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四面歌

島津貴久趁着大雨偷襲機兵軍營,不想吳平李介仍能組織起有效的防守反擊,雙方各有傷亡,島津貴久沒討到好處,急忙退去,李彥直亦自收拾殘局。

第二日天氣果然大放晴,多日來的陰鬱一掃而空!

火藥雖用油紙之類護住了,火器卻多有淋溼,一時無法使用,黃北星忙着收拾槍炮,吳平忙着整頓營務,張嶽忙着接應上櫻島的補給,王牧民則將大船再次開動起來以作威懾。李彥直巡諸營問病,李介日日磨刀,只等反攻!

衆私商聽說李彥直捱過這了這次無妄之災,暗中都道:“看來他運道正盛呢!”李彥直便派王清溪登櫻島,運來大批後續物資;徐元亮則率領武裝隊伍上岸接應。各路私商或資糧,或直接出兵,最後共聚集了四千三百餘人,都願聽李彥直指揮。

九州諸侯實不願見李彥直在自家土地上揚威,大友家、伊東家、大內家、松浦家、龍造寺家都派出了使者來勸解調停。李彥直對羣使道:“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我兄長受屈辱於貴國,我不報此仇,誓不回大明!諸位不用勸我,要勸去勸島津貴久!他若此刻能出城負荊請罪,我仍會放過他的家人、國人!”

衆使者見李彥直如此決絕,均有懼色,又恐被島津貴久牽連,便不敢再言!

這時兵勢大集,吳平以人多伍雜爲患,建議分兵,道:“衆私商來援,其意雖誠,只是未經過統一訓練,指揮起來大有問題,不如以其兵馬分略各處,令其各自爲戰,若有一支潰敗時,不至影響其餘各部。我軍主力則仍然集攻一處,如此則分合有序,且能發揮衆私商的作用。”

李彥直以爲此言大善,乃將四千餘私商武裝分作四部:李介統一部,一千人二百人;徐元亮統一部,一千一百人;洪迪通統一部,一千人;李彥直自統一部,一千人。李介麾下有周文豹與小犬忠太郎的倭刀隊爲核心,徐元亮、洪迪通各有三四百本部私人武力作中堅,因此這三支隊伍雖不如東海機兵之紀律嚴明,但也不至於完全散架。歸李彥直統領者則只是附屬於機兵團主力之外作爲補充。

李彥直以火炮未可用,且放過鹿兒島城,卻從鹿兒島周圍的地方入手,命李介攻谷山城,徐元亮攻帖佐城,洪迪通攻市來城,命王牧民從海上直撲加治木城!若取得此四城,則鹿兒島便成甕中之鱉!

在派兵攻打之前,李彥直曾親自前往窺探帖佐、谷山二城,見這兩個地方號稱爲“城”,其實無論規模還是防務,比溪前村也是遠遠不如,回來後再無顧忌,便下達命令。四軍出動,一日之內,谷山、帖佐、市來便告易手!只有王牧民攻加治木城才遇到了一點小小的挫折,以三百健卒奮戰至黃昏竟未攻下。

這時薩摩一片亂糟糟的,島津貴久在李彥直主力軍的虎視眈眈之下,竟是不敢出鹿兒島一步,眼睜睜看着周圍的城町易手,薩摩大小家族皆怨,認爲島津貴久身爲守護而無法保護自己,羣生叛心!

本田薰親的姬木城一時尚未受到攻擊,但見李家勢大,便與家人商量,認爲貴久之敗已無可挽回,又道:“他伊作島津家本是旁支,有什麼資格統治薩摩?貴久能夠上位都是靠了忠良的詭計,流放了勝久大人,跟着又飛揚跋扈,外結強仇,內不納忠言,纔有今日之禍!忠良、貴久父子對我猜疑已久,我何必在這節骨眼上爲他殉葬!”

他兒子本田親兼道:“但我們現在去投奔他,人家未必肯納我們啊!”

本田薰親道:“空手去依附人家自然不幹,所以我們得給他們獻上一份禮物!”

當日便聚集本家所有兵馬,開至加治木城外,這段時間裡薩摩各城町但見衆華商在這片土地上馳騁縱橫,或者遠遠望見就投降,或者乾脆就閉門自保,王牧民見居然有兵馬來救加治木城,頗感奇怪,且勒兵稍退。

城內守軍大喜,忙開成納了本田薰親父子入內,不意不到半個時辰,城內大變忽起,本田親兼拿了加治木守將的頭顱出來請降,道:“這是家父送給孝廉老爺的禮物。”

王牧民大喜,便派人進城接掌了加治木,又將本田薰親父子送到李彥直麾下。

李彥直見到本田薰親,頗予禮遇,本田薰親父子匍匐而進,跪在地上叫道:“孝廉老爺!薰親終於又見到你了!自上次在佐多岬見面之後,薰親便日夜思念,誰料直到現在纔有機會來孝廉老爺面前聆聽教益!”說到悲喜交加處,忍不住哭了起來。

李彥直安慰道:“我到貴邦,本來只是要迎回兄長,都是貴久胡作非爲,才鬧出這麼多的事情!不過如今你放心吧,但凡當李彥直是朋友的,李彥直也當他是朋友!”

“朋友?”薰親抗議道:“怎麼是朋友呢!不是朋友!”

李彥直一愕:“怎麼?”

“是主公啊!”薰親叫道:“孝廉老爺,難道你不要我們父子做僕從嗎?”

李彥直怔了怔,道:“主公……嗯,那也行……”

“怎麼可以也行啊!”本田薰親叫道:“這是大是大非的問題!不能也行!”

“好好好,”李彥直微笑道:“既然你如此誠心,從今天開始,我便接受你們父子的效忠吧。”

薰親大喜而泣,又請李彥直賜一唐姓。李彥直笑道:“那就去了本字,姓田吧。”

他父子千恩萬謝,拜謝了賜姓,李彥直便命田薰親父子去招降俘虜以及臨近城町,三日之內,降者一千餘人。外圍諸城既定,各軍再次會攏,將鹿兒島城團團圍住!

李彥直命田薰親率領投降者在城外高唱薩摩和歌,此時薩摩除鹿兒島之外,主要城町都已平定,城內軍民聞得城外四面和歌無不惶恐難安,島津貴久大慌,與島津忠良泣道:“大勢去矣!大勢去矣!”又憤懣道:“都是岸本誤我!”命人尋他來治罪,卻找不到他的所在!

島津貴久又道:“城內尚有忠朗、忠元二人!他二人都曾被俘虜又平安歸來,一定是被李彥直收買了!”又派人去拘了新納忠元來,新納忠元這時傷勢漸愈,將去拘他的人打翻在地,衝到島津貴久面前,跪下大哭道:“主公!我沒有背叛!沒有!”拔出刀來說:“若你不相信,就殺了我吧!”

貴久看得怔了,便下不了手。忠良道:“忠元是個好孩子,不會背叛的,這多半是那李彥直的詭計,不可信他!”貴久這才點頭,扶起了新納忠元。

這時門外又起喧鬧,卻是一幫人護着伊集院忠朗到了,伊集院忠朗可不比新納忠元,在城中勢力不小,他不肯束手就擒時,去拘他的人便無法,反而被他衝進門來怒衝衝道:“主公!這算什麼!你真在懷疑我嗎?”

島津貴久看看眼下的形勢,心想自己雖能壓得住伊集院忠朗,但若是這時動手清洗他鹿兒島城內部非馬上分裂不可,忙安慰道:“是那李彥直用計,使我一時誤會,如今我已經弄明白了,二位是清白的。”又指着新納忠元說:“我纔剛剛與忠元冰釋誤會呢,也還請忠朗不要記在心上。”

在他的服軟和安慰下,伊集院忠朗才懨懨離去,回到住處,與兒子伊集院忠倉商議道:“貴久鬼迷心竅!竟然在這時懷疑我!別說他如今大勢已經,就算他仍有反敗爲勝的機會,我們也要擔心他秋後算賬!”

忠倉問:“那怎麼辦?”

伊集院忠朗道:“本田已經歸順,且得善待。我們若也去奔,料來待遇不會差過本田。他們唐客不可能在日本久呆,將來還是要回去。他們一走,薩摩還不是我們說了算!”

忠倉道:“可是薰親是獻了一座加治木城啊!”

伊集院忠朗踩了踩地面,道:“那我們就獻上鹿兒島!”

當晚忠倉就將一封秘信射出城外,有士兵撿了去獻給了李彥直,李彥直看了之後傳示諸將,又問田薰親道:“忠朗說願與我重修舊好,你看如何?”

田薰親道:“忠朗是個老滑頭,如今島津家勢孤單,他必不會盡忠島津氏,這封信說的應該是真的。”

“我也覺得是真的。”李彥直道:“既如此,便依信中所言,明晚子時,兵分兩路,二哥率衆去應田薰親的接應,我以大兵攻打正門!若忠朗意誠,那是最好,萬一有詐,我們便兩路夾擊,連夜破城!”

諸將領命,第二日由吳平安排衆雜牌隊伍發起聲勢浩大的攻擊,精銳部隊卻趁機休息,這些雜牌隊伍人數既多,又各有神通,雖沒能將城攻破,城內守軍卻已被他們打得暈頭轉向,一日疲憊。

到了當晚子時,島津家的士兵大都已經睡着了,忽然正門殺聲大起,衆軍士大駭道:“夜攻!他們竟然夜攻!”

所有部隊都往正門涌去,那邊忠倉卻已偷偷放下繩索,接應李介的前頭軍隊上城,第一批機兵上城之後站穩了陣腳,忠倉又在前引路,直撲島津貴久的居所!

正在城門守衛的鐮田政年與山田有德陡聽背後殺聲大作,均感愕然,過了好一會才聽見有人來報:“不好了!伊集院忠朗叛主,竟然用繩索放敵軍入城,如今敵軍已殺向貴久大人了!”

山田有德大驚,趕緊率衆去救,鐮田政年怒道:“你走了,這邊怎麼辦?”山田有德卻已去得遠了!

城內一火起,正門外李彥直便知李介已經得手,蔣逸凡興起,前去擂鼓督戰!他通曉樂律,鼓擂得比李彥直更好,只是鼓聲中缺乏李彥直的霸氣!

李彥直下令全軍猛進,機兵團士氣大漲!而城內的守軍卻已經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第二十八章 漕民變第二十四章 篡與輔第五十四章 天子夢第二十三章 大蝗軍第九十章 潛邸內第六十一章 七裡灣第二章 入室子弟不簡單第三十一章 大流放第三十三章 破淫祀作傳學地第一章 讀書難第五十章 楚歌作第四十一章 以小克大熟欺生第二章 搶親第二十六章 取南京第七十九章 遭遇戰第五十九章 斬首腦第四十二章 御前辯第六章 視察第二十七章 奸紳雙頭第二章 入室子弟不簡單第五十六章 劍指薩摩第五十九章 斬首腦第二十五章 斷漕運第三十一章 鳥弓第二章 接班人第十一章 薩摩邀第一百章 布忠孝第二十五章 遣新附小吏探閩南衛所第二十章 擂戰鼓第十七章 黃雀誰家第七十一章 分主次第六十六章 定安南第五章 標本第三十六章 破韜晦第十四章 主僕姐妹第六十九章 白奴隸第二十章 籌餉第三十章 桀驁民第二十八章 見狼煙驚海盜船之強第七十七章 一萬頭第九十三章 賣仁義第四十二章 以多勝少豚滅鯊第三十六章 破韜晦第四章 三奇策第十九章 島內行第二章 接班人第三十六章 尾聲 巨宦之途第三十九章 大權第十三章 怎知猛吏亦有無奈時第十章 丫鬟巧語第二十九章 叩闕第二十一章 無敵手第四十章 初戰遇挫第三十六章 亂後第十章 兩路夾擊顯吳平威風第八十三章 五山城第九十七章 大豐收第八十九章 酒樓中第十九章 飛龍首戰第五章 貴客何許人也?第四十章 釋宗室第十二章 下浙東第六十八章 自己人第十二章 下浙東第三十五章 謀生釁第八十二章 再談判第四十七章 大員路口豈許外賊逃竄第七章 釜底薪第八十七章 盛典前第十五章 雙管齊下先備戰第二章 入室子弟不簡單第二十章 揚帆西嶼第三十六章 氣煞泉州諸大儒第三十二章 攻心第九章 裂南北第二十四章 篡與輔第二十八章 北鎮撫司第二十三章 佈道之阻第二章 饑民東奔第五章 雙雄會第三十三章 徐府夜話第二十章 成王敗寇第三十一章 鳥弓第三十六章 破韜晦第二章 入室子弟不簡單第五十八章 洮河口第四十一章 暗流動第二十九章 欺敵欺己第九十四章 售債押第五十章 李孝廉凱旋第四十章 初戰遇挫第八章 入平戶第八十七章 盛典前第四十八章 措手不及肘腋變第十八章 小民懼池魚之殃第二十八章 黃雀第三十五章 官場之志第二十章 共享航道第二十九章 情理之間第九十二章 廷上議
第二十八章 漕民變第二十四章 篡與輔第五十四章 天子夢第二十三章 大蝗軍第九十章 潛邸內第六十一章 七裡灣第二章 入室子弟不簡單第三十一章 大流放第三十三章 破淫祀作傳學地第一章 讀書難第五十章 楚歌作第四十一章 以小克大熟欺生第二章 搶親第二十六章 取南京第七十九章 遭遇戰第五十九章 斬首腦第四十二章 御前辯第六章 視察第二十七章 奸紳雙頭第二章 入室子弟不簡單第五十六章 劍指薩摩第五十九章 斬首腦第二十五章 斷漕運第三十一章 鳥弓第二章 接班人第十一章 薩摩邀第一百章 布忠孝第二十五章 遣新附小吏探閩南衛所第二十章 擂戰鼓第十七章 黃雀誰家第七十一章 分主次第六十六章 定安南第五章 標本第三十六章 破韜晦第十四章 主僕姐妹第六十九章 白奴隸第二十章 籌餉第三十章 桀驁民第二十八章 見狼煙驚海盜船之強第七十七章 一萬頭第九十三章 賣仁義第四十二章 以多勝少豚滅鯊第三十六章 破韜晦第四章 三奇策第十九章 島內行第二章 接班人第三十六章 尾聲 巨宦之途第三十九章 大權第十三章 怎知猛吏亦有無奈時第十章 丫鬟巧語第二十九章 叩闕第二十一章 無敵手第四十章 初戰遇挫第三十六章 亂後第十章 兩路夾擊顯吳平威風第八十三章 五山城第九十七章 大豐收第八十九章 酒樓中第十九章 飛龍首戰第五章 貴客何許人也?第四十章 釋宗室第十二章 下浙東第六十八章 自己人第十二章 下浙東第三十五章 謀生釁第八十二章 再談判第四十七章 大員路口豈許外賊逃竄第七章 釜底薪第八十七章 盛典前第十五章 雙管齊下先備戰第二章 入室子弟不簡單第二十章 揚帆西嶼第三十六章 氣煞泉州諸大儒第三十二章 攻心第九章 裂南北第二十四章 篡與輔第二十八章 北鎮撫司第二十三章 佈道之阻第二章 饑民東奔第五章 雙雄會第三十三章 徐府夜話第二十章 成王敗寇第三十一章 鳥弓第三十六章 破韜晦第二章 入室子弟不簡單第五十八章 洮河口第四十一章 暗流動第二十九章 欺敵欺己第九十四章 售債押第五十章 李孝廉凱旋第四十章 初戰遇挫第八章 入平戶第八十七章 盛典前第四十八章 措手不及肘腋變第十八章 小民懼池魚之殃第二十八章 黃雀第三十五章 官場之志第二十章 共享航道第二十九章 情理之間第九十二章 廷上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