘待人歸第一百九十一章 人毒食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歸不歸胡不歸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朵多色元氣花第六百七十八章 看膩了晴空第六百四十二章 後浪不及前浪強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國第一夜第一百七十四章 萬里路不及萬卷書第四百三十四章 她心裡初起嚮往第四百八十七章 眼前並非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