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怎知猛吏亦有無奈時

李彥直回到家中之後,天天等着延平變天的消息。可是很快他就發現,他還是天真了。

沒消息,什麼消息也沒有!

餘三田也好,他的爪牙也好,動都沒動過!

如果是換了是別人,李彥直也許就要懷疑那人也貪腐了也被收買了就像尤溪知縣一樣,但對徐階,李彥直還有一點信心,不是因爲他相信徐階的清廉,而是因爲他覺得徐階是一個不甘寂寞的人,一個被貶斥到延平這鳥不拉屎的地方還“感恩遙戴”皇帝的人心裡裝的絕對不是尤溪知縣那樣的小利,而必是一飛沖天的野心!

“難道他還在等?還在忍?”李彥直覺得,這也是有可能的。所謂謀定而後動——他自己不也是這樣的麼?

不過很快地,他又發現事情並非如此!

這一天早上,李彥直他娘一打開房門,驀地發現門外堆了兩頭死豬——他們家的豬!她哇的一聲驚叫起來!那不是後世城市小女生看見死了兩頭可愛小動物的尖叫,而是一個農婦發現她幾個月的辛苦付之東流的苦叫!

“孩子他爹!孩子他爹!快出來,快出來!”

一家子就都醒了。

豬,果然是他們家的豬,不但有豬,而且還有雞鴨,豬是兩頭,雞鴨四隻,一眼看去,就像兩個大人四個小孩剛好是一家六口!六隻家禽家畜都是被割喉放血,血跡滲滿了一地,李智偶爾回頭一看,呀的一聲叫道:“咱們家的門上有字啊!”他得兄長教誨,已經認得幾個字了,當然不像李彥直那樣是個神童!

李彥直回頭看時,果見門兩邊的牆上用鮮血——估計就是豬血雞血鴨血——寫着兩行字:莫道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上面還有橫批:小心狗命!

李大樹夫婦還在爲那尚未完全長成的豬心疼時,李彥直的心已經沉了下去!

“他們知道了!他們一定是知道了!”

也就是說,徐階可能已經動過手了,但是從餘三田現在還好好坐在尤溪縣看來,徐階雖然動了手卻沒撼倒他!這個勢力原來比自己想象中要強大得多啊!竟然連徐階都對付不了他們!

不過,看來徐階也沒有全輸,要不然今天死的就不是六隻家禽家畜,而是李家的滿門了!

“唉——”

李彥直嘆了一口,回屋讀書去了。他又等了兩天,還是一點消息都沒有,便再也坐不住了。

“徐師當日要我不再過問此事,是擔心泄露了機密,我會被人坑害。但現在看來,機密已經泄露了。我還是得去看看,或許能幫上什麼忙。”

不過,他也不敢就去找徐階,而是在李剛的陪同下,到南平去拜訪鄭慶雲。

鄭慶雲曾經來過他家,作爲晚輩,他上門去回訪一次,也是應該。鄭慶雲這一年已屆不惑之年,可四十歲了還是個憤中!當年大議禮時因和皇帝對着幹的脾氣,到現在還沒消散!聽說李家的遭遇之後,竟是氣得破口大罵,連稱要幫他出頭,還他家一個公道。

李彥直道:“還我小家之公道,何如還延平一府之大家公道!”

鄭慶雲聽了不禁動容,心道:“不想你一個小小孩童,竟有如此胸襟!這可比做好幾篇詩文可貴百倍了!怪不得華亭(徐階)如此看得起你!”

他之前對李彥直青眼有加,有一多半是因爲徐階的拜託,至此方是真心喜歡這個小童,卻又嘆息道:“華亭他也是沒辦法啊!”

原來那日李彥直走後,徐階便召集部屬,商量對策。他到達延平之後,曾“日斷百案、獨清積弊”,料理了本府積留多年的陳案、舊案,建立了偌大的威名,又清理掉了一批推官衙門的惡吏,樹立起了他在延平的權威!也正因此,延平府官私勢力都對他甚是忌憚,不敢輕易捋他的虎鬚!就連對受他庇護的李彥直也不敢妄動!餘三田等是打定了主意,要待徐階離任之後再慢慢整李家!

可即便如此,在清查盜礦一事上,徐階還是遇到了簡直無法解決的阻力!延平府上下各級官吏,但凡有點實權的,哪個沒和礦賊們有勾結?哪個沒收到過孝敬?收人錢財,替人消災,官場也是一種變相了的市場經濟啊!何況徐階要清理盜礦積弊,從長遠來說就是要斷各級大小官吏的財路!所以在這件事情上,沒人肯因爲徐階先前所建立的威嚴而退步!

正是:此時退一步,以後沒財路!

可是徐階的地位擺在那裡,他要幹這件事情那也是名正言順,連知府也不好當面壓他,所以大家就祭起了官場的又一件法寶:拖!我們惹你不起,拖總能把你拖死!拖到你離任了,大家彼此乾淨!要調查?哦,行,查無實據。要抓人?查無實據抓什麼人啊!徐階要幹別的事情,也找不到執行的人去辦!他雖然是本府的司法長官,手頭有大明律,可沒人執行的大明律,和一堆廢紙也沒區別!

總之從推官衙門到知府衙門,到各級縣衙門,乃至深入到裡甲、鄉老,大家都被綁在一條利益鏈上,都和徐階對着幹!徐階的命令出不了推官衙門,就像一個人只剩下一個大腦一張嘴,手腳卻都癱瘓了,想幹什麼也幹不了啊!

鄭慶雲在跟李彥直說這件事情的時候,是一邊說一邊罵,憤怒得不行,但李彥直在來這裡時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這時聽了反而沒什麼憤怒,只是想:“看這情形,和五百年後有什麼兩樣?這經過五百年時代變遷,尤其是經過西力東漸後的兩次大破壞,這惡瘤卻仍然能存活,可見它有多麼的頑強!看來!我真要在這個時代做一點事情,得改變一下方法才行!”

李彥直不知道,此刻的徐階的思想狀態竟和他出奇的相似!後者活了三十年,讀了二十幾年的聖賢書,但到今日才深深地體驗到孔子那句話的真諦:“道之不行,我知之矣!”可是在大道不行的現實世界中,一個有抱負的人,又該如何來面對它?

“空知虛理,何益於世?”徐階在推官衙門裡敲着卷宗,喃喃自語:“即事即學,即政即學,唯有如此,方是知行合一!”

“必須尋找另外一種力量!”告別鄭慶雲時,李彥直心想:“不從仕途上出身沒出路,但只靠士林本身,這個朝廷無論如何也沒法實現自己對自己的顛覆!”

兩個心理年齡差不多的人,同在這東南僻壤中,完成了他們最重要的思想轉變。

第十二章 愛恨之間第一章 猜題第七章 模棱應第二章 接班人第九十章 潛邸內第三十五章 敲詐第五十四章 春夢了無痕第七章 模棱應第一一零章 論天下第五十一章 廟堂變第十章 翻覆手第二十八章 招徠計第二十章 成王敗寇第三十六章 破韜晦第二十二章 廁救第五十五章 患起島津第七十七章 一萬頭第四十二章 上謀攻心第二十章 成王敗寇第二章 接班人第五十八章 洮河口第五十章 李孝廉凱旋第五十九章 斬首腦第十一章 撲簌迷離孝廉議救兄第一章 江上秀才忒輕狂第四十章 初戰遇挫第十七章 高官有養賊之嫌第一章 猜題第二十章 共享航道第二十七章 父子禪第二十五章 泯盜使第十六章 李介歸第八十五章 租海港第二十八章 黃雀第十八章 還須變天權謀第二章 海盜亦難第五十三章 京官亂第十四章 險中險三公子力阻夜襲第九十章 潛邸內第二十九章 叩闕第一零五章 棄界鎮第十一章 撲簌迷離孝廉議救兄第四十五章 機兵變爲僱傭兵第三章 迎客道第八十六章 分天竺第四十四章 樹欲靜第三十一章 尾聲第七十三章 婆羅港第四十章 釋宗室第四十三章 海上路第二十六章 不及親人來團聚第九十二章 廷上議第二十五章 斷漕運第六章 清海岸第八十一章 三寶顏第三十二章 強移民第八十五章 租海港第三十六章 氣煞泉州諸大儒第五十二章 私情不入尺牘中第四章 救災行動第四十二章 御前辯第三十一章 鳥弓第二章 入室子弟不簡單第十六章 虎狐含笑佯應承第八章 鄉老無策第三十九章 大權第三十章 克短之長第二十三章 陳羽霆思建世外桃源第四十五章 丁憂否第八十一章 三寶顏第二章 搶親第四十四章 樹欲靜第一零三章 均田令第十章 安心讀書作甚?第七章 苦無對策多官惶惶第二十一章 無敵手第五十六章 呂宋阱第二十八章 招徠計第八十五章 租海港第三章 回鄉前後第一零九章 傾高拱第二十四章 薩摩劇變第十九章 飛龍首戰第二十二章 託孤兒第一章 孤子西渡第二十章 籌餉第十六章 李介歸第十三章 釋舊怨第二十五章 螳螂第八章 通商令第二十一章 新加坡村第四十二章 上謀攻心第一零六章 大鎮壓第三十二章 強移民第三十二章 強移民第七章 新匪如毛第四十章 釋宗室第三十一章 驚悉有倭奴從中作梗第四十三章 虛虛實實船隊再現第四十一章 暗流動
第十二章 愛恨之間第一章 猜題第七章 模棱應第二章 接班人第九十章 潛邸內第三十五章 敲詐第五十四章 春夢了無痕第七章 模棱應第一一零章 論天下第五十一章 廟堂變第十章 翻覆手第二十八章 招徠計第二十章 成王敗寇第三十六章 破韜晦第二十二章 廁救第五十五章 患起島津第七十七章 一萬頭第四十二章 上謀攻心第二十章 成王敗寇第二章 接班人第五十八章 洮河口第五十章 李孝廉凱旋第五十九章 斬首腦第十一章 撲簌迷離孝廉議救兄第一章 江上秀才忒輕狂第四十章 初戰遇挫第十七章 高官有養賊之嫌第一章 猜題第二十章 共享航道第二十七章 父子禪第二十五章 泯盜使第十六章 李介歸第八十五章 租海港第二十八章 黃雀第十八章 還須變天權謀第二章 海盜亦難第五十三章 京官亂第十四章 險中險三公子力阻夜襲第九十章 潛邸內第二十九章 叩闕第一零五章 棄界鎮第十一章 撲簌迷離孝廉議救兄第四十五章 機兵變爲僱傭兵第三章 迎客道第八十六章 分天竺第四十四章 樹欲靜第三十一章 尾聲第七十三章 婆羅港第四十章 釋宗室第四十三章 海上路第二十六章 不及親人來團聚第九十二章 廷上議第二十五章 斷漕運第六章 清海岸第八十一章 三寶顏第三十二章 強移民第八十五章 租海港第三十六章 氣煞泉州諸大儒第五十二章 私情不入尺牘中第四章 救災行動第四十二章 御前辯第三十一章 鳥弓第二章 入室子弟不簡單第十六章 虎狐含笑佯應承第八章 鄉老無策第三十九章 大權第三十章 克短之長第二十三章 陳羽霆思建世外桃源第四十五章 丁憂否第八十一章 三寶顏第二章 搶親第四十四章 樹欲靜第一零三章 均田令第十章 安心讀書作甚?第七章 苦無對策多官惶惶第二十一章 無敵手第五十六章 呂宋阱第二十八章 招徠計第八十五章 租海港第三章 回鄉前後第一零九章 傾高拱第二十四章 薩摩劇變第十九章 飛龍首戰第二十二章 託孤兒第一章 孤子西渡第二十章 籌餉第十六章 李介歸第十三章 釋舊怨第二十五章 螳螂第八章 通商令第二十一章 新加坡村第四十二章 上謀攻心第一零六章 大鎮壓第三十二章 強移民第三十二章 強移民第七章 新匪如毛第四十章 釋宗室第三十一章 驚悉有倭奴從中作梗第四十三章 虛虛實實船隊再現第四十一章 暗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