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同人不同命

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這句話走到哪都是顛不破的真理,不過嘛,這話說起來輕巧,人人都能掛在嘴上唸叨着玩兒的,可真兒個能做得到的又有幾個?別人如何李貞管不着,現如今李貞最煩的就是有人在他面前說這句話了,誰要是說了,李貞非跟他急不可,無他,這會兒李貞正苦不堪言地熬着日子呢。

京師五月的天已經很熱了,便是着一身單衣躲在陰涼處也能出一身臭汗的,若是在日頭下行走,多半會工夫,那身上的汗水一準像瀑布般傾瀉而出,若是還得扛着重物在烈日下奔忙,那等罪只怕就有些非人了。似這等日子就該躲放了冰塊的屋子裡涼快的,倘若能再喝上一壺加了冰塊的酸梅湯,那就別提多爽了,只可惜這等好事對於李貞來說卻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瞧,在大日頭下,李貞正手提着足足有他腰身般粗細的大水桶,邁開倆小腳丫吃力地搖晃着前行來着。

半年了,足足有半年了罷,從三九天起到如今都快三伏了,李貞壓根兒就沒過過一天舒爽的日子,每日裡的活兒排得滿滿的——一大早便得趕到李靖府上學習,過了午就得到秦瓊府上練藝,李靖那頭倒也罷了,左右就是習文而已,背背書,寫寫字,別說啥學習兵法策略了,便是武功也不曾見李靖提起過,就那點兒所謂的功課還不夠李貞塞牙縫的,輕鬆得很,只不過到了秦瓊府上,李貞可就遭罪了,啥子騎馬射箭、練槍習刀的沒見到,每天就是一活計——挑水,還不能用扁擔,得用手提,每天都得在規定的時間裡將一水缸填滿才能收工,自打去年到現在,那裝水的水缸越來越大不說,手裡頭的水桶也跟着見長,可計算時間的香卻越來越短,偏生秦瓊還是個嚴師,從來不肯通融半點的,但凡是超了時,那懲罰一準是逃不過去的,愣是壓得李貞連氣都喘不過來。

三趟,媽的,最少還得三趟才能完成今兒個的任務。行走中的李貞一個趔趄,險些摔倒在地,好不容易站穩了腳跟,狠狠地甩了一下頭,將滴落在睫毛上的汗水甩開,心中暗自估算着進展,滿心眼裡都是鬱悶,還有一絲的不甘,無他,這等活罪就只有李貞一人在受,同樣拜秦瓊爲師的李治卻是不用——剛開始時,李治倒也跟李貞一樣得提水,可自打因受凍病了一場之後,宮裡頭就傳出了旨意:晉王只須略習騎射便可,同樣是親王,又一同拜的師,可人家可以坐一旁陪着師傅喝涼茶,自個兒卻得幹苦活,這一天一地的差別真令李貞很有些子窩心的,沒法子,誰讓李貞是“將星”來着,有苦也只能撐着罷。

“八哥加油,香快滅了!”正當李貞想得有些子入神之際,老九李治那脆生生的喊聲響了起來。

得,媽的,再不快點,回頭一準又得受罰了,該死的小九,咋命就這麼好呢?李貞連回答一聲的力氣都欠奉,苦笑着搖了搖頭,緊趕着跌跌撞撞地向前衝去,心裡頭頗有些子疑惑——前世那會兒李貞倒也不是不能吃苦,可並沒有如此大的毅力,要不當初在印刷廠幹活那會兒他也不會狠下心來去考研了,不就是爲了換個舒服一點的工作環境嗎?這回好不容易成了親王,享盡了榮華富貴,反倒能吃得了大苦了,這都哪跟哪的事啊,李貞無論如何都想不通自個兒身上那股子吃苦的精神是從哪來的,或許只能歸結到穿越綜合症身上罷。

媽的,好歹是搞完了!日頭西沉之際,李貞總算趕在香滅之前的那一霎那將最後一桶水倒入了水缸,累得一屁股坐倒在地上,可着勁地喘着粗氣,小胳膊小腿痠得像要斷了一般,多半會纔算是恢復了點力氣,拖着兩空桶,有些子垂頭喪氣地走到了秦瓊所在的樹蔭下,喘着氣道:“師傅,學生已完成今日的功課,請師傅訓示。”

秦老爺子很是舒服地躺倒在李貞新送來的搖椅上搖着,半睜着眼看了看李貞道:“嗯,好,打明兒個起開始習槍。”

啊哈,習槍了,媽的,總算是不用再幹挑水工了。李貞一激動,險些將手中那對空桶扔將出去,可沒想到秦老爺子下一句話,卻令李貞從九霄雲外又跌到了地面上——“明天換大桶和大水缸。”

啥?搞沒搞錯,還得挑水?我靠啊!李貞又氣又急,險些罵出聲來,可看了看秦瓊那魁梧的身材,愣是沒敢作聲,沒奈何,只好苦着臉道:“是,師傅,學生遵命。”

“嗯,今兒個就到這兒好了,都回罷。”秦瓊滿意地點了點頭,示意李貞兄弟倆可以走了。

“學生們告退。”李貞兄弟倆各自躬身行了個禮,並着肩走出了秦府的後花園。

“八哥。”纔剛走出秦府的大門,還沒等李貞上轎子,李治突地在背後叫了一聲,那聲音裡還略帶着幾分的惶恐、幾分的不安,還有着幾分的期頤。

嗯?這小子搞什麼名堂?李貞一聽李治的語氣有些子不對,登時愣了一下,可這會兒李貞正累得夠嗆,實在懶得多想,頭也不回地道:“雉奴有話就直說好了。”

“八哥,是這樣的,大姐,啊,還有二姐都託小弟問八哥一聲,那種,啊,就是八哥送給小弟的那種蘭花桌椅還有不?”李治憋了好一會兒,才鼓起勇氣怯生生地問道。

大姐,二姐?嘿,媽的。李貞自然明白李治口中的大姐、二姐指的是長樂公主與城陽公主,說起來這兩位在一起子公主中一個排位是老五,一個是老六,前者是長孫皇后的長女,後者是長孫皇后的養女,也可以算是嫡生,在這起子嫡子眼裡把別的公主全都排除在外了,這一點就令李貞很是不滿,畢竟李貞自個兒也是庶出的,對那幫子嫡子打心眼裡就沒啥好感,不過李貞自然不會將心思都帶到臉上,頓了一下,回過身來道:“九弟這是說哪的話,哥哥有的還不就是九弟的,分那麼清楚幹啥,這樣好了,回頭哥哥讓人到’燕記‘說一聲,明兒個送進宮去可成?”

李治高興得直點頭,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縫,李貞心裡頭暗罵了一句,臉上卻滿是可親的笑容,拍了拍李治的肩頭道:“走罷,該回宮了,明兒一早還要進學呢。”

“嗯。”李治用力地點了下頭,很是心滿意得地回了自己的大轎。李貞自嘲地笑了一下,也起了轎子,吩咐隨侍的劉德全起轎回宮,可心裡頭卻滿是不爽之意:媽的,這事兒一準有蹊蹺,長樂與城陽都不是貪小便宜之人,再說了,那套桌椅雖是貴了些,可就她倆的月例來說,買上一套還是輕而易舉的事兒,沒道理讓小九出面向咱伸手,這事兒搞不好就是小九在想法子討好自家的兩個姐姐,嘿,看樣子這個小九也不是啥簡單的人物嘛,才屁豆一點大的年紀就懂得賣乖了,還拿老子的東西去做人情,真他媽的該死!不管了,老子又不打算奪嫡,想那些有的沒有的幹啥子,晦氣,明兒個還得幹活呢,還是趕緊回去梳洗一下,早些睡了的好。

累得一夜無夢的李貞一大早就起了,由着宦官們服侍着更衣梳洗一番,匆匆用了早膳,在宮門口會合了李治,趁着天還沒大亮便急急忙忙地乘着轎子往城外頭的李靖府上趕去,這都是慣例了,但凡李靖不上朝的日子都是如此,卻也無甚說頭,只不過今兒個趕到了李靖府上的小哥倆驚異地發現等在書房中的並不止李靖一人,還有一個身着道袍的白髮道士正閉眼端坐在蒲團上打着坐。

“學生李貞(李治)見過李相。”李貞兄弟倆儘自心裡頭滿是疑惑,可在一向不苟言笑的李靖面前卻不敢有失禮節,緊趕着上前見禮道。

“嗯。”李靖素來不喜多言,只是淡淡地應了一聲,揮了下手,示意小哥倆各自落座,自個兒卻側了下身子,微微地彎了下腰,對那位正自閉目養神的白髮道士說道:“師兄,他們來了。”

師兄?李老爺子竟然還有師兄,呵,這老道是咋個來頭,怪了,咱怎從來沒聽說過李老爺子有師門的,便是後世那些個野史裡也沒說過李老爺子是哪家哪派的人物,厄,來這朝代如此多年了,貌似也不曾聽人說過李老爺子一身的本事從何而來,哈,看樣子,這個謎底今兒個該是能揭曉了。李貞心念電轉之下,好奇地看向了那位兀自閉着雙眼的白髮道士,卻不料就在李貞看向老道士的同時,那老道士突地睜開了眼,一雙眼中精光閃爍,絲毫沒有半點老眼昏花的樣子,反倒如同兩把利劍般銳利,愣是令李貞有種赤裸在其面前一般的感覺,心中猛地一個激靈,忙強自移開目光,不敢再與老道士相對視。

“二位王爺,貧道袁天罡有理了。”老道士的聲音溫和得很,不過中氣卻是很足,光是聽聲音一點都不像是年老體衰之人,反倒象是年輕書生一般。

袁天罡?好熟悉的名字,嗯,是他,他來這裡作甚?李貞心中猛地一顫,突地想起了面前這位老道士是何許人物——袁天罡,唐初益州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善風鑑,累驗不爽,是唐初最有名的相士,人稱袁半仙,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中關於此人的記載都不少,據野史記載:武媚娘尚在襁褓之時,此人便斷言武媚娘終有一日會成爲天子。

相比於李貞的震驚,李治卻無甚反應,他壓根兒就不知道這自稱袁天罡的老道士是何等人物,眼瞅着李靖稱其爲師兄,李治倒也不敢失禮,微笑着回道:“仙長客氣了,仙長既是家師之師兄,小王還該稱仙長爲師伯的。”

“不敢,晉王殿下客氣了,貧道可擔不起師伯之名的。”袁天罡溫和地笑着一稽首道:“晉王殿下請安座,若是不嫌棄的話,且讓貧道爲殿下看看相如何?”

李治倒也沒客套,笑着道:“師伯有命,小王遵從便是。”話音一落,笑而不語地垂手端坐在椅子上。

袁天罡笑着點了下頭,細細地看着李治的面相,右手指訣不斷,推算了一陣子,突地眼中閃過一道精光道:“好,好,好,貧道贈殿下一句話,還請殿下牢記在心,莫失莫忘:遇武呈祥,遇蘇有難,當斷則斷。殿下若是能過得了關,日後自當鵬程萬里。”

李治對於面相之道素來不知,聽了此語倒也沒往心裡去,只是隨口謝了一聲,可李貞卻是不同,他可是知道歷史的大致發展方向的,一聽此批語,心頭猛地一震,面色頓時有些子難看了起來:遇武呈祥,媽的,那個武字不就是指武媚娘嗎?該死,這老傢伙該不是武媚娘派來的吧?不對!武媚娘這會兒還是個黃毛丫頭呢,滿大唐能知道其名的都沒幾個,就算武媚娘再厲害,也不可能孩童時期就開始安排大計,更何況這老傢伙是李靖的師兄,尋常人如何能使喚得了,媽的,看起來這老頭是真的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了,嗯,遇蘇有難,這個蘇又指得是誰?李貞的腦海裡亂成了一鍋粥,一時間想得入了神,就連袁天罡跟他打招呼都沒聽到,末了還是李治暗自拉了李貞一把,纔將李貞從夢遊狀態里拉了回來,一瞅見老道士正含笑看着自己,李貞忙定了定神,起身恭敬地說道:“小王李貞見過仙長,不知仙長有何賜教?”

袁天罡笑着一稽首,看了李貞一眼,淡淡地說道:“王爺請安座。”

眼瞅着袁天罡給李治所看的相頗有些靠譜,李貞心裡頭不免有些子忐忑不安起來,畢竟自個兒的事兒自個兒最清楚,李貞還真有些子擔心自個兒的身份被這個高深莫測的老道士給看穿的,可沒想到袁天罡並沒有給李貞看相的意思,只是淡淡地看着李貞,默默地不發一言,愣是攪得李貞心亂不已,多半會,袁天罡突地嘆了口氣道:“漢王殿下是有緣之人,貧道有一物相贈。”話音一落,從懷中取出一個扁平的小包裹,很是慎重其事地遞給了李貞。

李貞有些子莫名其妙地接過了小包裹,打開一看,卻是一本封面破舊的古書,書不厚,也就是十來頁的樣子,封面上的文字早就磨損得看不清楚了,李貞剛想翻開書看個究竟,袁天罡卻笑着說道:“此物是貧道師門所有,漢王殿下日後有空再看不遲,臨別之際,貧道尚有一事相托。“

嗯,這老牛鼻子神神秘秘地,整個啥妖蛾子?李貞儘自滿心疑惑,可還是很是恭敬地應道:“師伯有事儘管吩咐,但凡小王能辦得到的,一定不會推辭。”

“那就好,如此,貧道就先謝過漢王殿下了。”袁天罡臉上掠過一絲激動之色,深吸了口氣道:“貧道自問相術冠絕當世,無有不可算之人,怎奈相者無法自算,某亦無可奈何。”頓了一下又接着道:“貧道的將來或許與漢王殿下有些瓜葛,若是有得罪之處,還請漢王殿下恕罪則個。”

啥?這老牛鼻子究竟說的是啥玩藝兒?媽的,老子怎地就聽不怎麼明白,貌似這老道送咱東西就是爲了將來咱能放他一馬?靠,不會這麼神吧?李貞心裡頭有鬼,心中七上八下地沒個安生,既有些子相信,可前世那會兒多年的無神論教育卻又令李貞不敢相信真有相命這麼回事,一時間有些子愣了神,臉上的神色也變幻個不停,沉默了良久之後,滿臉子堅毅狀地道:“師伯所言,小王一定遵從便是了。”

“多謝漢王殿下。”李貞的話音一落,袁天罡立時如獲重釋一般長出了口氣,霍然而起,富有深意地看了李貞一眼道:“心有所思,意必動,漢王殿下行事只須聽從心意便可無憂矣。”話一說完,既不開口解釋,也不給李貞提問的機會,對着始終默默無語坐在一旁的李靖一稽首,哈哈大笑着揚長而去,只留下室內滿腹心思的師徒三人,一股子詭異的氣氛在書房裡瀰漫開來……

第四十一章校場揚威(中)第四百八十七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五)第一百零五章一波三折(下)第四百八十六章一石激起千層浪(四)第二百四十一章碧血染黃沙(九)第一百一十一章麻煩的朝議第一百一十六章各自算計(上)第三百八十一章京師劇變(五)第一百一十八章武功縣之夜(上)第三百三十四章李貞之煩惱第一百四十九章攘外必先安內(四)第十七章拉上老爺子當模特第三百九十五章捨我其誰(上)第四百五十八章安市之殤(一)第二百一十五章星星峽之戰(一)第三百七十四章剪不斷理還亂(四)第二百八十一章意志的較量(中)第三百四十七章禁斷紅山嘴(中)第三百一十章風雪夜歸人(下)第九十三章高陽的難題第一百四十二章指東打西第四百七十八章圍城血戰(六)第四百八十四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二)第二百八十九章破城之戰(下)第六十一章血戰(八)第一百七十三章決戰皇城之巔(二)第三百九十六章捨我其誰(下)第五章東宮行(下)第一百三十七章回京之路(下)第四百零三章暗渡陳倉(二)第四百四十九章未慮勝,先慮敗第一百五十九章失蹤第四百四十四章陰差陽錯(五)第二百一十章先聲奪人(中)第二百三十三章碧血染黃沙(一)第八十三章新年第一朝(上)第二百二十九章血腥的開端(下)第三百三十七章京師起微瀾(下)第五百二十章會師安市城(下)第十四章?顧茅廬第二百六十四章獵犬行動(上)第八十二章魏王的心思第四十二章校場揚威(下)第七章發財的門路(下)第一章九天驚雷第二百七十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一)第一百零七章取捨之間(上)第五十章巧入神武(四)第二百八十九章破城之戰(下)第五百四十五章京師風雲錄(四)第二百九十四章龜茲攻略(四)第二百八十章意志的較量(上)第四百零六章奇峰突起(上)第三十五章火上澆油(下)第二百五十八章國際關係第二百七十八章割袍斷義第五百二十三章血戰周留城(二)第一百九十六章虛晃一槍(下)第九十三章高陽的難題第四十九章巧入神武(三)第二百二十七章各方算路(下)第二百四十八章軒然大/波(三)第一百七十八章情與義(中)第一百三十五章回京之路(上)第四百八十二章父子論政第四百三十一章絕地反擊(下)第五百五十一章決戰平壤城(一)第二百一十三章反客爲主(中)第二百零五章一路向西第四章東宮行(上)第九章東宮失竊案(上)第三百四十九章京師之倒劉行動(一)第一百九十二章長孫世家之變(三)第七十二章來了個毛遂(上)第一百七十五章決戰皇城之巔(四)第四百七十七章圍城血戰(五)第四十章校場揚威(上)第二百六十七章整裝待發第一百四十七章攘外必先安內(二)第三百四十七章禁斷紅山嘴(中)第五百二十一章血色黃昏第六十四章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二百八十四章大漠鐵流(下)第七章發財的門路(下)第一百九十五章虛晃一槍(上)第四百三十八章東宮添丁第五百三十一章血洗安市城(二)第五百一十九章會師安市城(中)第五百一十九章會師安市城(中)第三百零一章龜茲人的反撲(四)第六十四章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五十八章血戰(五)第四百三十五章輿論導向之爭(上)第一百五十七章爾虞我詐第五百零一章針鋒相對(三)第八章老子要賺錢!第一百四十九章攘外必先安內(四)第二百二十四章吃葡萄(上)第一百二十三章仙人跳(下)第三百一十七章別樣之情懷
第四十一章校場揚威(中)第四百八十七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五)第一百零五章一波三折(下)第四百八十六章一石激起千層浪(四)第二百四十一章碧血染黃沙(九)第一百一十一章麻煩的朝議第一百一十六章各自算計(上)第三百八十一章京師劇變(五)第一百一十八章武功縣之夜(上)第三百三十四章李貞之煩惱第一百四十九章攘外必先安內(四)第十七章拉上老爺子當模特第三百九十五章捨我其誰(上)第四百五十八章安市之殤(一)第二百一十五章星星峽之戰(一)第三百七十四章剪不斷理還亂(四)第二百八十一章意志的較量(中)第三百四十七章禁斷紅山嘴(中)第三百一十章風雪夜歸人(下)第九十三章高陽的難題第一百四十二章指東打西第四百七十八章圍城血戰(六)第四百八十四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二)第二百八十九章破城之戰(下)第六十一章血戰(八)第一百七十三章決戰皇城之巔(二)第三百九十六章捨我其誰(下)第五章東宮行(下)第一百三十七章回京之路(下)第四百零三章暗渡陳倉(二)第四百四十九章未慮勝,先慮敗第一百五十九章失蹤第四百四十四章陰差陽錯(五)第二百一十章先聲奪人(中)第二百三十三章碧血染黃沙(一)第八十三章新年第一朝(上)第二百二十九章血腥的開端(下)第三百三十七章京師起微瀾(下)第五百二十章會師安市城(下)第十四章?顧茅廬第二百六十四章獵犬行動(上)第八十二章魏王的心思第四十二章校場揚威(下)第七章發財的門路(下)第一章九天驚雷第二百七十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一)第一百零七章取捨之間(上)第五十章巧入神武(四)第二百八十九章破城之戰(下)第五百四十五章京師風雲錄(四)第二百九十四章龜茲攻略(四)第二百八十章意志的較量(上)第四百零六章奇峰突起(上)第三十五章火上澆油(下)第二百五十八章國際關係第二百七十八章割袍斷義第五百二十三章血戰周留城(二)第一百九十六章虛晃一槍(下)第九十三章高陽的難題第四十九章巧入神武(三)第二百二十七章各方算路(下)第二百四十八章軒然大/波(三)第一百七十八章情與義(中)第一百三十五章回京之路(上)第四百八十二章父子論政第四百三十一章絕地反擊(下)第五百五十一章決戰平壤城(一)第二百一十三章反客爲主(中)第二百零五章一路向西第四章東宮行(上)第九章東宮失竊案(上)第三百四十九章京師之倒劉行動(一)第一百九十二章長孫世家之變(三)第七十二章來了個毛遂(上)第一百七十五章決戰皇城之巔(四)第四百七十七章圍城血戰(五)第四十章校場揚威(上)第二百六十七章整裝待發第一百四十七章攘外必先安內(二)第三百四十七章禁斷紅山嘴(中)第五百二十一章血色黃昏第六十四章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二百八十四章大漠鐵流(下)第七章發財的門路(下)第一百九十五章虛晃一槍(上)第四百三十八章東宮添丁第五百三十一章血洗安市城(二)第五百一十九章會師安市城(中)第五百一十九章會師安市城(中)第三百零一章龜茲人的反撲(四)第六十四章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五十八章血戰(五)第四百三十五章輿論導向之爭(上)第一百五十七章爾虞我詐第五百零一章針鋒相對(三)第八章老子要賺錢!第一百四十九章攘外必先安內(四)第二百二十四章吃葡萄(上)第一百二十三章仙人跳(下)第三百一十七章別樣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