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在星空下掏出那個髮卡,望着遠處閃閃爍爍的星星,慕容蓮不禁淚流滿面,藉着酒勁大聲哭泣。
成人的眼淚總是隱忍的,輕易不會掉落。
“媽媽,你是不是變成了天空中的星星,一直看着我,保佑着我,還是就像那個孩子一樣,已經轉世爲人,活在了我不知道的時空?”
“媽媽,我想你了……”
又喝了一口酒,慕容蓮趴着睡着了。
有朝一日,親人們都會陸續離開我們,這是無法阻止的。他們或許會消失無蹤,但或許也會以另外一種方式存在,一直注視着我們。
蘇海棠來得快走得也快,順便借走了那三套衣裳和麪紗,還有那個風格奇特的花瓶。等慕容蓮醒來,只發現一張字條,還有一個輕飄飄的信封,以及永遠凌亂等着她收拾的臥房。
打開信封一看,居然是一張有着好幾個零的支票。搞得她以爲自己眼花,數了三遍才確定,確實沒有看錯。
“孩子的事,一定要慎重。但不管你要不要繼續養她,我都支持你的決定。紅包只是一點點心意,千萬別推辭。姐好歹也是當紅小花,退回來就是看不起我。”
以蘇海棠現在的流量和收入,這張支票不過是一兩個綜藝的事,完全有底氣這樣說。想了想,慕容蓮便收下了,日後再以其他方式還回去就是了。
接下來的日子,除了管理酒店,慕容蓮每天都多了一個內容,抱着那個孩子互動,用嬰兒車推着到處看風景。
雖然聽不懂孩子的咿咿呀呀,但看那張臉就足夠了。更別談沒有牙齒的小嘴偶爾朝你一笑,整個人都會被融化。
給她換尿布時,給她洗澡時,晚上每隔兩小時起牀給她衝奶時,給她搓洗衣服時……慕容蓮總會情不自禁地想,哦,原來人生下來才這麼小,這麼脆弱。
什麼都需要媽媽,離不開媽媽。
當初,媽媽也是這樣照顧我的。
她自己覺得沒什麼負擔,但民宿的幾個經理都覺得她最近總是走神,精神恍惚,爲此還問過好幾次。驚訝之餘,慕容蓮咬牙做出了一個決定。
每日都爲她買一點東西,三個月之期很快便到了。
這日,慕容蓮起了個大早,揹着孩子在陽光房練瑜伽。沐浴着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孩子笑,她也笑。
中午,孩子睡覺,她也陪着。
到了傍晚,她的手有些不受控制地發抖,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到後山的。山洞外,李桂花和雲小荷已經到了,靜靜守在那裡。
聽聞番薯和洋芋長勢良好,慕容蓮欣慰地笑了。
一番寒暄,直到孩子咿咿呀呀提醒時辰已到。
雖萬般不捨,但她不能因一己之私將孩子留下。
“孩子你們帶回去吧。這些東西是我最近給她買的,足夠她用到三歲。若是不夠,你們再來找我便是。還有,我給她起了個名字,叫慕容荷……”
“好了,你們走吧。”
假裝平靜地將孩子交到李桂花手上,決絕地轉身,慕容蓮頭也不回地回了山洞,坐着直梯到了陽光房,對着窗外的星空淚流滿面。
蘇海棠說的對,以她的經濟實力,養大一個棄嬰非常容易,可是要養好卻不一定,因爲她還有自己的事業。
更重要的是,只有她知道,這個孩子來自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時空,她沒有權利剝奪她的選擇,至少在她不能做出獨立的判斷之前。
而在那之後,或許只會更難。
現在放棄,說不定是最好的選擇。
這麼多年了,慕容蕖的事一直困擾着她,可她現在無比清醒,知道是時候與過去道別了,更是時候繼續往前走。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媽媽的轉世投胎,但對不起,以後我都不會再見你了,因爲我們都有各自的人生。”
喃喃自語間,慕容蓮打開一扇窗,鬆開握緊的手,一枚亮閃閃的髮卡瞬間掉了出去,一直掉進萬丈懸崖,再也不見。
這夜後,大家發現原來那個雷厲風行的慕容蓮又回來了,接連拿下好幾個大訂單,成功捍衛了滿船清夢在民宿界的頭把交椅的地位。
---------------
姑幕國,老丹縣,蘆葭村。
這日,李大山會同劉老頭和陳大壽一同來到蘆葭村,在黃顯富的帶領下找到黃柔母女,眼中全是期待。
現在已經是深秋,經過這幾個月的精心伺候,拔草施肥,番薯和洋芋的苗已經開始枯黃。
按照他們的常識,似乎是成熟了。
可這兩樣東西皆來自仙境,根據黃柔幾人說的是那般金貴,偏生又是頭一回種,他們根本摸不準是否成熟,只能依舊來蘆葭村請教。
至於當初一同山上學藝的幾人,李茂早就到鎮上的私塾唸書,成績很是不錯。劉回和陳鬆熱衷於被人捧,自打洋芋和番薯陸續開花後,他倆便一次都未跟着黃柔下地。
也只有黃柔,從頭到尾一直堅持着。
這種大事,還是問黃柔比較放心。
“幾位村長伯伯,要不隨我去地裡瞧瞧?”
幾人巴不得黃柔這一聲,趕忙跟在母女倆後面。
先去的是黃柔家的洋芋地,見大部分洋芋苗皆由綠轉黃,有些已經乾枯,黃柔心裡便有數了,毫不猶豫地蹲下身子,按照當初培訓的知識要點,使力拔起一顆。
這土是當初特意尋的沙地,最近又未下雨,因此黃柔只輕輕一用力,洋芋連苗就這樣帶了出來。
這一顆足有十幾個洋芋,還不算掉在泥裡的,個個有嬰兒拳頭那麼大,金黃金黃的。幾人雖然不知道這東西吃起來是什麼滋味,但光是看着就十分稀罕。
“嗯,我家這片地的洋芋成熟了,可以收了,你們的也回去瞧瞧,估計就這幾天了……一定要主要把握好時機,早了晚了都不行。”
“挖的時候注意,從斜後方挖,省得挖爛了。”
挖爛了可以立即食用,卻不利於長期保存。
無論是番薯還是洋芋,他們種的這些可是姑幕國第一批,用途很多,單單拿來食用太奢侈了。
蘆葭村的洋芋幾乎是一起種下的,最多也就差個幾天時間。其他村的稍遲,需要繼續等。
等黃柔家的洋芋收完,其他村民也陸續開挖,隨後便是個頭更大的番薯。四個村子前前後後忙了半個多月,這才全部收完。
等看到堆成小山似的洋芋和番薯,黃的紫色的堆在一起,村民們樂得嘴巴都合不攏。這下,黃柔和黃李氏又開始忙碌起來,幾乎每天都要應付前來諮詢的村民。
但主題就一個,洋芋和番薯的吃法。
-----------
黃柔和黃李氏根本沒有一絲不耐煩,但考慮到連蘆葭村在內足足有四個村子,若是村民一個一個的來問,她們還不得累死?
黃柔靈機一動,學着慕容蓮的法子搞了個專題培訓。
黃顯富聽了,很是支持,十分慷慨地從族中陶銀子,在祠堂外的空地上搭了四個臨時的土竈,又讓各家各戶幫忙。這個出筷子,那個出碗,儼然要辦一場壩壩宴的意思。
其他三個村子聽了,竟是意外的配合,借蘆葭村的地方一切仿照着做,只不過稍稍隔了點距離。
一時間,竟比過年還熱鬧。
而這日後,這日也成了幾個村子的豐收節。
這日,待四個村子的婦人差不多聚齊在祠堂外,黃柔和黃李氏便挽起袖子,一樣一樣地教大家做菜。由於條件有限,教的都是十分簡易的做法。
例如,烤洋芋烤番薯,番薯、洋芋燜飯,水煮番薯、洋芋,番薯、洋芋燒肉,等等。
當然,少不了經典的酸辣洋芋絲。
教的法子倒是一樣的,可各家做菜向來都有自己的風格。最終,大家你嚐嚐我的,我嚐嚐你的,變成了四個村子的美食大聯歡。
這日過後,大家看洋芋和番薯的眼光便有些不同了。
哪怕隨意烹飪,哪怕廚藝一般,也能做出味美的菜餚。也幸好家家戶戶都有提前挖好的地窖,將明年的種子選好藏好,剩下的,也夠他們吃一整年的。
不愁吃不愁穿,但家裡卻缺銀子,於是,陸續就有村民把洋芋和番薯拿到市集上售賣,同時附帶教授烹飪方法。
老丹縣縣令詹秋勇先前便聽其他村的人提過洋芋和番薯,當時並未多想,只當是官府發種糧發的有些晚,村民自發找到的野生種子。
可現在又見有村民在縣裡售賣番薯和洋芋,說的頭頭是道,當即重視起來,親自去了趟蘆葭村。
一番訪問,趕忙將黃柔等四人帶回了縣衙。
畢竟是縣令大人親自邀請,又想到這件事可以幫助天下蒼生,四人都沒有藏私,將自己在仙境所學所記全部貢獻了出來。
最讓詹秋勇意外的是,黃柔也把自己這幾個月所記載的番薯洋芋種植筆記獻了出來。不過翻閱了幾頁,頓時喜上眉梢,這也太珍貴了。
爲了不讓珍貴的種子被村民吃掉,詹秋勇立即高價向蘆葭村等四個村子收購番薯和土豆。
當然,村民若是願意,縣裡也可以拿其他糧食交換。就這樣,家家戶戶根據自己的田地面積留夠了明年的種子後,全部賣給了縣裡。
縣裡得了新種子,而村民們也得了實惠。
現在,他們的地窖裡有菜有肉有糧食有菜乾,後院的井水裡有甘甜的井水,土地邊上還有蓄水池,根本不怕什麼旱災。
做完這些,詹秋勇沒有絲毫的猶豫,很快便寫了封奏摺,詳述蘆葭村對抗旱災的做法,外加洋芋番薯各一筐,快馬送進了京城,送到了工部。
至於其他的,全部留在縣衙。
很快,朝廷的獎賞便下來了,詹秋勇繼續留在老丹縣推廣新作物,視情況再在全國推廣。黃柔四人貢獻新作物有功,每人賞銀一百兩,綢緞若干,糧食一千斤。
因爲黃柔那份獨一無二的種植筆記,除了上述獎賞,聖旨裡還要求母女二人由老丹縣負責,送二人進京面聖。