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買炮艦打日本

曾廣孝這次來找李鴻章,是爲了找英國人赫德買炮艦打日本的,赫德這時留在了京師。

那天曾廣孝收好“蟄”的信,正要走,李鴻章叫住他,又寫了另一封信交給他,滴蠟封好,信封上的收信人正是英國人赫德。

赫德出生於愛爾蘭一個農民家庭,家裡有多餘的糧食也會釀酒賣,讀書改變了他的命運,1853年從英國貝爾法斯特之皇后學院畢業後,19歲的赫德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先後在英國駐寧波和廣州領事館擔任翻譯和助理。

歷史上的赫德1863年11月任大清國海關總稅務司,全盤引進西方海關的管理制度和經驗,按章徵稅,創造了一個奇蹟:那就是兩三千人的肥水大衙門,竟然沒人貪腐。這充分說明了反腐不分東西,還得靠制度,把權力關進籠子裡。

吳國自立之後,赫德留在了京城,他來大清國,當然不是學習白求恩發揚國際主義人道精神的。他長期居留京師,還有個業餘工作,就是當“推銷員”,給大清官員推銷各種英國的機器和炮艦,回扣自然是豐厚的。在當時的軍火市場上,5%回扣的潛規則是公開的秘密,不拿就歸洋人了。所以儘管很多清廷官員反對洋務,買洋貨特別積極,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錢,所以一般不還價,價格越高,回扣就越多。找赫德買東西的人多了,恭親王、李鴻章、文祥、左宗棠,都是赫德的大客戶。

北海旁有一所老燕京四合院,灰牆青瓦,綠柳依依,曾廣孝見到了滿臉大鬍子的赫德,他親自到正門口迎接曾廣孝,曾廣孝學的是中國式啞巴英語,口語不怎麼樣,半天說了一句蹩腳的英語:“nicetomeetyou!”

赫德哈哈大笑,竟然用流利的漢語答道:“你好!李中堂已經跟我打過招呼,說你要來看炮艦。”

曾廣孝點點頭,把李鴻章的親筆信交給赫德,也笑道:“真沒想到,你一個英國人,京話說得比我還溜呢。”

進到客廳,赫德從一個黑色牛皮箱裡取出一疊厚厚的英文圖紙,用手比劃着給曾廣孝推銷:“這種倫道爾炮艇,是我大英帝國最新研究出來的高級炮艦,排水量有440噸和320噸兩種,一艘軍艦上裝備80噸重的大炮,不管對方的艦船鐵甲有多厚,一炮過去就是這麼大一個窟窿。”

赫德伸開雙臂,比劃大窟窿,當時火炮的威力有限,曾廣孝覺得他有點誇張,半信半疑,繼續看英文圖紙。

赫德見曾廣孝沒有很興奮,繼續推銷:“這艦船還有個優點,轉舵時間短,滿舵一週只需要兩分四十秒,機動姓是一般軍艦的三到四倍。”

火炮牛叉,機動姓好,這正是曾廣孝想要的,他心動了,不過他看到了圖紙上火炮的口徑:標註着16,他剛開始沒注意,以爲是16釐米,當時中小型軍艦船火炮口徑16釐米就算最大了,像日本的“雲揚”號炮艦,中國“湄雲”號炮艦。後來一想,不對呀,這圖紙是英文的,炮艦的口徑應該是16英寸,1英寸約等於2.54釐米,那麼,這軍艦火炮的口徑就是40.64釐米,算得上中小炮艦中的巨無霸了!

曾廣孝睜大眼睛,跟赫德確認:“這軍艦火炮的口徑是16英寸?”

赫德馬上支支吾吾,繼續介紹這船的優點,比如價格低,十萬兩白銀就可以買一艘,價格是遠洋軍艦的十分之一,還包運費,買賣很划算。

曾廣孝去找赫德前,做了一些功課。聽赫德介紹完,曾廣孝立刻明白了,郝德跟自己推銷的,就是著名的“蚊子船”,這種新型軍艦,是1867年英國設計師倫道爾設計的,就是在小艦體上加裝當時只有主力軍艦才裝備的大口徑火炮,威力驚人,猶如一隻蚊子,看似不起眼,猛地叮上一口,也會讓人很難受。

中國很多業餘的史學家總覺得蚊子船的命名錶示這種船體小質弱,其實是無知。這種船很適合近海防禦,相當於可以移動的炮臺,一旦某港口局勢吃緊,可以隨時跑過去增援。如果佈置幾艘蚊子船,短時間內即能構成一個海上的炮臺羣,唯一的缺點是船太小,不能到遠海去作戰,如果風高浪急,海況不行,也會影響戰鬥力。

曾廣孝心想,這種“蚊子船”正適合於守護朝鮮、琉球、還有臺灣,但他要趁機壓價,不能表現得太想買,便雙手一攤說,“no,中堂大人讓我購買的是軍艦,不是炮艇。這種軍艦不能進行遠洋作戰,只能扼守海口。配合陸地炮臺防守,進行近海防禦還行,作爲海軍主力艦,不適用。”

赫德見曾廣孝懂行,笑着說:“軍艦交貨時間太長,需要先付工廠訂金訂做,短則一兩年,長則三五載。這種炮艇有現貨,一個月就可以到貨。”

曾廣孝假裝要離開:“那沒辦法。你這要是沒現貨,我只好到德國人或法國人那看看。”

赫德一聽,曾廣孝雖然年輕,但不好矇騙,趕忙攔住他,說:“我可以給你便宜點。”

曾廣孝說:“你開價。”

赫德說:“你說。”

曾廣孝:“你來!”

赫德說,“你說個價!”

砍價是個技術活,誰先出價誰就輸了,曾廣孝一笑,“你再不出價,我就走了,中堂大人還等着我回去覆命呢。”

赫德見曾廣孝懂洋文和炮艦,便說了個實在價:“440噸級的炮艇10萬兩白銀一艘,320噸的白銀7萬兩一艘。”

曾廣孝搖搖頭,開始砍價:“440噸級的8萬兩白銀,320噸的白銀5萬兩,一口價,各買兩艘。”

頭一次見中國人買軍火還砍價的,想了想說:“這樣吧,按你說的四艘炮艦,一共30萬兩白銀,再降價我就得自己掏腰包了。”

1863年,阿思本艦隊七艘軍艦才80萬兩白銀,這還包括600軍官及水手的人工開銷。而且白銀是硬通貨,通貨膨脹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30萬輛白銀在1874年也是一筆大訂單,曾廣孝考慮了一下,他的父親曾紀澤說日本人在朝鮮馬上就要動手了,時間已經不多,這個價還算公道,便伸出了五個手指頭,說,“七月前在上海港交貨,老規矩,給我這個數的kickback(回扣),我是代中堂大人來買的。”

赫德哈哈大笑道:“這個當然,按老規矩辦。”

曾廣孝聽赫德說老規矩,這才知道,人們說李鴻章買軍火拿回扣,是真的。李鴻章一生到底撈了多少錢,他活着時,沒人敢查。其實,當時,晚清官員的貪腐,是一種制度姓的貪腐,大清公務員的工資很低,曾國潘當年在京城一身兼領禮、兵、戶、工、吏五部侍郎,辛辛苦苦幹了一年,還虧空二百兩銀子,所以不查都是李中堂,一查都是和中堂。

到了七月,郝德交貨,曾廣孝順利將軍艦買回,曾紀澤對曾廣孝這次表現很滿意,給四艘炮艦分別賜名:“龍驤”、“虎威”、“飛霆”、“策電”。

曾紀澤拍了拍曾廣孝的肩膀,說:“廣孝,通過這次買炮艦,你有什麼收穫麼?”

曾廣孝點點頭,說:“孩兒發現,這世界是現實的,正如太史公說的,‘天下熙熙,皆爲利來‘,洋人也是好利的。“

曾紀澤點點頭說:“確實,你要記住,沒誰是傻子,即便山野農夫,有鬥米之利,也趨之若鶩,所以,跟大多數人打交道,不管洋人也好,中國人也罷,要先講利益,再談道義,纔是正常的,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否則一事難成。“

“明白。”曾廣孝問:“父親,孩兒還有一事不明,我們吳國現在買蚊子船做什麼?我們是要準備打仗了麼?要北伐了嗎?“

曾紀澤搖搖頭,說:”是要打仗了,等三年守孝期一過,我們就開戰!不過,現在我們要揍的是日本,日本人比滿清骨頭更賤,更爲可恨,更要狠狠地打!“

北京,紫禁城,莊嚴肅穆。

秋日夕陽冰冷的光,照在紫禁城血紅的城牆上。四四方方的封閉城牆,將宮裡宮外分隔成了兩個世界。很多人,終其一生,都不曾有機會踏進這座權力的牢籠。

這座富麗堂皇的城裡,殿宇樓臺大多廊檐高翹,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龍鳳彩畫。白色玉石雕欄上的龍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沒有人走動時,這裡顯得異常安靜,安靜得讓人感受到難以忍受的孤獨。

同治皇帝現在親政了,慈安太后倒是很支持他,但在慈禧太后和恭親王眼裡,他永遠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沒有自己的決斷,沒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只是一個任由他們控制的木偶。

同治皇帝叫來跟他一起長大的小太監桂寶,小聲問:“桂寶,你是哪裡人氏,家裡幾口人?”

桂寶道:“皇上問這個幹什麼?小的祖籍蘇州,族人和父母都被長毛所殺,現在是個孤兒,四海爲家。”

同治皇帝說:“你是孤兒,這樣甚好!”

“這……孤兒有什麼好?“桂寶心裡疑惑。

同治皇帝說:“朕想讓你辦一件事,風險極大,成了你就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敗了你就會被凌遲處死。”

凌遲,即民間所瘋傳的“千刀萬剮”,是最讓人毛骨悚然的一種死刑,處死人時將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讓人生不如死。晚清時的凌遲還算利索,基本上八刀就就解決:第一刀,切胸口;第二刀,切二頭肌;第三刀,大腿;第四刀和第五刀,切手臂至肘部;第六刀和第七刀,切小腿至膝蓋;第八刀,梟首,肢解後的屍體殘骸放入簍子裡,頭顱則公開示衆,期限不定。只有大逆不道的犯人才會用這種滅絕人姓的酷刑,桂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姓,便問同治皇帝:“皇上你要學聖祖康熙皇帝抓捕鰲拜、囚呂后,重振朝綱?現在天下老百姓都說,只知有慈禧太后和恭親王,不知道有皇上。”

同治皇帝面色沉重,道:“沒想到連你一個小太監也這麼說。也罷,朕今天就跟你說說肚子裡怨氣。朕親政之後,想重修圓明園,以供兩宮太后頤養天年。可恭親王奕訢仗着自己是皇叔,整天嘮嘮叨叨,說國庫支拙,難道我大清國庫那麼點錢都拿不出來麼?我親政以來,幹什麼他都反對。朕貴爲一國之君,卻連重修一個園子都做不了主。你說這皇帝當得還有什麼意思?我準備學聖祖,你好好考慮一下,朕並不勉強你。要是成功了,就讓你當太監總管,你看怎麼樣?”

“太監總管?”桂寶心想,現在自己知道了同治皇帝想政變的秘密,他嘴上說不勉強,說不定自己前腳剛走,後腳就被他派人給殺了。而且要是同治皇帝能政變成功,也是好事,便點頭答應了。

同治皇帝讓桂寶發毒誓效忠後,告訴桂寶可讓支持自己的駙馬景壽先接管神機營;再以木蘭秋獮的名義,讓神機營的軍士參會,到木蘭秋獮時發動兵變,囚禁慈禧太后和恭親王。

桂寶問:“什麼是木蘭秋獮?”

同治皇帝說,“木蘭”系滿語,漢語之意爲“哨鹿”。木蘭秋獮就是秋獵,每年秋天大清皇帝會同疆省、藏省、蒙古的王公去避暑山莊狩獵,今年慈禧太后和恭親王也會去觀摩。

“朕受夠了這木偶般的生活!朕現在極力想重修圓明園,就是想讓太后早曰還權,去那頤養天年。朕自六歲開始,就被太后抱在懷中,坐在龍椅上看一堆老頭或跪或趴,吵吵嚷嚷,說社稷國法,朕一點都不懂,悶都快鬱悶死了。朕的老師李鴻藻常跟朕說,只要朕長大親政了,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朕這一等,就是十二年,你知道朕這十二年是怎麼熬過來的嗎?朕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對自己說,今天又長大了一天!長大親政,是朕活下去的希望!”同治皇帝說。

桂寶一直認爲同治皇帝很軟弱,沒想到同治皇帝有膽識,心思還如此縝密,不禁對他刮目相看。他心裡有一個疑問,說:“皇上有沒有想過,萬一政變失敗,會有什麼後果?”

同治皇帝說:“‘虎毒不食子’,大不了朕從此不理朝政,跟現在也沒什麼兩樣。說實話,朕已做好了最壞的準備!朕六歲那年親眼看到皇阿瑪病逝,他才三十歲。以後每到深夜朕只要想到自己將來必定也要和他一樣歸於死亡,朕就直冒冷汗如同掉進萬劫不復的深淵,再怎麼錦衣玉食也覺得生活很無趣。不過,現在朕想通了,有一種生活,比死還可怕,那就是人長大了,卻像木偶一樣,沒有自己的喜怒哀樂。”(。)

第17章 天大的秘密第12章 勾心鬥角第91章 紅頂商人破產第132章 世界第三帝國第133章 聯英打德國第201章 攻佔東南亞第163章 英國妥協第135章 兩大陣營第83章 左宗棠可殺第125章 收復庫頁島第36章 左宗棠的牢騷第146章 聯軍干涉第86章 搞定朝鮮第49章 攻破天京城第27章 天京大殺戮(1)第183章 德海軍的密碼第196章 中國參戰第18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82章 洪大炮來了第6章 大決戰(2)第144章 列寧遇刺第184章 巨無霸戰艦第1章 最年輕的艦長第150章 駐軍莫斯科第3章 李鴻章出走第43章 火燒荷蘭公館第120章 臥底張作霖第64章 曾國藩的遺囑第52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29章 拿下蘇州第92章 袁世凱的小妾第178章 佛蘭德斯戰場第14章 反清時機第7章 美少女土匪第158章 追擊英軍第19章 取代李鴻章第101章 捍衛海權第140章 軍用飛機第20章 招兵買馬第156章 轟炸英軍第180章 中國坦克第53章 曾國藩的心思第157章 吞併不丹第81章 放走石達開第188章 血色土耳其第127章 沙皇是騙子第182章 大海戰爆發第23章 太平軍慘敗第18章 劉永福立功第136章 帝國海權第109章 政體的抉擇第65章 神秘來客第184章 巨無霸戰艦第80章 少年袁世凱(4)第65章 猛將李續賓第39章 搶英國軍艦第108章 七國撤軍第164章 中國人完勝第25章 天京會戰(1)第179章 中國無戰事第65章 猛將李續賓第37章 誅殺勝保第107章 控制京城第5章 西洋軍事考第26章 天京會戰(2)第150章 駐軍莫斯科第65章 猛將李續賓第77章 少年袁世凱(1)第115章 聯軍司令第29章 天京大殺戮(3)第56章 農業建設第83章 招攬奇才第114章 四國聯軍第47章 驅逐荷蘭人第193章 俄國“嫪毐”第49章 荷蘭人求和第132章 世界第三帝國第61章 用人之道第35章 石達開之死(3)第115章 聯軍司令第50章 新大漢國第148章 中德合作第28章 敲打洋人(2)第41章 挺進蘭芳國第174章 發戰爭財第201章 攻佔東南亞第82章 做人要厚道第98章 魚雷和潛艇第75章 駐軍琉球和臺灣第4章 李秀成擴軍第39章 搶英國軍艦第67章 政變第一步第56章 農業建設第46章 借雞生蛋第82章 做人要厚道第61章 容宏歸來第92章 袁世凱的小妾第83章 招攬奇才第109章 政體的抉擇
第17章 天大的秘密第12章 勾心鬥角第91章 紅頂商人破產第132章 世界第三帝國第133章 聯英打德國第201章 攻佔東南亞第163章 英國妥協第135章 兩大陣營第83章 左宗棠可殺第125章 收復庫頁島第36章 左宗棠的牢騷第146章 聯軍干涉第86章 搞定朝鮮第49章 攻破天京城第27章 天京大殺戮(1)第183章 德海軍的密碼第196章 中國參戰第18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82章 洪大炮來了第6章 大決戰(2)第144章 列寧遇刺第184章 巨無霸戰艦第1章 最年輕的艦長第150章 駐軍莫斯科第3章 李鴻章出走第43章 火燒荷蘭公館第120章 臥底張作霖第64章 曾國藩的遺囑第52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29章 拿下蘇州第92章 袁世凱的小妾第178章 佛蘭德斯戰場第14章 反清時機第7章 美少女土匪第158章 追擊英軍第19章 取代李鴻章第101章 捍衛海權第140章 軍用飛機第20章 招兵買馬第156章 轟炸英軍第180章 中國坦克第53章 曾國藩的心思第157章 吞併不丹第81章 放走石達開第188章 血色土耳其第127章 沙皇是騙子第182章 大海戰爆發第23章 太平軍慘敗第18章 劉永福立功第136章 帝國海權第109章 政體的抉擇第65章 神秘來客第184章 巨無霸戰艦第80章 少年袁世凱(4)第65章 猛將李續賓第39章 搶英國軍艦第108章 七國撤軍第164章 中國人完勝第25章 天京會戰(1)第179章 中國無戰事第65章 猛將李續賓第37章 誅殺勝保第107章 控制京城第5章 西洋軍事考第26章 天京會戰(2)第150章 駐軍莫斯科第65章 猛將李續賓第77章 少年袁世凱(1)第115章 聯軍司令第29章 天京大殺戮(3)第56章 農業建設第83章 招攬奇才第114章 四國聯軍第47章 驅逐荷蘭人第193章 俄國“嫪毐”第49章 荷蘭人求和第132章 世界第三帝國第61章 用人之道第35章 石達開之死(3)第115章 聯軍司令第50章 新大漢國第148章 中德合作第28章 敲打洋人(2)第41章 挺進蘭芳國第174章 發戰爭財第201章 攻佔東南亞第82章 做人要厚道第98章 魚雷和潛艇第75章 駐軍琉球和臺灣第4章 李秀成擴軍第39章 搶英國軍艦第67章 政變第一步第56章 農業建設第46章 借雞生蛋第82章 做人要厚道第61章 容宏歸來第92章 袁世凱的小妾第83章 招攬奇才第109章 政體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