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拿下蘇州

控制了洋槍隊的曾紀澤將洋槍隊正式改名爲常勝軍,以厚餉重賞引誘他們助剿。在此同時,他又親自指揮程學啓、郭松林、劉銘傳、李鶴章、潘鼎新、周盛波等在蘇南連獲大勝,相繼拿下常熟、太倉、崑山。後來,他又派黃翼升率淮揚水師來輔攻蘇州,淮軍力量更加強了。

華爾在打寧波慈溪時中彈身亡,原副首領美國人白齊文當了常勝軍的首領。後白齊文索餉不得,痛毆上海道員楊坊,攫取白銀四萬兩。曾紀澤一怒之下解了他的兵權,白齊文便帶着銀子投奔太平軍去了。常勝軍的首領則由英國人戈登來充當。這時,曾紀澤便帶着程學啓率所部開字營、戈登率常勝軍、黃翼升率淮揚水師三路並進,向蘇州強攻。

蘇州守將是忠王的三女婿,已晉升爲慕王的譚紹光。他的副手是納王郜雲官、比王伍貴文、康王汪安均、寧王周文嘉以及慶天福包西。蘇州,是歷史文化名城,曾是江蘇的省城,太平軍佔領後又是蘇福省的中心,而蘇福省是李秀成經營多年的根據地。譚紹光深知守城的責任重大。李秀成此時已經奉天王之命率大軍北上,過了長江,正在安徽六安吸引湘軍主力,圖解天京之危。

李秀成接到崑山等地接連丟失,蘇州危急的消息,捶胸頓足,他意識到洪秀全的命令是枉費心機,註定失敗,便決定從六安星夜趕回蘇州。但是,曾國藩派彭玉麟率湘軍水師嚴密封鎖長江,李秀成大軍損失慘重,死傷過萬卻過不了江。

此時,蘇州成了第二個安慶,成了四面受圍的孤城。曾紀澤下令程學啓、戈登、黃翼升日夜強攻,三個月內拿下蘇州!

蘇州的婁門、葑門、盤門外的石壘均遭洋炮所毀,外圍破壞,糧道斷絕,城內軍心浮動,形勢十分危急。

這天深夜,譚紹光聽着城外不斷傳來的槍炮聲,眼見城頭時明時滅的火光,心情抑鬱,無法安睡。一年前,蘇福省還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那時,忠王李秀成也是雄心壯志,一向不大吟詩作文的李秀成在一個泛舟虎丘的月夜,居然望着劍池吟了一首七律:

鼙鼓軒軒動未休,關心楚尾與吳頭。

豈知劍氣升騰後,猶是胡塵擾攘秋。

萬里江山多築壘,百年身世獨登樓。

匹夫自有興亡責,肯把功名付水流。

現在不到一年裡,天國形勢急轉直下。先是以九洑洲爲主體的長江防線受到重創,天京防守遭到致命的打擊。接着翼王石達開西行的太平軍全軍遭到重創。浙江大部分府縣丟失,楚軍和以法國人爲頭領的常捷軍已將杭州包圍起來,杭城隨時有可能再陷。而今蘇福省的地盤一天天被曾紀澤拿下,蘇州也危在旦夕。一陣揪心的難過之後,他頹然倒在安樂椅上,無可奈何地喃喃念着:“天國,要完了呢!”

“啓稟慕王,大事不好了!”婁門主將包西神色嚴峻地匆匆進來,道:“納王和汪天將剛纔悄悄地出了婁門。”

“什麼?他們深更半夜出城幹什麼?”譚紹光警覺起來,“你問過他們了嗎?”

“問過。”包西答,“納王說有急事。”

“你爲什麼不攔住他?現在是非常時期,不是說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城!”譚紹光聽發怒了。

“我怎麼能攔呢?納王是王,我只是一個福。”包西伸開兩隻多毛的手,聳聳雙肩,做

出一個委屈、無可奈何的動作。

“都是王啊!”譚紹光聽包西這麼一說,也明白了,自己都未必攔得住擁有五萬部屬、陰鷙兇惡的納王郜雲官,他嘆了一口氣,道:“派人盯住他們吧。”

第二天下午,譚紹光巡視完大半個蘇州城,還不見郜雲官、伍貴文、汪安均、周文嘉的影子,他覺得不對勁,徑直來到納王府,闖了進去,這才見到四王和天將範起發、張大洲、汪環武、汪有爲正在鬼鬼祟祟地交頭接耳。

“慕王,光天化日的,你擅闖本王府邸,你要幹什麼?”郜雲官並不驚慌,他見慕王帶來的人少,知道他沒有什麼證據,厲聲問道。

“清妖兵臨城下,我來看看是否有人賣城投敵。”譚紹光決定敲打郜雲官,“還有,我來告知你們,忠王即將回來蘇州。”

“哦,忠王要回來?他什麼時候到?”郜雲官對忠王李秀成還是有所顧忌,問道。

“快了!”譚紹光大聲說,“如果有人圖謀投降,忠王必定取他的狗頭!”

說完,譚紹光就走了,他也沒什麼證據。

郜雲官聽說忠王李秀成要回蘇州,當天夜裡就和汪有爲等人划着一條小船進了陽澄湖,去找曾紀澤商議對策。

曾紀澤派人接應,他們上了龍騰號蒸汽鐵艦,與曾紀澤、程學啓、戈登、黃翼升對面而坐,船到湖心商量投降事宜。

“蘇州指日可下,郜將軍能棄暗投明,改惡從善,本官還是歡迎的,一定重用。本官一向不喜歡殺戮,你們是知道的。你們看,程將軍現在多受朝廷重用。”曾紀澤盯着郜雲官的臉,道。

“多謝曾大人開恩。”郜雲官道。

曾紀澤問:“郜將軍,你有多少人?”

“蘇州城裡有兵八萬,我們八王控制了五萬多,譚紹光只有二萬多人。現在城裡的糧食已基本上吃光了,他的二萬多人中,死心塌地跟着走的只有二三千,其他的人,只要糧一斷,就都會過來的。只是,要是忠王李秀成來了蘇州,局勢就會變化。”郜雲官道。他沒有什麼信仰,他只要有權有勢有錢,活得快活。蘇州城高級將官中持他這種人生觀的很多,他很快便聯絡了比王伍貴文、康王汪安均、寧王周文嘉及天將範起發、張大洲、汪環武、汪有爲,密謀出路,一致的看法是:蘇州守不住,投降是唯一的出路。

“李秀成一時半會還來不了蘇州。本官已經派人攔截。”曾紀澤約了今夜在陽澄湖上見面,他要親自見見郜雲官,看是真降還是詐降,“你看看伍貴文他們都靠得住嗎?”

“靠得住!”郜雲官聽了大喜,從懷裡掏出幾張紙來,雙手遞給曾紀澤,“這是伍貴文、汪安均、周文嘉等寫給大人的信。”

曾紀澤接過紙,沒有看,放在一旁,輕輕咳嗽了一聲。程學啓心領神會,抓起幾人的投降信撕碎扔到湖裡,大聲道:“這幾張薄紙有屁用!你們若是真心投降,要納投名狀,將譚紹光的人頭提來見曾大人。”

曾紀澤微微一笑,問郜雲官:“程總兵說的,你們辦得到嗎?”

“這個嘛,這……”郜雲官想了想,說:“

兩天之內,我們先殺了譚紹光,將他的首級懸掛在齊門外,你們驗看清楚了,我們再打開齊門,讓大軍進來。大人們看如何?”

“好!”曾紀澤嚴肅地對郜雲官說:“就這樣定了。我給你們三天時間,三天之內,你將譚紹光的頭掛在齊門城樓上。就是你們的投名狀。”

“三天之內我們一定殺譚紹光,開齊門。”這件事郜雲官放心了,但另一件事他還不大放心,“大人,弟兄們投誠過來後,朝廷不會殺我們吧?”

“哈哈哈!”曾紀澤大笑起來,“你一百個放心,你們是朝廷的有功之人,會有重賞。”

“大概會是個多大的官呢?”汪有爲怯怯地試探。

“起碼副將。”曾紀澤爽快地回答。

“我們的部屬呢?”郜雲官遲疑片刻問。

“歸你們指揮,隨我殺奔南京,建功立業。”曾紀澤道。

“口說無憑,大人可以立個字約嗎?”郜雲官大着膽子問。

“行,戈登將軍等也可爲證,洋人最重信用。”曾紀澤道,他援筆寫道:“郜雲官等八人殺譚紹光獻蘇州,事成之後,本官向朝廷保奏封爲副將。立此字具,決不食言。”曾紀澤在後面簽上自己的名字,又將筆遞給程學啓說:“你和戈將軍、昌歧都籤個名,好讓他們放心。”

郜雲官、汪有爲藏好了這份字據,放心落意地回到了蘇州。

那一夜,四王四天將回到蘇州,在納王府密謀籌劃了一整夜,覺得要儘快動手,免得夜長夢多。

第二天,爲了應付意外,譚紹光召集了全體守城高級將官會議,對城防重新作了部署,宣佈郜雲官、伍貴文、汪安均、周文嘉分別從閶門、齊門、胥門、盤門換下來。

郜雲官拍案而起,怒目圓睜,吼道:“姓譚的,你憑什麼撤換我們!”

譚紹光看時,伍貴文、汪安均、周文嘉、範起發、汪有爲等人的手都握緊了劍柄;門

外,數百名手執刀槍的大漢迅速衝了進來!

“你們是誰的兵?”譚紹光大喝一聲:“郜雲官,你要造反嗎?”

“老子正要造反!”郜雲官刷地一聲抽出腰刀,命令汪有爲等人:“給我殺!”

汪有爲抽出劍來,帶人向譚紹光衝去。

“快躲開!”包西喊着,隨即拔出腰間的洋槍,“叭叭”兩聲,子彈向汪有爲飛去。汪有爲頭一偏,隨着兩聲慘叫,後面的兩個將領倒在血泊中。郜雲官揮刀大嚷:“都給我上,殺慕王者,賞百金!”

數百人一齊衝上,譚紹光、包西寡不敵衆,終於倒下去了。議事廳裡一片混亂,將

領們被這突然的變故嚇暈了頭。

“弟兄們!”郜雲官跳上桌子,嘶啞着嗓門高叫:“蘇州城的糧食早就光了,再守下去,大家都會餓死。我們只要獻城投降,弟兄們都可以保住現在的官職。大家看怎樣?”

“好!”

“我們同意投降!”

“我們聽納王的!”

議事廳裡絕大部分將領都表示贊同,只有幾個人冷眼看着,沒有做聲,他們知道蘇州大勢已去,也不敢表示反對。

第二天,譚紹光的頭顱掛在齊門城樓。

“看來郜雲官的辦事效率挺高!”曾紀澤見到譚紹光的人頭,命程學啓去驗真僞。

郜雲官等獻譚紹光首級於程學啓,營中降卒驗視無訛。程學啓親督各隊入婁門安撫降衆,並搜剿慕王餘黨數百名。

李朝斌、張遇春、何安泰等帶隊由盤門截殺,黃翼升等由閶門截殺,又斃五六百名。兩廣太平軍被逐出西門。

曾紀澤命程學啓的開字營、戈登的常勝軍進城,將忠王府改作了江蘇撫臺衙門。

戈登和程學啓進城尋找慕王屍體並會晤各降王。納王表示事事如意,而且看來頗爲安全。戈登進城到納王府會見八王,八王對投降事宜“深爲滿意”,但要求他轉告曾紀澤,欲求添立二十營,並奏保總兵、副將官職,當晚城內降衆全體剃髮。

程學啓不滿納王坐地起價,欲露兵刃相見,戈登卻派人對納王實施保護,納王婉謝,勸其不用擔心,還答應調千名士兵補充洋槍隊。

戈登見蘇州已得,面見曾紀澤要求先賜撥兩月特餉用於常勝軍傷病及退役軍官,曾紀澤答應給一個月的軍餉。

三天後,曾紀澤在寬闊的後花園裡擺下二百五十桌酒席,郜、伍、汪、週四王所屬旅帥以上的軍官二千人應邀赴宴。郜雲官等八人喜氣洋洋地坐在主賓席上。

宴會之前,程學啓建議曾紀澤殺了八王,免得有後患。曾紀澤沒有表態。

酒過三巡,曾紀澤站起來,笑容可掬地說:“弟兄們,三個月不到,蘇州城就光復了,你們都立了大功,尤其是郜將軍、伍將軍等人功勞更大,本官已奏準皇上,加封郜將軍等八人爲副將。”

曾紀澤說到這裡,轉過臉去喊道,“來人呀,將郜將軍等人的官服送來!”

話音剛落,從後面走出八個穿戴體面的衙役,每人捧着一個木盤出來,盤上整整齊齊地

疊放着一套嶄新的武官袍服,袍服上放着八頂紅纓傘形帽,在陽光下閃着光彩,令宴席桌上的人眼紅不已。

“弟兄們,爲郜將軍等人的受封滿幹三杯!”曾紀澤說着,帶頭舉起酒杯,與郜雲官等人笑吟吟地乾杯。所有喝酒的人一齊**起來。他們大口喝酒,大塊吃肉。(。)

第47章 驅逐荷蘭人第68章 搞定榮祿第73章 出征打日本第165章 世界大戰第109章 政體的抉擇第55章 開疆拓土(3)第2章 曾國藩的兒子第201章 攻佔東南亞第9章 大戰告捷第43章 重用容閎第73章 出征打日本第124章 收回海參崴第6章 大決戰(2)第142章 天堂即地獄第80章 少年袁世凱(4)第84章 密謀反清第48章 洪秀全該死(2)第6章 血戰武昌第36章 左宗棠的牢騷第87章 慈禧的秘密(2)第1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57章 工業建設第62章 謀取東南戰略第123章 大敗俄國海軍第178章 佛蘭德斯戰場第202章 中國的野望第189章 英國發飆第124章 收回海參崴第173章 德軍攻陷巴黎第182章 大海戰爆發第35章 石達開之死(3)第12章 曾國荃的野心第22章 陳玉成之死(2)第148章 中德合作第33章 被低估的天王第151章 國際分贓會第1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107章 控制京城第146章 聯軍干涉第49章 攻破天京城第1章 最年輕的艦長第141章 革命風暴第126章 沙俄內亂第29章 拿下蘇州第32章 進攻天京第168章 閃電戰第29章 拿下蘇州第67章 新三河大戰(2)第34章 石達開之死(2)第138章 殖民地設省第84章 出征朝鮮第5章 西洋軍事考第104章 變法維新第134章 帝國崛起第92章 袁世凱的小妾上架感言第34章 石達開之死(2)第100章 美女秘書第79章 少年袁世凱(3)第61章 容宏歸來第164章 中國人完勝第194章 沙俄內亂第5章 西洋軍事考第143章 愛情與革命第20章 招兵買馬第28章 敲打洋人(2)第50章 新大漢國第49章 荷蘭人求和第74章 大敗日本第90章 胡雪巖的秘密第50章 反清準備(1)第160章 傀儡國王第93章 禍起蕭牆第179章 中國無戰事第201章 攻佔東南亞第157章 吞併不丹第80章 決戰寶慶第96章 要東亞海權第52章 中華巨龍甦醒第33章 石達開之死(1)第72章 自將則敗第46章 借雞生蛋第84章 出征朝鮮第90章 北上勤王第5章 大決戰(1)第95章 佔領日本長崎第79章 少年袁世凱(3)第174章 發戰爭財第197章 列寧上臺第75章 駐軍琉球和臺灣第201章 攻佔東南亞第42章 華人優先第81章 虛僞的愛迪生第202章 中國的野望第69章 石達開受挫(2)第190章 丘吉爾下臺第8章 曾國荃殺俘第26章 江南大營崩潰第77章 少年袁世凱(1)第149章 中俄大海戰
第47章 驅逐荷蘭人第68章 搞定榮祿第73章 出征打日本第165章 世界大戰第109章 政體的抉擇第55章 開疆拓土(3)第2章 曾國藩的兒子第201章 攻佔東南亞第9章 大戰告捷第43章 重用容閎第73章 出征打日本第124章 收回海參崴第6章 大決戰(2)第142章 天堂即地獄第80章 少年袁世凱(4)第84章 密謀反清第48章 洪秀全該死(2)第6章 血戰武昌第36章 左宗棠的牢騷第87章 慈禧的秘密(2)第1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57章 工業建設第62章 謀取東南戰略第123章 大敗俄國海軍第178章 佛蘭德斯戰場第202章 中國的野望第189章 英國發飆第124章 收回海參崴第173章 德軍攻陷巴黎第182章 大海戰爆發第35章 石達開之死(3)第12章 曾國荃的野心第22章 陳玉成之死(2)第148章 中德合作第33章 被低估的天王第151章 國際分贓會第1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107章 控制京城第146章 聯軍干涉第49章 攻破天京城第1章 最年輕的艦長第141章 革命風暴第126章 沙俄內亂第29章 拿下蘇州第32章 進攻天京第168章 閃電戰第29章 拿下蘇州第67章 新三河大戰(2)第34章 石達開之死(2)第138章 殖民地設省第84章 出征朝鮮第5章 西洋軍事考第104章 變法維新第134章 帝國崛起第92章 袁世凱的小妾上架感言第34章 石達開之死(2)第100章 美女秘書第79章 少年袁世凱(3)第61章 容宏歸來第164章 中國人完勝第194章 沙俄內亂第5章 西洋軍事考第143章 愛情與革命第20章 招兵買馬第28章 敲打洋人(2)第50章 新大漢國第49章 荷蘭人求和第74章 大敗日本第90章 胡雪巖的秘密第50章 反清準備(1)第160章 傀儡國王第93章 禍起蕭牆第179章 中國無戰事第201章 攻佔東南亞第157章 吞併不丹第80章 決戰寶慶第96章 要東亞海權第52章 中華巨龍甦醒第33章 石達開之死(1)第72章 自將則敗第46章 借雞生蛋第84章 出征朝鮮第90章 北上勤王第5章 大決戰(1)第95章 佔領日本長崎第79章 少年袁世凱(3)第174章 發戰爭財第197章 列寧上臺第75章 駐軍琉球和臺灣第201章 攻佔東南亞第42章 華人優先第81章 虛僞的愛迪生第202章 中國的野望第69章 石達開受挫(2)第190章 丘吉爾下臺第8章 曾國荃殺俘第26章 江南大營崩潰第77章 少年袁世凱(1)第149章 中俄大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