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左宗棠的牢騷

曾紀澤跟着曾國藩再次回到老家奔喪,也就是湖南湘鄉荷葉塘鄉楊家坪,這時他才感受到這個時代家族的力量,也對曾氏家族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

這時的大家族,就是亂世中的“避風港”。個人的命運,也無可避免會打上家族的“烙印”。曾紀澤覺得,其實名門望族並不像一般人感嘆的個人和家族命運受時代左右;相反,這些家族多是時代的縮影和推手,加上家族與家族之間的“姻親關係”,他們有能力改變整個時代。所以,曾紀澤對自己出身曾氏家族,感到幸運。

曾氏家族治家的傳統,就是“書蔬魚豬早掃考寶”,即讀書、種菜、養魚、餵豬、早起、掃屋、祭祖、睦鄰……而具有“家國天下”情懷的曾國藩,是興旺曾氏家族的關鍵人物。曾國藩和四個弟弟曾國潢、曾國華、曾國荃、曾國葆現在是曾氏家族的頂樑柱。曾國藩家族是傳統農耕家庭,把讀書當作家教的重要內容,他經常告誡兄弟和子侄:“銀錢、田產最易長驕氣逸氣,我家中斷不可積錢,不可買田,爾兄弟努力讀書,決不怕沒飯吃。”

曾國藩的岳父,是他的老師歐陽凝祉,衡陽的大儒。當年曾國藩在衡陽求學,師從歐陽凝址。他一心只讀聖賢書,二十二歲都是大齡青年了,還沒結婚,這在古代算年紀大了。

歐陽先生對滿腹才學曾國藩非常賞識,便親自搭橋做媒,向衡山腳下的一王姓大戶家提親,要將王家一位才貌雙全的女兒嫁給曾國藩。

曾國藩當年的家庭條件並非優越,但王家知道曾國藩很有才華,押注他將來能取得功名,就同意了這門親事,約定曾國藩金榜題名時,就可洞房花燭。

後來王家見曾國藩幾次不第,家業又不如自己興旺,便想退婚。可是,王家心裡悔婚,卻並未向曾家通報。等到大婚之日,曾家這邊擺上酒席,親友聚齊,花轎娶親,可是王家磨磨蹭蹭,就是不肯打發新娘上轎。

這下搞得歐陽先生非常難堪,也讓新郎官曾國藩很沒面子。歐陽先生便把曾氏父子拉進內屋,直言道:“只怪老朽辦事不周,今日嘉賓滿座,總不能虛鬧一場,吾家長女,年方十八,相貌差點,沒有大缺點。只要小曾不嫌棄,就娶吾家閨女如何?”

曾國藩熟悉歐陽小姐,知書達理,勤儉質樸,門也當,戶也對,就同意了。於是,歐陽先生“移花接木”,曾國藩閃電得賢妻,歐陽小姐就這樣稀裡糊塗地成了曾家媳婦。

曾國藩在外帶兵打仗,曾紀澤的母親歐陽氏便將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原來還按時督促曾紀澤和他的兄弟姐妹們讀書。曾紀澤這次回家,見母親穿着孝服,操勞過度,頭上平添了幾根白髮,頗爲心疼。

曾紀澤此時已經十八歲,是家裡年紀最大的孩子,算成人了。他的兄弟姐妹甚多,有一個九歲的弟弟曾紀鴻,五個妹妹:十六歲的大妹曾紀靜,十四歲的二妹曾紀耀,還有十三歲的三妹曾紀琛,十一歲的四妹曾紀純,年紀最小的曾紀芬才五歲。

另外,曾國藩還代爲撫養好友陳源兗之子陳鬆年。陳源兗在廬州馳救江忠源時兵敗赴文廟自殺,曾國藩大爲悲慟,決定將他的兒子收爲義子,接到曾家接受教育,撫養成人。曾紀澤發現這陳鬆年的左腿有隱疾,走起路來一高一低。

曾紀澤回到家後,因爲爺爺剛過世要守孝,他暫時將未來的規劃拋到腦後。另外,他將心思放在瞭解和融入曾氏家族上,同時也肩負起照顧陳鬆年,還有自己的弟弟妹妹這重擔,督促他們做功課。

對曾紀澤而言,曾老太爺過世最大的影響,就是再次推遲了他和賀氏的婚姻。歷史上,賀氏是賀長齡的女兒,在1856年與曾紀澤完婚,但在1857就難產死了。

曾紀澤向母親歐陽氏側面打聽了一下這位尚未謀面的未婚妻,她是名門閨秀,溫柔賢惠,長得也漂亮。她的父親賀長齡做過貴州巡撫、雲貴總督等職,和弟弟賀熙齡治理學,主張“讀書所以經世”,爲當時湘系經世派的代表人物。賀熙齡也在湖南頗有聲望,大名鼎鼎的左宗棠就是他的弟子。

此時賀長齡和弟弟賀熙齡都過世了。曾老太爺過世,左宗棠便代恩師前來曾家奔喪。這時的左宗棠,春風得意,牛逼烘烘,他雖然只是湖南巡撫駱秉章的幕僚,但這師爺相當於如今“秘書長”的角色。

左宗棠生性穎悟,五歲便隨父到湖南省城長沙讀書。他不僅攻讀儒家經典,更多地則是經世致用之學,對那些涉及地理、軍事、經濟、水利等內容的名著視爲至寶,對他後來帶兵打仗、施政理財起了很大的作用。1830年,左宗棠進入長沙城南書院讀書,次年又入湘水校經堂。時年僅18歲的左宗棠拜訪長沙的著名務實派官員和經世致用學者賀長齡,賀氏即“以國士見待”。其弟賀熙齡則是左宗棠在城南書院讀書時的老師,對自己的這位弟子,賀氏非常喜愛,稱其“卓然能自立,叩其學則確然有所得”,他們結成了兒女親家。這麼說起來,左宗棠跟曾國藩也能扯上親戚關係。

名滿天下的林則徐對左宗棠也十分器重,兩人曾在長沙徹夜長談,對治理國家的根本大計,特別是關於西北軍政的見解不謀而合。林則徐認定將來“西定新疆”,舍左君莫屬,特地將自己在新疆整理的寶貴資料全交付給左宗棠。後來,林則徐還多次與人談起這次會見,極口稱讚左宗棠是“非凡之才”、“絕世奇才”,臨終前還命次子代寫遺書,一再推薦左宗棠人才難得。

可惜左宗棠後來在入京會試時,一連三次不中,走不了仕途。一直到1852年,當太平天國大軍圍攻長沙,省城危急之際,左宗棠在郭嵩燾等人的勸勉下,應湖南巡撫張亮基之聘出山當幕僚,想再戰場上建功立業。

在長沙戰火硝煙瀰漫的日子裡,左宗棠縋城而入,張亮基大喜過望,將全部軍事悉數託付給左宗棠。左宗棠“晝夜調軍食,治文書”、“區畫守具”,各種建議都被採納,並立即付諸實施,終於使太平軍圍攻長沙三個月不下,撤圍北去。

咸豐四年,左宗棠又應湖南巡撫駱秉章之邀,第二次入佐湖南巡撫幕府。當時太平軍馳騁湘北,長沙周圍城池多被佔領,而湘東、湘南、湘西廣大貧苦農民,連連舉事,此伏彼起。左宗棠焦思竭慮,日夜策劃,輔佐駱秉章“內清四境”、“外援五省”,苦力支撐大局。同時,革除弊政,開源節流,穩定貨幣,大力籌措軍購:軍械、船隻。駱秉章對他言聽計從,“所行文書畫諾,概不檢校。”

左宗棠悉心輔佐和籌劃,不但湖南軍政形勢轉危爲安,出省作戰連連奏捷,駱秉章對左宗棠這個師爺更加器重,湖南官場對左宗棠也崇敬有加,左宗棠的自信心也極具爆棚,極度目中無人,走路都恨不得橫着走。

曾國潘的湘軍在江西缺乏軍餉,找湖南老鄉幫忙,老友左宗棠二話沒說,在長沙爲曾國藩四處奔走,籌集了幾十萬兩軍餉。沒想到這軍餉送到江西不久,曾國藩就不待咸豐皇帝批准,匆匆回籍奔喪,還沒有提前告知左宗棠,這使得驕傲的左宗棠大爲不滿。

左宗棠的牛脾氣很臭,情緒一上來,就不顧一切,他感覺自己爲湘軍籌餉的心血付諸東流,回到家裡一時忍不住肆口漫罵曾國藩自私無能,臨陣脫逃。

這話被左宗棠的家庭教師範賡聽到。範賡性情誠摯,語言質直,實在忍不住了,站起身,嚴肅地對左宗棠說,您說曾公“挾私”,吾不願聞。範某雖未見過曾公,然而他的謀國之忠,有口能說,難道天下人都是佞人?請君自重。說完,拂袖而去。

左宗棠到了荷葉塘鄉,祭拜過曾老太爺後,內心還是憤憤不平,又忍不住對曾國藩大發牢騷,說九江和湖口眼看就要被攻下來,曾國藩將湘軍留在江西自己回家不是明智之舉:“你爲湘軍統帥,身係數萬人的安危,正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怎能如此輕率回鄉?”

曾國藩解釋了自己在江西的種種難處,左宗棠說困難只是藉口,他甚至把這個曾令他佩服的老友說得一無是處,連曾國藩多年自我標榜的忠敬誠信,也被他一概斥之爲虛僞。

左宗棠如此帶頭言語攻擊,原來只想激將一下曾國藩,讓他早日重返戰場。但一時間來,奔喪的長沙官員不明真相,譁然和之,給蟄居荷葉塘守喪的曾國藩極大刺激。

曾國藩已身心憔悴,經此打擊,更添一重痛苦,暗自發誓永不再與左宗棠說話,也永不再與長沙的官員往來。

第36章 石達開之死(4)第57章 自立吳王第51章 大漢國思想第114章 四國聯軍147章 瓜分俄國計劃第63章 齊人之福第14章 反清時機第81章 放走石達開第47章 洪秀全該死(1)第174章 發戰爭財第111章 大刀王五第69章 一場大火第37章 竟然被逼婚第177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46章 借雞生蛋第15章 要變天了第14章 冤家路窄第55章 裂土封王(2)第54章 開疆拓土(2)第170章 進軍巴黎第55章 開疆拓土(3)第132章 世界第三帝國第3章 李鴻章出走第21章 陳玉成之死(1)第81章 虛僞的愛迪生第162章 中英大海戰第8章 曾國荃殺俘第144章 列寧遇刺第187章 訪問美利堅第76章 統一南方第144章 列寧遇刺第158章 追擊英軍第192章 希特勒中毒第1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86章 搞定朝鮮第30章 截殺李秀成第52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167章 不一樣的大戰第85章 肅順攬權第35章 曾國藩回家第30章 血洗東王府第67章 新三河大戰(2)第151章 國際分贓會第155章 中英翻臉第164章 中國人完勝第104章 變法維新第39章 說服曾國荃第79章 胡林翼復出第135章 兩大陣營第18章 劉永福立功第185章 德國海軍戰敗第98章 魚雷和潛艇第44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142章 天堂即地獄第32章 石達開的憤怒第82章 洪大炮來了第11章 安慶城破第96章 要東亞海權第53章 曾國藩的心思第136章 帝國海權第176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66章 新三河大戰(1)第180章 中國坦克第113章 瓜分日本計劃第35章 石達開之死(3)第14章 反清時機第82章 洪大炮來了第110章 滿清亡國第83章 招攬奇才第35章 曾國藩回家第67章 新三河大戰(2)第84章 出征朝鮮第191章 毒氣戰第12章 勾心鬥角第126章 沙俄內亂第132章 世界第三帝國第157章 吞併不丹第66章 買炮艦打日本第133章 聯英打德國第79章 胡林翼復出第111章 大刀王五第35章 曾國藩回家第1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68章 搞定榮祿第152章 專業重炮部隊第21章 小將陳玉成第63章 齊人之福第131章 收回法租界第19章 論持久戰第4章 討粵匪檄第105年光緒奪權第21章 陳玉成之死(1)第140章 軍用飛機第183章 德海軍的密碼第81章 虛僞的愛迪生第64章 孤軍深入第69章 石達開受挫(2)第80章 決戰寶慶第108章 七國撤軍
第36章 石達開之死(4)第57章 自立吳王第51章 大漢國思想第114章 四國聯軍147章 瓜分俄國計劃第63章 齊人之福第14章 反清時機第81章 放走石達開第47章 洪秀全該死(1)第174章 發戰爭財第111章 大刀王五第69章 一場大火第37章 竟然被逼婚第177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46章 借雞生蛋第15章 要變天了第14章 冤家路窄第55章 裂土封王(2)第54章 開疆拓土(2)第170章 進軍巴黎第55章 開疆拓土(3)第132章 世界第三帝國第3章 李鴻章出走第21章 陳玉成之死(1)第81章 虛僞的愛迪生第162章 中英大海戰第8章 曾國荃殺俘第144章 列寧遇刺第187章 訪問美利堅第76章 統一南方第144章 列寧遇刺第158章 追擊英軍第192章 希特勒中毒第1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86章 搞定朝鮮第30章 截殺李秀成第52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167章 不一樣的大戰第85章 肅順攬權第35章 曾國藩回家第30章 血洗東王府第67章 新三河大戰(2)第151章 國際分贓會第155章 中英翻臉第164章 中國人完勝第104章 變法維新第39章 說服曾國荃第79章 胡林翼復出第135章 兩大陣營第18章 劉永福立功第185章 德國海軍戰敗第98章 魚雷和潛艇第44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142章 天堂即地獄第32章 石達開的憤怒第82章 洪大炮來了第11章 安慶城破第96章 要東亞海權第53章 曾國藩的心思第136章 帝國海權第176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66章 新三河大戰(1)第180章 中國坦克第113章 瓜分日本計劃第35章 石達開之死(3)第14章 反清時機第82章 洪大炮來了第110章 滿清亡國第83章 招攬奇才第35章 曾國藩回家第67章 新三河大戰(2)第84章 出征朝鮮第191章 毒氣戰第12章 勾心鬥角第126章 沙俄內亂第132章 世界第三帝國第157章 吞併不丹第66章 買炮艦打日本第133章 聯英打德國第79章 胡林翼復出第111章 大刀王五第35章 曾國藩回家第1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68章 搞定榮祿第152章 專業重炮部隊第21章 小將陳玉成第63章 齊人之福第131章 收回法租界第19章 論持久戰第4章 討粵匪檄第105年光緒奪權第21章 陳玉成之死(1)第140章 軍用飛機第183章 德海軍的密碼第81章 虛僞的愛迪生第64章 孤軍深入第69章 石達開受挫(2)第80章 決戰寶慶第108章 七國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