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年初一,竟然下起了雪來,出門去拜年,聽到腳底下踩雪的那種聲音,格外的有意思。
只是下雪不冷,化雪冷,初二的時候,天氣放晴,就開始化雪了。
杜榆他們幾個去胡家棚,一路上還真是有些冷。
雖然杜榆現在已經和大表哥定親了,但是因爲都是至親,也沒有說,要避開婆家,不讓杜榆過去的意思。
胡大舅家的房子現在也翻新了,圍牆用的都是青磚砌成的。
因爲人口不多,雖然東廂西廂也都蓋了,只是暫時沒有人住。
胡姥娘現在見到杜榆,那是高興上頭,也多了一層別的意思。
因爲杜榆以後還是她的孫媳婦呢。
只是要是以後她知道了胡鑫不是她親孫子,會怎麼樣了?
胡大舅是準備一輩子不告訴胡姥孃的,而胡鑫也是如此。
哪怕以後真的找到了親爹孃,也不會讓胡姥娘知道實情的。
有時候,善意的謊言,也是一種善行。
作爲自己拿出去送給別人所做的鞋子,杜榆在自家孃的‘看管’下,給舅母舅舅,還有姥娘都做了一雙鞋子。
季氏笑着對胡氏說道:“前兒我還羨慕你有兒媳婦做的鞋子,沒想到現在我也有了。”說完就當場穿上了。
對於能讓外甥女當兒媳婦,季氏是一百個滿意的。脾氣品性都知道,大家在一起過日子也不會出現什麼矛盾。而且,說不得她還有小私心,那就是不管以後如何,鑫兒都是和自己有關係的。
表姐胡玲的親事也定下來了,是胡家棚里正薛家的二兒子,薛家的條件不錯,雖然里正不入流,但是也管着一個村裡的各種事兒。
家裡也是青磚瓦房,季氏對胡氏說道:“薛家那二小子,也是我從小看到大的,人也活泛,咱們小玲就是話不多,兩個人剛好能相互補一下。”
胡氏對薛家的二小子還有印象,畢竟她也是胡家棚出來的,每年也能回幾趟孃家呢。
“鎮上倒是有幾家過來說親的,只是我們小玲的性子,嫁到那種人家家裡,也是自己過不好,還不如就在一個村裡,大家都看着,也不會出啥事兒。”
疼愛姑娘,所以盡着姑娘的性子找,鎮上都是那種有錢的人家,雖然也有幾個鋪子吧,但是聽說那些人家,家裡的規矩嚴,到時候小玲嫁過去,還不盡吃虧了?
雖然她有個當舉人的哥哥,可是這日子是自己過的,人家當婆婆的要對你講規矩,她哥哥也不能時時刻刻的盯着吧。
胡氏點頭,“這話說的很是,一個村裡,擡頭就看見了,別人也不敢欺負。”
有閨女的人家,都知道,這嫁到婆家,首先就得是婆媳關係,婆媳關係不好,那這日子也就不會怎麼好的。
她們見過的事兒也太多了,婆婆磋磨兒媳婦的事兒,還少嗎?
胡玲是在相對單純的環境里長大的,胡家這邊,婆婆和媳婦相處的很好,根本沒有紅過臉,但是不代表別人家不這樣。
作爲都已經有未婚夫的杜榆和胡玲,自然是在一起,不過兩人都沒有打趣對方,畢竟嘛,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
胡玲也不是喜歡開玩笑的人。不過聽說薛家的人過來拜年了,胡玲臉上還是悄悄的紅了。
杜榆看見表姐這樣,就覺得自己的臉皮真是厚啊,她都到未來婆家了,也沒有說臉紅脖子粗的。
胡玲和薛家的二小子是一塊兒長大的,不過這次是薛家二小子的娘帶着薛家二小子親自過來了。
都是熟人,說話也沒有什麼放不開的。
季氏也留薛家的人在家裡吃飯,薛里正家的就沒有客氣,而杜大郎和杜二郎就陪着舅舅一起賠薛家二小子吃飯吃酒。
這是招待未來女婿呢,都是不客氣的。
薛里正家的說話也很爽朗,對於能結這門親,心裡自然是快活的,不可否認,這裡面也有胡鑫是舉人的原因在內。
但是呢,就是胡鑫沒有中秀才之前,胡家的條件都很好,就是和他們結親,也是門當戶對的。
她大着膽子來提親,還以爲不成的,因爲有很多條件比他們好的多的,都上門提親了,可是最後竟然成了。這讓薛里正家的是高興的很,想着,以後肯定對兒媳婦要好。
說着說着,這就商量起了能不能把婚期定下來。
畢竟兩個人年紀都差不多了。是時候可以成親了。
季氏因爲都是在一個村裡,女兒的年紀也到了歲數了,早嫁晚嫁都是一個意思。
雖然鑫兒的婚事還沒有成,可是也有不少妹妹先嫁人,哥哥在後面的。
而且,這邊胡鑫是特殊情況,爲了讀書考功名,晚幾年就晚幾年,也合情合理。
現在是知道訂的是誰了,更沒有人逮着問爲啥胡鑫不成親了。因爲他未婚妻歲數不到呢。總得等他未婚妻長到可以成親的年紀再說婚事吧。
只是這樣一來,也不能耽誤了胡玲,胡玲是女孩子,真的成了老姑娘了,就說法不好聽了。
季氏對薛里正家的說道:“總得等小玲的哥哥從京城回來再說。等他回來了,我們都好商量,咱們這住的近,擡頭不見低頭見的,什麼都好說。”
薛里正家的得到了一個滿意的答案,笑道:“那是,咱們這住的近就是好,我這開春了,就要再把房子給起一起,到時候給他們小兩口在我們旁邊起一個單獨的小院,中間開道門,就跟獨門獨戶一樣。”
說的是她二兒子,這現在住的房子,是不可能給老二了,但是爲了補償老二,所以就給他再起幾間房子,免得以後兄弟之間有了矛盾。
季氏聽了也高興,忙說道:“那他大嫂子那邊?”
畢竟是單獨給老二蓋房子呢,作爲大嫂子的,看見了會不會有意見?
“這是我們全家商量好的,當初老大成親的時候,也給他們蓋了房子的,我這也不是偏心眼,沒有問題。”薛里正家的表示一點兒問題也沒有。
又看到胡氏,這胡氏是個有福氣的人,兒子現在都是秀才了,丈夫早早的是舉人,現在還去京城裡考試去了。
說不定以後就是官太太呢,又她女兒以後還要嫁給胡鑫,這一來就是舉人娘子,是自己二兒媳的嫂子,這關係,不好好的交起來,那就是對不起自己。
薛里正家的能說會道,這一頓飯是賓主都滿意。
他們這次還在大舅舅家裡住了一晚上,晚上不時的有胡家棚的人過來串門,胡氏還問了嫂子,是不是要買幾個下人之類的。
季氏說道:“咱們就這麼幾個人,要是真的都有下人了,那天天真不知道要幹啥了!不過,鑫兒說了,到時候會給我們找個管那些佃戶的,咱們家裡沒有懂種地的,還是找個內行人管着比較好。”
投奔過來的佃戶也多,這到時候要收糧收租的,總得是需要人的,另外還有幾個鋪面,已經租出去了,季氏覺得,自己外甥女怎麼還不長大了,她嫁過來了,這事兒就沒有那麼煩人了。
女兒小玲是對這些事兒不通,小兒子還小呢,如今就是丈夫天天忙得不行,“我是現在也頭疼,地裡的事兒,我壓根就不怎麼懂的。”
她在孃家的時候,地也少,主要是在家裡操持家務,嫁到了胡家來,這邊丈夫是獸醫,地更是少了,如今這麼多的佃戶,她真的覺得又是不適應了。
胡氏說道:“舅舅家那邊不是兒子多嗎?不如從那邊找一家子過來,給工錢,讓他們管着地裡的活兒。”
季氏想了想說道:“你大哥那邊也考慮過,咱們過好了,總不能連親戚也不幫襯幫襯,等過年後,我們再說說吧,就怕他們不想過來。”畢竟在自己家裡過的好好的,突然讓人到陌生的地方,也是不好。
胡氏說道:“都是在外面賺錢,我看他們都挺樂意的,不過這是我自己的一個說法,肯定考慮的不怎麼全面,不如讓大哥和鑫兒商量商量。”
人口少了,也是個問題啊。胡大舅這邊,連個堂叔之類的都沒有,是幾代單傳呢。
不像杜家,人口多,連祠堂都能修起來。找人幫忙,也還要選才成,這邊是人口嚴重不足。
真是人多有人多的難處,人少有人少的難處了。
初三從胡大舅那邊回來,齊氏的哥哥那邊也來人過來看望他們了。陳杜氏那邊,沒有親自過來,但是也派了兒子和兒媳婦過來了,這幾年,和陳杜氏的關係,就那麼不遠不近的處着。
他們都覺得,這樣相處也不錯,免得太近了,大家都覺得彆扭,最開始陳杜氏還想着能更近一步,不過事實證明,那樣是不成的。陳杜氏是個精明的,幾次試探後,就不再那樣了,也不讓陳玉兒再到這邊來,免得關係就雪上加霜。
陳玉兒這次也沒有來,以前是嫌棄他們是泥腿子,現在是覺得對方是舉人了,身份上比他們高,她來了,還要伏低做小的,那樣不符合陳玉兒的性子。
作者有話要說:我今天努力一把,爭取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