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1)

王翼第一:結構完整的團隊容易成功

凡舉兵帥師,以將爲命。命在通達,不守一術。因能受職,各取所長,隨時變化,以爲綱紀。故將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應天道。備數如法,審知命理,殊能異技,萬事畢矣。

武王問太公曰:“王者帥師,必有股肱羽翼①,以成威神,爲之奈何?”

太公曰:“凡舉兵帥師,以將爲命。命在通達,不守一術。因能受職,各取所長,隨時變化,以爲綱紀。故將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應天道。備數如法,審知命理,殊能異技,萬事畢矣。”

武王曰:“請問其目?”

太公曰:“腹心一人,主贊謀應卒,揆②天消變,總攬計謀,保全民命。謀士五人,主圖安危,慮未萌,論行能,明賞罰,授官位,決嫌疑,定可否。天文三人,主司星曆③,候風氣④,推時日,考符驗,校災異,知天心去就之機。地利三人,主三軍行止形勢,利害消息,遠近險易,水涸山阻,不失地利。兵法九人,主講論異同,行事成敗,簡練兵器,刺舉非法。通糧四人,主度飲食,備蓄積,通糧道,致五穀,令三軍不睏乏。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伏鼓旗三人,主伏鼓旗,明耳目,詭符節⑤,謬號令,忽⑥往來,出入若神。股肱四人,主任重持難,修溝塹,治壁壘,以備守禦。通材三人,主拾遺補過,應偶賓客,論議談語,消患解結。權士三人,主行奇譎⑦,設殊異,非人所識,行無窮之變。耳目七人,主往來,聽言視變,覽四方之事,軍中之情。爪牙五人,主揚威武,激勵三軍,使冒難攻銳,無所疑慮。羽翼四人,主揚名譽,震遠方,搖動四境,以弱敵心。遊士八人,主伺奸候變,開闔⑧人情,觀敵之意,以爲間諜。術士二人,主爲譎詐,依託鬼神,以惑衆心。方士二人,主百藥,以治金瘡,以痊萬病。法算二人,主計會三軍營壁、糧食、財用出入。”

①股肱(gōng)羽翼:比喻帝王左右得力的輔佐大臣。股,大腿。肱,手臂從肩到肘的部分。羽翼,翅膀。

②揆:度量,考察。

③星曆:星象歷數。曆法與天文有關,所以星曆並稱。

④候風氣:觀測風向和時氣的變化。

⑤符節:古代傳達命令或徵用軍隊的憑證。

⑥忽:忽來忽往,模糊不清。

⑦奇譎(jué):詭詐的權謀。

⑧開闔(hé):打開關閉,引申爲操縱控制。

武王問太公:“君主統帥軍隊,一定要有左右得力的輔佐大臣,來壯大軍隊的士氣,這該怎麼做呢?”

太公說:“凡是舉兵興師,都以將帥掌握全軍的命運。要掌握好全軍的命運,最重要的是通曉和了解全面的情況,而無須專精某項技術。因此,應該量才授職,用其所長,靈活掌握,並使其成爲一項制度。所以將帥需要輔佐人員七十二人,以便順應天道,應付各種情況。按照這種方法設置助手,就是掌握了做將帥的道理。發揮各種特殊人才的奇異才能,就可以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武王問:“那麼這七十二個人的具體情況是什麼?”

太公說:“心腹是一個人,主要負責暗中謀劃,應對各種突**況,觀測天象,消除隱患,總攬軍政大計,保全人民性命。謀士是五個人,主管籌劃安危大事,考慮形勢的發展變化,鑑別將士的品德才能,申明軍紀,授予官職,決斷疑難問題,裁定事情可否。天文是三個人,主管觀察日月星辰的運行,測度風向氣候,推算時日吉凶,考察吉凶徵兆,覈查災異現象,觀察人心的向背。地利是三個人,負責三軍行進和駐紮形勢,權衡厲害情況,路線的遠近和危險情況,水路和山地的情況,不失去地理上的優勢。兵法是九個人,負責研究不同的意見和作戰的勝敗把握,精選兵器和指導士兵操練兵器,監督和發現不法行爲。通糧是四個人,主管籌劃給養,籌備儲存,保證糧道暢通,徵集軍需糧秣,確保軍隊供給不發生困難。奮威是四個人,主管選拔有才能的勇士,配發優良的武器裝備,組織突擊部隊風馳電掣般行動,迅猛快速地打擊敵人。

伏鼓旗是三個人,主管軍隊的旗鼓,明確視聽信號,製造假符節,發佈假命令以迷惑敵人,忽來忽往,神出鬼沒。股肱是四個人,主管擔負重要使命,從事艱鉅任務,挖掘溝塹,構築壁壘,以備守禦。通材是三個人,負責給將帥拾遺補過,接待賓客,討論問題,消除禍患,解除糾紛。權士是三個人,負責實施奇謀詭計,設置詭異的計策,不是一般人可以識破的,實行無窮的變化。耳目是七個人,主管通過與外界交往,聽風聲,觀動靜,查明天下形勢,瞭解敵軍情況。爪牙是五個人,負責揚我軍威,激勵軍隊的鬥志,使他們敢於冒險犯難,衝鋒陷陣沒有害怕的。羽翼是四個人,負責宣傳將帥的威名聲譽,使其威震四方,動搖敵國的鬥志,削弱敵軍的銳氣。遊士是八個人,負責偵察敵人的叛徒及其動向變化,觀察敵人的意圖,承擔間諜的重任。術士是兩個人,負責使用詭詐之術,藉助鬼神等迷信,來迷惑敵人的軍心。方士是兩個人,負責準備各種藥物,治療創傷,治癒兵士的疾病。會計是兩個人,負責覈算軍隊的營壘、糧食和錢財的收支情況。”

一個軍隊由很多人組成,最簡單地可以分爲領導者和被領導者。其中的領導者就是君主的“股肱羽翼”。本節討論了“股肱羽翼”的構成、編制以及職能。作爲一個完整的戰鬥系統,軍隊的各個部分是不可或缺的,每個部分必須發揮應有的價值,這樣與敵軍作戰才能成功。作爲軍隊統帥級別的任務,就是要處理好整體與部分的關係,部分的功能發揮了,整體的功能纔會發揮。

隨後,太公又強調了“股肱羽翼”的組成及其作用,這些人一共有七十二個,分別是心腹、謀士、天文、地利、兵法、通糧、奮威、伏股旗、股肱、通材、權士、耳目、爪牙、羽翼、遊士、術士、方士、法算。他們負責軍隊行軍作戰過程中各個方面的工作,儘量確保軍隊作戰的勝利。

軍隊是一個整體,整體的作用需要各個部分協作共同發揮。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但大衆的智慧是無窮的,所以想要勝利就要發揮大衆的智慧。明末最偉大的軍事戰略家孫承憲在抗擊清兵的時候,就重用袁崇煥等一大批忠直的文武將吏,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明末,努爾哈赤攻佔了瀋陽、遼陽,明軍此時面臨着一個棘手的戰略問題,就是要積極防禦清兵,還是固守邊關,消極防禦,只要清兵打不進來就可以。關於這個問題,明朝前線的軍事將領意見不一。遼西經略王在晉提出了“拒奴撫虜,堵隘守關”的主張,意思就是要用金錢收買蒙古對付後金,然後在山海關外再修一座關城用來抵禦金兵。這樣做無疑是置遼西走廊這一地帶不管不顧,是消極的。王在晉的部下寧前兵備僉事袁崇煥、孫元化等人堅決反對這一做法。他們極力勸阻王在晉修建關城,並且主張攻打清兵,並且一定要守住寧遠(今遼寧興城)。寧遠“內拱巖關,南臨大海,居表裡之間,屹爲形勝”,它位於遼西走廊中部,守住這裡就等於守住了遼西走廊的咽喉,至少可以確保兩百里外的山海關的安全。

因爲意見不一,當時的兵部尚書孫承憲便召集了很多的將士討論如何防守,監司邢慎言、張應吾等附和王在晉的意見。袁崇煥主守寧遠衛,王在晉則主張守中前所(今遼寧綏中縣前所),監軍閻鳴泰主張守覺華島(遼寧興城東三十里海中,今稱菊花島)。綜合考慮了所有的意見,孫承憲權衡利弊得失,最終表示支持袁崇煥的意見。

孫承憲帶着袁崇煥的意見回到了北京,然後嚮明熹宗闡述了其堅守寧遠,以與覺華島守軍互爲犄角、遙相呼應的戰略計劃,正式提出了“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的戰略方針。此外,他還建議熹宗解除王在晉兵部尚書以及遼西經略之職。熹宗接受了他的建議,將王在晉調職南京任兵部尚書。

王在晉調走之後,孫承憲和袁崇煥貫徹並施行了主守關外的戰略。他們經過多年艱辛的努力,佈置一條堅固的防線,金兵多次都沒有逾越這條防線,屢次碰壁以後,只能望寧遠而卻步。

這道防線不僅確保了山海關免受攻擊,而且在此後的二十餘年間,基本上穩定了遼西走廊的戰局。這一切就是因爲孫承憲聽取各方面意見,讓衆人各司其職,將王在晉調任,正確使用“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的戰略方針所造成的。

俗話說“衆人拾柴火焰高”,衆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讓衆人各司其職,運用好衆人的力量必定會在很多方面遙遙領先。不光在古代,現代也是如此,結構完整的團隊才容易取得成功。亞洲有家頗具規模的製造公司——申鑫公司,它有三個大的事業部門,分別是:蔗糖部、建築與建築材料部和礦業與化學品部,每個事業部下面又分成若干分公司。在這三個事業部裡,要數艾達領導的礦業與化學品部的計劃工作最爲成功。

爲了使各個分公司的步調一致,艾達會及時把總公司對各種經濟因素的看法告訴各個分公司的經理,讓他們把這些因素作爲制訂計劃時的參考資料。各個分公司從每年的4月份開始就要制訂自己的戰略計劃,大約用四個月的時間將計劃制定完畢。8月份,將制訂好的計劃交給大部門的經理。公司規定,戰略計劃需要使公司在五年之內都可以使用,內容包括投資計劃、生產目標等重要內容。大部門的經理收到各個子公司的戰略計劃後,先要進行一輪挑選,將切實可行的留下來,然後按照送來計劃的時間先後排好次序,最後是在這些計劃的基礎上制定出部一級的戰略計劃。部一級的計劃更加詳細和具體,包括對各分公司未來五年的展望,主要的問題,所採用的戰略,以及各種投資計劃等內容。該計劃還對投資報酬率和現值報酬率進行調整和修正。計劃的說明書要簡明扼要,讓人一目瞭然。

然後,事業部要把自己的計劃書送到總公司的財務部進行分析。財務部經過分析研究,一個月後,再將部一級的計劃送到公司總經理辦公室。下面一個月的時間裡,總管理處跟各部門經理會仔細研討和討論送上來的計劃。對有些單位的擴建計劃,總公司可能予以批准,對另一些單位的擴建計劃,總公司可能不予以批准,而是讓他們先集中力量去降低產品的成本。總公司也可能讓某個分公司推行增產某種產品的計劃。

每年的11月以前,總公司將會把指導文件分給三個大部門,這些文件中會詳細說明哪些計劃通過考覈,總公司對各個部門都有什麼希望。最後,各部門根據這些指導文件,重新制訂自己的戰略計劃。最終,總公司再根據這些計劃制定出整個公司發展的總計劃。

這一道道繁複的程序爲總的戰略計劃把好了關卡。爲了確保該計劃能正常實施,該公司還專門設置了一套“追蹤審覈”制度。該制度規定,在每一個會計年度結束之前,各分公司都應指派專門的稽覈人員,對計劃執行的情況進行檢查,並寫出“追蹤審覈”報告,從而做到能使一年的預測更爲準確。正是由於有了這樣一個嚴密的計劃制定過程和監督執行過程,衆人各司其職又緊密聯繫,保證了申鑫公司在經營中很少發生失誤,從而保持了公司蒸蒸日上的發展勢頭。

整體和局部密不可分,局部的每個效用發揮到了,整體纔會更加協調向上發展。一個結構完整的團隊,需要團隊中的每個人共同努力來維持,這樣才能一起走向成功。

論將第二:存亡之道,命在於將

故兵者,國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於將。將者,國之輔,先王之所重也。

武王問太公曰:“論①將之道奈何?”

第17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2)第31章 豹韜——用排兵佈陣之謀 (1)第21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6)第6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4)第36章 犬韜——擁治亂興衰之能 (2)第46章 內楗第三:拉近關係,意氣相投 (2)第31章 豹韜——用排兵佈陣之謀 (1)第1章 前言第2章 六韜第29章 虎韜——思戰備工事之慮 (5)第7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5)第12章 武韜——仿遣將用兵之術 (1)第41章 捭闔第一:談判有術, 針對遊說 (1)第55章 摩篇第八:謀之於陰,成之於陽 (2)第40章 鬼谷子王詡:培養奇才最多的先秦 縱橫家第16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1)第12章 武韜——仿遣將用兵之術 (1)第57章 權篇第九:審度情勢,巧用語言 (2)第50章 飛箝第五:激勵挾制,控制言論 (2)第38章 犬韜——擁治亂興衰之能 (4)第53章 揣篇第七:因勢利導,揣度實情 (2)第59章 謀篇第十: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2)第20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5)第40章 鬼谷子王詡:培養奇才最多的先秦 縱橫家第24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9)第17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2)第2章 六韜第26章 虎韜——思戰備工事之慮 (2)第53章 揣篇第七:因勢利導,揣度實情 (2)第47章 抵巇第四:見微知著,及時補救 (1)第12章 武韜——仿遣將用兵之術 (1)第4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2)第27章 虎韜——思戰備工事之慮 (3)第10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8)第4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2)第43章 反應第二:反覆刺探,隨機應變 (1)第22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7)第61章 符言篇十二:身居要位,信守準則 (1)第4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2)第43章 反應第二:反覆刺探,隨機應變 (1)第19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4)第45章 內楗第三:拉近關係,意氣相投 (1)第41章 捭闔第一:談判有術, 針對遊說 (1)第30章 虎韜——思戰備工事之慮 (6)第59章 謀篇第十: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2)第63章 附錄一上略:禮賞雙加,人道用“兵” (1)第24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9)第22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7)第56章 權篇第九:審度情勢,巧用語言 (1)第5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3)第1章 前言第58章 謀篇第十: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1)第51章 忤合第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29章 虎韜——思戰備工事之慮 (5)第55章 摩篇第八:謀之於陰,成之於陽 (2)第16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1)第23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8)第38章 犬韜——擁治亂興衰之能 (4)第63章 附錄一上略:禮賞雙加,人道用“兵” (1)第19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4)第54章 摩篇第八:謀之於陰,成之於陽 (1)第33章 豹韜——用排兵佈陣之謀 (3)第65章 附錄一上略:禮賞雙加,人道用“兵” (3)第52章 揣篇第七:因勢利導,揣度實情 (1)第31章 豹韜——用排兵佈陣之謀 (1)第58章 謀篇第十: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1)第11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9)第35章 犬韜——擁治亂興衰之能 (1)第13章 武韜——仿遣將用兵之術 (2)第1章 前言第24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9)第24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9)第50章 飛箝第五:激勵挾制,控制言論 (2)第30章 虎韜——思戰備工事之慮 (6)第50章 飛箝第五:激勵挾制,控制言論 (2)第66章 附錄二:中略:區分德行,明察權變第3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1)第28章 虎韜——思戰備工事之慮 (4)第13章 武韜——仿遣將用兵之術 (2)第37章 犬韜——擁治亂興衰之能 (3)第17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2)第24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9)第34章 豹韜——用排兵佈陣之謀 (4)第54章 摩篇第八:謀之於陰,成之於陽 (1)第50章 飛箝第五:激勵挾制,控制言論 (2)第31章 豹韜——用排兵佈陣之謀 (1)第59章 謀篇第十: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2)第62章 符言篇十二:身居要位,信守準則 (2)第65章 附錄一上略:禮賞雙加,人道用“兵” (3)第19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4)第8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6)第60章 決篇十一:根據實情,速作決定第23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8)第62章 符言篇十二:身居要位,信守準則 (2)第10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8)第44章 反應第二:反覆刺探,隨機應變 (2)第43章 反應第二:反覆刺探,隨機應變 (1)第10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8)第38章 犬韜——擁治亂興衰之能 (4)
第17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2)第31章 豹韜——用排兵佈陣之謀 (1)第21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6)第6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4)第36章 犬韜——擁治亂興衰之能 (2)第46章 內楗第三:拉近關係,意氣相投 (2)第31章 豹韜——用排兵佈陣之謀 (1)第1章 前言第2章 六韜第29章 虎韜——思戰備工事之慮 (5)第7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5)第12章 武韜——仿遣將用兵之術 (1)第41章 捭闔第一:談判有術, 針對遊說 (1)第55章 摩篇第八:謀之於陰,成之於陽 (2)第40章 鬼谷子王詡:培養奇才最多的先秦 縱橫家第16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1)第12章 武韜——仿遣將用兵之術 (1)第57章 權篇第九:審度情勢,巧用語言 (2)第50章 飛箝第五:激勵挾制,控制言論 (2)第38章 犬韜——擁治亂興衰之能 (4)第53章 揣篇第七:因勢利導,揣度實情 (2)第59章 謀篇第十: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2)第20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5)第40章 鬼谷子王詡:培養奇才最多的先秦 縱橫家第24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9)第17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2)第2章 六韜第26章 虎韜——思戰備工事之慮 (2)第53章 揣篇第七:因勢利導,揣度實情 (2)第47章 抵巇第四:見微知著,及時補救 (1)第12章 武韜——仿遣將用兵之術 (1)第4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2)第27章 虎韜——思戰備工事之慮 (3)第10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8)第4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2)第43章 反應第二:反覆刺探,隨機應變 (1)第22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7)第61章 符言篇十二:身居要位,信守準則 (1)第4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2)第43章 反應第二:反覆刺探,隨機應變 (1)第19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4)第45章 內楗第三:拉近關係,意氣相投 (1)第41章 捭闔第一:談判有術, 針對遊說 (1)第30章 虎韜——思戰備工事之慮 (6)第59章 謀篇第十: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2)第63章 附錄一上略:禮賞雙加,人道用“兵” (1)第24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9)第22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7)第56章 權篇第九:審度情勢,巧用語言 (1)第5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3)第1章 前言第58章 謀篇第十: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1)第51章 忤合第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29章 虎韜——思戰備工事之慮 (5)第55章 摩篇第八:謀之於陰,成之於陽 (2)第16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1)第23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8)第38章 犬韜——擁治亂興衰之能 (4)第63章 附錄一上略:禮賞雙加,人道用“兵” (1)第19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4)第54章 摩篇第八:謀之於陰,成之於陽 (1)第33章 豹韜——用排兵佈陣之謀 (3)第65章 附錄一上略:禮賞雙加,人道用“兵” (3)第52章 揣篇第七:因勢利導,揣度實情 (1)第31章 豹韜——用排兵佈陣之謀 (1)第58章 謀篇第十: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1)第11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9)第35章 犬韜——擁治亂興衰之能 (1)第13章 武韜——仿遣將用兵之術 (2)第1章 前言第24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9)第24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9)第50章 飛箝第五:激勵挾制,控制言論 (2)第30章 虎韜——思戰備工事之慮 (6)第50章 飛箝第五:激勵挾制,控制言論 (2)第66章 附錄二:中略:區分德行,明察權變第3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1)第28章 虎韜——思戰備工事之慮 (4)第13章 武韜——仿遣將用兵之術 (2)第37章 犬韜——擁治亂興衰之能 (3)第17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2)第24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9)第34章 豹韜——用排兵佈陣之謀 (4)第54章 摩篇第八:謀之於陰,成之於陽 (1)第50章 飛箝第五:激勵挾制,控制言論 (2)第31章 豹韜——用排兵佈陣之謀 (1)第59章 謀篇第十: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2)第62章 符言篇十二:身居要位,信守準則 (2)第65章 附錄一上略:禮賞雙加,人道用“兵” (3)第19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4)第8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6)第60章 決篇十一:根據實情,速作決定第23章 龍韜——效軍事組織之明 (8)第62章 符言篇十二:身居要位,信守準則 (2)第10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8)第44章 反應第二:反覆刺探,隨機應變 (2)第43章 反應第二:反覆刺探,隨機應變 (1)第10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8)第38章 犬韜——擁治亂興衰之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