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想得很美好,但是,這個年代,就連開始在戰船上裝備火炮的歐洲人自己,對於火炮的效果,也沒多大把握。
嚴格意義上來講,歐洲人第一次大規模使用火炮進行海戰,還是葡萄牙人在印度打的第烏海戰。在此之前,威尼斯人和熱內亞人在地中海上也曾多次戰鬥,但多半是古老的接舷戰模式。
而在第烏海戰中,葡萄牙艦隊依靠火炮優勢,在一定的距離上,用重炮摧毀敵人的船隻。當敵船靠近後,用火槍阻擋敵人的水手跳船幫。然後,還投擲榴彈殺傷敵船……
“榴彈……哎呀,我怎麼把這個給忘了……”馬林拍了拍腦袋,懊悔不已。
當兩艘船靠近時,一方向另一方的船投擲手榴彈,絕對殺傷足夠啊。雖然說,這個時代的手榴彈,還是使用威力不大的黑色火藥。但是,手榴彈的爆炸,還會順帶產生燃燒的效果。而燃燒效果,對於木船來說,是非常致命的。況且,即使裝着黑色火藥的手榴彈爆炸威力不足以摧毀敵方木船,也能夠讓敵人甲板上的水手死傷一片。
隨着雙方船隻的逐漸靠近,馬林已經來不及多想。基德船長雖然航海經驗豐富,但論起使用火炮海戰,完全就是個外行。因爲,記得船長曾經學過的,也只是接舷戰而已。如今,在戰鬥人員數量和質量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和對手接舷戰絕對是找死。所以,馬林乾脆接過了指揮權,開始用他“紙上談兵”的能力,指揮這一場海戰……
在馬林大呼大叫之下,兩艘船一字排開,把炮口對準了駛來的四艘海盜船……
馬林心裡其實很奇怪,爲啥摩洛哥海面會出現這樣大規模的海盜羣。要知道,在大航海尚未興盛的年代,湊夠4艘海盜船和200海盜,絕對屬於大規模海盜組織了。
而在這個年代,海盜的主要市場,其實是在地中海上。因爲,地中海上的航運貿易比較發達。至於北海和波羅的海,雖然航運也很發達,但這邊有兩個海上霸主——丹麥和漢薩同盟,在兩個霸主的清剿下,海盜反而少。而地中海海域太大,威尼斯雖強,卻沒有能力掌控那麼大的地中海。所以,地中海上,海盜還是很猖獗的。
只是,在印度航線開闢前,大西洋上海盜根本就沒啥油水啊……
馬林不知道的是,這批海盜,其實是摩洛哥官方支持的一批海盜。他們存在的目的,就是爲了給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添堵。
因爲,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個國家,在摩洛哥沿海,修建據點,大搞殖民,蠶食摩洛哥的領土。作爲報復,摩洛哥人特地招募了一批兇殘的摩爾人海盜,在摩洛哥王室的暗中資助下,遊弋於摩洛哥西邊的大西洋上,專門攔截西班牙去加那利羣島,或者葡萄牙去西非沿岸搞貿易、殖民的商船。
很不幸,馬林這次兩艘船,被四艘海盜船給盯上了。海盜們認爲,這麼大兩條船,肯定是貿易商船,利潤必然豐厚。所以,這幫兇殘的海盜,明顯把馬林的兩條船,當成了兩條肥羊……
眼看雙方越來越近,在相聚1000米的距離上,沉不住氣的馬林,下令開始開炮……
船上的12磅鑄鐵炮,雖然射程超過1000米。但是,在1000米的距離上射擊,那命中率實在感人……加上,船上有一半的炮手還是學徒……
於是,一個個鐵球,在海盜船的前面或者後面,砸出了一個個水花……
海盜們對於馬林兩條船上火炮的怒吼先是嚇了一大跳,但是,看到馬林船隊火炮的命中率如此的不靠譜,就放下心來,繼續前進。
事實上,馬林提前下令開炮,並不是完全出於緊張。而是,炮手們也要找找感覺先。前期的幾輪炮擊,事實上有校射的意思在內。
不過,不論是新炮手還是老炮手,對於如何在戰船上開炮,其實都不精通。比如,那些曾經服役於特霍倫徹和奧德斯希爾德炮臺的炮手們,對於船隻橫向左右晃盪的情況,非常不適應。因爲,甲板橫向晃盪,會嚴重影響射擊精度。
之前,在操控岸防炮時,即使實在1000米的距離,他們也有很大把握能擊中敵人的戰船。可在船上開炮,1000米的距離上,即使是這些老炮手操控,也完全沒有準頭。
“轉舵,想東南方向航行,力求和敵方船隊垂直!注意保持距離,不要被敵人黏上了,我們考火炮,不打接舷戰!”馬林在艉樓上大喊道。
聽說不和海盜打接舷戰,船上的水手才大大鬆了口氣。這些沒有啥武藝的水手,最害怕和那些用刀順溜的海盜們近戰拼命了。
而馬林很快和那些炮手們一起,開始琢磨如何打得更準些。當然,爲了防止火炮炸膛,馬林在炮手邊上不住大喊:
“開完炮後注意用溼海綿冷卻炮管,熄滅火星!”如果炮管內殘留火星,那麼炮手在下一次裝彈時,容易出意外,炸死或炸傷自己。而溼海綿不但可以熄滅炮管內的殘留火星,還能夠給炮管降溫,防止炮管過熱導致炸膛。這一點,是馬林前世在看BTV翻譯老美的軍事節目時特地提到的。
第一炮打出去後,艦炮會因爲後坐力向後滑行。艦炮的底座和陸戰炮不一樣。陸戰炮是兩個輪子的,後面有支架。而艦炮一般都是四個輪子的,而且,輪子的形狀也很特別——不是圓的,而是六邊形或八邊形的。這樣的輪子,摩擦力很大,滾動起來困難。但一旦滾動起來,卸力作用也大。而且,在四輪炮車後面,開炮前還拴上繩子。火炮在因爲後坐力後退時,不但要克服不夠圓的四個輪子的阻力,還要克服繩子的阻力。一般而言,炮車都會掙斷繩子。但是,在掙斷繩子的過程中,火炮的後坐力也被卸去不少。這樣,四輪炮車的後退距離就變得有限,火炮的復位工作,也更加容易些。
第一炮開出後,炮手們開始分工協作。先是第一個人手持溼海綿的木杆,在炮管內攪一攪,熄滅火星和給炮管降溫。然後,第二個人依然用溼海綿掃尾。接着,第三個人用幹海綿把炮管內清理一下後,就開始裝藥了。之後,把鐵球裝入炮管,壓實了,並在傳火孔上裝上印信……最後嘛,自然是火炮小組的所有人一起出力,把火炮車推回原來的位置。
炮車上的艦炮,是幾乎沒有仰角的,都是超前平放,爭取在水平線上轟到敵船。只是,因爲船隻橫向搖擺頻繁,所以導致射擊瞄準非常困難。
進入500米的範圍後,頭幾輪的炮擊,依然沒啥準頭,鐵球都掉進了大海……
事實上,艦炮的發射,非常需要技巧。當船正在左右晃動的時候,火炮是不應該開火的。因爲,晃動中的火炮,要是能打中敵船,那真是踩到狗SHI了。
有經驗的炮手,一般會很注意腳下船舶的橫向晃動規律。比如,當船正好恢復到水平位置時,是最好的開炮時機。這個角度上,火炮打中的概率是最大的。
但是,即使知道這個原理,想掌控住開炮時機,也是很難的。因爲,即便你掌握了船隻晃動的時間規律,也是不夠的。另外,炮手還需要掌握好印信燃燒的時間。最好是,在印信剛燃燒完的一剎那,船隻剛好晃到水平位置……
但事實上,即使這兩點都做到了,也未必能打準了。因爲,一艘船上未必只有一門火炮。若是別的火炮率先開火了,其造成的後坐力,會改變船隻晃動的時間。之前炮手算好的時機,可能會變得錯誤。
因此,海戰中,在滑膛炮時代,艦炮擊中敵艦的概率是很低的。即使實在500米這樣的近距離上,一般炮手也很難達到1成的命中率。想要更高的命中率,那就學納爾遜,大膽地和敵船靠在一起,靠在一起……
不過,這樣做是很危險的。即使手下都是訓練有素的水手也不成。比如納爾遜自己,就一不小心嗝屁了……
馬林當然不樂意冒這個險,因爲,他的手下經驗還很差呢,很多水手勇氣也不足。於是,他選擇了和敵人遊鬥,然後賭火炮的命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